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别》课堂诊断

2016-04-14 06:54张秋红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12期
关键词:帆影黄鹤楼品味

张秋红

那个烟雨蒙蒙的春天,一个孤单远去的帆影消失在碧水蓝天之间,诗人望着那帆影消失在碧水蓝天之间,诗人凝视着帆影惜别、惆怅。这样唯美的意境,纯挚的情感造就了《黄鹤楼送别》,这篇“文包诗”形式的课文以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送行的动人场面再现了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创作情景。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我在听蒋老师教授《黄鹤楼送别》时,着重沿着情感纬线,品味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品词析句,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地感悟两位大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我截取了课堂里这样一个片段:

在指导学生找出“依依惜别”这个词表现了李孟二人离别的心情后——

师:“依依惜别”就是说他们——

生:不忍分离。

师:是啊,他们感情深厚,不忍分别。谁来读这个词?

二、三个学生被指名读后——

师:谁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多媒体出示第二段)

一生读,师点击,“藏”字变红。

师:一齐读读这个变红的字。

齐读:藏。

师:藏什么呢?

生: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师:你从哪儿看出来了?

生:他们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离别之情。

师:谁来读出这份情谊?

一生读。

师:若在平时,他们会在黄鹤楼上干什么呢?

指名说。(喝酒聊天,饮酒作诗,斟词琢句。)

师:谁来读这份情谊?

一生读。

诊断分析:

仔细品读课文,全文萦绕在两位诗人惺惺相惜的知音感,不忍离别的依依感之中,这些感觉尤其是前者五年级的学生有过体验,也未必能够理解。那么教室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这种在生活中未曾有过实际体验的情感,引领学生在文本的世界中徜徉?审视上述片段,不免感到有所缺憾。

一、情境需要更细致地渲染

多媒体是先进的教学手段,这篇课文意境唯美,完全可以用动情的音乐、动人的画面再现当时的情境,直观地引领学生感受离情别意。可老师只是将课件再次充当了书本的角色,出示了一下第二自然段。然后问:“谁来读?”再点“藏”变红,谁来读?

二、关键词句需要更透彻的品味

这篇课文,“依依惜别”是主调,上述片段中,“藏”“一会儿”都很值得品味,老师虽抓住了这几点,但是我觉得仍不够透彻,有点走过场的意味。

三、朗读需要更深入的指导

上面的教学片段中,教师缺乏对朗读的必要指导。“谁来读?”“一齐读。”朗读指导显得生硬、机械,评价语单调、苍白,学生表现也沉默、形式化。因为没有深入到情感的内核,所以很难让学生产生共鸣。

那么怎样引领学生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进而学有所得,心有感悟呢?我思考了这样几点。

一、多媒体演示、渲染情感

精美的课件用得好就是绝佳的促情点,试想杨柳依依,沙鸥点点,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临空,李孟二人长衫飘飘,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眼神不敢交会,伴着萧瑟的音乐,那种微妙的心理状态在这样的情境中铺张萦绕。学生自然而然受到感染触动。

二、品味关键词句、触摸情感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文中很多词句可以细细欣赏、品味,诸如本片段中的“依依惜别”“藏”,两个“一会儿”,课堂上如让学生自己找一找,“此时此刻,面对这醉人的美景,两个即将分别的朋友有心欣赏吗?你从哪儿知道的?”学生自然而然读到“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老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话题:他们把这份依依惜别之情藏了起来,藏得很深很深。为什么“藏”?怎么“藏”的?这样赋予词语以丰富的内涵,使這些词语不再静止地“躺”在书上,正所谓“字立而情立”。教学中找准了切入点,就能把学生引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学生也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自然更能读得通透、深入。

三、重视朗读,升华情感

阅读是为了让学生借助文本和文章主人公的情感碰撞,将自己通过文字投射进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与之同思想,共呼吸,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教学中,善于抓住重点词语或语句进行训练,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人物形象或蕴含的感情。老师也可以运用自己生动独特的指导语,引领学生走入文本的情境,去触摸文字的情感温度。诸如,上述片段中在指导“依依惜别”时,老师可以这样说:“你能把离别的伤感送进这个词,读好它吗?”我觉得,这样的语言能更好地带动学生的朗读激情,进而诠释领悟这份含蓄深沉的情感。

我想:如果,我们的课堂,不止于浅表,注重人文内容,引领孩子进入文章的意境中去,相信孩子的思想会更鲜活,情绪会更跃动,他们的精神世界才能得到更好的生成和发展,这才是语文课堂的真正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
帆影黄鹤楼品味
夕照帆影
张文胜《清江帆影》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江上帆影
黄鹤楼上赏名联
难忘黄鹤楼
品味桂峰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激情帆影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