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 喆 周 锋 彭 越(南宁市界围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07)
有关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规制问题的研究
■韦喆周锋彭越
(南宁市界围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07)
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制定和颁布了许多与土地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土地安全及合理使用提供了保障,也对我国稳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格局的重新划分以及经济不断发展,与土地使用权相关的问题被逐渐凸显了出来。文章针对农村土地确权的意义进行分析,探讨怎样才能实现农村土地确权的登记工作以及解决相关规制问题,希望能够给农村土地使用等方面问题的解决提供些许帮助。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建设用地宅基地使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土地使用权以及所有权的一些问题被逐渐凸显出来,国家根据这一问题的真实存在,提出了使用农村土地进行确权登记措施,并对其进行良好的规范和限制,是我国推动农村土地改革的重要措施,也是推动经济长远发展的保证。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有效开展,推动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是农村改革的重要措施,也是进一步保护农民土地使用的合法权益、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提升农村管理手段,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策略手段。
1.1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土地确权工作的有效实施,在城镇一体化建设进程中,能够真正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确权工作的有效开展,使各地区都建立起土地争议调解机构,并且制定了相应解决土地纠纷的预案,从而有效处理、调解其土地权属争议及农村社会之间的矛盾,不仅有利于发展现代化农业,还使农民土地物权得到保障。通过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不断深化和改革,逐渐形成了产权明确、权益明晰、合理分配的产权制度,为农村发展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实施[1]。
1.2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实施土地确权是提升农村经济收益水平的重要工作,其有效开展直接关系到农民整体经济收入水平,能够进一步健全农村土地管理、经营的制度,保证土地承包稳定,使农民土地经营权得到保障。土地确权的工作开展,可以给其他农村改革树立榜样,提升土地承包的合法性,保证农民收入的财产来源。通过实施土地确权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对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流转、达到现代化农业生产目标,以及推动城镇一体化建设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意义。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开展有效促进了农业经营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农村各项改革制度,以及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系统,进而提升农民的整体经济收入。
1.3实现政府的简政放权
现阶段,我国经济模式正在由从前的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方向上转变,是经济社会转型非常重要的时期,政府体制的变革以及实际效能的建设都是建立在其职能转变基础上的。然而,随着城镇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受到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政府职能的缺失等实际问题的影响,部分地区的政府部门在转型上出现一些问题,导致在农村治理方面受到影响。因此地方政府进行行政体制改革是极其重要的,能够逐渐改变在农村治理方式,而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的有效开展,在某种程度上就解决了政府职能缺失的问题,进一步实现了政府部门简政放权的目标[2]。
2.1关于建设用地的规制方法
首先,为了进一步适应国家实际发展需求,满足城镇一体化水平的有效提升,在建设用地的规制和管理等方面上就需要由国家和政府做出正确的引导,更好的对其进行使用和管理。土地确权登记是根据我国现阶段建设用地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是最为有效地实施土地改革政策措施和途径,也是真正以农民根本利益为基础依据,为后期土地使用权的变动以及城镇一体化建设奠定基础。因此,只有在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之下,有效开展农村土地规制工作,从农民的实际出发,才能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提升农民经济收入,实现农村土地的规范使用和有效管理。
其次,对建设用地的规制,不光要由政府部门进行引导,还要在法律方面进行规范和限制。确权工作的执行要有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其执行的依据,从而确保建设土地使用的合法性。对于一些没有获得法律批准的项目建设,要依法暂停项目施工建设,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3]。为了更加适应经济的发展以及建设需求,土地深化改革在不断的深入,但是由于城镇一体化健设进程的较快,以及建设用地在流转过程中的出现一些不规范行为,都导致了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必须要快速执行,这不仅是对土地进行有效管理的主观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体现。
2.2关于农村宅基地的规制方法
针对农村土地登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明确农村基地确权登记工作的目的。首先,要使相关政策更加完善,调查和明确政策上的土地工作流程,对细节进行处理,协助工作的开展。其次,要对地籍进行调查,核实农村的土地使用权,建立有关的土地数据信息库,对土地资料进行及时管理。最后,建立信息化能力,对地籍信息加强管理。同时还要对土地确权登记证书进行管理,确定有关证书凭证,依法管理农村土地的使用权,规范农村土地的经营与建设。例如: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一定要有土地确权证书才能够调整宅基,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纠纷[4]。完善法律条款可以对农民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土地法律完善内容包括:定义土地使用权、对土地划分布局以及对土地使用问题进行规划等,这可以促进土地确权工作顺利展开,同时还可以有效规划对宅基地的使用权,为市场流转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总而言之,土地确权登记是我国进行宏观调控后对土地进行有效管理的措施,进一步确定了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以及使用权,不仅维护了农民的权利,而且还使用了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确权,给农村土地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推动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及长远发展,有效避免土地的不合理使用和浪费,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朱珍华.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规制问题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9):43-45.
[2]朱珍华.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对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行使的规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3(3):18-20.
[3]任永昌.统一认识,狠抓落实确保按时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4(03):1.
[4]赵彩霞,宋崇鹏.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开展情况调查报告[J].河南农业,2015(03): 11.
P285.2+39[文献码]B
1000-405X(2016)-1-2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