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志华
对于群众文化探究性思考
◎宫志华
在我国,群众文化作为主流文化形态而存在,是我国多元文化并存的文化形态中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虽属于主流文化范畴,但是却不具有主流文化的专业化特点,更区别于大众文化的经济性原则。群众文化用其通俗的魅力影响着整个文化体系的格局。
群众 文化 思考
关于群众文化的定义,在文化理论界有几种影响较大的描述:在1985年,中国群众文化学会所负责编印的《群众文化论文选》中提到过,广泛的认为群众文化是指群众直接参与和自我创造的精神财富。而1986年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群众文化探索》中则认为,群众文化就是一种群众自我产生和自我消费的娱乐文化。湖南大学出版社在1988年出版的《简明群众文化词典》中则指出,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我进行的、以满足自身精神需求为主要目的、以文学艺术为中心的社会历史现象。
但是从以上众多的理论中,我认为将其进行分析和总结后,才是当代群众文化的本质性定义: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是按照“美誉素质”的要求而进行自我创造出能够自我完善精神生活需求的文化现象,是人民群众地位的提升在文化方面得到解放的具体体现,其以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但是也包括了群众文化事业的各种必备素质。
对群众文化发展的探讨,要追溯到很久以前。从原始社会时期的萌芽阶段、封建统治时期的雏形阶段到社会主义时期的形成阶段,从懵懂到被控制于统治阶级,再到自由发展创造。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国家文化的扶持、倡导,使群众具有了新生的力量,经济的增强加大了科技力量的投入,新生血液的注入使得群众文化与专业文化共同繁荣并作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且出现了“双并举”的成熟阶段。对于群众文化的全面解读,要放在历史学、社会学、哲学等多维度上同一思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统一、与时俱进的观点深刻解读,从“群众史观”的理论基石出发,解释群众文化本源,深刻剖析,鼓励广大群众正确认识自己所参与到的群众文化。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壮大而成熟的群众文化,已经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存在于社会中,真正地获得了价值观念、物质观念、成长和成熟条件。从此种意义上说,群众文化属于主流文化的范畴,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组成部分,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方式,体现了更多的审美素质教育功能,文化价值相对独立。
(一)广泛的群众基础
群众文化的性质决定了它群众基础的广泛性。群众文化的主体是全体社会实践者,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提倡依法治国,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贫贱富贵之分。对于参与群众文化的实践者,仍然要秉承平等、公正的原则,共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
(二)群众文化的民主性
文化分为群众文化和专业文化两种。对于专业文化来说,以此谋生并获得经济来源和社会地位的人为主要力量。专业文化相对于群众文化来说,更加强调个人或团体的专业文化素质,如歌舞表演社团等,重在技术性,群众是被动参与的。而对于群众文化来说,是从专业文化中分离出来的,换句话说,专业文化是将群众文化加以融合、雕琢而成的文化精品。群众文化更偏向于普通大众,更加通俗化。群众文化对参与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求不高,因为参与者主要是从事经济事业的人,他们在物质上取得成绩后觉得精神世界匮乏,而为了满足需求,自发形成并创造了民间群众文化。
(三)影响性和传递性
专业文化的传播需要寻找某种要求统一的渠道,把其价值观念和内涵传递给人群。而群众文化具备主流文化性质,“亲民性”的群众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使群众自然地成为直接的传播媒介,如时下流行的“广场舞”,从“几人舞蹈”逐渐发展为“百人舞团”的庞大的有组织的团体队伍。群众自发的影响和传递不但省去了必要的经济性花费,也更进一步地展示了群众文化魅力和传播力。
(四)平衡社会文化功能
我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特点。在多种文化相互交织、影响的社会体系中,群众文化属于主流文化,在社会进步发展的同时,已经具备了新的“与时俱进”的内涵。群众文化的开展和组织丰富开阔了大众视野,在考虑受众的同时也考虑了其他社会文化的现存状况和形态,增加了大众对社会文化认知中的“互补意识”。通过这种“互补”,让国家提倡美誉素质教育的政策更加便利地开展和实施,在保有自己文化特点的同时,发挥了其温和的调剂作用,平衡了社会多元文化体系。
(五)文化传承性
群众文化在活动内容上汲取各民族、地区优秀又富有特点的文化内涵,集中整合,发展创新,适用于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将民间、民族文化充分利用,不但丰富了内涵,还将中华民族所有的文化精神有所包容。群众文化汲取于民间,又作用于民间,这就表明了群众文化的核心——民间文艺。在继承、弘扬我国优秀的民间文化的过程中,能够使群众自发、自觉地担任起传播者的角色,证明了它在群众精神世界中的重要地位,既能让民间文艺在发展中保持自己的特色,又能充分发挥其社会历史价值,群众文化的“承载者”和“桥梁者”的身份日渐显现。
在我国,教育分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两种。学校教育主要是承担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集中于书本,附着于文字。但是社会教育更多的是实践,是为了让大众将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社会是防止社会公共道德和价值观缺失的关键场所。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学校教育是与社会教育相对的概念,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我国的教育制度提倡“以人为本”,但是目前这种体制还有待完善,从整体上来看,我国仍属于“应试教育”模式中,主要通过“一对多”的授课形式来教育学生,将学生的注意力统一性地集中到科学知识的学习,而知识的熟练程度则依靠“学业测试”进行检验。这虽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可是学校毕竟与社会在环境上有巨大差异,真正检验知识熟练度的则是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在某种程度上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个人素质和道德教育方面,而群众文化则在这一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它是社会审美实践教育的重要方式。
群众文化从本质、内涵上来看,其更大的作用就是以文化人,提高社会美育文化。其在人类发展的现代化历程中获得了应有地位,作为社会美育文化教育的载体,已经成为有组织的体系机构。群众文化在美育素质的培养上,充分协调了政策和物质的保障,通过规范人的价值观念,从而培养人们具有自身独立特点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历史观等,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去参与群众文化活动,既服务于社会,又丰富了自己,还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一)对于审美的实践功能
通过对事物本质的客观辨认,使群众文化审美实践能力显现出来。通过逻辑思维,通过饱含深情的表达方式,将真理潜移默化地移植到群众思想中,展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非专业的审美实践性
群众文化毕竟不属于专业文化,所以不能用专业的眼光去评判群众文化的技巧、节目内容等。专业文化以“作品”为中心,讲究技巧、成绩等,而群众文化强调的不是过于僵化的模式技巧,不注重一板一眼,而是注重灵魂的自由,通过自由的“作品”去发现人的本质,以“人”为核心的群众文化在发掘百姓艺术和精神上具有独特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才能促进人的文化修养与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全民审美
群众文化具有参与度高、受众广、影响力大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全面审美的功能。社会成员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正能量的影响,帮助了成员有效地辨别什么是正确的、可取的文化价值,哪些又是低俗愚昧的不可取的劣质文化,哪些可以汲取,哪些不可效仿等。
作为文化建设基础而存在的群众文化,就目前的发展体系而言,在整个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长久以来,群众文化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从整体出发来看全局,社会发展的今天,群众文化是必要的关注点。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价值体系,促进文化产业的转型与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综合国力、文化软实力,树立国际形象,群众文化作为公益性的全民事业,发挥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群众文化作为一切文化的根源,其发展状态影响到其他文化种类的方方面面。
为了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前社会群众的实际生活和文化需求,制定、开展多元文化活动,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理念,不断挖掘群众文化的内涵,为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条件,打造发展机遇。虽然群众文化强调以“人”为核心的理念深入身心,但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为其延续和传承添砖加瓦。
[1]胡守勇.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
[2]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编著.群众文化研究选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 象话)
宫志华,女,大专,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镇文化站,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