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新引航:从大学校长演讲看创新人才培养

2016-04-14 18:48魏颖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11期
关键词:大学校长中南大学学术

魏颖

(中南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为创新引航:从大学校长演讲看创新人才培养

魏颖

(中南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大学校长的演讲体现着高等学府的教育理念、办学精神和人文情怀,把握着时代发展的脉搏。民国大学校长的演讲从大学精神、教育目的和实现途径等方面谈到了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问题,并提供了建设性观点。迈入21世纪,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教育部改革高校的突破点和切入点,通过张尧学校长发表的系列演讲,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大学校长对民国时期学术传统的承续,以及对创新人才培养强大的引导和精神感召作用。

大学校长;创新人才;学术生态环境;精神感召

大学校长的演讲体现着高等学府的教育理念、办学精神和人文情怀,把握着时代发展的脉搏,对学生的发展与创造力生成起着举足轻重的引导和精神感召作用。优秀的校长演讲,不仅在学生中激起强大的反响,而且通过各种媒体传播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关系到大学形象和社会声誉,继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与进步。本文所关注的是大学校长的演讲与创新人才培养之间有何内在联系、民国校长的教育思想是否仍有承续、当代大学校长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有何与时俱进的思考,相关问题尚被学界忽略,也是笔者着重探讨的。

1 民国大学校长演讲对创新人才的感召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打开了封闭的国门,落后的中国必须向西方先进文化学习,成为一代学人敏锐意识到的问题。民国时期的大学校长蔡元培、张伯苓、梅贻琦、蒋梦麟等都有过赴欧美考察向西方学习的经历,他们的教育思想的核心价值就渗透在其系列演讲中。他们立足于民族长远的根本利益,从大学精神、教育目的和实现途径等方面都直接或间接地谈到了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问题,为维系民族的文化命脉提供了建设性的观点。透过这些演讲,可以看到民国校长对造就学问家、大师,或者说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所做的思考和努力方向。

首先,以学问家、大师为引领,以人格塑造为中心。早年,蔡元培先生弃官办学,目的就是要“培养革新之人才”,而革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人格塑造。在1917年的北大就职演说中,蔡元培校长谈到:“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在做好学问的基础上,“发扬学生自动之精神,而引起其服务社会之习惯。”[1]蔡元培一方面强调钻研学问的刻苦精神,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调学问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当时北大组织的国民社、新潮社、平民教育讲演团等社团组织就发挥了这样的功能,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在1918年北大开学典礼上,蔡元培再一次谈到人格的重要性:“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2]这里的“学问家”指才能卓越、人格高尚、引领学界的人物。蔡元培采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对北大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短短两三年时间内聘请到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梁漱溟、徐悲鸿、李四光、鲁迅等学者来北大任教,北大因此有了中国大学史上空前辉煌的名师阵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成就了北大的创新精神,同时感召了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许多高校。1932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开学典礼中讲到:“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2]在梅贻琦看来,大学优劣取决于大师的多少,而不是大楼的数量和高低。 “凡能领学生做学问的教授,必能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因为求学与做人是两相关联的。凡能真诚努力做学问的,他们做人亦必不取巧,不偷懒,不作伪,故其学问事业终有成就。”[2]梅贻琦先生认为,大学聘请大师、教授,在专业上的知识引导还只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身上表现出的科学精神、治学态度和家国情怀对学生所起的表率和感召作用。

处在民族危亡的时代,蔡元培、梅贻琦以校长身份领导北大、清华,自觉承担起为民族保存学术文化命脉的重任,将“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使命感糅合在以“学术自由”为宗旨的教育事业中,在当时内忧外患、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转折作用。

其次,以社会使命感为动力,以学术自由为宗旨。在蔡元培倡导的“学术自由”的基础上,蒋梦麟校长在1920年北京大学的开学演说中进一步阐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他将这组关系比作“双马车”,“定要两匹马步骤和谐,这车才能走得快利。”蒋梦麟认为,张扬个性主义与社会责任感应该是统一的:一方面,大学里如果没有张扬个性主义的学术自由,就没有思想的碰撞,更谈不上创造性火花的产生;另一方面,这种以学术自由为宗旨的个性主义并非自私自利,而是“以谋社会的发达”[2]的个性主义;与之不谋而合的是,南开大学的创始人张伯苓在南开校训中提出“日新月异,允公允能”,即培养学生“爱国爱群之公德,与服务社会之能力”[3]。“允公”是一种社会道德的培养;“允能”则是一种个人能力的磨练。有了“公”,即具备了为国为民的使命感,个人能力在社会变革提供的时机中就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大、清华、南开3所大学的校长与教育部磋商后决定将三校联合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命名为西南联合大学)。同年11月1日,长沙临时大学开始正式上课,这个日子以后就成为西南联合大学的校庆日。作为一所与抗战共始终的大学,西南联大存在了9年,从1937年到1946年,战争虽然对学术产生了一定影响,却没有毁灭这所大学的根基。西南联大以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常务委员,主持校务,集中了北大、清华、南开3所大学的名流学者,并在三校原有的精神传统基础上,经过调整、整合和创新形成了“刚毅坚卓”的西南联大精神。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西南联大没有将教育简单地转化为以政治为统帅的战时教育,而是寻求符合民族与社会长远利益的结合点,创造出了以“学术自由”为灵魂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模式,维系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在西南联大从组建到解散的9年中,培养了近2 500余名毕业生,数量不多却人才辈出:建国后,西南联大师生中先后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54人(学生8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全是学生),有杨振宁、李政道获得诺贝尔奖;邓稼先、周培源、朱光亚、王希季等8人获“两弹一星”功勋奖;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还有人工合成胰岛素的核心成员邹承鲁,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家的任继愈、何炳棣、王浩等等。如此众多的学界泰斗和顶尖级创新人才诞生并成长于在血雨腥风中飘摇的西南联大,不能不说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作为一所大学的实体消失了,但它的学术传统却时时被人提起:从教授治校到教授之间相互听讲;从各种学术流派和观点的百家争鸣到重视通识教育;从视学术自由为生命到为自由而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西南联大的学术传统有着极其珍贵的价值,至今仍影响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

2 当代大学校长演讲对创新人才的引导

21世纪,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以科技和创新人才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成为国际竞争的基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要求,也是高等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4]。虽然今天距离蔡元培、梅贻琦的时代,历史的天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革故鼎新,将学术作为追求真知与关怀现实的纽带的大学精神并没有改变;民国校长满怀理想和抱负,自强不息,思考民族未来的开放思想也未成为绝响;他们为了实现民族复兴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中国梦”至今仍是新世纪大学校长演讲的主旋律:“当前的中国正在进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阶段。大学日益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思想库,科技文化创新创意的内源头,创新型领袖人才培养的高地。”[5](张杰校长在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我盼望中大毕业生能虚怀若谷,以远大眼光、包容态度,带领我们的时代。我盼望中大毕业生能恪守道德,做好本分,不要为了个人利益,埋没良知。我盼望中大毕业生能认识时代,引领潮流,不流俗、不盲从,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6](沈祖尧校长在香港中文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大家要把视野放长远一点,要看到学科在今后10年、20年或者更远时间里的发展趋势,再结合自身的基础条件和优势,看在哪些方面能够做得出有影响的东西来,要把自己的优势,与国家发展建设的需求紧密结合,与民族复兴的远大理想紧密结合。”[7](张尧学校长在中南大学科研与人才研讨会上的讲话)……限于篇幅,这里不再一一赘述,仅以中南大学为个案,来进一步探讨大学校长演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引导和精神感召作用。

在中南大学的四届二次教代会、工代会上,张尧学校长做了题为“聚焦目标 深化改革 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的报告,报告中谈到:“中国经济到现在一直是资源经济,要实现经济转型,必须依靠创新驱动,用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拉动经济发展。大学作为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其创新能力和水平不能满足国家新常态发展的需要,导致出现暂时的经济下行压力。如果大学能产出更多创新产品,拉动经济上行,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就能上一个新台阶。”在创新驱动战略下,中南大学被教育部、人社部、国资委授予“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面向实践、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创新人才培养活动,表现出强大的科研竞争力,并在培育和提升学生创意、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5 000余项;426人次获国际奖项,2 545人次获国家级奖项;中南大学进入ESI世界前1%的学科总数达到10个。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张高丽副总理等在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到中南大学进行视察,对中南大学的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方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中南大学正逐步实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的理想境界。

创新成果的大量涌现离不开制度环境和学术生态环境,从张尧学校长发表的系列演讲里,可以看到中南大学回应时代要求所做的与时俱进的思考和探索,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张扬个性,改善办学条件和学术生态环境。创造潜能的开发需要张扬个性,需要相对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张尧学校长反复提到:“在大学里,我们怎么学习呢?就是要张扬个性,在学好知识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做自己喜欢的事。所以,我送大家八个字:张扬个性、提高能力。”常言道,“有高山者必有深谷,有奇才者必有怪癖”,那些创造禀赋超常的人往往敢于突破原有的格局和观念,表现出比常人更多的缺点。对待这些有着特立独行个性的学生更需要有一个宽容的教育环境,营造自由、民主、开放的学风。对此,张尧学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幽默地谈到:“我们应该在道德和法律的框架内创造性地行动。你们可以上房揭瓦,但不可以违规违法;可以喝点小酒、谈谈恋爱,但不可以道德败坏;可以偶尔上上网玩玩游戏,但不可以影响舍友休息;可以学得轻松一点、全面一点,但千万不要补考、不要挂科、不要作弊,更不许不尊重老师!”在张尧学校长看来,书本不是唯一的,分数也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在学习过程中找到兴趣点,做到能力、知识和兴趣的融会贯通,培养打破常规的思考力。

在张尧学校长的领导下,中南大学的办学条件和学术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至2015年底,完成基建投资约6亿元,竣工房屋建筑面积约13.8万平方米,生均住房面积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投入3.76亿元完成1 093项修缮项目,改善校园生活环境;投入约2亿元用于改善学生生活条件,其中投入1亿元在教学楼和学生宿舍安装空调9 073台,79栋学生宿舍实现开水供应;投入9.16亿元采购仪器设备,其中10万元以上的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1 298台;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筹集3亿多元建设“数字中南”;全面实施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比例连续3年保持在95%以上,其中专业课100%、公共课90.7%;投入9 489万元,启动实施“创新驱动计划”;投入教学改革经费3亿多元,推进“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计划”;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投入2.1亿元搭建公共基础、学科大类、专业创新和校企共建等四类实验教学平台,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时间整体超过16小时/天;教职工收入总体实现了翻番……办学的设施硬件明显提升了,学术生态环境也逐步向良性发展,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成长,自然能够“学得轻松一点、全面一点”,更有利于创造。

二是以价值塑造为中心,强调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型的阶段,不仅面临社会转型的冲击,而且需要面对各种竞争和就业压力,重视价值观的塑造显得尤其重要。鉴于此,张尧学校长在演讲中谈到:“金钱物欲的东西影响到了大学,而大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还是我们的管理层都受到一定的侵蚀”,“如果这样发展下去的话,它就不是创新能力足不足的问题,因为大家太重结果,太重功利性的东西,没有建立一个好好做学问的价值观。这就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甚至在为社会服务等方面出现问题。”这里的“好好做学问的价值观”其实是一种摒弃拜金主义与功利主义,为经世济民而努力学习,提升创新能力的价值观。

在价值观塑造与创造力生成的关系上,张尧学校长认为关键在于公能兼济,将个人利益与国家民族的利益融为一体。在2015年毕业生典礼上,张尧学校长发表了“做祖国最需要的人”的演讲:“只有当你个人的价值取向和国家需求一致的时候,人生才会大放异彩!”个人的才华只有服务于社会、国家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为了强调价值观的重要性,张尧学校长甚至将价值观塑造摆在创新的前面,“创新重要,但走在创新之前的,应该是人类良知的传承和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事实上,科技创新成果研制出来并非纯技术操作,而是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一方面,从创新理念到创新研究成果的转化是个复杂艰难的过程,有的还要形成多学科融合、多技术集成、多团队合作的协同创新模式,在这过程中,不仅需要专业技能,而且涉及到团队合作精神、刻苦钻研的意志力、以及厚德载物的奉献精神;另一方面,创新灵感的产生往往从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的实践中来,离不开求真务实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担当。譬如中南大学芒果团队2014年开发的“手绘心语”软件就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典范:“手绘心语”是一款能实现盲人、普通人、聋哑人之间无障碍沟通的软件,发明的灵感来自团队成员参加了在特殊教育学校当自愿者的活动。团队志愿者原以为聋哑人和盲人可以交流,在活动中却发现这两类残疾人根本无法交流,不能进行缺陷和优势互补,于是萌生了为聋哑人和盲人开发一个能够便捷交流的软件的想法。“手绘心语”软件开发成功后,因为创意独特,实用性强,获得专家组的一致青睐,并以全票支持的优势成为第七届“英特尔杯”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特等奖的得主。可见,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文情怀,如果没有崇高的价值观做底蕴,创新不过是“无缘之水,无本之木”。

综上,我们今天关注创新人才培养,不应忽视校长演讲所带来的影响,以及由此而生成的制度环境和学术生态环境。在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盛行的今天,必须有一种高瞻远瞩的声音发出来,引导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和学术生态环境,才能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原动力。如何聚焦“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目标?如何积极构建现代大学教育的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管理体系?如何调整优化学科结构,以一流的创新人才、一流的学科建设带动一流的大学建设?当下的中国大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 储朝晖.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

[2] 杨叔子.中国著名大学校长开学训词[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3] 智效民.八位大学校长[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4] 刘娟.知识创新应用于高校行政工作的统计回归分析[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108-113.

[5] 张杰.在成长中选择坚守[N].上海科技报,2013-07-05(6).

[6] 沈祖尧.不流俗不盲从,不负此生[N].人民日报,2014-07-15(8).

[7] 张尧学.大学科研亟须回归兴趣回归学术[N].光明日报,2016-07-26(16).

(责任校对 莫秀珍)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11.052

20160620

湖南省社科规划办基金项目(13YBA335);湖南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5B015);中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5JGA03)

魏颖(1971-),女,湖南长沙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创新教育与文化批评研究。

G641

A

1674-5884(2016)11-0166-04

猜你喜欢
大学校长中南大学学术
官方话语的传播效果研究——以大学校长毕业致辞为例
国内大学校长研究发展的历史分期
——以期刊文献进行的考察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作品选登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南大学校庆文创产品设计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Study in Lithuania : Not a minority language country , a variety of languages can be switched at any time
不来的理由
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生态批评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