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题:勤奋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但由于他勤奋好学,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了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侯宝林为了买到一本明代的笑话书 《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本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侯宝林不畏严寒,顶风冒雪,天天跑到图书馆去抄书,一连十八天,一本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完整抄录下来。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它能给懦弱者以坚强
也能给勤奋者以收获
只要你把它爱在心中啊
天长那个地久
不会失落
—— 《一个美丽的传说》
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
—— 《颜氏家训》
一个年轻人向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请教为学之道:“晚辈十分敬佩先生的学问,不知道读书求学可有什么妙法?”陶渊明带着年轻人走到屋外的田边,指着一株禾苗问:“你仔细瞧,看看禾苗是不是在长高?”读书人凝视半晌,一脸疑惑,老老实实地回答:“晚辈看不到禾苗在长高。”“年轻人,这禾苗时时刻刻都在生长,只是我们的肉眼没有察觉到。”说完,陶渊明又指着河边一块大磨石,问:“你说石头上这个像马鞍一样的凹槽,是在哪一天磨成的?”年轻人摇摇头。“此非一日所成,而是农夫们天天在上面磨刀、磨镰、磨锄,年深日久渐渐磨损而成。”陶渊明说完,提笔为年轻人写下这样两句勉励的话: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人生所贵有精神,
既有精神却不纯。
弄假像真终是假,
将勤补拙总输勤。
—— 《弄笔吟》
清末梨园中有“三怪”。“一怪”双阔亭,自小学戏,后来因病失明,却没有离开舞台,而是从此更加勤奋学习,苦练基本功。双阔亭在台下走路时要人搀扶,可上台表演却寸步不乱,演技超群,是清末梨园功深艺湛的名须生。另“一怪”孟鸿寿,幼年身患软骨病,身长腿短,头大脚小,走起路来很不稳便,但他通过勤学苦练,扬长避短,一举成为丑角大师。还有“一怪”王益芬,先天不会说话,平日看父母演戏,一一记在心上,每天起早贪黑练功,常年不懈。艺成后,一鸣惊人,成为戏院里有名的武花脸,被戏班子奉为导师。
人们在那里高谈阔论着天气和灵感之类的东西, 而我却像首饰匠打金锁链那样精心地劳动着, 把一个个小环非常合适地连接起来。
——海 涅
列夫.托尔斯泰从小就喜欢阅读和写作,他常常一头钻进家中藏书丰富的图书室,沉醉其中,不知不觉忘了吃饭、睡觉。他不停地写啊,记啊,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字里行间。7岁的时候,托尔斯泰自编了一本手抄的杂志,取名为 《儿童娱乐》, 他在里面写了7篇关于小鸟的故事。9岁的时候,托尔斯泰以 《祖父的故事》 为题,把他的祖父——一个身经百战的上校所经历的各种奇事和形形色色的场景生动地记录下来,这篇文章成了托尔斯泰没有发表的处女作,也可以说是他文学创作的起点。托尔斯泰一生笔耕不辍,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成就最高的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
(责任编辑 张毓春)
少年辛苦终身益,莫向光阴惰寸功。时间犹如一金河,莫让金河轻流过。笋因落壳方成竹,鱼好奔波始化龙。
人生能有几回搏,莫让年华付水流。丈夫生世能几时,岂能踟蹰垂双翼。智慧无限生有限,百事宜早不宜迟。
—— 《人生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