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 广东梅州514000)
(广东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 广东梅州514000)
本文通过研究区域成矿条件,结合某金矿赋矿地层、含矿岩性、控矿构造、围岩蚀变、找矿标志等地质特征,进一步分析了矿区深部找矿的潜力,认为该区找矿前景好。
金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
该金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华南地槽系云开隆起的北东端。区内地层发育较全,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为我国重要的金银多金属矿产区之一。
区域地层发育较全,除奥陶系、志留系、二叠系和白垩系缺失外,从前寒武系至第四系均有出露,以泥盆、石炭和三叠系地层分布较广,其中前寒武系和泥盆西是区域内金矿床(点)主要赋矿层位。
岩浆活动频繁,主要有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岩体的侵入。岩性以酸性 ― 中酸性为主,少量中性岩。其中燕山期岩浆岩与成矿关系较密切。
2.1 地层
上泥盆统(D3):出露于矿区北部及东南部,属滨海相砂泥质沉积。主要岩性:上部为灰绿、浅红色钙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泥质页岩和绢云母泥质页岩等,夹石英粉砂岩和多层中粗粒石英砂岩;下部为灰白色厚层状中细粒石英砂岩和浅灰色薄层状石英砂岩。岩石普遍块状构造,砂质、粉砂质结构,少量砾状结构,胶结物以泥质和铁质为主。
第四系(Q):分布在河沟和山谷,主要为冲洪积相沉积物,厚0~10m,上部为粘土层,中部为砂土、砂砾层,底部为砾石层。
2.2 构造
矿区构造较发育,主要为岩体与围岩接触处早期构造和岩体中构造。岩体与围岩接触处早期构造以北西向为主,倾向北东10°~45°,倾角10°~25°,矿区2号脉充填于该构造裂隙中(F2)。岩体中构造以北西向断裂构造为主,并发育有少量东西向和南北向断裂构造。北西向构造主要为压扭性,构造面较紧闭,具分支复合现象,为矿区主要含矿构造,1、3、4、5号矿脉即赋存于该组断裂裂隙中。东西向断裂构造(F8)位于矿区西部,延伸长约2km,构造裂隙普遍被闪长玢岩充填。南北向断裂构造(F7),构造面较紧闭,构造面处花岗岩体发育有硅化、褐铁矿化现象。
2.3 岩浆岩
矿区岩浆活动强烈,主要发育两期岩体,早期是晚侏罗世二长花岗岩,晚期是早白垩世花岗岩。晚侏罗世二长花岗岩属石坎~莫村岩体的一部分,岩性较复杂,分两个相带。内部相: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和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呈灰白色,致密块状;边缘相:一般为中粒花岗岩,局部出现细粒花岗岩、中粒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混染的黑云母斜长花岗岩。矿体大部分赋存于该期岩体中。早白垩世花岗岩,块状构造,中细粒花岗结构。岩浆的侵入为矿区的成提供了热力和动力条件。另外,矿区有后期闪长玢岩脉侵入,常充填于构造裂隙中,对矿体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3.1 矿体特征
该金矿矿床属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金多金属矿床,已初步查明含金矿脉7条,其中1、2号脉规模较大,1号脉可定矿体2个,为V1、 V2。V1号矿体:脉状,倾向210°,倾角83°,走向长92m,控制最大斜深75m,厚度1.01~1.98m,,品位Au:0.35~6.52×10-6。V2号矿体:脉状,倾向210°倾角82°,走向长71m,控制最大斜深0.99m,厚度稳定,品位Au:7.18~7.57×10-6。
3.2 矿石特征
矿石类型有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夹石英脉型。石英脉型:紧靠主断面呈透镜状产出,矿石呈灰白色,块状构造,碎裂结构。金主要赋存在硫化物中,硫化物主要有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银矿、黄铜矿、毒砂等矿物。蚀变岩夹石英脉型:分布在主断面的上下盘破碎蚀变带中。矿石呈灰绿色,块状构造,碎斑状结构。蚀变类型有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是矿区内主要的矿石类型。
3.3 围岩蚀变
岩体和泥盆系地层接触部位主要有硅化现象,而矿脉与围岩接触部位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与矿化均较密切。
3.4 找矿标志
(1)构造标志:北西向断层及岩体与地层接触带,为主要容矿构造。(2)蚀变标志:具强硅化、云英岩化、黄铜矿化、黄铁矿化和褐铁矿化的蚀变带是矿化富集的直接标志。(3)化探异常标志:具有Au、Ag、As、Pb的综合异常是寻找矿化带的间接标志。
4.1 区域成矿条件
矿区位于的广宁-罗定深大断裂成矿带是粤西地区金矿资源最集中的区段。震旦-寒武系变质岩系是本区金矿床形成的主要矿源层。根据矿区研究资料与矿区南西边的河台金矿,北东的大沟谷和新洲金矿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在赋矿地层、容矿构造、容矿岩性、围岩蚀变、矿石矿物等方面都极为相似,结合附近矿区的找矿思路,认为该矿区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4.2 化探异常
根据矿区成矿特征,以25°方位,按200×20m的网度,对矿区岩体与砂岩接触带进行了系统的1:10000土壤地球化学剖面测量工作,分别圈出多元素共生组合异常41个,集中分布在7个地段,形成综合异常区。具有3级浓度分带的元素组合有Au-As-Ag-Pb,与矿区通过多年的地质工作圈出的含金多金属脉一致。
4.3 矿床成因及控矿因素的新认识
区内岩浆活动为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主要物源。含矿流体在化学性质不甚活泼的围岩裂隙中运动,因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以及矿化剂的散失等,使成矿物质在围岩的裂隙和空洞中发生沉淀富集成矿。矿区矿脉构造控矿作用明显,以北西向断裂构造为主,南北向次之,矿体的赋存部位通常处于构造面沿倾向方向发生变化的虚脱部位和构造带膨大处。岩体与砂岩接触部位是成矿的有利部位。
[1]蓝恒春.石背岩体成矿特征及周边找矿远景 [J].中国矿山工程,2012,(02),:534-535.
[2]翟裕生,姚书振等.成矿序列研究 [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0,(15):327-328.
[3]广东省地质矿产局七一九地质大队,广宁-罗定金矿带成矿预测及找矿方法研究,2010,(21):601-602.
探讨某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钟立
F407.1 [文献码]B
1000-405X(2016)-1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