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庾南
叙事
有一种至爱叫“唤醒”
李庾南
李庾南,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教师,连续59年担任班主任,创造了“连续任职时间最长班主任”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被赞誉为“真正从课堂里走出来的教育家”“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典范。她长期坚持开展教学科研,创立了在全国独树一帜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理论和实践操作体系。在她指导下成立的李庾南数学教学研究所、李庾南实验学校培养了数千名优秀教师。她是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小学荣誉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等荣誉和奖项。
定义;价值;育人;育心
日月如梭,弹指一挥间,我做班主任已经59年了。这期间,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缺憾,“班主任”这个庄严神圣的称号给了我无尽的精神财富和无上的荣誉,也给了我享用不尽的 “获得感”。经历这59年,我自认也算得上是真正的“老班”了,在带班方面也有一些自己的经验和心得。然而,近年来我却愈发感觉到“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2007年9月送走了初三毕业班后,我又接任新入学的初一 (1)班班主任和数学教学工作,此时,我已有了50年班主任职龄。开学后,我依然按我的“自学、自理、自律、自治”的“四自”经验开展班主任工作,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班级管理井然有序,然而好景不长,不久班上就出现了“新问题”。一天中午,我回家刚捧起饭碗就接到一位同事的电话,说班上的一位同学午修时在教室里用小刀割手腕,要我赶快到校处理。我撂下电话,心急如焚,当了这些年班主任,还是头一次碰到这种事,我恨不得一步跨到学校。到校后,那个学生见到我,哭得很伤心,我强抑制住心中的不平静,打了热水给她擦脸,让她喝水,一边安抚她,一边侧面了解情况。原来这个孩子在小学1-4年级时,一直是班上最优秀的,处处受表扬,很受当时班主任的喜欢。五年级时换了新班主任后,班主任对她的重视和关注度不及以往,再加上后来自己的竞争对手当上了少先队大队长,她更感觉老师偏爱那位同学,不喜欢她。巨大的落差、沉重的失落感,让她有了第一次的割腕尝试,幸亏家长及时发现并制止,但当时家长没能及时对孩子的心理进行疏导,仍是一味关注孩子的成绩,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了事件的重演。当孩子的父母来到学校时,孩子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说:“你让我死吧,我死了,你们可以再生一个比我优秀的孩子……”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一时手足无措,竟也跟着流出了眼泪,此时我猛然意识到这不仅仅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更是我的教育工作不到位、浮于表面造成的。作为一名有着50多年职龄的“老班”,我还是第一次遇到成绩好的学生的失落压力,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想到死。我开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我主动介入,和她交知心朋友,经常陪她散步,进行生命教育;另一方面,我特别动员全班师生,希望大家呵护她的自尊心,时时关注她的心理变化。期间,孩子的情绪一直不是很稳定,非常敏感,经常很小的一件事情都会导致她极端的行为,如,考试后估计成绩不理想,她会把自己反锁在厕所里用圆规戳手腕静脉;课堂上,因为老师的不点名批评,敏感得大哭大闹。面对这一切,我不厌其烦地教育、帮助她,我反复关心她看医生、服药的情况,指导她通过阅读书籍、关心时事政治等途径分散注意力,教给她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同时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她,引导她正确地看待自己,直面挫折,珍惜生命,感恩成长。经过两年多的共同成长,孩子在初三时加入了共青团,毕业时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都达到了优秀等级,并考入了重点高中。高中三年健康成长,最终考上了名牌大学。
这个孩子的成长经历,给我这个“老班”的教育启示很大。我感觉到,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时时都在面对新对象、新情况、新问题,我不能故步自封,要从只重视学生学业成绩和外在道德品质的培养转向同时兼顾学生的心理健康,三位一体,立德树人,才能不辱使命。班主任工作是触及学生灵魂的工作,我们必须学做学生心理的按摩师,触及学生心灵深处,才能成为合格的班主任。
当然,除了上面这个孩子的事例,在最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还面对并解决了一些新问题。由于社会环境和人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离异家庭越来越多,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的数量逐年增加,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班主任在生活、学习、道德等方面要给予加倍的关照。曾经我接到班上一个孩子母亲的电话,说他儿子要跳楼,了解后得知,原来这个孩子的父母离异了,他被判给了父亲,所以他每个周末都要住到县城的父亲那里。可是这次回去后,他发现父亲已经再婚,而且父亲没有带他去新买的婚房里住,他一下子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觉得自己没有归宿了,回到母亲身边后,该学生大哭一场,还要就此了断。得知情况后,我反复做孩子的工作,从他当下的生活安排到如何对待父母的情感、婚姻问题,从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到如何走好今后的人生道路等等。经过多次家访、一次次恳谈,终于打消了他的顾虑,家庭关系和睦了,孩子脸上也露出了少有的轻松、快乐的笑容。
如何合理处理孩子与任课教师的关系也是我近年来面对的新情况。我班曾经有一位从外校借来的代课教师,学生对他的教育观念、态度、方法不太满意,多次提意见,希望更换教师。学校与该教师交换了意见,提出了改进建议和要求,这位教师诚恳地接受并有了改进,可是学生们对他的教学仍然不满意。于是孩子们用带有一定人格侮辱的恶作剧的方式“对付”了这位教师,班上的一部分孩子甚至为他们的“聪明”击掌相庆。事发后,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十几岁的孩子,内心怎么能这么残忍?事后,我采取了一些措施,对这几个孩子进行非常严厉的批评,并召开主题班会,请全班学生讨论、评判,让孩子们在明辨是非的同时提高道德判断能力,事件表面看是暂时过去了,但这些问题却引起了我对多年班主任工作的深刻反思。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更多地关心学生的家庭生活困难,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助力学生学业的“粗线条”完成;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更多地关注学生文化知识的达成,注重尊师守纪品质的养成教育;到了九十年代,我们更多地关注学生课外学习情况,防止游戏机、不健康书籍等的影响;进入新世纪,由于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来势汹汹的互联网时代,使班主任工作走向了复杂化、精细化,班主任要格外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尽管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不同要求和印记,但新形势下的班主任工作更复杂、更艰巨、更需心力投入却是不争的事实。过去我们关心的德育更多是学生外在的表现,采用的方法也简单粗放,其实外在表现是内心世界的外显,我们班主任最重要、最艰巨的工作是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涵养真情,积淀善心,养育美德,全程关注他们的心灵成长和道德成长。
鲁洁先生说:“教育的原点是‘育人’,教育的旨归是‘成人’——使人得以做成一个人。教育的过程实质是一个‘人化’的过程,是引导人不断地实现和创造人所特有的本质和生存方式的过程。”她认为:“道德教育不能等同于‘思想的改造’或‘行为的养成’,而是促使人在整体生命投入中去建构、重构他自己的生活”。结合这些认识,在此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非常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如离异家庭的孩子,困难或受挫折家庭的孩子,情感发育早熟的孩子优秀生的心理,后进生的心理等等。全神贯注地、细心地帮助学生建构有目的和理想、有超越和反思、和谐共生的生活。我希望我所带班级的学生,在三年的初中生活中既能获得自主学习的知识和能力,同时也能获得情感和价值观的提升。
G451
A
1005-6009(2016)42-00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