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臧棣划归到“知识分子写作”阵营,现在看来,有些过于简单了。不管他认同还是反对这一标签,如今仍纠缠于这样的问题,早已没有意义,而我们唯一需要弄清楚的是,臧棣为何这些年对“纯诗”情有独钟?不少诗人都在变化,包括当年那些被称为“知识分子写作”的诗人,像肖开愚、西川、王家新等都有不同的选择,或者向现实靠拢,或者向神秘转型,或者投入日常经验,唯有臧棣一如既往地在自己的“协会”和“丛书”中坚持不懈地走到现在,其中也暗藏着隐秘的变化和微妙的转型,这不是有毅力和耐性可以解释的,它关乎一个诗人的美学趣味,更在于他内在的持守和对自我的超越。
一、技艺与“新纯诗”立场意味着什么?
臧棣这些年对诗歌的热情,对其稍有关注和了解者,皆可见出他的虔诚。我相信,除了教师的身份,诗歌是他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这种对诗歌的投入,明晓当下诗歌处境的人都可能会问,他图的是什么?并非多少名利,难道是自娱自乐?既然是自娱自乐,那么诗人对自己的要求会高吗?那种全情的倾注,更多时候在于一种心志的锤炼。他认为自己的写作有“日常生活的影子”,且“基于真实的生活经历”,但诗人在写作过程中作了转化,因此对我们的阅读构成了挑战,其原因也如他自己所言:“更注重视角的变化,更注重从远景出发,更注重体会主观感觉,更偏爱沉思和片断。”①我觉得这是一种向内转的体现,诗人既对日常作细致的观察,也能彻底回到内心作深度思考。冥想是诗人的生活常态,他敏感于那些触及神经的字句,使后天的勤奋也能变成闪耀的才华,这是臧棣这些年凝练自己所思所想的能力体现。他的气质不是靠身份,而是一种独特的话语方式。
作为北大系的诗人,臧棣一直奉行并实践他纯粹而平实的理想。早于他的海子、骆一禾与戈麦等诗人,他们一直在向上走,大多遁入了虚空。而晚于他的姜涛、胡续冬等年轻诗人,则在向下走,更富世俗意味和游戏精神。臧棣既不是过度向上,也非一味地向下,他似乎走的是一条中间路:在技艺上用力,以词语的变幻营造诗意。之所以提及臧棣前后的这批北大诗人,并不是说臧棣走得比他们更远,或者退到了无法再退的地步。他们可能都会通往玄学,或者一种大诗境界,臧棣并非完全没有这种倾向,只是他收敛了那种绝对化的极致思维,其冒险是寻求更为内在的真实:语言的真实,句子的真实,结构的真实,以及技艺本身的真实。
技艺是臧棣诗歌写作的法宝,同时也让他饱受争议,所以技艺对于臧棣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他所拥有的诗歌成就,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在技艺上的不断推敲和精进。他的技艺看似外化在了创作中,而其之所以遭到诟病和嘲讽,其实也在于他对技艺的迷恋已至狂热。也就是说,臧棣将技艺的锤炼推向了一种极致,似乎再也没有人比他更注重在技艺场上的自我较量了。不管是写作之初对技艺的感性照搬,还是之后对技艺的理性消化,最终,“技艺是一种让写作获得魅力和力量的方式。”②写什么对于臧棣来说已不是问题,他可以随手拈来,只是要看这主题他能写成什么样。他不在乎很多人看重的意义层面的外延,而是聚焦于语言创造的内部意识,即“语言的欢乐”;同时,他也不再像1980年代“第三代”诗人那样过于迷恋情感的现场发泄,或者将自己打扮成天才的模样,他更注重意识本身的呈现。他曾总结说,1990年代诗歌重要的审美转向即是“从情感到意识”③,意识书写要高于纯粹的情感发泄,它和诗人追求诗歌的本质相关。对诗歌本体的关注,在1990年代之后的很多诗人那里确实形成了一种自觉,所以,对技艺本身的重视也成了常态。
如果一味追求技艺,一种语言上的走火入魔将在所难免。臧棣是否给自己规定了只能在语言的范畴内闪转腾挪?我们不得而知,但他确实是在一种维度里寻求规则。诗歌的丛林里,到一定境界,不应是“诗到语言为止”,它必须联于我们的经验和想象。而在经验参与的表达中,诗歌和哲学的界限到底在何处?“哲学家的独特仅止于发明词汇。而由于面对世界也就只有那么三四种态度——和差不多一样数量的死亡方式——所以,使它们显得变化多端的那些微妙差异,不过就是些词语的选择,没有什么形而上的意义。”④语言哲学就是这样一种纯粹的语言活动,而诗歌与哲学又在哪一种层面上能获得互动?在语言层面上它们是相通的,而上升到精神的层面后,诗歌仍然首先立足于语言的创造,其后才会有思想的润泽。
臧棣写诗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说他的目的“不过就是些词语的选择”,属于单纯的语言能指滑动,与精神无关。但臧棣肯定否认这一点,他的技艺不仅是要展现语言创造的魅力,还会有其他层面的指涉。至于是什么,可能有创造的惯性,也可是经验和现实冲突后个人意志的流露。其实,从情感到意识的转化,是诗歌写作上升的过程,作为诗人,你必须要去控制,这控制的范围包括节奏、旋律和矛盾所形成的张力,以及打破无力感的干脆利落。在此,情感与技艺是否相关?而意识和技艺之间有无冲突呢?意识的写作应更趋理性化,这样,诗歌会显得节制,深度性和厚重感会自然呈现。过于偏重技艺,确会给人造成疏离感,但诗歌上的偏执所带来的美学,让诗人和读者之间也有对话的可能,它不是观念的产物,也非关意识形态的限制,而是对一种不可言说之物的言说,或者说是探寻语言与生活交融后的可能性。臧棣的写作目的是纯粹的,他的单向度书写虽不能在诗坛达成全面共识,但喧嚣过后,其写作的价值也能部分得以显现。在诗人西渡看来,臧棣的技艺是获得了认可的,“这种技艺除了驾轻就熟地使用语言以外,还表现在他成功地使用多种诗体的能力上,以及一首诗的细部处理上,这些都是考验一个诗人才华的关键之处。”⑤其实,臧棣的独特之处,更多还在于他的辩证性,也可以说是王敖所提的“平衡力”,这种平衡是建立在他对写作的自信上。他既不刻意追逐时尚,也不像有些诗人那样沉于古典,而是信赖于当下的现实。
他不为某种理念而写作,忠实于寻求现场感,让他的词语活在当下,让诗意在瞬间获得深邃的定格。他并不追求夸张或极端的写作,一切都是平静的,从容的,诗意在文字中的渗透和浸润,如同水消失于水中。就像他在诗中所言,“我写的诗,/既朝东也朝西,就好像轻轻一推,/无形中会有几扇窗户吱嘎作响。/亦真亦假,诗,更像是/心灵的窗户。新诗的意思是/也许已经有新的心灵出现。/但是,要朴素于通脱一点,/积极异想,将天开信托给实践,/我就会遭遇周作人不是爱默生”(《一心丛书》)。这是能代表臧棣诗歌语言选择的书写,它的形象性令人感觉奇特,但不是绝对的价值判断,而是一种相对的话语实践。endprint
臧棣曾一度迷恋瓦雷里的“纯诗”理论,为此,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新纯诗”,所针对的是19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第三代”诗歌的口语化,臧棣认为他们的口语是没有被提炼的,显得粗糙。他需要的是语言的美感,这一追求,至今未变。他说自己是一个“追求精神的敏感性的人”,那种太简单和直白的诗,对他的美学构不成挑战,让语言获得生机和飞翔感,也就成了臧棣诗歌创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他这种写作曾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尤其是一些口语诗人普遍对臧棣的“新纯诗”写作不感冒,认为他不是在写诗,而是在玩语言游戏。对此,臧棣少有回应,他仍然埋头写自己的,偶尔的回应,也不过是出于阶段性的清算。这就是他的诗歌趣味,不管引起多么大的争议,他只坚持自己的标准:意象选择的准确性和语言表达的精准性的融合。无论怎样在形式上寻求变化,他终究还是要回到寻找语言可能性的本质问题上来。诗歌的本体最后就是通过语言和思想对接的平台来搭建一个切入口。相比于浮躁的诗人来说,臧棣还在老实地写,拒绝口号,不搞怪,不耍酷,就是保持写的状态,且愈发纯粹。
二、想象力与修辞练习
臧棣曾有一个说法:诗歌反对常识。这是他针对于坚的诗歌应遵守常识的观点提出来的说法,他认为于坚不应把社会学或与诗歌无关的常识感带入诗歌,这虽然在观点上显得有些新奇,但是与他的“新纯诗”理论一脉相承。在他看来,诗歌除了语言上的创造之外,硬性加入其他的道义或责任,就失去了诗歌本身所应具有的纯粹性,从而沦为其他的帮衬或附庸。社会的常识是基于逻辑理性,而诗歌同样需要逻辑,那些精确的词语组合,最终还是逻辑支配的结晶,它有实感层面的厚重,也有虚构的轻逸,其前提是不能有谎言。这种虚实结合的分寸与尺度,或许就是诗歌的常识。
诗歌不可说谎,那么,想象能保证诗歌不包容谎言吗?这与诗人的良知有关。因此,诗歌的语言如何在想象和技艺层面唤起我们的信任感,是我们进入并理解诗歌的前提。臧棣的反对,有其一定道理,但也没那么绝对,它需要在特定的状态中进行阐释:诗歌不是某种意义或观念的语言投射,而是写作理想的满足。臧棣勤奋的书写,就会面临着日常性写作问题,他的满足在这方面也是有限度的,他关注当下,又怎能摆脱掉诗人们迷恋飞翔的习性?
诗歌的日常性书写,需要经验作铺垫和底色,但想象的力量也不可忽视,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占据着更重要的位置。“诗歌的根源在于它天然地倾向于维护想象力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作用。生活的启示源于这种想象力,生命的自我实现也依赖于这种想象力。”⑥在写作中,想象不是习惯,而是一种能力,它的天赋性让诗人的创作有了神秘色彩,它不依附于某种霸权,而是在于对瞬间灵感的精准捕捉,这里可能有诗歌的天机,当然更多还是取决于诗人的心智。你只要让自己对语言不麻木,坚持总有品质的提升,这种品质不是由流畅和欢快构成,而是悖论与困惑的产物。想象是微妙的技艺,一个字词或一个意象的不同,皆可带来创造的奇迹。“草原延伸着我们的尽兴——/辽阔在休息。蓝天垂下/它的鞭子,令胡杨长得像柳树。/落叶席卷着云影和苍茫。/面具送客,表情很无礼,/才懒得辨什么主体和客体。/如此,只要角色在,就不分人和神,/像碗里的白酒不分我和你。”(《风马牛协会》)诗人大概在写草原的广阔,但每一句连在一起时,确实没什么逻辑,就如同题目所言的,风马牛不相及。臧棣似乎非常热衷于这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修辞。他的确是靠想象在完成一种仪式,但这种想象的怪异让词语的组合显得并不自然,有时甚至还有些牵强。我相信,臧棣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对这种状态的自我认同,已经建基于这样一种反讽美学之上,语言与想象的对接,最终所达到的就是一个场景,幻象的,超现实的。
当诗歌写作完全依靠本能来作语言能指的滑动时,它所承担的意义和所指功能就会小得多,这样的写作是安全的,不指涉,也不及物。然而,仅仅只是通过想象来完成语言的创造,它不联于我们的情感,诗歌最终落实在什么样的地基上,又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很多诗人选择逃避,他仅仅通过想象来维系一种单向度的诗歌价值观,最后难免会滑向偏执的审美。臧棣在追寻想象的书写时,所奉行的是主动出击原则,他对语言的正面强攻,直接导致了泥沙俱下的结局。新世纪以来,他在“协会”和“丛书”上乐此不疲地前行,所依赖的就是表达的创意,他确实也从想象和修辞里获得了书写的快感,时常为我们提供一些新奇的语言景观。此时,一种真正回到灵魂逻辑的写作才会触及阅读的神经,它可能是痛感,也可能是关于创新的共鸣。
在臧棣的想象与修辞中,很大一部分源于他考究的比喻。一个诗人要用好比喻,且精准地在本体和喻体之间达到自如的转换,确非易事。臧棣的想象更多时候就是靠这种精准的比喻在创造奇观。“我的猫爬在电视机上,/它在那里学乖,也学会了/如何在有限的角落里/等待一个喜欢嗑瓜子的神。//或坐,或躺,它的命/有时硬得像一道银行里的加法,/有时软得像一顶淋湿的帽子。/它的眼睛明亮得像两个少年犯。”(《很多毛》)我没有仔细深究臧棣何以能出示这样的比喻,离开了丰富的想象,诗人不可能完成这优雅的一跃。而他对一只猫的观察,早已越过了现实层面,而深入到了幻想的内部,他必须要找到对这只猫进行生动描绘的对应物,他不可直接去写,否则,诗意会荡然无存。银行里的加法、一顶淋湿的帽子和两个少年犯,它们如何构成了对一只猫的整体理解,想象的参与是必然。而诗人个人经验的渗透,同样不可忽视。我们不能说臧棣在写这首诗时,是完全脱离了经验的,仅凭想象他难以完成,而且经验的日常性在与观察融合时,语言的无规则组合在此创造了奇迹。
臧棣的写作时刻都在挖掘表达的可能和新颖,就像那些精准的比喻,正是语言想象的产物。这样的诗歌提供给我们的,就是在语言的疆场中纵横驰骋的美学,它能够容纳更多创造的冒险,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新的理解世界的角度。他的比喻,不管是莫明其妙,还是令人叫绝,都体现了他在这一方向上的努力。“这一次,虚无表现良好。/雪,白得像诗中的权力。”(《精神肖像丛书》)“是啊。天气好得就像刚洗过的吊带裙。”(《紧急出口丛书》)“你的极端就像一场姐弟恋:亦真,/亦假,已不足以说服心灵的风暴。”(《自我学丛书》)“你能感到她的速度越来越快,/快得像从现实的死角里拔出的一根刺。”(《向命运致敬丛书》)“几只羊从一块大岩石里走出,/领头的是只黑山羊,/它走路来的样子就像是/已做过七八回母亲了。”(《反诗歌》)这样的书写,是诗人对语言的解放,还是一种重新束缚?他在用想象完成创造的仪式,就像诗中所言,“诗,有时需要一点鲁莽。”(《理想丛书》)这是一个诗意重塑的过程,它一方面在竭力摆脱诗歌的随意化,另一方面,又在构建一种表达的复杂性,这种做加法的写作,也未尝不是在捍卫想象给写作带来的权力。endprint
相对来说,我更喜欢他不多的几首在日常性表达上富有整体感的诗,其中的《万古愁丛书》是真正有感觉的作品,那种精准、力道以及陌生化诗意,皆在干脆的文字中获得了张扬。“在那么多死亡中,你只爱必死。/其他的方式都不过是/把生活当成了一杆秤。其实呢,/生活得越多,背叛也就越多。/……你偏爱巧克力和啤酒,/但是,天赋咸一点会更好。/莴笋炒腊肉里有诗的起点。”这样的写法,貌似看着是抖小聪明,而且那些小意象运用得确实到位,它不是让你感觉整体上有新花样,而是在每一句或隔句就有出其不意的效果。诗人的想象力发挥在此是连贯的,不间断、不隔绝,一步一步扎实地朝前在走。“人不能低于沉默,诗不能低于/人中无人。从这里,心针指向现实,/一个圆出现了:凡残酷的,就不是本质。/而一个圆足以解决缥缈。/稍一滚动,丰满就变成了圆满,/晃动的乳房也晃动眼前一亮。/一个圆,照看一张皮。像满月照看/大地和道德。从死亡中掉下的/一张皮,使我再次看清了你。/凡须面对的,不倾心就不可能。/而一旦倾心,万古愁便开始令深渊发痒。”此诗的后半部分有不少富有创造性的句子,读后令人眼前一亮。一种通透的舒适感,让我们可顺着诗人指定的那条路走下去,追随其到终点。各种愁绪纠结一起,仿佛进入了彻底的超现实之境。
超现实美学让臧棣的写作一直保持前行的状态。或许从一开始他就给自己作了如此定位,即便他在写作过程中有过转型,但也没有完全反叛超现实的美学。在想象的世界里,语言的维度其实要大于意义的维度,诗歌的价值就在于此。就像他在诗中所言:“看不见的战线,诗,延长着/我们的机遇。严格于语言,你才会理解/这机遇意味着什么。全部的真相/安静于你我曾是心灵的战友。”(《心灵的战友丛书》)诗人确实对自己在语言上的要求非常严格,不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至少也要为此付出过更多心血。他在修辞上的努力,与他对想象力的发挥是相应或对等的,当然,我们也不可去作这样的换算。诗人构建他的诗歌乌托邦,就是要在想象预留的空间里为语言找到最后的归宿。
三、在坚持中冒险出击
诗歌到底是需要直白的清晰,还是暧昧和模糊的诗性,这个问题一直是诗人们面临的难题。臧棣的诗歌正是处于这二者之间的一种状态,它的精神向度是明晰的,但实际表现却是障碍重重。“不必再绕弯子。诗就是湿。/要么潮润,要么澎湃,你要找的形状/来自生命内部的器皿。大多数时候,/它被想象成一只浇花用的水壶。”这是臧棣在《新诗学丛书》中的告白,我们可以将其看作诗人的一份写作宣言,干脆利落,决绝昂扬。他甚至在最后得出结论:“大诗即大湿。不出汗,不淋漓,/你怎么会深刻地意识到诗都对你做了些什么?”诗人对自己的要求是,把自己彻底交出去,不留表达的遗憾。但是,因为一种性情,臧棣不可能像纯粹的口语诗人那样去暴露,去“我手写我口”,他的冒险中时刻潜藏着更为幽深的存在感。臧棣的缠绕感,并非一以贯之,而是阶段性的,在其早期诗作中,似乎显得明晰,且有一种深沉的神秘性,而在近期的诗歌中,他开始复归于早期的明晰。就是在中间阶段,臧棣一度有些玄学化,这是某种趣味的经验投射。这种趣味是个人化的,带着冒险的成分,所以臧棣从来不投机,他的坚持已成为当下诗坛的一道风景线。
既然是坚持,肯定和趣味、爱好相关,然而,始终保有一种趣味,是需要毅力的。我从不否认臧棣在诗歌上的耐心,这一点他甚至有着倔强的偏执,没有什么能阻止他去爱诗,写诗,并思考与诗相关的一切。这种状态有疲惫的时候吗?对此我也有过揣测:他如此频繁地推出新作,到底有没有一种硬写的意思?从他这些年的创作历程来看,也不乏“作诗”之嫌,还是显得有些不自然。以此推断,臧棣不少诗歌有一种硬写的成分在里面,他可能并不像很多人一样需要等待灵感,他每日在固定的时间开始写诗,这种坚持让他有了写作的惯性。
写诗真的成了臧棣的日常功课,他每天必须完成作业,否则,那将是一场遗憾。“我喜欢在清晨写诗。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只要条件允许,我总是选择朝东的房间,我喜欢面对升起的晨曦在白纸上写下一行行诗句。”⑦这也就有了我们会定期看到臧棣的新作出笼。在有的人看来,写诗是生活与阅读的副产品,而对于臧棣来说,写诗是人生的主业,这种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让他获得了应有的位置,由上至下的辐射,一种全国影响力也逐渐完成。臧棣一直进行做加法的写作,否则,他可能会越写越少。但他并没有因年龄和时代之变有所停止,甚至像很多诗人那样定期作休整,他没有留给自己多少转换的空间和时间,对于他来说,写就是一种生产力。
臧棣的确是一个勤奋的诗人,甚至可以说,写作已经内化成了他生命中的重要部分。尤其是他对技艺的执着,与他每天保持写的状态不无关系,就像桑塔格所言,“学习写作的唯一之路就是写。”⑧我觉得臧棣就是如此:你只有不断地写,才不会让写成为一种苦恼,而是成为一种快乐。他的技艺持续提升,其实就是不断的写作所带来的质变,当然,这也是诗人与自我进行抗争的过程。
至于臧棣是否要将写诗通向一种复杂,这是一个创作观念的问题,但他至少希望自己的写作能在趣味的层面获得认可。不管他在写作上添加多少砝码,他并不是要完全用知识来替代情感或语言创造的逻辑,生硬、做作和无来由的创作,强化的是知识在诗歌表面的光芒,而非内在的力量。臧棣的诗歌选择还是倾向个人化的,他不与公共价值体系构成同谋,或作某种深度应和,可他又并不是完全精英化的,且时刻透着一种不与主流合作的姿态。他的这种姿态相较于一些持有“民间立场”的知识分子来说,其实显得更为决绝和彻底。这种坚持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诗歌的诱惑在他身上不是要张扬一种价值观,而是一种职业伦理。
这些年来,臧棣极少去写那种简单的情感反应,即便他写这种情绪时,也有他额外为其附加的技艺之链,并为语言涂上了一层油彩,光鲜,亮丽,有着被修饰物所包裹的富态,这是他坚持的结果。这种坚持就像他时刻以饱满的姿态去面对诗歌一样,从容是一种常态。“他们说诗歌无用,而我并不反驳。/我的耐心就像第一场雨。/他们随后拿出一叠照片,狠狠地摔在地上。”第一句的亮相,当引人入胜,甚至给人以震撼,但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一场混乱的拼接,各种意象相继出来,又迅速收手,最后,诗人以一种对应作结:“诗,并不存在于有用或无用,/诗垂直于这些照片,就好像昨晚的雨垂直于大地。”(《就这么牛丛书》)他既给出了事实,又出示了道理,诗歌的困境被化作了诗人的一种现实遭遇,或者说是可疑的情绪。就像他对诗歌的耐心一样,“我为你准备的耐心甚至超过了/我为我的生活准备的耐心”(《绝对审美协会》),他在诗歌上的全情投入,不是勇气问题,而是一种责任,一份承担。为此,我们要有耐心来阅读臧棣的作品,因为他坚持了一种无用,为语言创新提供了契机,同时也聚合了智慧的力量。endprint
臧棣在诗歌上的坚持是一种无用吗?或许他并不会反驳,但他依靠这无用让诗歌持守了某种神秘,并且还保存了一个时代的诗性语境。他对自己认识得很清楚,这是源于常年的自我解读,就像他在不少诗歌的开头所写,那种干脆,掷地有声。比如,“为了调整呼吸,你躲进境界——/你说,躲在那里写信,你才会看清自己。/比如说,看不见我,你就看清了你自己”(《比我更像我自己的人丛书》)。比如,“最不可能的事,是你没有读过/一首诗。你的挑衅看上去很认真——/没有人配得上宇宙和诗之间的契约。”(《自我学丛书》)比如,“说来听听,你究竟为我们的命运/做过哪几件实事?”(《脑海学丛书》)比如,“九条狗分别出现在街头和街角,/大街上的政治看上去空荡荡的。冷在练习更冷。”(《真实的瞬间丛书》)不管是对自我的审视,还是对他者的追问,诗人总是在诗歌中重申自己的困惑。他通过自我来测试诗歌的温度,也试图从他人那里获得把握诗歌的现实能力,因此,臧棣的诗歌写作有他自己的精神谱系,也即是对诗歌本体意义的精神认同。
如果说1990年代以来诗歌写作走了两个极端的话,那么,臧棣是由中间往上走的,与他一起走这条路的诗人还不少。就像很多人认为诗歌就是语言的白日梦,其实,臧棣的创作就很接近或靠拢这个白日梦的境界。我在此言说这一点,并不是以此贬低臧棣的写作,而是感念于他多年的坚持,其实是在突破一种极限,从玩味到探索,从讨巧到深入,他的姿态虽然显得高昂,但他越来越能掌控自己写作的节奏。他触摸到了诗歌的某根敏感神经,会有一些带着个人趣味的诗意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他不是去承受和迎接,而是仍然在理想主义的世界里漫步与遨游,哪怕歧义不断,争议迭出,他都是在等待着一种词语上的冒犯。
四、如何处理现实与时代的命题
很多人读了臧棣的诗歌后,大都认为其诗作现实感不强,这个整体印象让臧棣的写作在某种状态中悬空着,一直无法沉下来。臧棣曾被划归到“知识分子”诗人的阵营,他们的担当精神,也是衡量其身份的重要标准。然而,并不是所有“知识分子”诗人,都必须到时代现场中寻找主题,这关乎性情,也联于立场。臧棣奉行的是“纯诗”立场,这好像就天然地与政治意识形态写作划清了界限,他更看重诗歌在手艺上的提升,尤其是语言的变化,每一首诗在诗人笔下就是一场词语和想象的狂欢。经过这些年的历练之后,臧棣的想象力发挥如今越发显得纯熟,那种表达的自如,不说是完美,至少也有趋于无限丰富的可能。
不止于想象力的发挥,其实,臧棣也在处理他的现实经验,只不过他放弃了直白其心,而选择以隐秘的方式来言说,包括朦胧诗人所热衷的意象,他也极少去用。他用力之处则在于语言的非常规使用,即便是处理现实题材,他也同样如此。“你不脆弱于我的盲目。/你如花,而当我看清时/你其实更像玉;/你的本色只是不适于辉映。/你是生活的渣子,/害得我寻找了大半生。”(《蝶恋花》)无论怎样的现实,在臧棣这里都可以体验出一种奇迹般的意味,当语言成为他的道具,表达就更具生动性。“小城完美于一切都不是免费的。/几座教堂蜿蜒着本地的传统。/钟声和咖啡一起下潜,/是的,我正在用一只锚催眠附件的湖。”(《明斯特》)这是诗人对明斯特这座城市感观印象的书写,他本可以从游记角度来记录,但诗人没有简单地去复制记忆,而是通过直觉的变形,达到了一种想象的超验状态,让诗歌在瞬间有了神秘感。包括他很多直接谈论诗歌的作品,像《新诗的百年孤独》《诗歌动物丛书》《当代诗学丛书》《诗歌知识学丛书》《诗歌政治学丛书》《诗歌社会学丛书》《秘密语言学丛书》等,都无不以拆解变形的方式形象地描绘了诗歌的现实处境。它是阐释的,也是拒绝阐释的,这种矛盾就寄寓着诗人独到的理想主义精神。就像他在《抵抗诗学丛书》一诗中所写:“这首诗关心如何具体,它抵挡住了十八吨的黑暗。/这黑暗距离你的胸口只剩下/不到一毫米的锋利。”不管诗人具体写了什么,或者说我们到底有没有看懂,臧棣好像并不过多地去关注这些,他只负责按自己的意愿来写,那种曲高和寡的孤独,正是其诗意的关键。
在写作中,他可能“骄傲于他们的全部困惑”(《蝶恋花》),也可能希望“与迷宫保持距离”(《启蒙诗学丛书》),他不再纠缠于这样的疑虑,只是寻求更加开放的视野。不仅如此,他还可以从任何角度直接切入现实:“……为什么我喜欢听到/有人要黄金时间里播报说/宇宙是扁的。/妙,还是真的有点妙?/我的预感说不上准确,/但强烈如光的潮汐。/正如短时间内,/我在厨房里看到的和想到的——/案板是扁的,刀是扁的,/不论大小,所有的盖子/都是扁的;图纹并茂,/只有盘子不仅仅是扁的。/面具是扁的,真真假假,/药片也是扁的;甚至/最美的女人躺下时,/神也是扁的。”(《宇宙是扁的》)这是诗人从现实到想象过渡的记录,记录是真实的,但现实是变形的。宇宙是扁的,具有统领作用,而“我”在厨房里的一切行为和眼中所见都是扁的,则是细节的呈现。诗人的视角已经越过了表象的真实,而达致了内心的真相:人心可以控制宇宙的一切。在此,诗人并没有书写魔幻和玄秘,就是从现实出发所得出的结论,它既不是幻境,也没有陷入完全的自我封闭。相对来说,臧棣的诗歌近年来还是较为开放的,即他向一切现实敞开了门扉。就像他认为自己这些年写“协会”和“丛书”诗,给他带来的最大感受就是“对事物和世界的感受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⑨。它们的真实融合着一种庞大的现实,这种现实促使我们去关注日常,去艺术化地处理生活的常态。在臧棣这里,其处理带着变形的意味,其方式所带来的也是文化想象的尖锐力量。
现实在臧棣笔下已经变形了,他所有的书写,不是对现实的模拟或照搬,也非去复述某个场景,或拍摄一段记录,而是作了他自己独特的艺术转换。在他看来,诗歌就是诗歌,不是新闻,也不是纪录片,它首先是语言的艺术,变形就是诗歌写作的日常功课。“新闻里不会有麻雀。麻雀/更像是小人物。麻雀肉壮阳,/但还要看怎么做;料酒要是没配好,/效果根本出不来。”(《天鹅新闻丛书》)初看这样的诗作,确实有些摸不着头脑,那种深度跳跃早已超出了现实本身,而变形的现实正是诗人要达到的效果。如同印象派艺术的变形,实为更内在的真实。就因为对现实这种不断的变形,臧棣认为很多人误解了他的写作,“人们曾用语言的高蹈来讥讽我的诗歌,认为我的诗歌远离现实。”这是臧棣觉得最受委屈的地方,“我是当代诗人中对诗歌与现实的关系思考最多的人之一。”⑩只不过他以另一种方式在思考现实,在一个严峻的时代,艺术的变形让他遭遇了更大的误解。当然,他的立场选择是自由的,不必受他人左右,只是看他如何来应对各种质疑和批判。endprint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地震后,臧棣写出了一首诗,名为《雅安,一个巨大的倾听》:“第一锹,像我挖你一样,挖我。/第二锹,也是第十万锹,清晰得像/请把我从瓦砾中挖走。/第三锹,请把我从语言中挖走。/再没有比语言更深的坑中/才会有一次最深的飞翔。/第四锹,请把我从新闻中挖走——/我不是你的兄弟,也不是你的姐妹,/但是,挖,会改变我们。/第五锹,比第六锹更像一个闷雷,/请把我从真相中挖走。/第七锹,咔嚓,短促而精准,/巨大的悲痛中一个回音的切片。/第八锹,不是很深,却结束了每个人/都曾有过的一个巨大的渺小。/第九锹,事情始于挖,但不会终于挖。/第十锹,请继续挖我身上的你,/直到挖出你身上的我们——/一个巨大的倾听始终会在那里。”不可否认,这是一首介入之诗,诗人针对自己,也针对所有的生者和死者。即便这样,他也没有像很多诗人那样去再现悲剧,而是仍然在立足于诗意的基础上去理解他内心的灾难。他从地震发生后的现场挖掘这一字眼入手,由细节到整体,道出了一种不同于常人的别样感受:靠近更真实的灾难现场,但不是完全持批判态度。“现代以来,诗歌倾向于否定,我则倾向于对世界和生命进行肯定。我着眼于希望诗学。”11而希望诗学是融合着现实感的,因此,他终究摆脱不了现实对其的规训,那是更多诗人的宿命。
当技艺内化到诗人的写作中,他必须面对的就是如何处理自我经验和现实的冲突。臧棣的写作带给我们的,仍然是他如何将技艺内化为一种亲切的创造,以让更多的人能够进入,而不是被那些繁复和缠绕阻挡在认知之门外边,这或许是臧棣可以追求的另一个写作方向。
【注释】
①参见臧棣访谈《现实:句本运动》,载《飞地》总第3期,80页,海天出版社2013年版。
②臧棣:《假如我们真的不知道我们在写些什么……——答诗人西渡的书面采访》,载《山花》2001年第8期。
③臧棣:《90年代诗歌:从情感到意识》,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④[法]萧沆:《解体概要》,宋刚译,78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⑤西渡:《诗歌的校园》,《守望与倾听》,168-169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⑥⑦⑩臧棣:《执着于诗是我们的一次传奇》,载《南方都市报》2009年4月12日。
⑧[美]戴维·里夫编《重生——苏珊·桑塔格日记与笔记(1947—1963)》,姚君伟译,125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版。
⑨11田志凌:《如果诗歌赢得了大众,它就失去了自我——臧棣访谈》,载《南方都市报》2009年4月12日。
(刘波,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