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西·叶之秋
朱元璋如何让元朝蒙冤
◎文/江西·叶之秋
说到蒙古建立的元朝,很多人都认为元朝奉行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比如把人分成四等,蒙古人是第一等,色目人第二等,原来金国领地的汉人是第三等,原来南宋领地的汉人是第四等——也叫“南人”。还有一种说法是,元朝把全国人民分成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兵、六农、七匠、八倡、九儒、十丐。总之,在明朝人的笔下,蒙古建立的元朝刻意打压汉人,在元朝的汉族人犹如猪狗,生不如死。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元朝对汉族人真的很残暴吗?
清朝著名学者魏源在他编修的《元史新编》中说:“明朝人特别喜欢批评前朝,总是说元朝一统天下之后,把内外分成三等,对色目人好,对中原人差,对北方人好,对南方人差。对于汉族人,想尽办法提防他们作乱。元朝各个要害部门的官员,几乎全部都是以蒙古人为主的世家大族,汉族人在其中还占不到百分之一二。即便是元朝中期,受到皇帝恩宠的汉人最多也就当到翰林学士为止,从来没有当宰相掌握大权的例子。”
魏源列举的这些观点,对后世影响极大,也是普通民众对元朝的印象。但是不知为什么,后人没有看到魏源的批驳之词,魏源说:“在元世祖忽必烈时代,就重用金国的契丹族人耶律楚材为相。耶律楚材举贤任能,毫无成见。在忽必烈时代,就有汉族人史天泽、刘秉忠参与军政要务,级别等同宰相。另外如赵璧、宋子贞、张文谦、姚枢、许衡、叶李等汉人,都曾经进入中书,辅佐大政。”
元世祖忽必烈有雄才大略,他之所以能够在中原和江南站稳脚跟,和他推行的宽松的民族政策有着必然的联系。那么,元朝究竟有没有区分什么色目人、南人呢?魏源说,有,那是在元朝中后期。
原来,元朝中后期,多数的蒙古族人犹如清朝的八旗子弟一样,成为特权阶级,自然引起各地汉人的不满。随着各地叛乱不断,元朝中央对汉族人的信任也大打折扣。在这样的情况下,才比较明显的歧视汉人和南人。这一点其实可以理解。比如在元朝和朱元璋打仗的时候,把兵权交给汉人,确实很难让人放心,要知道朱元璋他们打的就是民族牌。
至于说十等人的划分——最有名的说读书人是臭老九,其实也是明朝人说的。
明朝人编订的元朝史料也有说漏嘴的时候,比如《元史·刑法》卷首说:“元之刑法,其得在仁厚,其失在乎缓弛而不知检也。”朱元璋在建国后召开军政大会,分析元朝败亡原因,他说:“宋元宽纵,今宜肃纪纲”。原来,历史上真实的元朝,不是一个严刑峻法的朝代,而是一个执法宽仁,甚至宽仁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