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必如其人

2016-04-14 19:09何嘉颐
参花(下)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诗作林徽因诗文

◎何嘉颐

文不必如其人

◎何嘉颐

“文如其人”源自于《诗言志》这一中国诗学的开山纲领。这一观念秉承诗人和其所写的诗作应当融合为一体,所谓“知人论事”,即是在赏析一篇文章、一首诗篇时,应当结合作者的生平、性格,以此来更好地理解作品。不能否认,一个人的语言文字可以在一程度上体现人的性情修养,但将以文见人或者文如其人当作赏析作品或者认识作者的手段,其实是不合适的。

文如其人 知人论事 圆形人物

“文如其人”源自于《诗言志》这一中国诗学的开山纲领,然而不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所接触到的人物,更多的是“圆形人物”,而类似于罪大恶极或集“真善美”于一身的绝世良人的“扁平人物”已经越来越少。由此可以看出,每个人身上都具备不同的特质,有些特质相辅相成,而另一些特质相互矛盾,但都并存于同一个灵魂,在思想中不停地斗争。可以说,人本就是各类矛盾的集合体,因此诗文所表现的只能是一个人某一时间针对某一事件的所思所感,而不能将一个人完全完整地表现出来。

荒淫无道如隋炀帝杨广,却也曾写下“萧萧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的豪迈诗句;在被杀前也说出“好头颅,由谁来砍”的语句。光读他的诗文,绝不会将他与一个荒淫的帝王联系在一起,就连魏征等人在著《隋史》时也不得不承认,杨广之诗“虽意在骄淫,而词无淫荡”。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因言废人。”可见“人”的内涵,远大于“文”的内涵,文字仅是表达人内在思想的诸多手段之一,人的复杂性在于多元多维思想的结合与创新。因此,文所能见的只是人通过文字载体所表达的那部分想法和情感;人思想中的大部分也许是难以用文字表达的。而人作为一个整体,是不能将自己部分想法抽离于整体而存在。

拿民国四大美女之首林徽因来谈,从她诗文之间,读出的无不是对爱情的褒赞,她怀揣着一颗浓浓的少女心,如“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起来让人觉得这个女子是为了爱情甘愿放弃一切的,哪怕爱情是一杯毒酒,她也情愿饮下;这让人觉得,爱情在林徽因的心中应当是分量极重的。但反观她的人生,游走于三个优秀男人身边,却将自己保护周全,全然没有诗中那份对于爱情的珍重和执拗。作为我国第一位女建筑师,她的性情里有着不同于稚嫩小女生的性格,受得住苦闷,成得了气候。她性情中对待爱情所有的那份谨慎小心或者更甚而言之的算计,是从她的诗文之中无法读出的。林徽因的心中一定含有对于爱情的奔放与热情,但是仅拿这一点来概括的她的人生,未免有失偏颇。

“相由心生,文如其人”,其实都是将人的内在思想和外在表现联系在了一起,要断这两句话的虚实,需要将上述二者的关系厘清。许多关于伟大人物的认识,其实都是通过“人”与“文”的反差成就的。

人皆有向往美好的情愫,都渴望物质上的满足和精神的富裕,然而现实中的各类困苦都会使美好的向往变得不堪一击,无法在现实中得到的东西便寄情于文,如此才有“发奋著书”四字。就如海子,在不知作者的情况下读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想象着这该是个怎样乐观豁达之人。却不曾想,原来海子早把自己陷在了今日,再难等到明天。其实就连生物规律其实也是如此。具有坚硬外壳的动物,往往最柔软,比如贝壳;而貌似体软的,往往最毒,比如蛇。

再者,诗词语句、文风思想是可以锤炼、沿袭和模仿的。古来早有“炼字”的说法,为求表达的精炼,诗词的每字每句都浸满诗人的心血。大文豪苏轼就曾用“郊寒岛瘦”来形容孟郊、贾岛这两位著名的苦吟诗人。传说贾岛在创作“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两句的时候,更是“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在感叹于诗人“炼字”辛苦的同时,我们也该认识到,为人所知的各类诗词歌赋都已经是经过锤炼的结果。而在这锤炼的过程中,难免损伤诗人作诗时所持的“初心”。就如羲之所作的《兰亭集序》,只有醉酒时所写的那幅最佳,最富真性情;而当他清醒过来,开始琢磨一笔一划时,反倒失了灵巧。

“文如其人”原本应当是对写出优秀诗作的诗人的赞誉,赞颂诗人的品行就如同他所作的诗句,或瑰丽大气,或清新典雅,或归隐田园,或志向远大。然而,正是这样将诗作与诗人的性格联系在一起的评价手法,使得诗人在创作时会受到一种若有若无的禁锢,需要考虑这样的诗作一经在自己的笔下产生,将在自己的人格认定上添上怎样的一笔。因此,对待“文如其人”这一说法,我们必须抱有辩证的态度,不能将诗人的一生用简单的几句诗词就概括了。

[1]蒋寅.文如其人?——一个古典命题的合理内涵与适用限度[J].求是学刊,2001(06).

[2]李璐.作家与作品之关系论——“文如其人”及其反题再辨[J].求索,2010(12).

[3]任遂虎.分层析理与价值认定——“文如其人”理论命题新论[J].文学评论,2010(02).

[4]戴莹莹.“文学的自觉”与“文如其人”内涵的演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02).

(责任编辑 刘冬杨)

何嘉颐,女,宁波大学法学院在读学生,研究方向:法学)

猜你喜欢
诗作林徽因诗文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节选)
상경란과 서영수합의 시작(诗作)비교 연구
《林徽因传:一代才女的心路历程》:且以优雅过一生
诗文里的元旦韵味
兰铁成红楼诗作手稿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天资聪颖,幼年诗作得赞许
简论梅尧臣写实诗作的晚唐情结
林徽因VS陆小曼:富养的女儿差别在哪里
林徽因比张爱玲幸福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