毛琳琳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医疗质量评价中有了很大的提高。基于对美国在IT项目支持中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进行分析,深入分析了我国医疗质量评价的现状,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建议,以此促进我国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加快我国医疗事业发展。
关键词:医疗信息化;医疗质量;评价;现状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5-0205-02
1 医疗信息化对医疗质量的影响
随着当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质量与自身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提高医疗质量成为政府以及各大医疗机构的不懈追求。医院在保障人民健康、快捷、安全的同时,也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在当前医疗不断走向信息化的同时,医院实施的各项功能比如电子病历、诊断代码以及医生各项调度也在不断地体现出医疗质量,深刻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随着医疗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医疗信息化的质量也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现象。
医院实行信息化对医院医生的工作效率,加强质量方面监督与控制有了很大的作用。医院实行信息化,将技术引入到医院信息化建设中,使医疗质量管理通过特定有效的系统贯彻到医疗各个环节中,从而在医疗各大环节中发现问题,并加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注重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与调控,加快落实医疗事物监控。电子病历的实施使得医疗质量管理由终末式向环节网络转变,从而使医疗一部分的环节控制成为了可能。医院办公人员通过网络设施对各大病房的人员进行全程操控,使病人的诊治情况得到的很好的监控,其速度以及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此外,质量控制专家可以通过在电脑前通过检查各个病人的用药情况,从而对病人的检查资料和数据进行掌握,通过与各个负责医生的及时沟通,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质量监控。医院在做出各项决策之前,通过对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管理上的滞后作用,从而减少了传统医疗管理模式上的弊端。医院通过信息化,对医疗现象进行监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医疗行为的到位、规范,使信息系统的监控效用落到实处。
2 我国目前医疗质量评价的现状
2.1 病案质量控制不等于医疗质量控制病案
医疗质量控制的目标是为了能够保证病历的书写质量以及格式能够满足医疗、教学、研究、医院管理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所提出的质量要求,通过对其可靠性、安全性以及合法性内容进行实时的监控,从而能够达到医院所要求的一系列的要求。在传统的病案质量控制中,主要是由病案科来进行承担,其涉及的病案主要具有完整性及时有效性。目前,由于病案内容的质量在不断的下降,医患双方对医疗安全的重视以及法律的运用程度来表现的比较健全,对病案的利用也显得更加的广泛,在此基础上病案质量也就受到了更加不一样的重视程度。在过去的20年间,很多医院加强了对病案的质量方面审查,通过对其质量进行监管,实现了对病案的质量监控。由于病案的内容的深刻反映了医疗质量的特征,因此,对病案质量进行监控也是医疗安全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我们能够看到,医疗质量的监控并不就等于病案的质量监控,其包括多种途径以及多种方案,需要得到我们的深刻重视。
2.2 基于住院患者病案首页的医疗质量评价是不够的
一般情况下,在病案首页中,主要是针对管理性的数据进行编排,因此,可以看到,临床数据在诊疗流程中数据非常的有限,这使得在国际中很多的实际需要的数据以及指标在病案的首页中都无法真正有效的得出来。当然我们能够对其进行分析,考虑到这并不都是病案首页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因为其设计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进行医疗质量评价,而是因为在今天这样一个需要质量评价的今天,我们无法找到更标准、适应更大范围的数据收集下而采取的一种过渡阶段性的做法。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来增加病案首页的内容来完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而数据的真实有效性我们从病案首页上都无法得到切实有效的数据。
2.3 医院信息系统应该成为医疗质量评价的大数据宝藏
事实证明,进行质量评价所依赖的数据不同,其产生的结果和效果是不同的,在某些过程中,其也会存在一定的引导性。据美国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根据医保所进行统计的肝癌患者要比真实情况下患者数量少的多,因为医保要求,每个患者必须是在门诊医生经过两次以上的确定后,才被确诊为肝癌。而从这种条件下来看,很多患者都没有进行连续两次的诊断,这样,就会导致部分患者被漏掉。
为了将数据进行更好的整合,将病案首页以及其他部分的数据差异降低到最小,我们需要将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提取并进行比较,在得出具体结果后才能进行进一步的比较,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类文章在国际社会上很少见。美国的一项研究调查显示,利用EMR系统中的数据比利用管理性的数据指标结果更为敏感,通常情况下是96%比63%。
3 基于医疗信息化的医疗质量评价的实现路径
当前,建立起公平、高效、透明的医疗评价体系,是所有医疗机构不懈的追求,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各大医院通过为病人提供高效、高质量的工作,力求减少医疗方面的失误,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通过运用临床信息的互联以及互相操作进行实现。此外,我们能够更加直接对复杂、自由的医生的行为进行评价与监管,这其中包括了诊疗活动以及收费过程的监管。
随着医院对临床路径规范要求的提高,医院在很大部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旧需要我们加以改进与提高。我国在结合他国的发展中,总结了一系列的经验,我国主要应在以下方面努力建设医疗质量测量体系:
3.1 建立全国性的医疗质量主管机构
在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价中,要想真正促进医疗质量,加快评价过程中的实用以及实效性,需要我们建立起合格的医疗质量主管机构。全国的医疗质量机构能够促进医疗评价,加快医疗质量的改进工作。从全国的医疗质量中出发,实现电子化的翻译以及表达,实现与EMR系统的融合,并且力求使得医疗机构指标上报工作得到良好的发展。3.2 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评价与改进指标体系
体系的建立需要一定的可操作性,在满足设计目标和标准的前提下,需要我们对设计理念进行深入分析,表达上要注重简洁,表现手法要清晰可见。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做到不干扰医生的流程,力求减轻医生的负担,在临床数据中生成新的内容和知识,从而实现绩效评价、达到质量上的上乘。
3.3 各类数据库、知识库亟待开发与使用
以前依赖手工传统模式进行质量收集相关数据的做法非常普遍,其成本也非常高,需要利用医院内部的信息系统,将质量指标工作翻译成为能够计算的格式,通过手机数字化的数据,从而完成指标的计算和分析。
虽然有很多的医疗机构开始慢慢尝试电子化的医疗流程和数据,但是各大机构的格式和流程呈现出不同的差异。而医疗质量以及绩效考核要求可靠、标准以及统一。因此,虽然在经济的刺激下,美国的各大机构都在纷纷进行改革,但是医疗行业的隐患仍旧存在,目前已经显示的越发的迫切。在目前,我么需要将数据、编码按照特定的要求,对质量指标评价进行整合,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对编码标准以及格式进行深刻的考虑。
3.4 质量评价是过程,质量改进是目标
医疗方面的质量评价是为了保证医院现有的安全目标得以实现。医疗质量评价是一个非常不容易把握大的目标,医生的业务习惯让当前的质量监督与控制体系处于刚刚发展的阶段,不使用自动化的工具进行医疗质量方面评价不仅仅浪费时间,同时也对人力资源有很大的消耗。当前,各大医院要求将医疗质量提高到一定的水平,同时将医疗中的评价工作变成一种经常性而不是偶然性的工作,在此基础上,这种经常性的行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医疗质量的不断改进。
当前,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可以让医院的管理者在评价与改进中将数据合理的进行使用。医疗信息化对医疗质量工作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对医疗病人的检查,此外还有药品的使用。这两大项目在医院工作中占有的比例是很大的,从美国给出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诊断检查在医疗支出中占到了26%左右,但是还有48%的检查是完全不必要的,可以基本上能够不去做的。除了这两个项目外,信息系统对医疗管理机构的监管也在或多或少地发挥着作用,例如向其他的医疗机构报告重要的指标值等等。
4 结语
医疗信息化的发展为我国医疗质量评价插上了发展的翅膀,在这种情况下,医疗质量的提高也成为可行的现实。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改进,医疗质量的提高有待于我们对当前的现状进行深入剖析,结合实际,提出一系列建议,以此来促进我国医疗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彬. 军队医院数字化医疗质量管控模式研究[D]. 南方医科大学, 2012.
[2] 楚廷勇.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研究[D]. 东北财经大学, 2012.
[3] 张传文. 基于大数据的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体系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 2015.
[4] 魏丽娜. 数字化智慧医疗病区质量管控研究[D]. 南方医科大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