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活动载体建设研究

2016-04-14 18:48:24王琦张俊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11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载体价值观

王琦,张俊

(湖南城市学院 a.城市管理学院;b.文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活动载体建设研究

王琦a,张俊b

(湖南城市学院 a.城市管理学院;b.文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活动中,要达到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就必须围绕教育内容,积极发展与创新活动载体,着眼于活动载体的不同形式和特征,针对价值观教育目标与内容的不同,对不同的活动载体加以有效利用,有针对性、创新性地运用活动载体的不同形式,实现与时俱进。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活动载体

在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活动载体是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另外,要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必须要有科学的、有效的活动载体做依托。所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活动载体是进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价值观教育质量高低的关键环节。总体来说,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活动载体形式主要包括课堂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这三大类。其中,课堂教育活动是高校的基本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课堂在社会的延伸。在以上三种活动载体中,课堂教育活动主要侧重于价值观的系统理论灌输,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这两种载体形式则主要侧重于理想信念实践渗透式的教育[1]。要把三种活动载体恰当地融合在一起,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1 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

面对当今多种思潮相互激荡,尤其是在思想文化相对活跃的高等院校,学生们在大学校园里接受现代教育的洗礼,仍常常感到迷茫与彷徨,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身处现代多元文化思潮与多元化价值观影响的大学校园,同时受到传统价值观成分与现代价值观成分的影响,而理想与现实在他们身上也常常陷于激烈的冲突。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就是,如何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个性特点与认知规律,发展与创新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与践行,提高大学生对活动载体的接受程度,实现活动载体的现代化与科学化。

2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活动载体的主要形式

本文把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活动载体的主要形式分为课堂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三种活动载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2.1 课堂教育活动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课堂教育活动载体就是指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学习规律,帮助大学生对课堂教育活动与物质形式进行发展与创新。在高等学校教育中,课堂教育活动是教育教学最重要的活动形式,几乎占到大学教育1/3的比例,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活动阵地。在价值观的课堂教育活动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和专业课教育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课堂教育活动中都渗透着价值观教育的内容,都具有价值观的导向功能,二者构成一个整体,共同贯穿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全过程[2]。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活动中,应坚持专业知识与思想道德相结合、坚持实践经验与情感体验相结合,多途径、多手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品格[3]。在专业课教学活动中,要在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实践实习等各个教学环节中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使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接受教育。因此,专业课教师应该结合专业课程的具体特点,对课程内容中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并针对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实际思想问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教学育人效果。在大学生价值观的课题教育过程中,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教育相结合,共同推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2 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第二课堂”,是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最易被学生接受的活动载体[4]。通过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吸引和感染学生,在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内化、思想品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影响面广、渗透性强、持久性强、吸引力强等特点,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及内化具有强烈导向作用,且这种作用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往往比思想政治教育更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和欢迎。正确价值观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指挥棒、方向盘和净化器的作用,高校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融价值观教育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度,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创造一个具有良好学风和崇高理想的校园文化环境,使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并存,引导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确价值观的教育,构建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

2.3 社会实践活动

价值观既是系统的理论原则,又是现实的行为规范,在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将理论灌输与实践育人相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活动载体,也是价值观教育见诸社会效果的重要途径,要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引导大学生真正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发现、学习、掌握新知识。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需要放开眼界,面向社会、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从社会实践中理解劳动的艰辛与不易,懂得人民的希望和社会的需要,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社会现实反过来又能使大学生不断反思自己、认识自己,通过从社会现实中接收到的新信息、新知识,来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生活态度与方式,尽早地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付之实践。高校要认真规划、精心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渗透到各类社会实践的活动载体中去,不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覆盖面,进一步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3 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活动载体建设思路

为了提升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在进行活动载体的发展与创新时应遵循以下几点思路。

第一,以更新理念为先导。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在进行活动载体的设计与创新时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首要目标,全面考虑大学生发展的需求,给他们提供尽可能的平台与条件。要与时俱进,必须充分认识到新兴活动载体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重视新载体的运用,不断学习掌握新载体的运用技术,提升活动载体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从而更好地运用新载体来进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第二,以借鉴创新为基础。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做法,吸收国外的优秀成果。在理论方面,西方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先进理念和观点,如公民政治社会化理论、隐性课程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等。在实践方面,西方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例如,美国的学校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奏国歌时要肃立,升国旗时要敬礼,国庆日家家户户都会悬挂国旗。美国的大学普遍重视高校的学生工作,并强调法制化的校纪管理、学生社团和课外活动等。英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他们强调尽早对青少年进行政治意识的培训,使他们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德国的政治养成教育非常流行,在高校中被列为必修课[5]。我们在提倡学习、借鉴、吸收西方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活动载体的建设实际来进行发展和创新。

第三,以功能提升为依托。对传统的活动载体而言,随着高等学校所处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一些传统的活动载体形式已不能完全承担起价值观的教育目的与内容体系,因此要注重提升传统活动载体的实效性。在课堂教学活动载体中,要加强教育主客体间的互动,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参与积极性,并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功能。对新活动载体形式而言,应该充分挖掘新载体的功能,不能因为新载体所具有的某些不良影响而对其持反对态度,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互联网、新媒体等新兴传播模式丰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和渠道,增强活动载体的吸引力与凝聚力,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价值观教育的活动中来。要实现继承传统载体与发展新兴载体的有机融合,实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第四,以丰富内容为重点。高校面临的社会经济大环境时刻在发生着变化,这就要求价值观教育的活动载体在内容上要不断发展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传统载体内容的充分挖掘与继承发扬的基础上,也要加强对符合时代特征创新内容的发展与利用,增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内容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第五,以科学运用为关键。价值观教育的活动载体形式丰富多彩,不同的活动载体具有特定的结构与特定的功能,在进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时,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客体、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科学地运用载体形式。一是要针对不同的教育客体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不同的载体形式,要及时了解不同类型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活动载体形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基于活动载体之上的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间的良好互动。二是要根据活动载体所要承载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不同的载体形式,反对形式主义,坚持实效性原则,遵循大学生思想生成和发展的规律,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活动载体的实施。

总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活动载体的设计、发展与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进行考虑,在理念更新、制度建设、机制创新到协同实施的全过程中要构建起一个立体、全面、综合的工作体系,形成合力,从而提升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活动载体的有效性。

[1] 张贺祥,谢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5(1):89-90.

[2] 李辉,吕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文化载体[J].思想理论教育,2015(6):15-20.

[3] 杨铮铮.毛泽东思想在大学生中传播的新蹊径探索[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31-34.

[4] 庞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设载体探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7):6-7.

[5] 范玉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载体与路径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3(4):1-4.

(责任校对 游星雅)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11.043

20151221

2016湖南城市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201603);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015xs23)

王琦(1984-),女,湖南常德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管理学、共青团组织理论研究。

G642

A

1674-5884(2016)11-0136-03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载体价值观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华人时刊(2022年9期)2022-09-06 01:02:44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华人时刊(2020年15期)2020-12-14 08:10:36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4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1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