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看”山西省家庭农场发展

2016-04-13 20:29:51景亦奇
山西农经 2016年9期
关键词:农场经营家庭

□景亦奇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江苏南京211815)

“三看”山西省家庭农场发展

□景亦奇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江苏南京211815)

家庭农场是以农户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其农场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家庭农场;种植规模;收益

家庭农场是以农户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其农场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后,2013年起已连续四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同时又出台一系列扶持发展家庭农场的政策。山西省出台了《山西省农业厅关于认定家庭农场的暂行意见》和《山西省农业厅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做为指导我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依据。在全国首家建立了家庭农场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家庭农场动态管理。设计了家庭农场记账台账,提高示范家庭农场自身管理水平。在一系列政策促进下,山西省在家庭农场快速发展,截至2016年6月全省共认定家庭农场9612家。

1 从数据看基本情况

与全省合作社86000个相比,家庭农场数量要小得多,如果说合作社是大家报团发展,形成“大拳头”的话,那家庭农场就是“小拳头”,它能量虽然小于合作社,但要大于普通农户。虽然处于刚起步阶段,但毕竟有一定的规模,这种生产模式具有产权清晰、目标一致、决策迅速、劳动监督成本低等优势,也取得可喜的规模效益。

从产业类别看,以种植型家庭农场占多数。种植农场5932个,占61.7%;养殖农场3365个,占35.0%;种养结合农场295个,占3.1%;其他20个,占0.2%。

从行业分布看,在山西北部地区以种植玉米和杂粮为主。粮食型农场有3909个,占40.7%。仅大同、朔州和忻州三地就2665家粮食型农场,占全省68.2%。在山西南部家庭农场多是粮经兼作型。如粮菜、粮药、粮果型家庭农场等,兼作型农场全省2023个,占21.0%,占种植型农场34.1%,在中北部养殖型农场或种养结合型农场较多,种养结合型农场基本是以种植玉米为主兼养鸡、猪或羊。

从经营规模上看,种植规模普遍较大。截止2016年6月家庭农场经营耕地总面积为7.76万hm2,平均每个种植型家庭农场经营面积为13.07hm2,是全省承包农户户均承包耕地0.6hm2的21倍多。其中粮食型家庭农场经营面积5.27万hm2,平均每个家庭农场14.53hm2,是全省承包农户户均承包耕地的27倍多。

从农场年收益看,5万元以下2312个,占24.1%;5~10万元的3187个,占33.2%;10~20万元1972个,20.5%;20~50万元的1926个,占20.0%;50~100万元的151个,占1.6%;100万以上的64个,占0.7%。表明家庭农场年收益在5~20万元是山西省农场一般水平,这个收入段5159个,占到53.7%。2015年平均每个家庭农场年纯收入24.4万元,其中种植型家庭农场平均纯收入8.9万元。以平均一个家庭农场4个人计,种植业家庭农场人均收入在2.2万元以上,高于山西省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54元水平,高于外出农民工务工收入21682元的年收入水平,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28元的水平。

从生产经营模式看,为多主体合作经营。有独立经营型,大部分存在于粮食生产型农场中;有“合作社+农场”型,存在于水果、蔬菜生产型农场;有“龙头企业+农场”型,存在于养殖生产型农场;有“基地+农场型”,存在于特色种植生产型农场。

从雇工情况看,大部分农场有雇工,涉及5147个家庭农场,占53.5%。有长期雇工的家庭农场3965个,平均每个农场雇工1.74人,最多10个人,平均长期雇工平均年工资15240元;有短期雇工的家庭农场2801个,占29.1%,平均每个农场雇工5.9人,最多雇工人数300个人,短期雇工平均年工资2697元。

2 从农场主身份看发展起源

一是农村种养大户创办型。2015年全省土地流转面积达到52.7万hm2,土地流转率达16.2%,其中流入农户的面积有36.76万hm2,占69.8%,其中有26.02万hm2用于种植业粮食作物。土地流转的快速发展为家庭农场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许多农村种养大户依靠自身经验和技术的积累,从本村或周边村大量流转小规模农户的承包土地,从事规模化、特色化种养,这是我省农村家庭农场发展的主要方式和主要力量。孝义市大孝堡乡文明村梁敬义粮食种植家庭农场2011年从村里其他农民手中流转了24.16hm2耕地,多方筹集资金40余万元,打了180m深井两眼,并配套提水设备和铺设地下输水管道3000m,建设150m2储粪池一个,将发酵的液态鸡、猪粪强制压入输水管道,随水灌溉,实施了水肥一体化的科学施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精心耕作下,原本贫瘠的低产田2013年667m2产达到500kg以上,到2014年玉米667m2产达竟然到了700kg以上。

二是通过“四荒”治理逐渐形成家庭农场。1997年山西省政府下发《关于拍卖农村“四荒”地使用权搞好小流域综合防治的若干规定》的通知:凡属我省农村集体所有的未进行治理的“四荒”都可以拍卖使用权,实行谁购买,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拍卖“四荒”地使用权的期限,一般期限在50年内。在政策引导下,农户通过承包村里“四荒”地,把治理与致富,管护与经营,开发与利用紧密结合。我省一些规模大的家庭农场基本都是在“四荒”治理基础基础上形成的。9 557家家庭农场经营土地面积1159331hm2,其中“四荒”地面积就24960.73hm?,占32.3%。

寿阳县解愁乡光明种养家庭农场,2005年、2006年农场先后投资了10万余元购买了解愁刘家山至北连雷公山一带荒坡共266.67多hm2。2007年、2008年先后开垦耕地113.33余hm2,以梯田形式开垦成块地,每块地平均1.33hm2左右,适合于农业机械化耕作,为创办生态农场打下坚实的基础。2009年春,要光明聘请技术专家对该土地进行了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对症下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土壤进行了改良,主要种植高梁和玉米。他还将闲置的土地、荒坡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创建了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园区,实现农林牧有机结合,农场2015年存栏肉羊400余只,出栏肉羊600余只。

三是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办型。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采取多举措支持和引导我省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围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返乡创业。一部分打工富裕起来的农民工,带着外出打工挣得的“第一桶金”返乡创业,许多外出务工人员通过多年在外务工或经商积累的资本实力和经营管理经验,思想和思路得到拓宽,回乡创办家庭农场,实现事业转型和新的自身价值。潞城市黄牛蹄乡辛安村赵爱红是一名地地道道的乡村汉子,他在侍弄庄稼之余,给别人拉过煤和石头,开过汽车修理配件门市部,经营过洗煤厂,后因经济形势不好,2014年他转变经营模式,扎根家乡,承包村里浊漳河滩13.33hm2沙土地干起了老本行,创办了富潞湾家庭农场,从事水果、坚果、粮食、蔬菜种植和销售。除了种植园区外,他还创办了养殖区、农副产品加工区,并且在种植的基础上增加水果采摘、观光旅游,使富路湾成为一个农业生态观光园。种植园区全部树木长成后,可盛产多种果品1万多t。农场的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年生产精制小米3000t,石磨白面5100t,石磨玉米面200t,三合面200t。2015年家庭农场销售收入就达188万元。

四是企业主转型牵手农业组建家庭农场。在整体经济增速放缓和山西煤炭市场萧条形势下,一些农村企业主主动回村与家族成员联合投资农业。这些家庭农场从事的不是传统农业,而是以高效、规模和品牌为标志的特色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等。

兴县贺家会乡寨子沟韩志平多年在太原办公司,2012年回村与大哥、姐姐一家承包寨子沟林场面积土地476.44hm2,利用一年的时间投资400万元修整山中道路,布局完善种植区、养殖区,架设长达5000m的高压线,并装配了变压器,架设了一座移动信号塔。聘请省农科院专家,实地考察,化验土壤水质,研究气候规律,规划生态林、经济林、中药材种植布局,2015年已取得初步成效,刺槐、油松、杨树成林面积133.33多hm2,核桃、杏树等经济林100hm2,连翅、防风等中草药材33.33hm2,开发苗圃地6.67多hm2,鱼塘2 hm2,修建了一座能养5000只鸡的鸡舍以及能养100头猪的猪圈及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园3.33hm2.韩志平在建设村里生态农场的同时,成立兴县绿云农牧开发有限公司,注册“绿云”商标,农场生产的各种有机菜、蛋、肉类产品采取客户定购,送菜到门的全新销售模式销售到太原市场。农场计划下一步将寨子沟打造为一个休闲度假、生态种养、园林绿化、粮油购销、农产品加工并举的综合性生态园。

3 从合作方式看经营模式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最基本单位,以合同、合作、入股等方式加入或直接领办合作社或龙头企业,或将一部分生产性服务外包给合作社或涉农企业,实现经营模式由家庭经营为主向多主体多领域合作经营模式转变。

一是“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模式。农场由农场主自己独立经营,全部或部分生产环节生产要素不足问题依托当地供销社、农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解决。这种生产模式大量存在于粮食种植型家庭农场中。

长子县宋村乡西郭村任树景是当地有名的种植能手,对农业种植痴迷,特别喜欢钻研玉米种植技术。他流转了本村20多hm2土地,与儿子媳妇一起种植玉米。虽然他没有加入合作社,也没有与公司等合作,家里只拥有一些中小型农业机械,比如喷灌机、除草机等,但依靠当地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依然将他的种植农场经营得红红火火。农场的种子、化肥都是从他所在乡的农资门市购买的,这样的农资门市在乡里都是本地人经营的,经营年份久,老任和他们打交道时间长,购买的农资产品也可靠放心。由于农场面积大,每年到了春耕、秋收时节,这些企业和个人就会主动联系老任进行耕、种、收的服务。这其中有经常进行业务联系的屯留县北岗联友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也有本乡个人购买大型机械从事农机服务的。按老任的话说,在他经营农场这几年里,真还没有发愁过联系不上社会服务机构。老任的玉米销售也是如此。他所依靠的所谓粮商,就是专业进行粮食收贮的人,粮商虽然价格上不是很高,但好在能走量,有多少收多少,而且这些经常与老任合作的粮商信誉好,不拖欠,老任也愿意与他们合作。

二是“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家庭农场虽然较大程度地克服传统小规模农户经营的缺陷,但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对生产要素和技术要素投入要求也越来越高,家庭农场面临的资金风险、市场风险显著增大。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与其他主体的合作,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利用合作社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解决农场农机作业、农产品销售等服务,甚至有的农场将土地委托给合作社种植,自己将延长产业链从事二三产方面的经营。一些农机合作社也喜欢与家庭农场或种植大户合作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

定襄县雨润种植家庭农场主胡梅花2008年牵头成立了“定襄春雨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由起初的5户发展为现在的105户。在完成好自己家庭农场耕地农机作业外,充分发挥家里农机具的作用,为社内成员和周边农户开展了“套餐式”农机作业服务,2013年推出了“195元套餐”,即农户每667m2交195元,可享受“购买种子、旋耕地、播种、化学除草、机收”作业服务;“75元套餐”可享受“购买种子、旋耕地、播种”服务等托管和半托管模式,农民每667m2地可节省投资30元,既方便了农民,又避免了农机具的闲置,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机具效益。2013年为农户作业服务面积51.73hm2,2014年达到78.67hm2,辐射带动能力越来越强,特别是对周边种粮大户生产经营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三是“龙头企业+家庭农场”模式。家庭农场作为公司的原材料生产基地,公司统一制定标准,统一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统一收购,公司与农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这种模式更多应用于养殖型家庭农场。

位于祁县祁县西六支乡梁家堡村的西六支乡梁家堡养殖家庭农场,占地面积约0.93hm2,建标准化鸡舍4栋共4600m2。为了规避风险,该农场与山西省文水县大象禽业有限公司签订肉鸡养殖合同,成为“公司+农场”模式中的一员,农场按公司统一标准建造鸡舍、统一组织防疫和饲养管理,由公司提供苗鸡、饲料、药品技术指导和培训,并统一回收商品鸡。企业通过农场间接使用土地发展养殖,而农场则获得合同保证的最低收购价格,双方各取所需,达到了双赢的目的。2015年该家庭农场每年出栏6批肉鸡,每批6万只,出栏达到36万只,每只收购价9元/kg,总收入达到970万元,农场纯收入达到110万元。

四是“一二三产融合”模式。家庭农场在发展种养业为基础,通过对特色农业、设施农业资源的开发形成以农业观光、林果采摘、农耕体验为主的休闲农业新业态,以及通过新型经营主体间对农产品种、养、加、销配套的全产业链,让农民尽享农业多功能带来的收益。规模大的多种经营的家庭农场采用此模式较多。

永济市高作义家庭农场直接经营26.67余hm2,种植有富硒杂粮、富硒面粉等各种富硒类谷物、果蔬及保健功能类作物。农场研发的富硒小麦种植技术,经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化验检测,农场种植的小麦硒含量达到0.746mg/kg。2016年被山西省食品工业协会院授予“富硒农产品示范基地”称号,被中国国际生态产业研究授予“永济富硒生态产业基地”称号。带动周边群众种植富硒农作物100多hm2。农场同时也是一家生产销售富硒农作物的公司“永济高作义家庭农场”,将农场和周边农户生产的富硒农产品委托当地红旗面粉厂代加工成富硒面粉、委托鹳雀楼柿子醋厂加工富硒柿子醋及富硒饮料。同时公司自己有一个粮食粗加工厂,对富硒黄豆和玉米进行真空加工。为了进一步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高作义紧跟时代形势,不但通过全国富硒协会、各种农博会推销自己的高端农产品,还通过网络平台来销售自己的富硒产品,2014年他在今世信合网注册会员,推广农场及种植户生产的富硒产品,2015年通过此平台销售额达20余万元。走出了一条由低端农业向精华农业转化之路。

1004-7026(2016)09-0028-03

F324.1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09.019

猜你喜欢
农场经营家庭
农场假期
英语文摘(2022年2期)2022-03-16 06:16:14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海峡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 08:26:10
农场
小太阳画报(2019年8期)2019-09-11 07:01:50
家庭“煮”夫
安邸AD(2019年2期)2019-06-11 05:29:18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商周刊(2017年25期)2017-04-25 08:12:18
恋练有词
一号农场
美食(2017年2期)2017-02-17 06:10:18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26
丰收的农场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