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中学 赵彩萍
书中有君子
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中学 赵彩萍
君子 生活 诠释
周末借着暖暖的斜阳,在清茶咖啡里读书是一种难得地享受。忽然想起有人说过“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我便将手头的铅笔,连同书签一并夹在所读书页中。回味此句,佩服其为“真君子”,口出哲言。竟又想到了古书中的“君子”一词,故借此再说说“书中君子”吧。
当然,“君子”一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诠释。《诗·伐檀》写道:“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这首诗是说奴隶们辛辛苦苦砍伐檀木,还要运在河边。平时即种庄稼又打猎,而君子(奴隶主)什么都不干,确拥有这一切。这里的君子,显然就是贵族了,所以《白虎通》解说“君者,群也,群下归心也”。自古贵族地位高贵,接受的教育很多,比起一般人,他们优势明显,许多品格是一般人所不具备的,所以人们把贵族称作“君子”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的思想异常活跃,许多人的身份地位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原来的贵族没落了,高贵的身份也没有了。“君子”一词的含义也随之扩大,这个只适合贵族的名词不再是贵族的专利,就连贫民百姓也可以彼此称呼“君子”了。这时期最富有代表性的人物孔子,是一个没落了的贵族子弟,他小时候也吃了不少苦,从小敬慕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人,对君子的言行非常看重。他的《论语》中就有许多关于君子的论述,他编的许多书里无一例外地体现着他尚德崇礼、爱慕君子的仁爱思想,无疑也影响了他身后几千年的中国人。现在我们所讲的君子,就连日本人、韩国人、新加坡人、越南人所讲的君子,与当年的孔子所讲的君子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孔子的时代,人们尊崇的是贵族教育,学的是贵族高雅的礼仪,说的是富有文采的语言,穿戴处事摹仿君子,喜欢把自己看重的人称作君子。如《诗☒淇奥》是这样描述君子的:“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诗的大意是说:“你看啊淇水的山澳里,绿竹婀娜。那美君子啊,文采风流。似象牙经过切磋,似美玉经过打磨。你看他庄重威严,你看他光明磊落。美君子啊,文采风流。把你常记在心里,永不泯灭”。
正是有如此多的人学习模仿君子,才产生了中国的贵族教育,便有了当时的私塾教育,这才诞生了孔子举办平民化教育的壮举,中国社会随之才有了理性化的发展、空前的进步。自孔子以后,我们的许多古代典籍里都包含着君子学说、君子文化。有人称五经之首的《周易》是君子之学,试看《论语》《孟子》《礼记》《尚书》《左传》《国语》二十四史等,哪一个又无不符合君子学说的范畴?这里我不想探讨这个问题,还是回到原命题吧。在那个时期,君子的称谓更趋于社会化、贫民化、多样化。
君子之学的风尚很快深入人心,融入了人们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易☒家人》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这是子女对父母的称谓;后世子孙也可以对先世祖宗称君,如孔安国《尚书序》里有“先君孔子生于周末”,就是例证;人们还可以把弟称为君的,如杜牧《为弟墓誌》就有“君讳顗”;还有,妻子也可以称丈夫为君的,如《诗☒王风》有“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是写在家的妻子怀念久役于外的丈夫。《古乐府☒孔雀东南飞》有“十七为君妇”。《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有“君美甚”。这些都是写妻子称丈夫为君的例子;也有朋友彼此之间称君的,如《史记☒司马穰苴传》就有“百姓之命皆悬于君”,这里君指庄贾,齐王宠臣也;甚至,古代贵为天子皇帝的汉孝文帝也对臣子属下称君。《史记☒申屠嘉传》记载:孝文帝因宠臣郑通的事对丞相申屠嘉说:“君勿言,吾私之”。虽说这是个特例,也说明了“君子”一词在汉代已是多么的使用广泛。至于《周易》中“君子终日乾乾”,“君子以厚德载物”,“谦谦君子”;《论语》中“君子和而不同”“不亦君子乎”种种,都讲的是君子重德、慕德、成德,德才兼备了。
如今,我们正处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开拓未来的特殊时期,立足现在,缅怀古昔,放眼未来,自然也应崇尚君子遗风雅俗。我们现在的教育,无疑是教育培养尽可能多的人成才,应该是不但会上网、会说英语、懂得先进技术,而且也应该具备君子高尚品德的时代新人。然而,我们用中正的眼光静观现实,正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不地道、不君子,我们才强烈地渴望我们的身边有更多的当代君子出现。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任重而道远。
有感于斯,欣然落笔;追思古人,探究古意,遍览君子遗书,拙意未尽然。故孑立寰宇,翘首恭迎坦然之君子,谈吐畅叙,运斤雅正。幸甚幸甚!
何为君子,何为小人。自古以来的读书人们就对这两者的定义从各个方面都作出了详细的表述。然而在如今这样的一个社会中,如何才能够成为一个君子呢?不妨从书中去寻找君子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