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红
浅谈班级管理中惩罚手段的有效运用
周丽红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倡学生个性发展的今天,教师稍给学生一点“颜色”就会遭到如体罚、变相体罚、损伤学生心理等言论的攻击,导致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变得步履维艰,陷入了软弱单一,无为低效的困境。其实,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同时,惩罚教育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惩罚教育不是体罚教育,它是以爱为前提的教育方式的一种。在班级管理中掌握艺术的惩罚手段,奖惩相结合,将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惩罚教育;班级管理;惩罚艺术;公正;适度
在“以人为本”的理念影响下,教育界普遍倡导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强调家长、教师都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对话。的确,赏识教育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一味地赏识、表扬、奖励,对学生的一些不正当的错误行为淡化、漠视,只会使一些任性、自私、娇气的学生更加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过度的赏识教育最终会演变为溺爱教育。这种单一的教育方式不但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严重弱化了教育的力量。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适当的惩罚是爱的表现,也是规范学生行为的有效手段。出于爱的惩罚在教育中往往具有强大的教育感染力。它是以理解、善待学生为出发点,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精神上和行为上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处罚,让学生在惩罚中明白事理、明辨是非、增长知识,是学生、教师、学校三者共同约定的以爱为前提的一种教育方式。
孙云晓先生曾经说过:“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我们也需要惩罚教育。
(一)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
现代独生子女自私自利、任性等性格特点比较突出,他们自立、自理、自律的能力低。试想,在班级生活中,如果再一味地用赏识来教育这样的学生,只会使他们更加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步入社会后很可能会遭遇更多的挫折。据调查,中小学生因遭遇各种挫折造成的心理障碍比较普遍,有相当比例的青少年呈现出敏感、脆弱、孤僻、焦虑等不正常的心理特征,这是赏识教育产生的负面结果。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惩罚教育可以让学生提早面对挫折,承受挫折。试想一个学生连承受批评和承担责任的勇气都没有,长大后能与他人正常交往、正常地融入社会吗?作为一种教育方式,“惩罚和奖赏一样,是教育者教育行为中常用的激励手段。”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在不伤害其自尊的前提下实施 “惩罚”,严格管教,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从班级管理的现状来看
新课改倡导“民主与平等”,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也随之改变,教师的教育行为也随之变得微妙起来。面对信息传播飞速的微信视频和图片,广大教师担心一时不慎触及“雷区”,成为“摧残孩子幼小心灵的黑手”。面对现实,大多数教师“明哲保身”,在教育中主动放弃了惩罚,宁肯学生“违规”,也不让自己“违纪”,最终导致了教育中的失衡。一个班级就是一个群体,同样需要制度约束,简单粗暴地批评惩罚不对,一味地表扬纵容也不对,两者都意味着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学生既需要和风细雨式的关怀,也需要重锤敲击式的批评。那种狭隘的片面的溺爱,会使学生“营养不良”,并最终害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接受适当的惩罚和磨难,同样是极为重要的教育手段。
(三)从提高育人者管理水平的角度来看
近些年来,教育界一直倡导“激励”和“赏识”,却很少有人研究“批评”和“惩罚”,更没有一套完善的教育惩罚制度。《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一日常规》明确规定了 “学生不应干什么”,但却没有明确“如果学生违规了怎么办”。虽然我们避谈惩罚,但在教育行为中,惩罚却始终存在。不少教师由于对惩罚缺乏科学的认识,经常滥用惩罚,各种“教育事件”时有发生,我们与其讳莫如深,不如正面探讨,把握住惩罚的主旨,实施科学的惩罚方式,让教育中的惩罚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和明确,从而发挥良性惩罚应有的功效。
既然适当的惩罚教育是必要的,完整的教育不能没有惩罚,那么作为教育工作的主力——班主任,我们应当如何恰当地运用惩罚教育于班级管理中呢?
(一)惩罚要有章可循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同样,一个班级也应该有“班规”。班主任在建班之初就要与学生一起制定详细的、严密的班级制度并明确相应的违规处罚制度,让学生意识到规则是集体意志的体现,而非针对某个人。违规后的惩戒不是来自教师的“铁腕”,而是来自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集体意愿。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样才能让一个违反了校纪班规的学生情愿受罚,让他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也让他明白该为自己的过失承担一定责任。
(二)惩罚的方法和艺术
惩罚是一把“双刃剑”,能育人也能毁人,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用好,则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用不好,则事与愿违、事倍功半。所以,我们要呼唤“聪明的惩罚”。“聪明的惩罚”会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震撼,认识到自身过失的后果,促使其改正错误。只有拥有了惩罚学生的智慧,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在使用惩罚手段时,既要注意方法,更要讲究艺术。
1.劳动教育。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而体育运动、体力劳动能改善人的体质,培养劳动习惯。因此,运用他们可接受的力所能及的体育运动或体力劳动给予适度惩罚,无疑是两全其美的方法。1922年7月4日,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搞到了禁用的烟花爆竹。他来到一座桥边,朝桥边的砖墙放了一个“鱼雷”。一声巨响,引来了警察,把他带到了警局。因违反禁令,要罚款14.5美元。这个孩子没办法,回家找爸爸。爸爸问,“鱼雷”是你放的吗?孩子说是。爸爸说,罚款我先替你交上,但这钱是我借给你的,一年后还。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孩子擦皮鞋、送报纸,挣回了14.5美元还给父亲。这个孩子就是美国的里根总统。这是他在回忆录中写到的一个故事,他说正是通过这样一次惩罚,让他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2.智力惩罚。
在英国的皮特丹博物馆有这样两幅画——一幅是狗的骨髓图,一幅是狗的血液循环图。能够摆在这家博物馆里的画,人们都以为是什么大画家的作品,其实不然,这两幅画都是一个小学生的作品。原来,这个小学生对什么都好奇,有一天他偷偷地打死了校长家的小狗,目的只是想看一下小狗的心脏是什么样子。校长发现自己心爱的小狗被学生打死了,非常伤心、恼火,想要惩罚打狗者,可是怎样惩罚他呢?校长了解到他打死狗的原因后,做出了这样的惩罚决定:画两幅画,一幅是狗的骨髓图,一幅是狗的血液循环图。这就迫使那个小学生认真地研究狗的内部结构,并由此对动物的组织结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欲望。后来,这个名叫劳德麦克的孩子成了有名的解剖学家,并研究出了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方法,获得了1923年诺贝尔医学奖。校长的一个具有激励性质的惩罚举措,促使了一个天才的诞生。
(一)尊重客观事实,关注犯错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受动机支配,不同动机产生的行为后果不同。孩子的智力在发育中,思考问题不全面,因此可能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情况。作为教师就不能一味地责怪学生,我们要在做全面、深入、细致调查的基础上,弄清事实真相,再来决定是否对其进行处罚和怎样去处罚。若不分青红皂白,对事件不了解却草率地做出惩罚决定,这样极易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与冲突,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发展。
(二)惩罚公正、公开,赢得学生尊重
古语有云:“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班规是面向全班学生的,任何人都要无条件地按班规行事,任何人违反了班规都要不打折扣地按规定受罚,这就是公平。教育者在惩罚学生时应力求公平合理,减少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而表现出的偏向性。就事论事,秉公处置,学生才能甘心接受惩罚;赏罚分明,做事公正,班主任才会受到学生的尊重。
(三)及时惩罚,不拖延
俗话说,“打铁要趁热”,惩罚教育也一样。孩子在发生错误行为后,应及时进行惩罚,这样由“惩罚教育”所带来的负疚、羞愧心理就能迫使学生的错误行为及时得到终止。如果时间长了,则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孩子对其行为产生淡忘,惩罚就不容易接受,错误行为延续下去而得不到及时的纠正,会给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难度,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及时地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去了解班上所出现的问题,迅速做出处理。古语云“教不严,师之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四)惩罚的“量刑”要适度
“惩罚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自己所犯的错误,并通过承担一定的责任来加深对错误的认识,从内心产生对错误行为的羞耻感和负疚感,从而达到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目的。所以,教师对待学生的错误要有耐心,要冷静分析,适度处理。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让他们在接受“惩罚”的过程中,充分反省,并认识自己的错误,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勤奋学习的品质,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五)惩罚、说理相结合
惩罚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让犯错的孩子在惩罚中得到成长。在惩罚之前,应向孩子讲明为什么要罚他,让其知道自己的行为错在哪里,使其心悦诚服,同时和他讨论下一步应该如何改正错误、如何努力。惩罚的过程不能半途而废,应要求受罚的孩子做出具体的改错反应才能停止。惩罚后,和受过“惩罚”的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深化教育效果。有些学生在受到惩罚后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自卑感、压抑感,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罚后,及时与被惩罚的学生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力争震撼其心灵,消除障碍,重塑理想。
(六)赏罚分明促合力
曾看到过一篇题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文章,大意是这样的:美国作家舒尔伯格小时候写的第一首诗,母亲称赞其 “精彩极了”,而父亲却说是“糟糕透了”。这两个极端的断言都给了作者莫大的帮助,母亲爱的力量成为他灵感和创作的源泉,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他:小心、注意、总结、提高。“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校提倡 “赏识教育”“激励教育”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将“惩罚”与“赏识”相结合。如果把称赞比作营养品,那批评就是苦口的良药。没有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同样,惩罚教育独行也会容易在教育丛林中迷失方向,只有“惩罚”教育与“赏识”“激励”等手段并行,才能全面发挥其教育功能。
总之,惩罚不是教师的无限权力,也不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它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教育方法。在班级管理中,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具有激励性质的惩罚,并与赏识教育有效结合,你会发现 “惩罚教育”也能变得美丽动人,从而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将他们引向成功的彼岸。
[1]周晓峰.惩戒:德育难以企及的教育境界[J].教育科学研讨,2007(9).
[2]李昆.“惩罚大师”马卡连柯[J].中国德育,2009(9).
[3]刘继萍.教师惩戒之“恶”源于何处?——也谈教师惩戒的失控与规制[J].中国德育,2009(9).
[4]葛延芬.惩罚的艺术[J].中国德育,2009(9).
G41
A
1005-6009(2016)42-0055-03
周丽红,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江苏南通,226100)教师,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