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作文”评委点评
梦天岚(诗人、编辑。出版长诗《神秘园》、短诗集《羞于说出》《那镇》、散文集《屋檐三境》等。现为《诗品》副主编):这次的三篇作文各有所长,但各自的缺陷也很明显。《醋的味道》的开头,小作者把醋写成是“一个裹着黑衣的少女,在舌尖上轻跳、旋转”,显示出作者将抽象的感觉具象化的能力,可惜让读者的期待在一个落入俗套的故事中戛然而止。《老饕》的长处是将一个“吃货”写活了,这说明作者平时擅于观察生活,擅于抓取生活中的某个场景,在对人物的描述上颇见功底,但整篇文章仍然没能写出新意。《影子》倒是有一定的新意,带点魔幻色彩。把这样一个题材写好是有相当难度的。它的难度在于——无中生有,有违生活常识,而又要让人信服。显然,小作者没有相应的能力去面对这样的难度,但我赞赏小作者的勇气——凭心而论,就算是一个成熟的作家,要将这样的题材写好,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较而言,我更倾向于选择牛庭语的《影子》。(选《影子》)
孙智正(浙江嵊州人,现居北京。出版长篇小说《青少年》《南方》等,拍摄电影作品《杀手》《90分钟》等):这一期比较难选,三篇都有各自的特色。《醋的味道》自然地把醋的酸和人生的酸楚联系了起来,比较真切地表达出了对父母的依恋之情,但在第二段和第三段之间,行文上似有“断裂”之嫌;《影子》通过影子丢失在自然之中的方式,讲述“环保”和对自然之爱,方式新颖,让人想起《耳食录》里的名篇《邓无影》,不过语言似过于“抒情”;《老饕》这篇,语言朴素、形象,最难能可贵的是结尾流露出来的“价值观”,让人想起胡适先生的名句“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对别人的理解和宽容,让世界变得和平、美。这个价值观为这篇文章加分不少,所以我选这一篇。(选《老饕》)
史金霞(全国知名教育专家、著名语文教师,现任教于江苏苏州市星海实验中学。出版《不拘一格教语文》《重建师生关系》等教育教学专著):《醋的味道》很打动我,缘自真情,蓄势功夫也不错,但开头两段略显拖沓——作为一篇文章而言,还需注意结构安排。《影子》构思很奇妙,以反常的手法,表达对生活的反思,但也正因为是虚构作品,使文章的感染力受到了影响。如何使虚构作品也具备非虚构作品的感染力,这需要打磨的技术。比较而言,《老饕》在刻画人物上极为成功,结构安排也紧凑集中,落笔思考的语句水到渠成,可说是三篇文章中写得最圆熟、最出彩、收放最自如的一篇。(选《老饕》)
魏斌(诗人、编辑。发表作品百余万字,出版诗集《我看见雪花的翅膀》。湖南省优秀中青年期刊出版工作者、湖南省双十佳期刊编辑):三篇习作中,最打动我的是《老饕》。作者栗欣怡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了一位“怪老头”鲜明的特点,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等方面的细节描绘,刻画出一个鲜活的老饕形象,让人印象深刻。作者对老饕的印象先抑后扬:一开始觉得老饕粗鲁而没有礼貌,后来却从其言行中感受到了率真而善良的人格魅力。从这篇习作来看,作者也是个勇敢而率真的人。勇敢是具体的,因人而异,敢于冒险去做自己害怕的事情是勇敢的,承认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也是一种勇敢——作者最终因为承认老饕做了我们想做却碍于脸面不敢做的事,而放下了对老饕的敌意,并心生敬意。在写作过程中,细致地抓住生活中的精彩细节,勇敢地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与心声,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作文必能出彩。(选《老饕》)
冯与蓝(上海作家协会会员。出版长篇儿童小说《跑啊跑的程千里》、短篇小说集《不让一个南瓜掉队》等):把人放在一个陌生环境,同一群陌生人相处,却要一起完成一件需要适当亲密度才能完成的事——比方说在一个桌子上分享食物,会产生怎样的效果?那一定和人身处在熟人堆里,在“安全地带”有明显的不同。《老饕》一文中,作者就是以这样一种“不舒服”的感受作为开头,以小小的圆桌为背景,展现了中国独特的“饭桌文化”背后的矛盾与融合,带有一点微妙的喜剧效果。可能作者主观上并没有意识到这点,不是刻意为之,不过自然的青涩恰好是学生习作的本来气息。
全文有两条线索,明线是圆桌上老饕的表现,暗线是“我”的心理变化,一明一暗,互相呼应,加上圆桌上其他人“一本正经”与漠然的衬托,形形色色的餐桌众生相就更值得玩味。尤其是“我”的心理转变过程:从“不乐意”“闲极无聊”,到“惊诧”于老饕的不礼貌,在厌恶之下起了“竞争”心理,面对老饕的热忱却“不知所措”,敌对情绪消失,一老一少在对食物的交流过程中渐渐熟悉。然而“我”还是保持了距离感——当老饕夹给“我”荷兰豆时,“我是既感激,又心生尴尬”……这种对于人物内心情绪、情感的体察是本文的一大亮点。本文立意鲜明,“率性而为”的确是可贵的品质。不过,个人认为在挥洒个性之余,基本的礼貌还是不可少的,比方说在圆桌上给人夹菜要使用公筷。(选《老饕》)
彭剑斌(青年小说家。出版小说集《我去钱德勒威尔参加舞会》):这是一篇情绪饱满的文章,也是一篇令人信服的文章。令人信服不是指作者对事件的描写多么真实,恰恰是因为它某种程度上的“失真”。文中对老饕的刻画过程,就是作者跨上“情绪”的烈马逃离乏味的现实,以至自由驰骋的过程。作者自己也是这乏味的现实中的一员,所以一开始她还对老饕的率性有些看不顺眼,但是随着情绪被调动,作者越写越兴奋,越写越忘乎所以、信马由缰、信手拈来:“荷兰豆好,新鲜又环保。”这样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它一点也不会引起读者的质疑和反感——因为看到这里,读者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了;因为写到这里,作者已经充分证明了她自己骨子里也是一个率性而为的人。而只有展示了自己的率性,这篇文章及其主题才能够服人。(选《老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