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的灵魂

2016-04-13 18:36:30袁月娥
教育家 2016年46期
关键词:家长学校老师

文│袁月娥

让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的灵魂

文│袁月娥

2007年,有着20年教育经历的笔者通过竞聘来到了山东省潍坊高新双语学校,成为学校的首任校长。建校初期,高新学校只“新”不“高”——学校新,百事待举,百业待创;校长新,初生牛犊,初出茅庐;老师新,90%是新毕业的青年教师;学生新,全校只有120名学生,100名是新一年级学生;管理干部大多也是没有管理经验的新人。面对此种情况,笔者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每一位老师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找到自己的价值感,让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在这里度过他们幸福快乐的童年。为此,笔者带领全体教师,九年如一日,坚持打造一种文化、三支队伍。

一种文化

一种文化是学乐文化。“学乐”二字,代表了全校师生锲而不舍的精神追求。学,是一种自强不息,学习和成长是一个人生命的主旋律,生命不息,学习和成长不止,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概念。乐,是积极乐观、豁达快乐,而人最大的快乐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快乐。因此学校把引领每一位师生过一种学乐人生作为学校的精神追求。为了使学乐文化得以落地,学校着力打造了教师、家长、学生三支队伍,引领他们过一种学乐人生。

三支队伍

建设一支乐学善教、素质精良的学乐教师队伍 历来人们对教师有诸多赞美,“教师是春蚕”“教师是蜡烛”“教师是人梯”,无疑它们肯定了教师职业的无私奉献,但学校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是奉献者,更是受益者。古人很早就有“教学相长”的论述,这说明老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最大的受益是自身持续不断的学习与成长。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教师角色需要重新定位,不同的角色定位决定着教师不同的发展方向,结合时代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学校认为教师角色应该由春蚕、蜡烛、人梯转变为学习者、研究者、合作者、影响者。

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终生学习的实践者,乐学才能善教。其次,老师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学校提出了研究教育、享受教育的理念,每一个课堂都是实验室,每一名老师都是研究员。在这样一种状态下,老师自然而然地用研究的态度对待每天的每一项工作。教师还应该是一个合作者。教育过程是一个与人合作的过程。与家长合作,与教师合作,与学生合作。合作意识的建立,打开的是资源整合的思路,是借力发展的思路,所以教师必须要树立合作意识。最后,教师还是一个影响者。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孩子的影响不仅在当下,还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为了助力教师四大角色的华丽转身,学校实施了15234教师成长工程。“1”就是一个规划,要求老师要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做有理想、有信念的教育人。“5”即取得五张通行证。学校颠覆了传统培训的模式,采取了通识培训的方法,让老师们像学生一般,从零开始系统地学器乐、学书法、学茶艺、学健体、学摄影,实现教师学习者角色的转变。“2”是指擦亮专有课程、领域专家两张名片,实现教师研究者角色的转变。“3”是指搭建三个台子,助力教师不同纬度、全方位、全领域的发展。“4”即以学习力、研究力、合作力、影响力四力为指标的层级评价,设立了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双语名师、教育家型教师四个层级,引导老师关注自身成长,终生学习,主动发展。

教师角色的华丽转变,让学校的老师成为一个具有巨大能量的自热体,蕴藏在他们体内的教育智慧与热情也因此自然而然地迸发出来,每一位老师在点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

深挖家长资源,打造家校共育、亲子共成长的学乐家长队伍 《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句话告诉大家家校教育是有分工的。所以为了引领家长很好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学校要求家长的角色也要进行转变,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由监督员变为合作者。并提出家校合作的理念——同一颗心,另一只手。学校和家庭两只手,分工不同,但任何一只手都不能缺失。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为引导家长不缺席孩子的成长,深度融入孩子的成长中,学校实施了“五共工程”,即亲子共读书、共运动、共游戏、共游艺、共游历。“五共工程”,不仅密切了亲子关系,而且在活动中家长很好地发挥了教育的职责。

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更是孩子的终生教师。为了让家长胜任好家长教师这一角色,学校开办了家长学校,给家长开设培训课程,定期征集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采取辩论会、论坛、专家讲座等方式,全力帮助家长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水平,形成优质家庭教育,实现与优质学校教育的齐头并进。

为引领家长置身学校教育之中,学校把家长请进来,成为学校的合作者,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成为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填补学校教育的空白。在参与中家长也能更切身体验学校工作的不易,也就多了一份对学校和教师工作的理解、包容。

同时学校积极开发家长资源,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把家长变成学校教育的同盟军。邀请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对孩子们进行更为多样的特长引领、职业启蒙、人生指导。在参与与合作中,家长成了学校教师队伍的有力补充, 成了另一支强有力的教育力量。

培养全面发展,个性突出的学乐学生 生活是教育不竭的源泉。学校在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和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摒弃“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种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形式,提出了“全天生活皆教育”的教育理念,将学校的围墙推倒,让孩子回归到热气腾腾的生活中,在学乐文化的指导下,学校实施生活教育,演绎别样多彩的童年。

一是打开校门,走出去,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孩子的健康快乐首先来自自由,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像小鸟一样在广袤的天地间自由翱翔,打开校门,链接天地这所大学校,让孩子扎根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汲取生活的营养。

社会大学校,天地大课堂,校外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融于社会大教育环境之中,孩子们充分获得了天然知识养分,为他们尽快由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走进校园,嗨起来,给孩子选择和舞台。打开校门办教育,打通了学校与外界之间的教育渠道,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为孩子们提供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体验。但孩子们终究是要回归校园生活的。为了给他们提供丰富多彩、有滋有味的校园生活,保护好他们“玩”的天性,学校每月设立了一个校园节,每个节日设计了6-8个活动版块,近七十个活动,使孩子们天天生活在节日氛围里,每天充满了惊喜和挑战。

三是“我的课堂,我做主”,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孩子们在校内外各项活动中的生龙活虎充分张扬了他们的个性,展现了他们朝气蓬勃、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天性,但一回到课堂依旧沉默不语,形成了很大的反差,这引发了学校的深思——190天的校园生活,四分之三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所以课堂生活不改变,孩子们的童年生活也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必须把课堂这一主阵地还给孩子,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才是真正地基于儿童的立场。

九年求索,九年发展,在学校的发展历程中,老师、家长、孩子身上都深深地烙印着“成长”“快乐”二字。每一个人都通过自己的成长,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享受着人生价值实现后带给自己的快乐。在这种持续不断的学习与成长的环境中,老师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爱生如子,幸福工作,快乐生活;家长更是对学校有了认同感,对教育有了责任感,积极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家校关系空前和谐;孩子个个思维活跃,表达流利,阳光自信。可以说,如今学校的每一个人都实现了心灵的成长,能力的提升,走上了一条学乐人生的幸福之路。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高新双语学校)

猜你喜欢
家长学校老师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趣味(语文)(2020年11期)2020-06-09 05:32:30
我心中的好家长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家长请吃药Ⅱ
萤火(2016年7期)2016-07-19 08:18:54
老师,节日快乐!
送给亲爱的老师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人生十六七(2015年2期)2015-02-28 13:08:06
奇妙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