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伟
奏响精彩的作文“序曲”
文│王 伟
《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第一学段(一至二年级)“阶段目标”中,专列了“写话”一节,并且提出了三条具体要求:一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二是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三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作为一线的教育者,我在低年级学生快乐写话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努力将写话训练和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真情融合在一起,为学生的写话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童真是自然的天性,是毫无装饰的美丽。儿童应该有自己天真俏皮的语言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孩子的作品最重要的是表达孩子的想法。可是,我们的孩子在写作时常常是按照大人的喜好和要求在说话。这些话虽然句句通顺,无懈可击,但不一定是孩子们自己想说的话,更不是小伙伴自由自在的交谈中的“伙伴语言”。作为教师,应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写自己想说的话。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与他们打成一片,成为他们最亲密的朋友。每天早晨我提前半小时来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在操场上做各种游戏。做“老鹰抓小鸡”游戏时,我当“老鹰”,学生当“小鸡”;“踢足球”比赛时,我当裁判,学生是球员……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在游戏中顽皮的天性尽显无疑。他们无拘无束地笑着、说着,欢快的身影向着太阳尽情飞翔,鲜艳的红领巾在胸前轻轻飘荡,美丽的校园成了欢乐的海洋。游戏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学习到许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规则,更重要的是融洽了师生关系,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心理距离,教师不再是高不可攀,而是集体中的一分子。学生心理完全处于自由、轻松的状态,师生之间无所不说,无所不做。回到教室,我让学生说一说今天做了什么游戏,是怎么玩的,玩时自己有什么想法,心情如何。学生在积极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积累了情愫,建立起一个丰富的信息资料库,他们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这时举笔行文还用发愁吗?有了亲身快乐的体验与感受,又怎能不流溢真情实感呢?
“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当孩子们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时,学习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享受,变成了一种精神的需要。”(于永正语)一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后,就自然会产生写话的欲望。正如美国教育学教授唐纳德所说,对儿童来说,文章是一种富有魅力的密码,他们很想学会这种密码。近年来,美、日、俄等国家中越来越多的学校在一年级就开设写作课,认为写作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杠杆,有利于学生把学来的语言知识转化成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要顺应儿童这一心理规律,一开始就给他们充分的自由,不做任何的限制。学生喜欢写什么,就让他写什么,喜欢怎么写,就让他怎么写,能写多少,就让他写多少。要不断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使这种浓浓的兴趣得以长久地保持。不会写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可以用拼音,甚至可以用图画代替。教师需要加以适当地点拨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写话是很简单、很有趣的事情。小学生会写话了,老师表扬,家长夸奖,自己也得意洋洋。有了成功的体验,他们必定越写越爱写,越写越想写,越写内容越丰富。而不断的成功,就会不断地培植写话的自信,更期待自己有下一次的成功。
说是写的基础。在低年级学生说话训练应以句为主要训练目标,一方面,发展儿童已有的生活语言;另一方面,使儿童从自由的、随意的口语向准确的、规范的书面语过渡。因此,低年级说话训练是写话训练的基础工程,我们应充分重视起来。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做到说话时声音响亮,语言规范,仪态大方。同时,教师的口语在任何场合也要合乎规范,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作用。其次,低年级说话训练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第一步,引导学生说完整话,这是口语的规范化阶段;第二步,引导学生把句子说具体、说生动,这是向书面语过渡的重要阶段;第三步,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说,使儿童语言组织有序,说话清楚明了。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句式。如说操场上同学们正在进行着的多种活动时,可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说同时进行的两项活动时,用“一边……一边……”;要讲明原因时,用“因为……所以……”等等。最后,说话训练要渗透到教育教学、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去,长期坚持,使学生说话逐步达到规范自如、自由表达的境界,为写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积累生活素材 生活是写话的源泉,奥妙无穷的大自然和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为学生写话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春天,让学生利用双休日的时间走出课堂去观赏外面的美景,享受春天的阳光,亲吻春天的和风,沐浴春天的细雨,可以去郊外踏青,可以去河边钓鱼,也可以去野外放风筝……当学生还陶醉在浓浓的春意中时,让他们互相说说“自己眼里的春天”,拿起语言的“画笔”,把自己脑中最美的春景图描绘出来。秋天,带领学生到树林里去,蔚蓝的天空、火红的枫叶、金黄的田野、动听的鸟叫……面对美妙的世界,孩子们的注意力被这些事物或现象深深吸引了,有的孩子兴致勃勃地讲述,爱思考的孩子会不停地提问:“为什么枫叶是红色的,有的树叶是绿色的?为什么天空这么蓝?”有了情感的触动,就会有倾吐的需要。带孩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他们会发现许多感兴趣的写话材料,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从而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为开阔学生眼界,增长学生见识,教师还可以组织他们充当小记者走进社区,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关注身边的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等多种社会生活途径收集素材。还可引导学生在家庭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验长辈的甘苦。既增强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又能使他们从中受到教育,并要求学生尽可能地写好家庭生活体验笔记,以求生活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读书是基础,读书是积累,读书是吸收。胸无点墨,怎能下笔成文?
写话是写作的“前奏”,是作文的基础练习。作为教师应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开拓学生的写话思路,鼓励学生多阅读、多发现,大胆想象,自由表达,使学生在色彩斑斓的广阔天地里,尽情地享受生活,体验写话的快乐。惟快乐才有自愿可言,惟自愿才有真情实感的流溢和表达。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章是写出来的,好文章却是改出来的。写话也如此。在指导写话过程中,我采用“学生作—教师览—集体评—个人改”这一流程进行,突出“修改”在写话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初次写话的作品往往是粗糙的,不完善的,必须经过认真评点修改,才能精致、丰满起来。第一步的修改要求全员参与,集体改,合作改。学生完成初稿,教师先通览一遍,找出共性的问题,选取学生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征得学生同意后,用视屏展示台投影出学生的写话作品,让大家自由读。然后,自由发表见解,把作品中的优点谈充分,不足之处谈具体。小作者再谈想法,或接受,或质疑,或谈修改设想……学生独到的点评,有创意的见解,教师满腔热忱地给予充分肯定,对于点评不足的地方,教师再加以引导,并予以热情的鼓励。大家在和谐的氛围中表异见、谈独见、抒创见,充分体验修改的乐趣。在学生自主作、集体评后,教师进一步针对学生个人实际进行面对面点评,当面指出学生写话作品中的不足,由学生自行修改,修改后在小组里交流、赏析。这样,让每个学生学有所练,练有所得,自我评价和修改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孩子们逐步成了写话的主人,从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才会越写越好,越改越好,写出的话语才会焕发生命的活力。
写话是作文的“序曲”,让我们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和学生一起演奏好精彩的“序曲”,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尽情地书写快乐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建宁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