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小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新视点研究

2016-04-13 15:22董雅楠
关键词:学习者融合信息技术

轩 颖,董雅楠

大连大学,辽宁 大连 116622

大数据时代下小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新视点研究

轩颖,董雅楠

大连大学,辽宁 大连 116622

“大数据时代”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是必然趋势。与信息技术融合后,教育教学不仅在形式上突显出新技术,教育教学的本质、价值和功能都相应地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然而,与两者深度融合的要求相比较,现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两者的关系仍然是“结合”,而不是融合。融合的目标包括多个方面,授课模式相对减少,在线教育概念消失,定制化学习的出现,等等。提出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策略,主要为转换思路深入学习、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广大教师应用技能、加强学科教学研究和应用指导以及必要的信息技术支持等,从而为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提供新的视角。

大数据;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融合

“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开启了新的时代,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并对人类的认知和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正像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加里·金所说:“这是一场革命,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无论学术界、商界还是政府,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1]源于自身在“大数据时代”中的特殊价值,教育的表现在这种“进程”中备受瞩目,教育如何能既受益于大数据时代,又能成为促进大数据时代进程的重要因素?根据大数据与信息技术的紧密关系,实现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大数据时代教育获得发展的首要条件。什么是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融合的现状如何,怎样实现融合?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结合小学阶段的教育特性,尝试提出一些新的视角和观点,以使大数据时代的教育面貌愈加清晰,价值愈加突显。

一、现状:是结合,不是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关系,不是简单的“1+ 1”式的结合,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互为手段和内容,信息技术不是教育教学内容的光鲜的盛装工具或呈现方式,教育教学内容也不是需要新形式包裹的陈旧内容。其次,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改变了教育教学,教育成了新“教育”,这种“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两者共存成为一个整体,融合后的教育教学不仅在形式上突显出新技术,教育教学的本质、价值和功能都相应地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认识清楚融合的本质十分重要,但是就目前看,对于融合的认识和实践仍然不足,本文根据融合的需要对小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探查,研究发现,目前小学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关系是一种结合,而不是融合。“结合”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教学资料

教师与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教学资料是目前两者结合的主要方式。包括通过网络获取教学材料、收集素材(包括图像素材、声音素材、视频动画、名师观点、专家讲座、或优秀教师的教案等)。例如,想查杜甫的诗给学生分享,教师在互联网上只需要花费不到1分钟的时间就能找到成千上万与杜甫相关联的诗句、图片及讲解。学生也能够在网络上获得对学习有帮助的资料。遇到使我们产生困惑与不解的问题时,学生会借助网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的解题模式已经深入人心,再加上如今电脑、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小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就更为便捷。

(二)利用专业软件辅助教学

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当下在小学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各个方面辅助教学的热门软件非常丰富,如:辅助拼音教学(拼音贝贝、拼音大师)、辅助写字教学(儿童学写字、汉字笔顺精灵)、辅助成语教学(中华成语宝典、成语大全)、辅助古诗教学(唐诗三百首、烟雨阁诗词库)、辅助阅读教学(童话、寓言、故事集、儿童阅读宝库)、辅助作文教学(作文快手、写作之星)等。辅助其他学科的软件,如:数学乐园、小小翻译家等,比比皆是。可见,辅助于教育教学的软件日新月异,软件的更新速度比教材快出好几十倍。运用软件辅助教材,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教材里没有的新颖、与时俱进的学习内容。辅助软件中预设了各种吸引小学生的动画短片、小游戏、童话图片等,可以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帮助教师为学生建立快乐向上的学习氛围。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为从整体上分析信息技术的应用实践情况,笔者对某市多所小学进行了调查与观察,分析多媒体设备、软件的应用情况,得到的数据表明,80%的学科教学都会用到多媒体设备。[2]有部分学科使用率在80%以上,说明这门学科十分依赖于多媒体设备,并将其视为学科教学的一部分。但也有个别学科使用率不足20%,说明还是没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调查结果显示,学科教育中,教师最常用的教育工具或软件为一些通用的办公软件,如Power-Point、Word、Excel、Flash、Photoshop等。在资源类型上,示范性的授课视频、可直接应用于教学的演示课件是目前教师最常用的。

根据以上分析,当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仍然停留在结合层面,而不是融合层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几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第一,对于什么是融合认识不足。目前,对于什么是融合,还未形成正确的认识。大部分人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信息技术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果,是教育教学最好的手段这一层面,对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认识不足。

第二,信息技术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目前,对信息技术的依赖主要是办公室软件和课件制作软件的应用,学科专用教学软件的应用较少,十分不利于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层次整合。学习者的数据也未被很好地利用。学校存储的相当一部分数据资源并没有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利用,存在“有资源没有用”的现象。资源建设存在优质资源缺乏、重复建设、缺乏共享机制、使用率不高的主要问题。

第三,执行环境仍不成熟。机构还是政府、学校,学习自身的在线教育发展都程度不高,在实施过程中也没有采取强有力的执行措施。学校本身没有形成成熟的教育信息化素养,很多教师还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形成与学生在课后进行互相沟通的习惯。学生的参与方式单一,虽然已经有一些课程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实现了共享,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第四,教师技术能力成为两者深度融合的瓶颈。如今能够根据教学需求,选用信息资源并顺利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教师很少,难以在学校形成利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方式的氛围,教师的信息素养亟须提高。部分教师觉得应用设备和资源上课是一种负担。大多数教师未能对身边的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和开发。首先,将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用于教师培训,会使培训成为教师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和负担。其次,教学内容无法满足教师的实际需求。教师培训达不到一定标准,教师所学不能致用,从而没有起到对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的促进作用。[3]

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掌握程度分为六个阶段。知晓阶段:听说过没用过。学习阶段:正在别人的帮助下学习一些基本技能。明白阶段:开始在一些特定的教学情境或任务中使用技术。熟悉阶段:熟练掌握技能。调整阶段:熟练掌握多种应用技能的同时,还会考虑计算机作为一种教学工具的潜在功能。创新阶段:开始创造性地运用技术,对于所用技术的使用效率有一定判断力。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多数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处于初级阶段。分析学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困难,主要是缺少优质教学资源、学生难以适应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缺少足够的计算机技能、没有足够的设计和准备时间、应用的效果不好、缺少足够的硬件条件支持及行政支持,挫伤教师积极性。

一些教师只在有人参观或上公开课的时候使用信息技术,很少主动运用信息化的技术环境进行改革传统教学、构建新型模式的探索研究,这是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这一大潮中最可怕的形式主义。说明教师的教育理念还未真正转变,尚未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封闭式的教学方式仍是主角。

二、目标:新教育、新方式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必然带来教育教学的全新改变,教育将以新的面貌、新的方式呈现出来。

(一)授课模式相对减少

基于标准算法、系统模型、数据挖掘、知识库等信息技术,为每一个学习者制定个性化学习服务,这将成为未来在线教育的发展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会逐渐承担更多的责任,完成更多的知识传递,学习者对教师授课的依赖会越来越小。

(二)教育回归服务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对学习者提供的一种服务,未来的教育将逐渐回归本质,教育行业的中心由教师转向学习者,教育机构必将以学员为中心,为其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持续的学习服务。

教育平台是学习者进行学习的平台,它需要为学习者营造出强烈的学习氛围、强制化的学习状态以及真实有效的互动,它的本质应该是众多学习者的社交平台。未来,教育平台将提供更多的优化课程资源,并且向学习者免费开放,吸引更多的学习者汇聚在教育社区平台。

(三)在线教育概念消失

未来,所有的教学都将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实现,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在互联网环境下发生,线上与线下只意味着不同的环境和教学手段,即便是线下教育,也离不开互联网的应用,其本质上也是在线教育,所以,也就不再有这个概念。

(四)定制化学习的出现

通过对用户数据的采集,借助云端大数据的计算和分析,在线教育可以跟踪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特点、行动和过程,掌握每一位学习者的优势和短板,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更准确的教学,帮助学习者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有效促进人才的培养。

(五)优质资源平等共享

与传统形式相比,在线教育的成本很低,即便是优质的高校教育资源,也能够以相对低廉的成本进行大范围传播,触达世界每个角落的所有人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线教育可以大大促进规模性的人才培养,从而增强国民素养。

(六)4A学习模式的实现

所谓4A指的是anytime、anywhere、anybody、anyway。在线教育突破了时空的限制,颠覆了传统教学的形式,人们可以在任意时间地点进行学习。在互联网大资源里,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学习资源,还可以自由选择学习设备,无论是用手机或平板电脑学习,还是用电视屏幕观看学习视频,都可以成为现实。

(七)教育趣味性的提高

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下,学习材料枯燥无味,教师讲课严肃呆板,导致学习者心不在焉。而在线教育可以有效改善这种情况,通过精巧的设计将学习过程趣味化,学习会像玩游戏一样,通过不断的挑战而不断得到即时激励,吸引学习者持续学习。

(八)教育体系完全重构

在线教育,是在互联网上做教育,不仅要将传统教育搬到互联网上,更应该将两者结合,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改善教育模式。未来,互联网教育可能实现传统学习模式与教育体制的结构,彻底颠覆几千年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重新定制一套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互动模式。

总之,当教育教学与现代教学技术深入融合之时,教室将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场所,是学生集体答疑、做作业的场所,而不再是课堂的主场,学生将学会如何在互联网上高效地学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谈时间增加,教导以辅导为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教师将成为知识的组织者,学习的指导者。

学习内容以学生为主,考试针对学生自主选择,不再是统一的考试;大数据能够为每一位学生创设量身定做的学习环境和个性化课程,大数据比学生本人更了解自己。

课程的体量减小,除了网络公开课之外,国际非营利性在线教育平台可汗学院和TED都是时长非常短的。尤其是TED,最长课程为20多分钟,每段讲一个观点或思想、讲一个问题,学习效率非常高。可汗学院分知识点进行学习,讲课精且可重复学,不用找教师,没听懂反复看。教师在的时候,会反复问问题,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学习思路受影响。

无论是大数据的应用,还是视频教学片等的资源开发利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非常有效。此外,课堂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只要是有互联网的地方就随时随地可以学习。

未来的教育是线下、线上的大融合,融合的最终目的是为教育提供最好的、最高效的解决方案。尊重教育基本规律,坚持教育教学本质,怀着开放的态度去拥抱互联时代,致力于服务学生,只要做到这四点,教育的新时代一定会来临。

三、策略:反思、提高、建设、改革

(一)反思教育教学出发点

1.从实践需要出发进行教育教学。教师讲授的每一堂课、使用的每一种方法,都要从实践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理论逻辑出发,更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要把针对问题作为教学安排的原则。视频课堂教学内容、方法都要有所指,没有所指的教学是无的放矢。要以有效为落脚点倒推信息化教学安排。

2.从学生需要出发进行教育教学。作为教师要深入实际,深入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需要什么,每一个家庭是否具备信息化教学的条件,这是进行个性化教学、安排学生进行课上、课后视频授课的重要前提。教师要针对学生特性,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安排信息化授课。无论是MOOC还是翻转课堂,都是为学生服务的,个性化学习的一种形式。

(二)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技能

1.提高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拓展培训渠道,为专业化发展打下基础。帮助教师具备适应现代化教育环境,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水平,需要学校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地进行集中统一培训。主要培训形式有:现场演示讲解,教师动手操作;上机培训各类多媒体素材搜集加工处理技巧方法、课件制作方法,聘请专家做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专题讲座。

鼓励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院校领导应对信息技术培训工作给予高度的支持,鼓励在职教师学习现代化教学技术,参与在职教师培训方案的实施,为培训学习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必要的经费,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开展校际交流活动。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对优秀教师给予表彰奖励,提高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必须以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提高基本的教学素质为起点。并在教学中通过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积极推广现代教育技术,这是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2.加强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科教学研究,支持学科教师的教学创新应用。学科研究,探索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仅要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发现、收集、汇聚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还要创新培训方式,重视学用结合,为学科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应用指导,教师培训必须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中心,为适应教师实践需要,指导设置分层级的立体式培训内容体系。组织教科研队伍、专家、名师等将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教研、管理活动创新作为课改的重要内容,开展信息化教学新模式、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鼓励创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使具备信息化条件的地区和部分优质学校形成可供其他学校学习的教学模式及案例。

(三)建设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机制

1.建立免费资源库,探索有质量保障的优秀教学资源。加强国家基础资源建设发展策略及共享机制研究,建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免费中小学优秀资源库。探索如何以更快捷的方式向各类地区输送优秀教学资源。

加强对优秀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对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方面的教学研究,探究怎样研发出有较高质量保障、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高效率学习的优秀成果。

2.提高专业软件的研发与推广力度。提升教育软件品质就是利用计算机特性,赋予教育软件个性化和智能化学习的特征,摆脱长期以来“教育软件就是电子书”的形象,提高学习有效性,加强教育软件的学科特征,开发提升教育软件的根本品质,拓展软件适用面。加强学科教育专业软件的研发与推广力度,改变教师过于依赖通用软件的现状,深化学科信息技术应用方式的改革和创新。

(四)改革整体教育体系

关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阶段,以更好地带动全社会教育信息化的改革。信息资源建设严格遵循规范化、标准化的技术路线,进行资源的整合。应用开发应与国际接轨,同时注意发展符合本国国情的特色项目。成立半官方性质的教育信息化统领性专责权力机构,建立教育信息化研究竞争体系。要注重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人本主义精神,利用网络开设多样化的课程服务。

只有国家对教育信息化产业制定针对性的法规和政策,进行必要的财政扶持,才能促进其发展。在教学资源的建设方面,应在“广泛共享、有效聚合、充分利用”设计理念指导下,以服务教学为中心点,在教学一线教师指导下,制作更多有针对性的和实用性的学习资源,扩大多媒体动态资源的比例,注重资源库的应用成效,完成整体教育体系的改革。

[1][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与大数据同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教育信息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组.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专题研究报告[R].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黄济,郭齐家.中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彭琳琳)

轩颖(1978-),女,辽宁铁岭人,大连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小学教育;董雅楠(1991-),女,辽宁大连人,大连大学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2016-05-12

G623.58

A

猜你喜欢
学习者融合信息技术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融合》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