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工作:辨、困与行

2016-04-14 15:15董方侠于晓卉
大学教育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生命评价

□ 董方侠 于晓卉

高校学生工作:辨、困与行

□ 董方侠 于晓卉

高校学生工作在大学生的真知、信仰、思想、潜力与品性的建构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长期存在媚俗、掌控、固化等传统惯性,遮蔽了大学的自由精神,抑制着生命的自然品性。为此,高校学生工作必须转变如下观念:在价值取向上,由“规范人格”向“释放生命”转变;在内容上,由“事务型管理”向“研究型管理”转变;在主体上,由“他者管理”向“自主管理”转变;在方法上,由“纪律约束”向“文化培育”转变;在评价上,由“终结性标准评价”向“形成性反思评价”转变。

高校学生工作;学生管理;大学精神;生命意识;观念转变

高校学生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具有教育、管理与服务等多重功能,特别是在大学生的真知、信仰、思想、潜力与品性的建构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学生工作贴近学生生活,寓教育于实践,融教育于无形,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更是高校几乎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托。然而,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长期存在绩效主义、实用主义与官僚主义的传统力量,以一种媚俗、功利与顽固的姿态,遮蔽着大学自由精神的光辉,挑战着生命的尊严与自然品性,缺乏教育的文化韵味。所以,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一直没有抓住要领,缺乏灵魂,大学之精神与教育之本源力量没有很好地开发出来,这是我们需要深刻思考的。高校学生工作,必须厘清一些理性问题,必须在高校学生工作的价值、内容、主体、方法与评价等方面转变观念,克服主观性、盲目性。这是重建高校学生工作的思想与真知,是使其更加强大、无畏与有效的基础。

一、在价值取向上,由“规范人格”向“释放生命”转变

规范人格与释放生命之辨。规范人格,是“他者”对大学生主体进行预先设计的理想人格。学生工作的意义在于,按照这种理想人格标准促进人的社会化,使人具有社会所需要的人格品性。这一价值取向一直被许多教育家称为教育的本质。其哲学基础是,教育是理性与科学的促进方式,它使教育活动按照科学的设计,对学生进行人格预设、塑造、规范,从而促进人从“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进化,成为合格的社会角色。这种学生工作理论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一种思想方法。

释放生命,是源于生命体内部、由内而外的自然力量的释放,是指顺应并挖掘学生个体发展的自然性原则。生命的本质是一种生存或创造意志,是一种强大的、不可遏止的生存冲动,是一种神秘的生命力,它既存在于盲目的自然之力中,也表现在人的自觉行为之中。正如有学者所言,“生命内部之自然力量,充满力与美,不受其他任何外部力量的驱动”[1]。因而,以生命的新理念审视高校学生工作,会发现学生发展最重要的本原在于释放生命,使学生成为他自己。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工作在价值取向上必须重新发现学生,重构学生发展的新内涵。这是教育的本原,也是学生工作的哲学根基。

生命释放之困。高校学生工作受实用主义与绩效主义的影响,遮蔽了学生生命的自然品性与人的尊严,学生工作变得固步自封。“高等教育已经变成另一种形式的企业学徒培训”,“学院和大学的工作就是培养脑力工人和技术工人掌握专门技能”[2](P93)。然而,由于学生天赋潜能的差异,他们有擅长政治者,有擅长文艺者,有擅长逻辑思辨者等等,不一而足。生命的完善与成熟应是学生工作的首要价值取向,要让他们是生成开放的、创造的、自然而然的自己。所以,规范人格的价值取向必然抑制生命的自然属性,这是高校学生工作中应该反思的。

当然,释放生命并非排斥规范、约束与纪律。因为,规范、约束与纪律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认同文化、建构集体精神及人类的意义等关系系统和社会品性,提升整体的生命与生存境界。荀子有言:“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纪律之于学校,恰如“波西米亚有一句谚语说,‘学校没有纪律犹如磨盘没有水。’……但是大家不可认为我们希望学校充满呼号与鞭挞的声音”[3]。因而,学生工作者的使命就在于立足个体生命的先天禀赋等自然属性,不断地向自身以外的文化世界、精神世界与意义世界靠近,以更加包容、和谐、豁达的姿态,让生命栖居并徜徉于这种不同的文化主体世界或意义世界之中。

释放生命之行。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管理也是‘文化’,它不是无价值观的科学”[4](P455)。教育是价值高度涉入的事业。因此,目前高校学生工作最需要做的是,将生命的释放作为价值取向,把释放生命的创造与热爱作为学生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第一,确立生命意识。高校学生工作作为一种生命的唤醒与促进过程,教师完全有能力认识、体验并激扬生命,发现生命的潜在力量,唤醒生命流动过程中的创造力,让每一个生命更具创造性、灵动性与延展性。第二,摒弃一切抑制生命的人为安排。释放生命,意味着要打破当代教育的知识霸权、权力形式对生命的僭越,突破繁琐的制度对学生美好心灵的肆虐,排除工具理性对人性的奴役。使学生远离功利主义的诱惑,打破“教育的钟摆”[5](P161),最终逃离疲倦、乏味、无奈、恐惧的教学生活,从而臻于生命的丰沛与完整。第三,开放的心态。正如熊培云所说,无论是高校的学生工作,“还是我们栖身的制度,最可怕的是停止生长,别无选择,一成不变”[6]。可见,学生工作本身应该是开放的和创造的,这是教育的本质所在。这种开放的心态,是一种对“和而不同”的生命形式的理解、接纳与包容,使学生性情平和自然,品性端正。

二、在内容上,由“事务型管理”向“研究型管理”转变

事务型管理与研究型管理之辨。学生工作的内容非常繁杂,虽然在理论只包括对学生进行思想、心理、政策、就业等引导与教育,但在实践中不仅包括学生的事务性工作,如学籍、资助、班务、就业、考勤、后勤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另外,还包括组织学生参与党团生活、班级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并以此为载体实施各种教育活动。事务性的工作是教育的必要条件,虽然其涵盖内容广泛,但不免会模糊教育者从事学生工作的重点,从而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研究型管理,就是要求高校学生工作回归人的本质,坚持关注学生的复杂性与个性化,要求以“以人为本”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也是大学本身希望形成一个“科研——教学——学习连结体”的要求[7](P273)。教育管理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管理内容的“目标的确定与达成,同教育目的密切相关”[8]。也就是说,教育管理的目标最终必须与教育的目的相一致,即将纯粹的事务性管理与教育的研究性相结合,将高校学生工作场域视为一个“探究的场所”[7](P177),竭力去了解每一名大学生知识结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等个性倾向,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研究、思索、设计和完善学生工作的思路与举措,提高学生工作的有效性和艺术性。高校学生工作,应传承杜威的主张,即“力争给每一个孩子不同的教育,以适合每一个孩子不同的需要、能力和兴趣”[9]。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为青年驰骋思想打开更浩瀚的天空,为青年实践创新搭建更广阔的舞台。”

研究型管理之困。现实情况是,我们的学生工作受官僚主义与实用主义影响,“以权力为中心、以效率为首要目标”[5](P166),越来越多地陷于繁琐的、无意义的细枝末节中,陷入各种功利目标与利益的博弈中,忽视了“大学作为学术机构和教育机构,其管理行为与企业和行政机关是根本不同的”[5](P166)。这迫切需要重新回归教育真相,反思教育中重要而又基本的问题,激励自由思想与独立精神。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中国高等教育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要通过‘探究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并将‘创新的理念’融合到‘整个教育过程’中,以此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破除陈规’。”[10](P14)而事务型管理是难以使学生工作进入“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的教育境界的。

研究型管理之行。高校学生工作的目的,在于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寓学生工作于研究型管理的过程中,把生活、个性、品质作为主题来研究:第一,高校工作者将自己定位为研究者角色。大学生工作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特色性和教育性。它要求关注大学生的创造个性、想象力与求知欲,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其真正意义在于,不仅是工作方式从事务型向研究型转变,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学生工作者应该有自信、公正、客观、怀疑、勇气的品性,成为有智慧、有洞察力的研究者。第二,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成为思想者。这意味着,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有较深的人文修养、求实精神与现代眼光,把目光从短浅的实用生活与利益纠葛转向纯粹的哲学思考,从而真正回到教育本身。“我们的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全面、主动、有个性的可持续发展”[11]。第三,寓事务型工作于研究中。事务型工作是必要的,它能保证教育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但是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复杂性、创造性与生长性特征,学生发展与进步才应是最重大的教育事务。它需要以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事务型工作的研究。同时,在学生工作中,还要思考诸如规范与自由,公平与效率,成长与文化等关系问题,这是高校学生工作在高等教育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三、在主体上,由“他主”向“自主”转变

他主与自主之辨。他主,是指学生以外的教师、家长与其他教育管理人员构成学生工作的主体。从人类诞生始,教育就伴随着“他主”意识,总是按照成年人的意志,使孩子成为成人所希望的那个样子。这种管理体现了古人的教育智慧,对于学生发展并不是没有意义。中国古代篆书中的“教”字,就有手拿木棒教育孩子学习八卦经典的意思。而犹太早期历史中,《箴言篇》、《传道书》也都在一定程度上,蕴含了对学生鞭打的肯定,甚至教鞭就是教学的象征。后来,特别是文艺复兴以后,人类的教育渐趋温和,喜欢用一些美丽的散文和诗句劝人应怎样反思自己,净化灵魂,推己及人,达到敬畏上帝的目的。故《箴言篇》、《传道书》均是典型的“他者”教育形式,在民间有较高有地位。

自主,是内心的一种自知、自省与自立的渴望与自觉,是一种源于生命冲动的、自我管理的人格与能力。人通过自我认识、洞察和审视自身,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己的信念、认知、欲望、情感、动机、意志等个性现状及其变化,使其在“思想上独立思考、行为上自我控制,表现出人类个体驾驭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能力”[12]。自主意识是内心深处的精神动力,是人格生成与发展的力量源泉,正如弗兰克尔曾说,“生命的意义既不能模仿也不能引进,只能由每个人在各自不同的存在环境中寻找和发现”[13]。自主,是构建教育多样性生态之林的前提,“一旦我们发现了自己生命里有这样一种力量......就会发现我们不依赖任何人,就可以自主成长,可以成为最卓越的自我”[14]。这种自我发展意识激发了人的主动、积极、进取与创造的意识,促使认知、信念与情感的不断发展与重建。

自主之困。现实学生工作中,由于传统教育思想与控制文化的惯性,一直存在某种来自于外部的“他主”力量,这种力量使学生的发展过于依赖于外界,学生被限定于教师、领导与社会规范的框架之下。有学者对建国以来高校学生工作进行考察后指出,“受封建传统观念和专家思维的影响,青年学生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机制是缺失的”[15]。应试教育体制以及以职业证书为标志的就业机制,应试规训,分数指标,死记硬背等现象,几乎填满了学生的生命时空,学校几乎剥夺了学生的思想空间与行动自由。长此以往,自主性的缺乏,使教育活动失去生命的冲动、活力以及个性,最终使学生发展缺乏内在的生命动力源泉,无法树立自我期待,无法满足其内在要求,生动的生命几乎难免凋落在卑微的现代之途中。

自主之行。高校学生工作要克服传统教育意识与权力专制意识对学生自我发展的压抑和对生命的践踏,必须树立自主意识,弘扬主体精神。第一,坚持适应自然原则。教育管理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自主性相互尊重是营造良好教学环境的重要保障。因而,反对违反生命的人为干涉,改变“应试教育评价框架的‘只认分数,不问人格’,抹杀‘知识教学’的道德价值的特征”[16](P66)。尊重生命的自然性,利用自我生命力量,使人像自然那样按照其本性发展。使学生从生命感受出发,其行为、思想与创造由内向外绵延,从而使其人生修养在自觉中走向成熟。第二,唤醒与发现。《学记》有名言:“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味着学生工作,应该启发自觉,张弛有度地促进学生生命能量释放与张扬,从而使学生在自我认知的冲突与平衡中,打开生命的边界,融环境于一体,创造真正的自我。第三,在自动发展中微调。这意味着使学生成为学生工作的主体。学生通过自我选择、判断与决策解决问题,才是最为容易且最为有效的。这要求尊重学生在学校治理和自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保证其参与到商议和制定规则的过程中,并对学生永远尊重与不断激励,支持学生肯定自我的价值,培养具有自主性的尊崇意识。这一合理的期待,将成为学生认知前进的方向与目标。

四、在方法上,由“纪律约束”向“文化培育”转变

纪律约束与文化培育之辨。纪律约束,是人与人关系的现实需要,它是可感的人与人良好关系的规范契约。你生活在世界中如何看待自己寄居的生活世界,及如何处理你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决定了你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因此,要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建构和谐的社会生活形式,就必须建构自己与生活世界的关系,这是纪律约束的存在根据和人性根基。纪律约束可以通过理性设计与逻辑安排,把我们限定在一个客观的、理性的、逻辑的范围,使人感觉有无形的力量牵引着你。学生工作的实质就是以纪律严明的方式对学生严格要求,引导学生按照既定的程序学习生活,从而处理与世界及他人的关系。

文化培育有“品德教化”,“以文化人”之义。与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言及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大学文化,是大学长期沉淀的历史传统,“它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17]。所以,大学文化,蕴含相对稳定的大学核心价值,它寓于校园环境、大学精神、大学制度、师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之中,是大学人才生长的土壤。文化培育,要求学生工作在平庸的物质世界搭建一个广延而崇高的精神世界,赋予学生工作以生命意境,从狭隘的功利领域中解脱出来,生发一种超越自身,从有限走向无限,迈向探寻意义世界和精神自由的超越之路。

文化培育之困。目前高校学生工作方法问题,根源于大学对其自身历史文化的遗忘。过度的纪律约束遮蔽文化培育,漠视了“大学问题的核心在于要超越所有墨守成规的条条框框”[10](P15)。以学校为主导的学生工作,往往立足于形式的、政治的、任务的以及大学自身能够自主解决的问题。在运行机制上强调指令、整齐划一,权力意识与纪律约束的长期合谋,加上功利主义的盛行,学生工作走向封闭、单调,丧失了大学精神与文化品性。它使大学的精神境界、意义世界、生命世界逐渐消弭,学生难以在大学文化中吸取营养与力量。

文化培育需要自由包容的文化精神。真正的学生工作,是基于文化培育的。“教育管理作为育人的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管理活动,其教育性是一切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属性,是区别教育活动与其他非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18]。因此,学生作为独立生命的存在,应该融入学校文化中,如同花蕾迎候朝阳,创造得以绵延,心灵得以升华。第一,追寻学校的历史记忆。大学的历史,蕴含大学的文化传统与核心价值,它使师生建构基本的价值认同,传承学校独特的历史传统,凝聚独特的校园精神。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支撑,大学就会随着市场、社会,风雨飘摇,追求财富、权力与享乐;学生就难以建立坚定的信仰,难以沉浸于真理的探求与人格的沉淀。第二,营造自由宽松的文化空间。学生工作应该使自然与生活、热爱与尊重成为师生的主导心境。师生自由平等的辩论与对话,比外在的纪律约束更具有正向引导力,它能及时发现问题,明晰矛盾,解决问题,把生命引向高处。这要求教师不以任何权威自居,敞开心灵,心怀包容,使他们生成自由、阳光、热爱、创造的性情。第三,寓纪律于文化之中。纪律不仅使学生工作权责明确、有章可循,而且能够消除贪婪、浪费、愤怒、骄傲、嫉妒、懒惰等愚恶的品性。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民主法治观念,保障学生的尊严与权益,建构一种健康的社会关系。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个人进入世界而不是固守着自己的一隅之地,因此他狭小的存在被万物注入了新的生气”[19]。绝对的纪律,容易导致灌输、强迫、甚至对生命情感的践踏。因而,纪律约束也必须变通地融入文化世界,任何纪律都应从人性的角度制定,使个性在积极、活泼、明朗的文化中得以滋润、涵化、展延。

五、在评价上,由“终结性标准评价”向“形成性反思评价”转变

终结性标准评价与形成性反思评价之辨。终结性标准评价,就是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对学生工作的结果进行对比评价。它有利于在学生工作结束后判断其成效。目前的高校学生工作,主要是在校级层面,针对基层学生工作的管理活动,设定一套相对固定的管理标准和操作系统。是有关职能部门围绕学生工作的目标、任务,实施的一种调节和控制活动。终结性标准评价具有标准化、固定性、机械化与可操作的特点,因而在学生工作中占主要地位。

形成性反思评价是在学生工作过程中进行的、学生工作者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想与行为进行检讨、反省与体验的自我评价,把评价从外在的、客观的形式,拉回到内在的、主观的形式。它触及学生的灵魂、情感、意志和心理需要,因而是具有生命意义的、有效的评价形式。学生工作的评价,并不是教师或上帝所恩赐的礼物,而是要通过学生自我活动反省自我,修身养性。学生工作没有绝对标准,它需要生命之自由状态,家庭之温馨滋养与社会之公平正义。惟其如此,学生工作方能促进人格完善与全面发展,方能使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教师的管理工作达到和谐统一。

形成性反思评价之困。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评价标准仍然是以绩效主义为根基的终结性标准评价,这种评价一直潜藏着走向僵化的风险。有学者指出,从组织结构上看,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长期以来采用集中统一的科层制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理论上是‘直线制组织结构’:学校领导—学生工作部(处)——院(系)学生工作组——班级”[20],存在着管理职能集中、分工明确、专业化程度强、信息沟通快速等特点。然而,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事业,人的发展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管理是凭人的道德生活立论,而不是凭严格的标准立论的。因此,教育管理的很多评价是难以量化的。终结性标准评价,虽然是评价的重要手段,但它最大的问题是从管理者的意图设计工作目标、内容与程序。致使我们的高校学生工作,“在管理与组织生活里,高于一切的元价值是效率和效用”[21]的“元价值”理论,以此混淆自己的价值观,为实现学生工作“最有利”的效率,采用以学校为主导而不是以学生为主导的评价方式。当一个评价方式遮蔽主体力量时,这种评价的效率会大打折扣。

形成性反思评价需要思行合一。评价是促进发展与进步,促进学生习惯与人格的养成,充分运用形成性反思评价,方能增强学生工作的评价效果。第一,明确学生工作评价的目的。“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求得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16](P64)。因而,评价的最终目的在于敦品励行,教人厚道,学会敬畏,自强不息,成就完人,促进德性养成的一种教育复归。第二,鼓励对话与反思评价。对话可以达成共识,形成集体智慧,进而创造一种民主平等的工作机制。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对话,可以消除师生间的误解,加强双方的理解与包容,达成精神共契。其途径是,师生之间可以就人生愿景、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讨论,师生“共同制定生活管理制度,自行管理考核,并学习运用民主法治的原则和方法处理学生自己的事务”[22]。切实尊重大学生不同的选择,解决其面临的不同类型的困境,最终促进学生自由、平等与民主精神的养成。第三,立足基层评价。由于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日益膨胀,学院学工队伍多以完成学校交付的大量可以考察的“硬”工作为限,而学生生命的多样性、模糊性和复杂性往往被人忽略。笔者尝试提出以院(系)为主导,实施高校学生工作的理念。这有利于工作贴近生活;有利于以学院为依托,组织学生各项活动,满足该专业背景的学生的个性需要及其实际需要;有利于创建学院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专业认同感。以基层院(系)主导的评价模式,有利于走入学生生活,提升高校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及时把握大学生面临的问题,有效地实施教育、管理和服务。

[1] 唐松林,佘君君.超越物理主义与实用主义:绽放教育学的生命之花[J].大学教育科学,2014(6):3.

[3] [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98.

[4] 齐振海.管理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55.

[5] 吴勇.大学文化:理想与现实的冲突[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87

[6]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166.

[7] [美]克拉克.探究的场所[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73.

[8] 安文铸.现代教育管理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48-53.

[9] [美]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60.

[8] 安文铸.现代教育管理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48-53.

[10] [英]帕尔菲曼.高等教育何以为“高”:牛津导师制教学反思[M].冯青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1] 马俊杰,文书锋,黄文彬.论坚持“以生为本”的高校学生工作理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63-64.

[12] 李建军,胡弼成.高校自主学习环境的特征及其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1(02):96-98.

[13]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69.

[14] 吴安春.回归道德智慧——转型期的道德教育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40.

[15] 夏小华,周建华,吕卫华.青年学生参与机制的缺失与构建——基于高校学生工作的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11(12):83-88.

[16] 钟启泉.教育的挑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2.

[17] 余秋雨.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16.

[18] 胡弼成,彭湘韧.论教育管理决策的科学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05):13-17.

[19]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54.

[20] 陈信存.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体制创新略论——以组织结构优化为视角[J].社会科学家,2013(5):111-114.

[21] [加]克里斯托弗·霍金森.领导哲学[M].刘林平,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40.

(责任编辑 陈剑光)

Analysis,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 of Student Affai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ONG Fang-xia YU Xiao-hui

Student affairs have multiple functions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They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knowledge, beliefs,thoughts, potential and character. However, student affairs have long-standing kitsch, control,ossification and other traditional inertia, and they covered the free spirit of university and inhibited the natural character of life. Therefore, student affairs must change the concepts as follows:, it should change from the "standardizing personality" to "releasing the life" in the value orientation, replace the "transactional management" with "research-based management " in the content, , transfer from management by others to self-management in the main body,, replace the "discipline constraint" with "cultural cultivation" in the method, and convert summative standard evaluation to formative reflection assessment in the evaluation..

student affai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nagement of students; college spirit; life consciousness; concept transformation

G645

A

1672-0717(2016)04-0094-06

2016-01-14

湖南省教育厅2015年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15FDY23)。

董方侠(1981-),女,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于晓卉,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生命评价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