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2016-04-14 02:04黄丽兰
考试周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林园心理健康生命

黄丽兰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心理健康教育自然、有机地融入其中,有效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逐步形成,下面我谈谈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是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

一、在对比中悟独立

课堂上总能看到一部分孩子只是安静地听别人发言,自己从不发表意见。课间游戏时这些孩子总是顺从别人的安排,并喜欢模仿别人的活动,没有主见。家访时,常听到家长这样说:孩子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从不独立思考,只等着大人给他讲解。的确,有这种依赖型人格障碍的孩子并不少见,这些孩子处处听命于他人,缺乏自信,总是依靠别人为自己拿主意。为了及时消除学生的这种依赖心理,教学时我们要巧妙依托教材,引导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让学生在品读课文、展开想象、互动交流中形成自信、自强的独立人格。

如在教学《两只小狮子》时我们可以通过一勤一懒两只狮子的对比,让学生明白从小就应该刻苦学习,不依赖父母的道理。为此,在指导学生读完小树与懒狮子的对话之后,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们围绕:“这两只小狮子长大后的生活分别是怎样的?你认为哪只小狮子能成为真正的狮子?”这些问题展开对话,从而让学生明白,只有拥有生存的本领,才能过上好的生活。课末我引导学生对小狮子说说心里话,同时启发学生就“小时候,父母养我,长大了,我养父母,那么,现在我要怎样做”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由小狮子联想到自身,加深学生对“苦练本领,不依赖他人”的感悟。学生通过品读、想象、交流,实现心灵的自我对话,从而有效唤醒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的健康向上意识。

二、在拓展中悟豁达

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孩子都存在嫉妒、嫉恨等不健康的心理。有这种不良心态的人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强,当看到别人超越自己时,就会产生怨恨、伤感等消极心理,甚至会贬低、攻击、报复别人,这种心理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有效防止这种不良心态的滋生,教学时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并对文本进行迁移,适时拓展与文本的对话,在交流感悟中认识到要做心胸开阔、宽容豁达的人。

《草船借箭》一课就蕴含这样的教育契机。为了让学生了解妒忌心的危害,在学生对周瑜的为人有初步的了解之后,我让学生速读《三国演义》中的“孔明三气周公瑾”的相关章节。学生从这几个章节里再次看到心胸狭窄、妒贤嫉能的周瑜,看到一而再、再而三地想方设法地谋害孔明的周瑜,看到绝命之时仍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长叹的周瑜。至此,学生切身感悟到嫉妒给人带来的危害。在讨论“英年早逝的周瑜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这个话题时,学生通过交流清楚地认识到人不能有妒忌之心,妒忌别人往往会害自己。面对一个能力和谋略都高于自己的人,应该虚心地求教,而不能嫉妒,更不能陷害。要心胸宽广、豁达,做能宽容别人、欣赏别人和汲取别人长处的人。

三、在移情中悟无私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孩子有明显的“唯我中心”倾向,他们只顾及自己的利益,导致在日常行为中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利己、说谎等,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有效预防和矫治学生的这种自私心理,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把自己当成文本中的某个角色,实现移情体验。同时,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去体会、感受,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与人分享、无私给予的健康心理教育。

如在教学《蓝色的树叶》时,我采取一个直观有效的好方法,即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表演,并适时让学生猜测李丽和林园园的心中所想,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想对林园园说的心里话。学生有的说:“林园园,如果你向别人借东西,别人不借给你,你该多难受啊。”有的说:“你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的。”……通过表演、移情、劝说等活动,学生既“教育”了林园园,又教育了自己,还润物无声地帮助学生形成了真诚与人交往的人生态度和乐于助人、无私给予的美好品质。

四、在品析中悟坚强

近年来,媒体不时报道一些孩子由于不能接受批评或是逃避学习而走上绝路的案例。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孩子没有接受必要的生命教育及抗挫能力教育,导致心理脆弱而不堪一击。教学时我们可以围绕中心问题,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将学生引进文本的深处,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对文本的品析、感悟、体验,让学生受到积极的暗示,引导学生切身体悟、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敬畏生命、珍惜生命。

如教学《生命生命》时,我紧扣“这三个生命现象给作者的感受是什么”这个中心问题,引导学生说理解,谈感受,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在学生谈及对飞蛾“挣扎”和“极力鼓动”这两个词语的理解后,我及时给予情感渲染:“虽然飞蛾的平均寿命只有短短的九天,可它不想就这样结束自己的生命,多想回到自由的生活空间里去啊!”让学生感受到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并顿悟:小小生灵竟如此珍惜生命,更何况是人呢?在讨论对生命的感悟时,我出示了杏林子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从资料中感悟几乎全身瘫痪的杏林子正因为对生命的无限热爱,对自己生命的极其负责,所以才创造了光辉的生命价值,从而引发了学生对生命的思考:肢体残缺的人尚且能如此坚强,如此执著地活了下来,而且能奏出如此华丽的生命乐章,更何况我们——拥有健全身体、朝气蓬勃的青少年。

总之,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都蕴含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因素,而且这些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是多角度多侧面的。我们要敏锐地捕捉心理教育契机,细心挖掘、善加利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顽强的意志品格、热情真诚的交往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自立自强的独立人格,增强珍惜生命的意识,提高抗挫的能力,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林园心理健康生命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分析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回乡
看水 听涛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蓝色的树叶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