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全过程型环境管理策略研究

2016-04-14 12:26:25王佳明
地球 2016年2期
关键词:旅游者管理策略全过程

■王佳明

(辽宁省鞍山市环境保护局千山风景名胜区分局 辽宁鞍山114000)

旅游景区全过程型环境管理策略研究

■王佳明

(辽宁省鞍山市环境保护局千山风景名胜区分局 辽宁鞍山114000)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业日趋繁荣,但另一方面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也导致景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致使我国旅游业进入瓶颈发展阶段。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旅游者和旅游发展观念的外部冲击,进而导致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社会矛盾和旅游环境的恶化。因而,想要治理旅游景区环境,就必须制定系统性的改善策略,通过环保观念、环保法制和环保技术的有机结合来强化景区环境管理。本文将对旅游景区全过程型环境管理策略进行研究分析,旨在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旅游景区全过程型传到机制环境管理策略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景区环境矛盾日益突出,景区污染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旅游业发展的载体是旅游景区,旅游业能否实现科学有效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1 旅游景区环境的恶化

总所周知,旅游景区环境恶化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总体来讲当前旅游景区环境恶化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首先,旅游景区资源原生自然的退化。景区原生自然的退化致使景区环境和景区生态产生变化,其对景区生态环境既能够产生优化的作用,也能使得景区生态环境更为恶化。

其次,旅游景区自然环境与景区经济利益的互相矛盾。景区自然环境和景区经济利益间存在天然的冲突和难以协调的矛盾,一些旅游景区尽管存在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但是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力度不足,其根源在于在自然经营中,和保护环境相比经营者更为重视景区带来的经济收益,环境保护通常会让位于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效益,进而导致旅游经济环境的持续恶化。

再次,不文明的旅游行为。旅游者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旅游自然生态的强势冲击是由外向内、漫长而持久的,显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旅游生态环境的加速恶化。

景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导推动因素无疑是后两种因素,也就是所谓的非自然社会因素,虽然旅游生态环境的原生自然变化是客观存在的,但其变迁较慢,变化周期较长,且自然生态环境具有一定恢复和主动调节能力,因而,旅游景区自然生态环境退化和原生自然改变的关系不大。

非自然社会因素不但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还会引发旅游景区所在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例如,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声音污染、建筑污染、拥挤、超负荷接待、弱化的生物多样性、居民关系改变、变化的社区意识形态、上涨的物价以及其他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等等,这些问题能够充分证明旅游业绝非“零污染业”,在享受景区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同时,我们绝不能忽视其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2 全过程视域下的景区环境管理策略

旅游景区自然生态的恶化一方面是深层和表层问题的外在呈现,另一方面在于其显著的内在传导联系。

想要使旅游景区生态环境获得改善,就必须使整体环保系统获得改善,必须将短期技术、法制手段与长期的环境价值观念培育相结合,摒弃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陈旧思想,通过科学的制度体系来治理生态环境问题。

基于这种认识本文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2.1加强环保问题研究,强化法律体制建设

研究环保问题是进行环境保护的基础,想要保护自然生态就必须先弄清楚景区中存在何种环保问题,产生这些环境问题的根源是什么,我们应怎样进行应对,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和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当前在环保研究方面,已存在诸多的有效研究成果,但是如何科学有效的将这些研究成果予以落实是当前最大的困境,怎样实现旅游景区经营管理同环保研究成果的相互结合已成为妨碍落实落实成果的最大瓶颈,值得我们共同深思。

法律体制是保障和推动落实研究成果的必要手段,必须加强旅游法律体制建设。

首先,完善交通、休假和环境保护法制建设。这种法律体制对旅游市场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具有引导旅游行为、调节旅游需求和掌控景区参观人数的作用,应从整体上对景区旅游施加影响。

其次,完善同景区环保配套的法律体系。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落实与监督的持续性和公平性,再好的环保体系如果不能持续、公平的进行落实和监督,那也是一纸空文。

2.2注重旅游环保技术性措施的落地

景区环境的末端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需共同推行,尽管生态环境的末端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这并不足以抹杀其效能,况且在这两个方面很多旅游景区尚无实际行动。末端清洁生产注重旅游经营的环保,注重环保方案在景区设计规划中的体现,景区建设中环保材料的利用,景区建设对自然生态的影响,景区项目和景区产品的环保性,景区污染的环保治理等。而景区末端治理则强调旅游景区的环保管理,强调景区解说对旅游消费者的引导,环保指南的发放和改进,景区客流科学有效的控制,环保教育的开展,环保奖惩的落实及环保管理费用的投入等。

2.3加强国民环保观念培育

旅游者是旅游景区最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所以旅游者对旅游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旅游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旅游景区的环境问题。引导和教育是两条根本的塑造旅游者的途径,在这方面,旅游经营者需要发挥充分的引导作用,提升和培育旅游者的环保观念,社会、国家和其他环保部分也要承担其引导和教育的职责,创造具有体现环保观念的旅游市场,基于环保需求引导旅游者和企业进行环保经营和环保生产。

3 结语

总之,旅游业的发展决不能以牺牲景区生态环境为代价,需在保护景区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旅游资源开发,通过全过程型的环境管理手段保护景区生态环境。

[1]张杰,杨宝荣,王鹂,吕叙杰,丁树文.庐山旅游景区环境保护浅析 [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12).

[2]连玉銮.生态旅游景区环境教育实证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J].旅游论坛.2011 (05).

[3]陈春福,陈江,邱彭华,罗艳菊,林波.旅游者对景区环境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海南省A级旅游景区为例 [J].嘉应学院学报.2010(05).

U695.1+4[文献码]B

1000-405X(2016)-2-321-1

猜你喜欢
旅游者管理策略全过程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公民与法治(2023年2期)2023-03-31 03:18:14
房建工程招标组织与合同管理策略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建筑工程管理策略探讨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策略的应用探索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女子世界(2017年4期)2017-04-13 19:36:33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36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