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庆(广东省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技术中心广东广州510425)
关于建筑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几种处理方法
■杨福庆
(广东省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技术中心广东广州510425)
软弱地基处理是否得当,关系到工程质量、进度。因此,科学的选择地基处理方法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建筑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几种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建筑施工软弱地基处理方法
部分建筑工程由于所处地理环境特殊,必须处理好软弱地基,才可强化建筑结构。地基结构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结构,关系到建筑的稳定性能,利用科学的处理技术,改善地基环境,避免由于软弱地基的不稳定引发质量问题,增加建筑工程的运营压力,因此,建筑单位加强软弱地基的管理力度,发挥质量控制的优势,完善软弱地基。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建筑面积的不断扩大,为了适应社会对于建筑技术的要求,传统的施工对于地基的要求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摒弃。因此就有了软弱地基建筑的出现。软弱地基的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如果不注意处理好地基与建筑的关系,就会导致建筑出现严重的地面沉降,严重降低的建筑质量。软弱地基所具有的稳定性差等特点,对于施工造成了极大的难度。
软弱地基一般具有结构松散,含水量高,颗粒性程度大等特点。结构松散指的是地基的土层与土层之间的结合力较差,在遇到一定程度的外力时,很容易就会产生变形甚至破裂。并且软弱地基的土层相比于其他的土层而言具有更低的承载力。含水量高表示软弱地基容易遭受水分的侵蚀,在遇到重力较大的建筑时极易会发生建筑位置的滑动现象,从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给施工造成严重的恶劣影响,这时就需要施工人员仔细考察当地的施工环境,并结合一定的施工标准设计出合理的施工方案。软弱地基的颗粒性更加导致软弱地基的稳定性大大降低,更加容易使建筑发生严重的下陷等现象,给建筑单位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1桩基础处理技术
对于膨胀性的软弱地基,遇水就会发生膨胀,失去水后就会收缩,对其的处理首先就要查清地基的水质情况,分析地质中含水量、自由膨胀率、膨胀率等,然后根据这些具体分析结果,严格的控制地基的膨胀力,降低地下水位、湿陷程度对地基沉降能力的影响。根据地基膨胀土层的厚度,合理选择处理技术。对于膨胀性地基处于地表,且厚度为一米左右时,需要将膨胀土体挖除,并填以粘土质、灰土质;对于埋藏很深的膨胀性软弱,需要用桩基础进行处理。
2.2排水固结处理技术
排水固结处理技术是软弱地基处理技术中重要的一种,就是先将软弱地基中的水排出,缩小软弱地基的空隙,使孔隙水压降低,促进软体地基土体固结,有效的提升土体的抗剪力强度,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排水固结处理技术具体可以分为砂井法、排水电渗法、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等。其中堆载预压处理技术花费时间较长,具体做法是对填土材料、砂石等进行预压,促使地基沉降,快速固结地基土块,最后在将荷载撤除后进行房建工程施工;如果地基透水性较低,可以选用砂井法,具体做法是在地基空隙中灌以砂土,采用专用的排水固结管道进行排水,保证地基稳定,这一处理技术具有施工材料少、连续性强、排水速度快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真空预压法主要应用在不含透水层的地基上,具体措施包括:首先设立砂井,并用隔绝层封闭砂层,将砂层中的气体排出,是地基土快速固结;如果地基粘性小、地下水位低,则需要选用电渗法,其主要是将地基中的水集中到阴极,形成电渗,促使土体固结,提升地基的承载力。
2.3胶结处理技术
胶结处理技术要在软弱土质中加入别的水泥材料,例如水泥砂浆、石灰,依靠软弱地基的固结,构成复合地基,使软弱地基强度变大,软弱地基承载力变大。胶结处理技术可以选用水泥土搅拌法、高压注浆法、灌浆法等实施。灌浆法先把泥浆灌入土体内,在土体内进行固结,这样一来地基承载力变大、地基沉陷度减少。水泥土搅拌法先是把原来的基土搅拌进水泥内,使两者发生反应,构成固体,这样就提升了软弱地基的强度。实施水泥土搅拌前,要进行配比强度试验,确定最佳水泥掺和量。水泥土搅拌法用在抗剪性大、含水量高的地基中。高压注浆法借助于高速、高能量的液流冲坏土体,使土体同浆液混合,发生固结。
2.4强夯置换法处理技术
强夯法就是用重物对地面猛力拍打,保证地面的牢固与平整,利用强夯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还能避免公路路基在重物的压力下发生坍塌。利用这种软基处理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地基的承载力,对地面产生良好的效果,是软弱地基满足房建工程施工的沉降要求,并且施工迅速,为后续施工提供有力条件。这种方法由于实施方式关系,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振动以及噪声,会对周围的居民造成影响,所以在居民聚集区不易使用。如果采用这种处理方式,需要逐层夯实,并且在最后的一层夯实完成后,将夯实机压实的坑填平。置换法就是将房建工程软弱地基中的小碎石、石灰石置换出来,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软弱地基厚度较小的地基,这种处理技术首先将上层承载力较强的土层作为支撑结构,对下层土层的承载力实施验算,如果下层承载力不能满足具体设计要求,这需要进行浅埋处理,提升持力层,加大持力层厚度,使其满足房建施工的具体要求。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粉煤灰吹填法。该种技术也是软弱地基处理新技术的一种,粉煤灰具有较强的透水性,粉煤灰在软弱地基中的应用可以加速地基的固结,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的整体成本。施工人员可以按照一定比重进行淤泥和粉煤灰的吹填,逐步的改善软弱地基的性质。
综上所述,深入分析建筑工程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技术,并且提出适合建筑标准的强化软弱地基的技术可以大幅度提升建筑的质量,降低建筑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笔者相信,通过对软弱地基进行不断的改造,我国的建设工程一定会实现跨越式的进步。
[1]陈丽萍.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5 (02).
[2]蒋平.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及地基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江西建材.2015 (02).
[3]宋德宽.建筑软弱地基处理技术之我见[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0).
[4]霍大铙.谈高速公路工程软基处理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 (04).
[5]张立恩.软弱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06).
P694[文献码]B
1000-405X(2016)-1-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