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丽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一味地要求孩子认真听老师讲的内容,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只是让孩子认识了这些字、会背诵这些课文、会在作文课上运用这些固定的句式、会在考试时把背会的东西写在试卷上,但是实际上孩子的能力没有了,不会进行自学,这一理念培养下的孩子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了。
当我刚来到国际部,接触到PYP理论时,我真的很茫然,因为我已经习惯了老师强行灌输知识,为确保考高分而进行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PYP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在引导的过程中又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运用多样化的评价策略,给每个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风采,下面我就语文课中较能体现这种理念的一节课《雪孩子》,来谈谈我是如何实践PYP理念的。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给小白兔带来快乐可爱的雪孩子,最后为了从大火中救出小白兔而舍弃了自己的童话故事。与以往的课文不同,《雪孩子》去掉了拼音,配上八幅漂亮的插图,以连环画形式出现。这是孩子接触的第一篇不带拼音的课文,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否带拼音将直接影响他们阅读和理解课文。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这篇课文的重点,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主要抓住两点。第一,看图学文,给学生一个积极活跃的思维空间。首先,我以动画的形式导入,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要位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学生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来理解课文中的词、句、段和文章的内涵。第一幅雪景图我问“故事发生时的天气怎么样?”孩子回答“下雪天。”接着我又问“下了一夜的雪,早晨我推开窗户,屋外是怎样的美景?”因为班上大部分孩子没有见过雪,我就让王××这位东北小伙子描述他看到的雪景,孩子说得非常好,寒冷的天气,美丽的雪景,让其他孩子非常羡慕,为了把没见过雪景的孩子带入情境。我播放了很多关于雪后的美图,孩子们看到了争先恐后地回答“房子上白了,树上白了”“路上一片白茫茫的”等等,第一个自然段就在孩子们的描述中学完了,我觉得比老师直接出示段落,孩子反复读,更能让孩子接受和理解,同时,在回答的过程中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在学习“雪孩子和小白兔玩耍”这一部分内容时,我让孩子猜猜雪孩子和小白兔都玩了哪些游戏,他们玩得高兴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孩子们积极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此起彼伏的回答中,孩子们充分发挥了想象,也学会了看图学文。当学到第七幅图时,我问孩子们“小白兔发现雪孩子不见时心情怎么样?”孩子们告诉我“伤心,因为我看到小白兔皱着眉。”“小白兔的表情是这样的。”接着自己做了一个伤心的表情。通过孩子们自己去感受课文,很容易就把孩子带入观察与想象的思维活动中,同时,孩子的情感得到了升华,从而进入情境读课文。
在学习“雪孩子营救小白兔”的部分,我问孩子“雪孩子发现小白兔家着火时心情怎样?”孩子能够回答出着急,并能够抓住文中关键词“飞快”“跑”,接着我引导孩子“你还从哪里看出雪孩子着急?”前面已经有观察图的体验,孩子马上能看出图上雪孩子跑得很快,身上的雪都飞起来了。通过抓住关键词语和观察情境图,孩子体会到了雪孩子的着急。第二次引导朗读时我问孩子“雪孩子能跟小白兔生活在一起吗?”我们班一个平时不太喜欢主动举手的小朋友举起了小手,我连忙叫她来回答,孩子说道:“雪孩子怕火,可是为了救自己的好朋友,他变得不怕了,我很喜欢雪孩子。”听到这样的话,我也很感动,我觉得,孩子在情感上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于是我便把雪孩子的奉献精神和身边发生的事情结合起来,比如爸爸妈妈,为了我们能幸福生活,每天在外奔波。接着,我让孩子们自己去说说,生活中哪些事情让你感动了。Lucy说:“爸爸为了多赚钱,让我和哥哥读书,每天都回来很晚,有时还要去喝酒,回家就会吐,我很心疼爸爸,我想考100分,让爸爸开心。”说完,孩子的眼泪就流了出来,通过这节课,让我更近一步了解了Lucy这个孩子,虽然她的成绩不好,可她特别懂事。于是我急忙引导孩子:“孩子,我想你爸爸听到这些话,一定会非常感动的,其实比起100分,爸爸更希望看到你快乐和健康,如果你们想回报父母,可以每天帮妈妈倒杯水,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晚上,Lucy妈妈来接孩子的时候,我和她说起这件事,妈妈感动的眼泪都流下来了。
通过这节课,我明白了,情感教学也是我们语文课堂的一部分,而这也是我通过在国际部学习得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晚上,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回到家里,给爸爸妈妈倒杯水,帮爸爸妈妈铺被子……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