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薇
(福建江夏学院 海峡财经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1)
功能性导师制对于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启示
王薇
(福建江夏学院海峡财经学院福建·福州350001)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功能也不断的多元化,然而多元化的角色定位也导致了辅导员面临着角色冲突的困扰。文章通过分析辅导员角色冲突的表现和原因,探索缓解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几种途径。
关键词:辅导员;角色冲突;缓解
教育部令第24号文《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三条规定: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1]。从文件上看,辅导员的角色包括:教师、管理人员、干部、思想教育工作组织实施者、人生导师、知心朋友。结合实际工作,我们可以将辅导员的角色归纳为:职业规划指导者;学生的朋友;管理者;思想教育工作者;心理辅导者;生活服务者;专业学习指导者。然而,在工作中,辅导员的角色之间常常存在着冲突。随着国内外交流合作的频繁,合作办学的不断深化,交流方式和渠道的不断拓展,如何汲取国外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经验,运用功能性导师制,缓解高校辅导员角色冲突,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是一项重要的问题。
(一)思想教育工作者与管理者
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然而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看待人生、看待世界的观念,这要求辅导员和学生之间有良性的关系。而管理者的作用在于将学生的行为约束在一定范围内,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前者作用发挥的前提条件是师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关系,而后者作用的实施常常会影响前者作用的发挥。比如,给予违纪学生处理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学生不听从辅导员的教导,思想教育引导工作也就很难开展。
(二)心理辅导者与管理者
管理者的工作重点是约束。而心理辅导者的工作主要侧重于平等的交谈,需要学生对辅导员充分的信赖和接纳,只有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想法,心理辅导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虽然很多高校已经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师,但是实际情况是,很多高校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仍是由辅导员负责,然而很多学生出现心理困惑时不会主动的向辅导员求助,或者即使求助也不会完全的吐露自己的想法,学生会顾虑到辅导员知道了这些,是否会影响辅导员对自己的看法,因为在他们心中辅导员还是一个管理者,评优评先、奖学金和入党问题都是由辅导员参与评审的。所以,缺乏坦诚的交流,心理辅导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知心朋友和管理者
知心朋友是指彼此互相倾述,互相理解的人,在大学中的知心朋友往往相互交流学习情感问题。而管理者起着一种约束管教的作用,以处理事务性工作为主。知心朋友是一种双向的关系,强调中立,而管理者是一种单向的关系,强调约束,而辅导员往往很难平衡这两种角色的关系。
在辅导员的角色中,管理者这个角色和其他的三种角色或多或少存在着角色的冲突。我们可以将导致角色冲突的原因归纳为以下两点:
(一)辅导员职责的弥散性
2006年9月,教育部公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八大职责,如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等[2]。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远远不止文件中规定的几项职责,高校中的职能部门认为凡是与学生有关的事情,就是辅导员的责任。于是很多高校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只是将工作任务传达给辅导员和验收辅导员的工作任务,而没有切切实实的直接对接服务于学生,而辅导员的工作就出现“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现象,工作千头万绪,难以理清轻重缓急。
(二)辅导员专业能力不足
众所周知,目前高校在招聘辅导员的条件中,往往要求研究生文凭,而专业不限。然而并不是任何学校、任何专业的毕业生都能胜任辅导员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辅导员同样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比如辅导员作为心理辅导者就要求具备过硬的心理咨询及心理测量相关知识;作为职业生涯指导者就要求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生涯咨询相关理论知识;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就要求具备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品德教育相关学科背景。大多数辅导员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只是主攻一两个学科,对于辅导员其他的职责不甚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辅导员很难为大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和服务,辅导员难以协调角色之间的关系,导致角色冲突。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如何去平衡这几种角色之间的关系,促进辅导员对自身角色的了解,功能性导师制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功能性导师制是指根据导师的意愿以及导师自身的专长,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别的辅导,例如心理导师、学业导师、宿舍导师、生涯导师。目前,国外很多高校都采用功能性导师制来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其优势在于依学生的不同需求,使学生接受到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增加导师的成就感,维持学生与导师之间良性的互动。
以国外某大学为例,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基本采用功能性导师制度,由学务处、教务处、就业辅导室及系院负责统一管理。学务处由课外活动导师、生活导师、住宿导师、卫生保健导师及咨商导师组成。其中,课外活动导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社会互动以及自我责任感;生活导师的职责是协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难,比如,学生的助学贷款、奖学金、急难救助、学生请假、安全教育、法治教育等等;住宿导师的职责是进行学生宿舍的分配、寒暑假的住宿登记、宿舍后勤维修、夜间巡查、门禁管理以及宿舍生活咨询与疾病送医协助,学生住宿中遇到的问题直接与学务处住宿导师对接;卫生保健导师类似于校医院的医生,除了提供医疗保健外,卫生保健导师还组织开展急救教育、健康与饮食等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体能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咨商导师类似于校心理辅导站的心理医生,除了每天的正常工作时间,咨商导师还提供夜间咨商服务以及电话咨商服务,为学生解决学业困扰、感情问题、人际关系以及家人相处等各种问题,做学生身边的心灵捕手。学校的教务处和国内高校的教务处大同小异,不同的是教务处有多名的教务导师,负责学生上课考勤,并将考勤结果与学生上课成绩挂钩。就业辅导室有专门的生涯导师为学生提供职业探索、职能培养、职涯实务以及就业强化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这所大学的各个系院也配备了学生导师,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学生导师由系院从任课老师当中选拔,归系院管理与考核。导师分为班导师和功能性导师。班导师即以班级为单位分配导师,导师扮演的角色有课业解惑者、转介者、沟通协调、情感咨询、学生典范以及良师益友[3],主要职责在于帮助学生解决课业上的问题;发现学生有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转介给专业的机构;沟通协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帮助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人际问题;做学生的引导者和好朋友。这种分配方式责任明确,但不足之处是由于学生的需求日渐多元化,导师难以解决学生各方面的问题,心有余而力不足。作为补充,系院配有功能性导师,即每个系院分别配有一名学习导师、咨商导师和生涯导师,有利于学生接受更加专业的指导,缓解班导师的压力。这所大学的学生管理工作是以功能性导师制度为主,专业化两级分工管理,相互合作,以达到全员育人的效果。
功能性导师制既能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又能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结合功能性导师制的启示,我们探索了四种缓解辅导员角色冲突的途径。
(一)角色减负
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对辅导员的角色适当减负。一般来说,一份职业的工作职责越宽泛就越不明确,考核工作业绩的标准也就越不明确。辅导员工作是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线的,应该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和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如学生处、教务处、后勤处、组织部、教学秘书、党务秘书。对于工作职责有交叉的部分,应该予以划分,避免出现有事就找辅导员现象。比如:宿舍管理工作虽然由后勤处负责,但是因为没有明确的责任人,学生有宿舍有关的问题还是第一时间找辅导员。课堂考勤工作可以由教务处和任课老师共同负责,将上课出勤情况与课程成绩直接挂钩。
(二)角色分类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文件中第一次对辅导员队伍提出专业化、职业化的建设方向[4]。但是我们可以从初步的辅导员分类来完成,比如将辅导员分为心理辅导员、学习辅导员、生活辅导员、管理辅导员、职涯辅导员、思想政治辅导员等,每个系院分别配备多个不同职能的辅导员,由心理辅导员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解决在大学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学习辅导员帮助学生解决在专业学习方面或其他技能学习方面遇到的问题;生活辅导员帮助学生在住宿以及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协助突发性事件的解决;管理辅导员负责事务性工作的处理,如评优评先、奖学金、入党等;职涯辅导员帮助学生结合自身兴趣、性格、价值观、专业,制定符合学生个人特点的职业发展方案,引导大学生做大学中的“职场人”;思想政治辅导员经常性的组织政治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角色培养
将辅导员进行角色分类以后,就要将辅导员进行分类培养,一方面可以从高校相关专业中选拔优秀的毕业生进行培养,比如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行政管理等专业,这些毕业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在辅导员工作中才能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另一方面,辅导员专业的学科建设可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级学科内开设辅导员相关专业,比如心理辅导员、职业生涯辅导员、生活辅导员等等,对该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化的培养,有了专业的学科背景,在实际的工作中才能游刃有余。同时结合辅导员工作岗位的职责和特点,在辅导员相关专业中,还应开设学生宿舍管理、学生突发事件处理、学生心理咨询、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学生社团管理等相关课程,提高辅导员专业课程的综合性。
此外,高校应该通过一系列的专项培训,比如心理辅导培训、职业生涯培训、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培训等,来提升辅导员的专业技能,为辅导员吸收先进理念、拓宽工作思路提供条件,促进辅导员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育人质量。
(四)政策支持
政府主管部门应对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进行进一步的明确,提出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具体措施,进行辅导员角色的专业分类,缓解辅导员角色冲突。同时,应该明确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及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避免造成辅导员职责、权限交叉。
缓解辅导员角色冲突,明确辅导员角色定位,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缓解辅导员的角色负担,进行辅导员专业化分类,对于量化辅导员工作考核,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有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维护高校的稳定,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为促进高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校园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促进了辅导员自觉走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为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2]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R].教育部,2006.
[3]赖樱雪.某科技大学学生对导师角色期待与功能满意度及导生互动关系研究[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2012.
[4]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R].教育部,200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34(2016)03-073-02
基金项目:福建江夏学院青年科研人才培育基金项目(项目编号:JXS201402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薇,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就业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