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承与发展的视角解释历史问题
本文以华东师范大学版《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第五单元《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和《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两课内容为例,分析和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从传承与发展的视角,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基本史实和相关问题。
历史是基于证据和视角的解释。本目标则是基于视角解释和评价历史的具体体现,其内容可分三个层次:目标对象、实施行为和限制条件。
目标对象:基本史实和相关问题 基本史实就是指那些已经确定下来的,用以解释历史的最重要的事实,包括人物、事件以及与之相关的时间和地域等,它们构成了历史的基本框架。这些基本史实往往有以下特点:确定性、原始性。
实施行为:分析、综合、比较、归纳 这一层的目标内容是针对目标对象的实施行为,是学生理解和应用基本史实的具体行动,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史实和相关问题,以及教学内容主旨的需要等选择以下目标行为来实施训练。目标共有四项,分别是:分析、综合、比较、归纳。
限制条件:传承与发展视角 传承是指传授和继承,一般指承接好的方面。发展是指更新和扩大,一般指变化进步的方面。
全面把握目标内容 要把握好目标对象的内涵,依据基本史实的确定性和原始性明确史实的表达,并抓住史实的关键之处生成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明确解决目标问题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具体方法,并依具体方法去解构基本史实及相关问题。最后,特别要把握好目标的限制条件,即“传承与发展”的视角。对目标对象的解构和具体方法的运用,都必须以此视角来思考,绝不能偏离此视角的要求。
“示范、模仿、迁移”的教学训练 首先是通过教师示范的方法进行建“模”,示范时教师需要有对学生的变式思考及引导。然后通过学生的模仿,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的方式将“模”内化,最后设置新的具体问题,让学生根据内化的经验迁移解决新问题,并建立新的解决问题的模型,从而达成本目标的有机生成。基于“示范、模仿、迁移”的教学训练,一般分解于各学习主题的教学之中,必要时也可分解于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之中。
根据学情选择教学策略 “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属于不同层级的学习要求。“分析”“归纳”属于“理解”层面;“比较”属于“一般应用”层面;“综合”属于“运用”层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学情,选择相应的实施行为,设计相应的基于史实的相关问题,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掌握情况对预设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
目标1:从传承的视角,分析相关问题
师:阿姆利则惨案的发生使印度人民与印度当局决裂,印度各地不断出现暴力斗争的局面,那么,印度是否就会走向土耳其革命的道路呢?
生:印度没有走向土耳其革命的道路,他们选择了另一条道路:甘地的非暴力和平合法地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道路。
师(肯定):对。为什么呢?
生(疑惑):……
师:好,解决这个问题,我得从甘地年轻时的经历和他的非暴力思想中找寻答案。有哪位同学,给我们谈谈甘地的经历?
生(自信,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甘地出生在印度西部卡提阿瓦半岛的波尔班土邦一个虔诚的印度教徒家庭。他的家庭是印度教中一个耆那派的虔诚家庭,信奉素食和禁欲。特别是他的母亲尤其如此。
18岁那年,甘地前往英国留学,他在母亲面前立誓,保证在留学期间不吃荤,虽然遭到英国朋友们的反对,但是他仍然坚持素食。他在伦敦大学法学院期间,刻苦攻读法律,还如饥似渴地阅读罗金斯《献给后来者》等书籍。他还加入了伦敦神智学社和素食主义社两个社团,加深了他对印度教的认识和对佛教与基督教的了解。
后来,他接受一家印度人在南非开办的公司的聘请,担任该公司的法律顾问,从此在南非居住了21年。在南非生活期间,甘地经过一系列的内省、学习与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并在南非领导印度侨民反对种族歧视斗争。
期间,他提出了“非暴力不合作”学说。他倡导所有人一律平等的理念,自我期许要坚持非暴力、追求真理,发愿自甘贫穷简朴,怀抱服务他人的理想。
师(赞赏):讲得非常好。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就是反对“以暴制暴”,主张用不合作运动团结民众,反对殖民统治,迫使当局让步。我们从他的经历中可以看出,甘地的这一思想是深受他家庭教育影响的。特别是他母亲的以身作则,对甘地影响很深,从他在南非坚持素食就可以看出,他继承了母亲的思想,这是他提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最初思想来源。“非暴力”一词来源于古代梵文“阿希姆萨”(Ahimsa),是古代印度教和佛教的经典中的一种宗教戒律或道德准则,具有两层含义:一是不杀生,即戒杀;二是不做伤害他人感情的事情。甘地传承了这一宗教思想。
目标2:从发展的视角,比较、归纳基本史实和相关问题
师:那么,甘地真的就像耆那教或佛教那样主张绝对不杀生吗?我们看以下材料:
材料一:捕捉生命可能是一种义务。我们可以毁坏一些我们认为维持自己身体所必需的生命。于是,我们拿一些生命,如植物或其他东西作为食物,我们为了健康常常使用杀虫剂杀死蚊虫等等,我们并不认为这样做是犯了亵渎信仰的罪过…… 为了人类的利益,我们可以杀死一些食肉动物……甚至人……屠杀,在这种情况下也是必要的。假如有一个人手中持刀,到处瞎闯,乱砍乱杀,杀死他遇到的任何人,而没有一个人敢于活捉他。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谁杀死这个疯子,都会受到社会的赞许,并被看作是慈善的人。
——甘地《通往神的道路》
师:在这段材料中甘地是什么主张?
生2:甘地在这里主张杀生,但是是有条件的。比如维持生命、为了人类的利益、防止坏人害人等。
师(表扬):很好。实际上在这里,甘地区别“杀生”和“不杀生”,也就是区分“暴力”和“非暴力”主要是与人们的动机相联系的。凡是怀着邪恶目的的行为,才是“暴力”;而怀着善良或爱的动机的行为,即使是伤害生命,也属于“非暴力”的范围。由此可见,甘地对传统思想的继承之中也有发展。请同学结合下列材料,谈谈甘地发展了的“非暴力不合作”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二:非暴力不合作不是物质的力量。一个非暴力不合作者,并不对敌对者施加痛苦的打击;他不要消灭其敌对者。一个非暴力不合作者绝不使用武器,在开展非暴力不合作时,毫无恶意可言。非暴力不合作是纯粹的精神力量。真理就是精神的真正本质,这种力量之所以被称为非暴力不合作即在于此。精神靠知识而振奋,它从中燃烧起爱的火焰。假如有人因无知而对我们施加痛苦,那么我们就用爱去赢得他。“非暴力是最高的法”,这就是爱的力量的验证……我们得以生存下来,唯一的原因就是爱。我们全靠自己来检验这个真理。由于受到现代西方文明的欺骗,我们早已忘却了我们的古老文明而去崇拜武器的威力。
——甘地《印度民族主义运动(1885-1947年)文件选辑》,吴成平选译《世界史资料丛刊:一九一七——一九三九年的印度》,商务印书馆1996版第44页
生3:从甘地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反对以暴制暴,主张依靠精神的力量和爱来面对和感化暴力,这是他的“非暴力不合作”的实质。
师:所以,甘地曾说过:“非暴力就是以积极的形式来对待一切生命的善良意志。非暴力就是纯粹的爱。”
最后,教师需要继续引导学生从前面讲述的甘地的经历中,思考一下甘地的思想还受哪些因素影响,同时还可以请同学们结合其他材料,从传承与发展的视角,谈谈自己的看法。
(作者单位:上海嘉定区朱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