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天山地区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2016-04-14 20:54:58孙振江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乌鲁木齐830013
地球 2016年1期
关键词:布拉克硅化铅锌矿

■孙振江(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乌鲁木齐830013)

西南天山地区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孙振江
(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乌鲁木齐830013)

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床位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东部,距阿图什市约140千米,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管辖。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床是该成矿区内重要矿床之一,探讨其成因类型和成矿机制对于研究古陆边缘演化和金属成矿规律及在古板块边缘寻找工业矿床具有重要的意义。霍什布拉克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多期多阶段矿化作用,热水沉积-成岩成矿期是该矿床主要成矿期。

新疆地区铅锌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1 区域地质背景

矿床位于麦丹他乌古生代陆缘盆地中。本带自震旦纪初起成为塔里木板块北缘陆缘活动带。西段托云地区为前寒武纪基底陆壳出露区。早古生代(志留纪)为陆缘盆地,沉积一套巨厚的浊积岩。早泥盆世出现洋壳,该带的北部出露有蛇绿岩带。上泥盆世拉张阶段为细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石炭纪初固结,在该带的北部有钾长花岗岩侵入。中石炭世为一套巨厚的复理石建造。二叠纪初在南缘发生上叠裂谷事件,堆积碱性玄武岩建造。

2 矿床地质特征

2.1矿床的形态、产状和品位

霍什布拉克矿区矿体产于上泥盆统坦盖塔尔组上岩性段细碎屑岩向碳酸盐岩过渡部位,呈层状、似层状,与围岩整合产出,并同步褶皱。

主要有两层矿体:Ⅰ号矿体为主矿体,由块状铅锌矿石组成,长350m,中部厚达20余m,向南西方向变薄为3~4m,并为断裂所截,向北东变薄而出露地表,平均厚度7.46m,沿倾向斜深>300m;Ⅱ号矿体位于Ⅰ号矿体南东侧,为含细脉-浸染状方铅矿的硅化灰岩和片理化钙质粉矿岩互层。两层矿间距3~10m,被钙质页岩层隔开。

2.2矿石组分

金属矿物主要为闪锌矿和方铅矿,其次为黄铁矿、黄铜矿和少量的毒砂。经表生氧化作用形成白铅矿、菱锌矿、铅矾、褐铁矿等。脉石矿物与围岩成分一致,以方解石、白云石和石英为主,其次为重晶石、绢云母、石膏等。Ⅰ号矿体的矿物组合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白云石(-石英)组合,以闪锌矿和黄铁矿含量多为特点。

2.3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构造以块状、条带状、层纹状、浸染状构造为主,其次为少量角砾状和细网脉状构造。结构有沉积作用形成的微莓球状、球粒状、针状结构,热液作用形成的他形粒状、自形粒状及交代溶蚀-残余结构等。矿床中条带状和层纹状矿石十分发育。组成矿石的方铅矿和闪锌矿粒度极细,闪锌矿的颜色浅,大多为米黄色。这些特点显示了喷流沉积成矿特征。

2.4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构造以块状、条带状、层纹状、浸染状构造为主,其次为少量角砾状和细网脉状构造。结构有沉积作用形成的微莓球状、球粒状、针状结构,热液作用形成的他形粒状、自形粒状及交代溶蚀-残余结构等。矿床中条带状和层纹状矿石十分发育。组成矿石的方铅矿和闪锌矿粒度极细,闪锌矿的颜色浅,大多为米黄色。这些特点显示了喷流沉积成矿特征。

2.5围岩蚀变特征

该矿床围岩蚀变较弱,主要有碳酸盐化、硅化和黄铁矿化三种。

(1)碳酸盐化:碳酸盐化是矿区最普遍,最重要的围岩蚀变类型。贯穿整个成矿时期。早期的白云石化呈浸染状,不规则细脉状,交代原岩,形成白云石化灰岩和白云岩。晚期白云石、方解石硫化物细网脉穿插充填于矿石中,脉幅细小且量少,表明叠加成矿作用不强。

(2)硅化:微弱。早期的硅化表现为石英交代原岩的方解石,形成硅化灰岩或硅化砂岩。晚期硅化表现为石英硫化物细网脉穿插矿体中,和矿化关系较为密切。

(3)黄铁矿化:黄铁矿化也很普遍,多呈星散状分布,局部呈稠密浸染状。黄铁矿化和硅化密切,二者常呈同步消长。当硅化强时,黄铁矿化亦强。

3 矿床成因分析

3.1成矿期、成矿阶段

从矿体的产状、矿石组构、矿物组合、矿石组分等特征来看,霍什布拉克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多期多阶段矿化作用,即热水沉积-成岩成矿期、后期改造(再造)成矿期和表生期。

热水沉积-成岩成矿期是该矿床主要成矿期。后期改造(再造)成矿期可分为两个阶段:热水改造阶段和区域变质及构造变形作用阶段。前者形成了硫化物脉和方解石、石英硫化物脉,脉幅细小且量少,表明改造作用不强。后者主要表现为矿体的塑性变形和矿石的重结晶作用,成矿物质未发生大规模的活化迁移。

3.2矿床成因

霍什布拉克矿床的勘查是在五十年代完成的,当时认为该矿床属岩浆热液成因。八十年代中期,彭守晋等研究认为本区矿床属沉积改造型矿床。1996-1998年蔡宏渊等开展了南天山铜、铅锌矿床成矿条件、靶区优选和评价研究,认为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床属于海底喷流沉积型矿床。本次在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作者赞同本区铅锌矿床属热水沉积型成因的观点。概括本矿床的成因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矿床产出的大地构造位置:塔里木陆块西北缘中晚泥盆世的陆缘裂陷盆地。

(2)定位空间:矿区处于当时生长断层的旁侧,盆地中断陷深度最大、热水活动剧烈的地段,矿床定位于沉积洼地中。

(3)岩相古地理环境:中上泥盆世由于拉张缓慢,盆地由深海-次深海环境转为浅海环境,矿床形成于海退阶段的局限还原卤水池中。

(4)矿体形态和产状: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细碎屑岩向碳酸盐岩的过渡部位,与地层整合产出;在矿层下盘有交切的细网脉浸染状和角砾状矿化。

(5)硫同位素特征:富集重硫,34S分布范围为14.4~24.2‰。表明硫来源于海水硫酸盐,经无机还原进入成矿流体。铅同位素特征反映其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自下部古生界地层的淋滤作用。总之,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床应属与沉积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这一大类,具有SEDEX型矿床的成矿特征。

4 结语

该矿区矿源层、储矿层和上部覆盖层组合的存在使其完全具备了沉积成矿的条件,其成矿与沉积、区域构造和岩浆作用紧密相关。受早石炭世摆佐组地层层位控制,具有一定的层控和时控特征,同时受后期岩浆活动与地质构造活动的影响和改造。后期岩浆活动与地质构造活动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部分金属成矿物质和热动力,使铅锌矿物质再次活化迁移富集,并最终形成了该区富铅锌矿床,控制了各矿体的形态和分布规律。

[1]李志丹,薛春纪,张舒等.新疆西南天山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成因[J].矿床地质,2010,29(6):983-998.

[2]邓贵安,蔡宏渊.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床成因研究[J].矿产与地质,2003,17(6):687-691.

P621[文献码]B

1000-405X(2016)-1-102-1

猜你喜欢
布拉克硅化铅锌矿
安徽省宣城市溪口—鲍坑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西部资源(2021年3期)2021-12-20 21:23:47
江西千子岭铅锌矿床勘查过程与找矿启示
矿产勘查(2021年3期)2021-07-20 08:02:26
尼泊尔加尼甚(Ganesh Himal)铅锌矿床构造控矿特征
矿产勘查(2020年11期)2020-12-25 02:56:06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矿产勘查(2020年5期)2020-12-19 18:25:11
全球十大铅锌矿
矿产勘查(2020年4期)2020-01-05 02:34:33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东山湾地区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潜力综合评价
江布拉克雪中郁金香
中亚信息(2018年5期)2018-06-30 06:04:54
国王专权背后的“布拉克顿难题”——1688年“七主教案”评析
古木硅化处理对其物化性能的影响
西昆仑奥东布拉克地区火山岩成因探讨
华北地质(2015年1期)2016-01-13 03: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