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竞争视角下劣势高新区的发展路径研究

2016-04-13 11:13张朝孝郑舒心
关键词:劣势高新区竞争

张朝孝,郑舒心

(1.四川理工学院 管理学院,四川 自贡643000;2.泰州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泰州225300)

动态竞争视角下劣势高新区的发展路径研究

张朝孝1,郑舒心2

(1.四川理工学院 管理学院,四川 自贡643000;2.泰州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泰州225300)

目前国内外相关文献主要研究在特定区域或全球范围内具有明显优势的知名高新区,忽视了大量不知名的没有优势的高新区如何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忽视了开放市场条件下高新区之间以及高新区与其它经济区之间在资源、政策、人才和产业等方面的竞争。劣势高新区的特殊性在于,它们大多位于三四线城市,受到以省会城市国家高新区、国家产业开发区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中心在人才、资源、技术和产业等方面的竞争,面临着资源缺乏、政策不完善及产业优势不明显等问题,而国内外高新区的成功经验与模式对于这些高新区也不具有借鉴性。外部环境严峻、区内优势缺乏及错失关键发展机遇是导致劣势高新区相关问题的主要原因。劣势高新区应基于动态竞争视角从理念、战略、策略与支撑条件等四个方面来思考其发展路径。劣势高新区必须打破以自我为中心、历史优越感等传统理念制约,通过更新理念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及理清发展思路。在动态竞争战略的制定方面,要重视高新区与比邻的其它高新区、经济区之间的互动影响,注重面上培育、点状突破、逐渐积累、集小胜为大胜。在关键策略方面,劣势高新区应重视以问题导向引领机制体制创新,既要抢抓机遇,更要重视创造机遇。在条件支撑方面,劣势高新区要重视多视角系统优化发展环境,要系统梳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关键条件,强化政府的责任担当与风险承担。

动态竞争;劣势高新区;发展路径;机制体制创新;多视角系统;责任担当;风险承担

DOl:10.11965/xbew20160604

近二十年来国家高新区的数量迅速增长,截止到2015年底国家高新区的总数已经达到了145家。2015年科技部对115家国家高新区进行了综合排名,但并没有公开排名结果,只是向各高新区反馈了其名次。部分高新区则公开了其名次。从已经公开的部分高新区排名可以看出一个基本规律就是,排名靠前的高新区都集中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及政策优势的一线城市,比如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深圳、武汉东湖、成都等高新区都在前十名,而排名靠后的高新区则多在以地级市为主的三线、四线甚至是五线城市,比如安阳高新区、江门高新区、新余高新区、肇庆高新区、延吉高新区,其综合排名则排在80名以后。排名靠前的高新区所在城市往往集聚着全国的优势资源,包括科研院所、人才、人力资源、资金、技术、产业等方面,这些高新区已经瞄准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发展目标,在全球范围内集聚优势资源与产业,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而排名靠后的高新区则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这些地区与一线二线城市相比,在科研院所、人才资源、资金、技术、产业等方面就存在先天性劣势。目前各个高新区都处在激烈竞争状态中,每个高新区都在加大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创新创业的工作力度,因此,资金、技术、人才、产业向优势高新区集聚成为必然趋势。进而排名靠后的高新区不仅很难赶超排名靠前的高新区,其综合实力下降、排名不断后移则不可避免。国家及各省在政策及资源配置层面对优势高新区关注较多,也寄予较高的期望。学术界也多聚焦于研究我国优势高新区的经验、机制、资源配置、产业集聚、产城融合等问题,忽视了不同高新区之间的动态竞争过程,进而忽视了劣势高新区如何生存如何发展的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在梳理关于我国高新区的相关理论文献基础上,着眼于劣势高新区面临的实际问题,从动态竞争理论视角分析劣势高新区形成目前困境的原因与机理、探析劣势高新区的发展路径。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高新区的要素、结构与一般机理

国外文献中与我国“高新区”概念接近的是“创新集群”(Innovative Clusters)或者区域创新系统(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Liyanage(1995)、Broersma(2001)认为,创新集群的本质是创新过程中形成的网络与联系,反映了研究机构与产业之间的合作状况[1-2]。Preissl(2003)则以互动作为创新集群的核心要素,而不是在地理区位上集聚[3]。Steinle和Schiele(2002)将创新集群的互动特征理解为一种俱乐部式的知识交换过程[4]。联系、合作、互动、交换等特征实质就是任何一个技术经济系统的关键特征,因此,Spielkamp和Vopel(1998)把创新集群理解为由多元要素构成的创新系统[5],也可以理解为Marzetti和Montresor(2008)所提出的“以集群内部部门之间技术流动为纽带的通畅的简化技术系统”[6]。目前从系统论的视角与方法来理解创新集群或者区域创新系统已经成为主流认识。Cooke等(1998)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在地理上相互分工和相互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与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体系内组织之间的相互学习是其中的重要因素[7]。在区域创新系统的系统结构方面,Autio(1998)从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将区域创新系统划分为两个子系统,即“知识产生与扩散子系统”和“知识应用与利用子系统”[8]。Padmore和Gibson(1998)提出GEM模型,该模型把区域创新系统分为基础、企业、市场三要素[9]。Edquist和Hommen(2008)将区域创新系统划分为组织、制度和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部分[10]。Doloreux(2002)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四个重要的内部机制,即相互学习、知识生产、临近和社会嵌入性[11]。临近是区域创新系统不同组织之间学习互动的基本条件。网络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临近也突破了系统地理空间的限制。社会嵌入性与我国关于发展高新区的一个概念“产城融合”比较接近,也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一个必要条件。创新集群和区域创新系统虽然概念不同,但是对于高新区的组成要素、内在机制方面的认识是相通的,只是对于互动的形式、过程的分类、子系统划分以及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具有不同的表述或者不同的细化程度。国内外学者对于硅谷的大量研究已经从系统要素层面提出了比较一致的认识,即科研院所、风险资金、高技能劳动力、良好的基础设施、产业基础等硬件,但是根据Saxenian(1994)和Castells(1994)等人的观点,企业家文化和特殊的社会网络也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12-15]。这正是中国高新区最缺乏的、最容易忽视的因素,也是最不容易学习和模仿的因素。

对于我国高新区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新区的机理机制方面。杨建设、赵清波(2000)提出高新区创新系统建设的五个机制,包括激励、融资、人才、考核和服务机制[16]。顾新(2001)借鉴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和方法从知识流动、产业集聚、空间集聚三个方面分析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17]。刘曙光(2002)认为区域创新的运行机制包括动力机制、传导机制、调控机制和服务机制[18]。蒋兴华等(2008)从市场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机制、风险决策机制等方面分析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19]。杨剑等(2010)学者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资金、人才和知识的反馈机制[20]。侯媛媛,刘云(2013)在借鉴关于高新区运行机制的相关理论研究基础上,以中关村高科技园区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高新区创新国际化运行机制[21]。从研究对象看,相关研究主要把在国内外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区作为了研究对象,比如刘子濠、曾国屏(2012)对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以及深圳高科技园区的比较研究[22],欧光军等(2013)对我国56个国家高新区的实证研究[23]。

(二)动态竞争理论背景

作者认为可以将战略管理及博弈论领域的动态竞争概念引入到对我国劣势高新区发展路径的研究中。传统的战略管理理论忽略竞争对手的反应,而竞争对手的反应必然会对组织的战略决策及效果产生影响,这很可能影响组织战略决策的预期效果。为了解决传统战略管理理论在这方面的不足,学者们提出了动态竞争的概念。Edwards(1955)在对企业间竞争对抗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战略是由一连串行动构成的[24]。Ferrier(2001)也指出,战略是由一系列侵略性行动构成的序列[25]。战略管理理论关于动态竞争概念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MaeMil1an、MeCaffrey和VanWijk(1985)对银行业中竞争者模仿的次数进行了研究[26]。Bettis和Weeks(1987)研究了股票市场中宝利来和柯达在一次成像领域的竞争互动[27]。Smith,Grimm,Chen和Gannon (1989)则运用高科技企业的数据,研究了引发快速反击的攻击行动特征[28]。根据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观点,竞争是一个动态过程。企业为获取利润的行动总会打破稳定的现状,因此市场不会达到均衡,除非在竞争缺失的情况下才存在。Young(1996)[29]和Ferrier(1999)[30]在熊彼特理论的基础上,将奥地利经济学的观点融入到动态竞争的研究中。为了解释这种“破坏”,他们认为,当市场机会涌现时,企业能够成功引导并配置资源,以满足顾客需求的行动就是 “创业发明(entrepreneurial discovery)”。

博弈论领域研究企业之间竞争反应的有关理论早于战略管理理论。而最早研究企业之间竞争反应博弈过程的微观经济学理论早于博弈论概念的提出。古诺(Cournot,1838)最早对生产同质产品的企业之间的产量竞争进行了模型研究[31]。伯川德(Bertrand,1883)则运用模型对生产同质产品的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 “伯川德悖论”[32]。豪泰林(Hotelling, 1929)将企业之间的空间差异作为重要变量纳入数学模型分析企业之间价格竞争过程,并解开了“伯川德悖论”[33]。斯坦克尔伯格(Stackelberg,1934)建立了动态博弈模型,将企业博弈行为的先后顺序纳入模型分析,从而证明在产量竞争过程中存在先动优势,而进行价格竞争则存在后动优势[34]。Friedman(1971)对于无名氏定理的证明,揭示了在重复动态博弈过程中,只要参与者有足够的耐心,相互竞争的企业之间选择合作是符合利益最大化原则的[35]。Kreps等人(1982)提出KMRW模型(声誉模型),证明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过程中,即便是有限次重复博弈,参与人也可能会选择合作[36]。这些博弈论领域的有关研究为我们解释了企业之间竞争或者合作的条件,揭示了博弈过程及均衡状态,为企业的战略决策及执行策略提供了借鉴。尤其是博弈论关于动态竞争的“动态”含义的理解及其分析过程都是非常准确的,不仅包括企业之间战略行动的往返影响,还包括时间动态性、行动次序等含义,这些内容极大地丰富了动态竞争的内涵。不过这些研究一般都建立在比较严格的假设基础上,组织战略决策的实际情景的复杂性都超过了模型分析的条件。目前看战略管理的经典文献包括Porter、Barney、Prahalad等人的研究都较少提及或系统性总结博弈论领域的有关研究。

相关文献研究表明,动态竞争的实质是相互具有利益冲突的主体为了最大化自身利益在考虑对方会对自己行为采取对策的基础上采取对自己最优的策略。按照博弈论术语,在动态竞争状态下,任意理性参与人的行为都是其余参与人行为的函数。动态竞争的特征包括时间动态性和行为动态性两个层面。参与人要根据自身在不同时间所面临的内外环境条件因素及竞争对手的行为选择,以及考虑自身行为选择对对手可能造成的行为反应,在此基础上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动态竞争与一般竞争的区别在于,一般竞争不考虑对方的反应,或者双方同时选择策略,从而没有必要没有可能观测对手的反应;在动态竞争条件下参与人可以观测到对方的行为并在随后选择自己的策略,类似于出牌有先后顺序的情况。

二、我国劣势高新区面临的问题与特殊性

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后我们发现目前的研究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大量文献不是以我国处在三四线城市的劣势高新区为研究对象,二是关于高新区的机理或者机制的相关文献没有分析竞争对高新区生存发展的影响。虽然国内外学者初步揭示了高新区的体系结构、运行机理,也对硅谷、中关村等发展比较成功的高新区进行了多维度解析,提出了这些高新区发展的模式,但是我国大量的处于三四线城市的高新区不具备相应的资源、政策及产业优势,对于这些高新区该采取什么发展路径,国内外学者则很少研究。这些在三四线城市的高新区面临的问题还不仅仅是资源缺乏、政策不完善及缺乏产业优势的问题,重要的是国内外高新区的成功经验与一般模式对于这些高新区不具有可借鉴性。因为在开放市场条件下,现在的劣势高新区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中关村、上海张江、深圳等高新区已经经历了要素集聚的初级阶段,并且具备了较强的竞争能力,而劣势高新区还处在资源集聚和产业集聚的初级阶段。激烈的市场竞争必然削弱劣势高新区要素集聚、产业集聚及资源整合的能力。中关村等具有竞争优势高新区,其成长初期是我国市场经济初期,竞争并不是影响高新区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具备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发挥其政策优势,则这些高新区可以迅速发展。但是我国大量的劣势高新区从成立就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这对其成长发展来说,属于先天性不足。因此,关于高新区的理论研究面临的一个迫切的问题就是,竞争环境下劣势高新区如何生存如何发展。

虽然从概念上讲,劣势高新区是指与优势高新区相比不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新区,但是如何界定劣势高新区的范围,并没有形成一致性认识。从现有高新区的地理分布看,可以发现劣势高新区主要分布在经济不太发达的三四线城市,因此通过考察三四线城市高新区的相关数据资料可以近似于替代分析我国劣势高新区的一般性。以四川省为例,位于某地级市的高新区(以ZG及ZG高新区分别代表该市及该城市高新区)、乐山高新区和成都高新区都是国家级高新区,通过对三者进行的不完全数据比较,发现ZG高新区在我国劣势高新区中具有较强代表性。2014年的相关数据显示,ZG国家高新区的入驻企业122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9家,上市公司3家,GDP为232亿元,GDP占全市总额的21.62%,税收总额21.4亿元。但是在经济新常态下,ZG高新区也面临着系列问题。一是高新区的总产值、税收、规模以上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知名品牌数量都偏低。据不完全统计,乐山高新区入驻企业453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8家,上市公司9家,GDP150.7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12.5%。成都高新区企业数量达6万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680家,上市公司26家,GDP为1266亿元,占成都市GDP的比例为11.8%,税收总额达259.7亿元。因此ZG高新区不仅无法与成都高新区比较,在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指标上与乐山高新区也有明显差距。在高新区GDP占全市GDP的比例上,ZG高新区几乎是成都高新区的两倍。这一方面说明ZG高新区在全市经济布局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ZG高新区集聚了全市重要的产业,对高新区外的区县经济具有明显的挤压效应。二是从公开渠道获取的资料显示,ZG高新区在全国排名比较靠后,在省内国家高新区排名也靠后,综合竞争力较弱。三是区内企业以锅炉、泵阀、炭黑、焊接材料、硬质合金、运输设备等传统制造业为主,附加值低,相关行业产能过剩,除华西能源、大西洋等少数几家企业外,亏损停产半停产企业达40%以上。2015年年报显示华西能源的销售净利率为5.36%,而大西洋则为3.91%。这说明即便是最好的两家公司,也仅仅是在微利状态。四是招商引资难度较大,企业外迁、人才外流形势严峻。比如东方锅炉就将部分制造业务搬到德阳。川润股份则在成都和重庆设立子公司。根据ZG市统计年鉴,2008年以来ZG人口增长率和劳动力增长率都呈下降趋势,2010年以来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重明显下降。五是企业对政府依赖严重。面对经营困境,企业不是紧盯市场寻找出路,而是紧盯政府指望在财政、土地等方面获取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比如ZG高新区凯茨阀门公司为山川公司贷款提供担保800万元,但是山川公司没有还贷能力,商业银行要求凯茨阀门公司还款。这本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但是凯茨阀门公司请求政府主管机关协调商业银行增加贷款800万元,降低利息,用以缓解资金周转压力。

三、制约劣势高新区持续发展的原因

通过对ZG、成都、昆明、佛山、深圳等高新区的管委会、区内相关企业及人员进行深入访谈,发现成都、昆明、佛山和深圳高新区都具有不同的特点或者明显优势。成都高新区和昆明高新区都分别处于省会城市,集聚着省内的具有优势及特色的产业,也是区域人才和技术集聚的高地。以昆明高新区为例,在产业布局方面,以云南铜业和云南锡业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为其重点发展产业,占其税收来源的50%以上,生物医药产业具有良好发展势头,税收占比为20%以上。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产业不仅是昆明高新区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在云南省域经济中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人才引进方面,昆明高新区提出,除执行省市人才引进计划外,根据《昆明高新区鼓励高端科技人才进区创新创业实施办法》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分别给与10万元-500万元资金资助,提供三年内免费的100平米-500平米办公场所和100平米-200平米的住房公寓。在财税体制方面,高新区财政实行单独核算,纳入市级预算管理,有独立的金库,税收由市派出机构执行,税收按比例(2:8)上解市财政,高新区获得相应较多的财政收益。

佛山高新区包括分散在五个县区的园区,形成了光电、汽车及零部件、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环保、生物医药、生产性服务业等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2014年GDP为7603亿,财政收入501亿,高新技术企业618家,企业研发中心444个,在经济下行背景下成为全国关注的亮点。佛山高新区的特点在于,五个园区存在良性竞争,依托海外华侨,有广阔的国内、国际资源;园区实体经济基础坚实,都以制造业为主。佛山高新区鼓励本地人创业,鼓励草根创业,形成了一大批稳定的本地民营企业。无独立财政和金库,税收实行分层制。在行政审批方面,市政府下放了规划、国土和项目审批等权限。在人才引进政策方面,除执行省市人才引进计划外,高新区各园区还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政策,比如《佛山市南海区领军人才扶持办法》在配套奖励、住房、安家费、项目经费、项目推荐、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在管委会干部职工的薪酬待遇方面,中层干部年收入平均为35万元,以下干部年收入25万元,明显高于内地高新区。南海园区规定,如果园区绩效完成好的话,年终会多发五个月的工资。较高的薪酬待遇有助于提升管委会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目前深圳高新区应属于国内最具有特色的高新区。深圳高新区的面积只有11.5平方公里,远小于ZG、佛山、昆明和成都等高新区。其年产值则超过50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0家,超过深圳市一半以上,且大部分为科技研发总部企业,有100家上市公司。深圳高新区没有设立管委会,财政、税收、规划、国土、建设、执法、社会事业等全部由深圳市统一管理。组织机构方面,只有一个隶属于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的高新区发展处,总共只有8人,全部为公务员。在人才引进和产业发展政策方面,高新区都是按照深圳市统一规划,没有特殊政策。按照高新处的解释,规划范围的高新区虽然面积很小,也没有特殊政策,但是可以将整个深圳市看做一个高新区。

如果将ZG高新区作为我国劣势高新区的代表,在与昆明、成都、深圳、佛山等高新区进行比较后,我们发现目前不利的经济形势、高新区内在优势丧失以及错失关键发展机遇是劣势高新区陷入目前困境的重要原因。

(一)外部环境严峻

第一,在经济新常态下,全球主要经济体面临持续性衰退,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采取规模化扩张外延式发展的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第二,土地成本、融资成本、人力成本等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而企业在品牌、市场地位等方面不具有优势,因此难以转嫁成本。第三,劣势高新区大多位于三四线城市的现实决定了,劣势高新区在高速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立体交通网络中,没有节点或者不属于重要节点,没有独特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资源,因而不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第四,从竞争的角度看,劣势高新区必然面临临近的优势高新区的竞争。以ZG高新区为例,成渝两市作为省会城市集聚众多优势,必然对辐射区域内相关城市构成强大的虹吸效应,资源、产业、人才、技术向成渝集聚是一种必然现象,高新区的发展必须面对外部竞争的严峻挑战,如果忽视周边大城市高新区的竞争,其结果是自身努力的成效很可能在区域竞争过程中被抵消。

(二)区内优势缺乏

从劣势高新区区内条件分析,可以发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以传统制造业为主,高科技企业、现代服务业等适应于经济新常态的产业薄弱,转型升级的难度较大。二是区内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技术等要素集聚效应较弱,市级和区级财政实力较弱,对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有限,而企业经济效益与政府财政收入之间的联动关系使得企业转型升级与财政收入之间呈现出恶性循环。三是机制体制僵化。高新区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就是灵活高效的机制体制,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提供的条件,应及时做出反应,及时反馈,也是市场的需要,否则企业就难以对市场变化迅速反应。另外,高新区也需要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主动应变,在招商引资、人才引进、政策应变等方面都需要快速反应。但是僵化的体制机制使得高新区的应变能力下降,不仅企业可能错失机遇,高新区也会错失发展机遇。四是政策制度的前瞻性、动态性、战略性不足。着眼于高新区的问题就事论事制定政策措施必然会在与区域中心城市的竞争中凸显弊端。以ZG高新区为例。某公司在2014年购买土地后,全额交付了土地款,根据购地合同,开工后高新区应返还补偿资金900万元,但是历经一年多,该补偿资金迟迟没有落实,致使企业原安排的设备投入、技改资金不能到位,交货延期。

(三)错失关键发展机遇

与任何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高新区的发展不可能是直线式匀速发展,只能是动态非线性发展。国家及各省在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发展战略,其政策导向、产业布局与资源配置都是有侧重的。如果能够在关键阶段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则会赢得发展的先机,少走弯路,如果错失机遇,在以后的追赶过程中则如逆水行舟,付出再大的努力也难以超越。不同的城市都在争资金争项目要政策,在特定阶段如果决策失误丧失机遇,则不同城市之间的竞争就会脱离平衡点。在马太效应影响下,资源、产业逐渐向优先地区集聚,优先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劣势高新区的产业困境不仅与国家节能环保、市场同质化竞争、人力成本攀升等因素关系密切,同时也显示相关企业在政策环境变化过程中没有正确判断风险与机遇。目前部分企业或人才向外转移,也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及时跟进有很大关系。

四、劣势高新区的发展路径

目前关于高新区发展对策之类的系列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集聚、政策优惠、制度创新等方面,忽视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高新区之间、高新区与其它区域经济主体之间存在着资源、产业、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竞争,忽视各高新区及各城市在政策、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激烈的比拼,而竞争是现阶段研究高新区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为此,笔者提出可以借鉴战略管理理论和博弈论的思想和方法从动态竞争视角来研究劣势高新区的发展路径。劣势高新区在制定各种政策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该政策对于本地高新区的影响,还要考虑该政策对于其它高新区的影响,其它高新区的应对策略以及反过来对本高新区的影响。如果不考虑动态竞争过程,本地政策的执行效果有可能会在不同高新区的政策比拼过程中被消耗掉。

基于动态竞争的思路,本文提出劣势高新区应基于动态竞争视角从理念、战略、策略与条件等四个方面来制定发展路径。理念是指引劣势高新区持续发展的先导。战略则是在对劣势高新区内外条件因素综合分析评价基础上在发展目标、产业规划、资源配置、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总体规划、原则与对策。策略是劣势高新区战略实施的具体过程与方法。条件是实施动态竞争战略的支撑与保障。

(一)更新理念

目前国内各地对于高新区比较通行的做法就是放水养鱼,通过将有关行政、税收等权利授予高新区,使其成为一级独立的行政机构。这种做法有助于通过利益机制驱动高新区快速发展,也通过将分散在各个部门的权利进行集成从而实现高新区决策效率与执行效率的提升。调研过程中发现,劣势高新区与所在城市政府之间在责、权、利的分配上还没有理顺,上级政府部门仍然存在着不愿意将权利下放的情况,税收、重大事项审批等权利仍然集中在市级政府。究其原因,则是市政府考虑各区县经济发展的平衡、地方财政实力较弱等因素。深层次看,劣势高新区面临着各种困难,既有客观条件的影响,也有主观因素的制约。要使劣势高新区走出困局,实施二次创业,实现新常态下的跨越与赶超,必须要有新的思路。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必须通过理念的更新,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各种困难与问题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应当是第一位的因素,只有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改变被动局面,才能让高新区注入内在的动力机制。高新区管委会直接面临各种具体问题,处于决策与执行的最前沿,应在明确目标责任的条件下将相关权利下放,实现责权利相匹配,充分发挥高新区管委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要把高新区定位于新常态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龙头,定位于技术创新与人才集聚的高地,那么高新区发展的视野应当跳出本地本省面向全国走向全球。在权利分配以及解决高新区发展的动力机制方面,决策者的视野不应局限于一城一地,应立足于全国面向全球来找准坐标与定位,不应局限于小圈子小范围中比较与权衡,这样高新区的发展才能有大格局,才可能会上台阶。在对ZG高新区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发现“盐井意识”在理念层面对高新区构成制约。井盐化工在ZG乃至中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ZG经济在四川省内也曾经占据比较优势的地位,因此当地人特别是本地官员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从而忽视其它地区在后发优势下的快速发展,这就是所谓的盐井意识。这种盐井意识制约了在政策制定、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等方面的横向比较,制约了人们对于变革的紧迫感,对于以创新为导向的高新区来说是难以相容的。

(二)实施动态竞争战略

高新区在战略谋划方面应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形成自身的特色和如何形成优势。特色与优势是在动态竞争过程中形成与体现的,没有特色没有优势,高新区必然会在动态竞争过程中被边缘化直至淘汰。劣势高新区脱离不了其它高新区、开发区等各种经济区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劣势高新区不可避免地要与其它经济区产生竞争。在自身环境条件、综合竞争实力均没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求生存谋发展,在整体战略上应该选择动态竞争战略。动态竞争战略的要求是,要密切关注与自身构成竞争关系的其它经济区,依据自身资源条件方面的优劣势以及其它经济区的战略选择对自己的影响,从而选择最优的发展策略。不能忽视自身战略对其它经济区的影响,进而要重视其它经济区对自身战略选择的影响。以ZG国家高新区为例,在路径选择过程中应注意成渝高新区、成渝城市群、川南其它高新区对ZG高新区的影响,要避免与优势经济区正面竞争,应选择自身具有优势而其它经济区不能有效反击的战略。如果在战略路径选择上,简单步人后尘,或者可以被人简单模仿,则难以形成自己战略特色,难以形成自身优势。

劣势高新区在发展路径选择方面,应该注重面上培育、点状突破、逐渐积累、集小胜为大胜。面上培育与点状突破就是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运用风险投资的思路建设各种孵化器孵化园广泛培育各种产业,努力抓住各种发展机遇,探索多种发展的可能性。一旦在某些局部形成了特色,具备做强做大的条件,应定向配置资源,加快发展。逐渐积累、集小胜为大胜也是动态竞争战略的重要特点,意味着居于劣势地位的高新区要形成自身的优势与特色,不是朝夕之功,必须要经历较长时间的积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坚持自身的战略定力,另一方面要不断积累自身优势,甚至是不被重视的点滴优势。这就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

从劣势高新区的环境条件看,人才、科研院所、城市区位、经济发展水平等都不具备明显优势,因此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不能成为目前发展的重点。劣势高新区与北京、深圳、成都等国家高新区在资源条件、现实综合实力等方面差距很大,在发展目标和定位上不应照搬。因此,劣势高新区应暂时搁置具有争议性的发展高新技术的目标,做强做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待相关条件具备后,再考虑发展高科技产业。

(三)关键策略选择

在实施动态竞争战略的过程中,虽然涉及方方面面的策略选择,但是应重视两个方面关键策略的选择。一是劣势高新区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如何找准有效的切入点,找到问题的症结;二是如何从时间动态性角度找准关键的时间节点,即机遇的把握。本文认为在切入点方面应重视以问题导向引领机制体制创新,在时间节点上应重视抢抓机遇与创造机遇。

1.以问题导向引领机制体制创新

在深化体制改革的全国大背景下,体制机制创新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中居于重中之重的地位。这种体制改革具有明显的自上而下的特点,能不能有效结合本地具体条件与实际问题关系着体制机制创新的落实与成败。高新区发展过程中的机制体制创新更多地受制于本地的区位、资源、历史、产业等因素,因而具有明显的本地化特点,只有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高新区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的体制与机制创新,才能取得实效。这样的机制与体制创新模式具有明显的自下而上和问题导向的特点。国内很多重大的体制机制创新来源于基层在面临具体问题和难题时所进行的创新实践。比如,重庆为了解决内地企业出口比沿海企业在成本与时效方面的劣势问题,开通渝新欧班列,打通重庆到欧洲的快速陆路通道。现在多条陆海贸易通道的开通上升到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当年安徽小岗村为了解决农民积极性和吃饭问题的土地承包实践,最终上升为改革开放后国家的重大制度创新。而重庆近年尝试的地票制度,则是立足本地实际为解决城市建设用地紧张、耕地保护、城市化等系列问题的重要实践。这些重要的机制体制创新都具有明显的问题导向和本地化特点,可以为高新区发展过程中的机制体制创新在具体思路和切入点上面提供借鉴。通过广泛调查收集并系统梳理高新区面临的诸多具体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点,然后上升到机制体制层面的改革,并推动机制体制创新。在ZG高新区调研过程中反映的特殊问题可能需要上升到机制体制层面的创新。比如高端人才集中在成渝等大城市,而企业难以引进这些高端人才,高新区在留人用人机制方面该有创新设计,才能破解人才难题。在企业效益下滑的情况下,为了降低人工成本,很多企业都有降低或者缓交五险一金的愿望,但是面临着制度障碍。薪酬激励方面,为了与市区其它部门平衡,对高新区管委会各级人员的激励存在明显不足,这些问题都需要制度层面的变革。

2.抢抓机遇与创造机遇并举

调研过程中发现,劣势高新区目前面临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发展历史上的特定选择和在路径依赖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因此要着眼于劣势高新区未来5年10年甚至以后若干年的可持续发展来审视现在的政策措施,要将现在的政策选择上升到高新区未来发展战略机遇的高度来考量。要根据目前的环境条件抢抓发展机遇,不应被动等待机遇,应积极创造发展机遇。具体应强化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是优化产业结构。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让扭亏无望、不符合环保节能的企业有序退出。要解决单一产业格局绑架区域经济的难题,要根据经济周期规律,培育不同经济周期阶段的产业体系,防止高新区发展随经济周期大起大落。第二是大力培育本土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佛山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对各地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有两点:一是不同产业周期组合的合理的产业结构抵消了经济下行状态下单一产业可能造成的风险,不把所有的鸡蛋都装在一个篮子;二是本土企业实力强大。外来企业会基于其利益最大化在不同时期到不同地区寻找发展机遇,很难长期在一个地方立足,当经济环境不利时,很可能转移到更具有政策优势、市场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地方,这样会对本区经济发展带来不确定风险,而本土企业是本地人发展的企业,其乡土观念、人际关系网络都会制约企业的转移。为了优化产业结构以及大力培育本土企业,劣势高新区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通过多种积极措施大力培植本土创新与创业。

(四)创造发展条件

应从战略与策略层面检视劣势高新区内外条件。条件因素包括投资、人才引进、融资、城市环境、技术环境、文化、政策、交通、产业配套等软硬件若干方面。可以从必要条件和关键条件两个方面入手来创造发展条件。在必要条件方面,应基于动态竞争视角对发展环境进行系统优化。在关键条件方面,应强化政府的责任担当和风险承担。

1.多视角系统优化发展环境

人才集聚和投资都需要良好的环境。目前劣势高新区所在城市需要大力发展内河航运、高铁,大力发展物流产业降低物流成本,多渠道改善融资环境、改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基础设施的完善需要政府加大推进力度,要有紧迫感。在融资方面,高新区不能简单将其推向市场,应创新工作思路,运用市场原理在资金的供需之间架设桥梁建立通道。可以借鉴重庆的经验,政府引导国有企业、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等设立投资基金,对引进的产业等进行投资,然后通过上市、财政逐年还本付息等方式回收投资及获得收益。政府并不是直接进行投资运作,只是在资金的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嫁接桥梁。一些大型项目的引进往往面临产业配套的难题,因此应在系统规划的前提下从企业需求、成本、利润、商业机会等多角度综合考虑配套设施、配套产业,需要形成密切的产业集群,从而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人居环境的改善是优化发展环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引进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劣势高新区人力资源和人才外流的主要因素有就业机会、子女教育、城市环境,因此通过大力发展产业、提高各层次教育质量、提高城市医疗水平、优化城市环境可以集聚人才。目前普遍性影响人居环境的两个关键制约因素包括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及高房价问题。这不仅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导向相悖,对人才与人口的集聚也会直接产生挤出效应。高房价对于人才人口集聚不仅造成负面影响,降低现有人口的消费水平,推高本地物价水平,进而推高企业经营成本,制约创新与创业。因此改善人居环境不仅是美化的问题,还是影响人们生命健康的问题,还关系着社会的综合成本,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系统工程。对ZG高新区调研发现的环境因素突出体现在子女教育、医疗和环境污染三个方面。普遍认为ZG在初中高中教育总体实力较弱,父母选择将孩子送到成都、绵阳等地入学。政府也没有针对人才的子女入学问题制定专门的政策。子女入学要选择稍好的学校多靠关系而不是靠政策。在就医方面,本地医疗水平也处于一般水平,人们多选择到成渝大医院就医,另外对人才就医没有制定专门政策。ZG城市污染比较严重,经常处于低度或者中度污染水平,空气质量在省内排名靠后。这些因素明显制约了人才在本地落地生根。

多视角优化发展环境不是站在政府的角度从上往下看问题。总是站在这样的视角,总是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也许就没问题,甚至可能认为环境还不错。从问题导向的角度,应从企业、投资者、外来人员、居民等多角度发现问题,应从顾客、学生家长、患者的角度发现问题,要将所在城市与区域内其它城市、与沿海城市比较发现自身的差距与不足,要学习和借鉴省内外先进经验。在调研过程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就是,劣势高新区往往立足于本地在自我纵向比较中制定政策,缺乏广泛的横向比较,因此政策缺乏横向比较优势。

2.强化政府的责任担当和风险承担

高新区与一般的城市经济、省域经济或区域经济在资源配置的方式上具有明显的区别。一般情况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居于决定性作用。但是高新区的发展目标、产业导向与一般的经济区域具有明显的区别。高新区侧重于高新技术及产业化,侧重于新兴产业的培育,相关产业并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因而在发展路径上应与市场资源配置的思路相区别。政府需要深入思考在发展高新区过程中承担的职责,包括制定合理的政策、提供相关资源、优化产业环境等因素。从总体上看,在发展高新区的过程中,政府应承担的责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不同市场主体之间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二是在机制体制层面以政府的责任担当与信誉为高新区的发展提供保障,并承担相应的风险。在招商引资、产学研相结合、支持创业创新等方面都存在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存在可能成为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并阻碍创新、创业与合作。如果政府凭借其强有力的信誉作为后盾,则可以消除相关方的顾虑,促成合作的达成。这对政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政府要信守承诺,敢于承诺,要有责任担当。二是高新区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难题与鸡生蛋蛋生鸡类似,属于问题的症结所在,此时需要政府积极介入交易过程,要为决策买单,承担最终的风险。比如,重庆在提出发展渝新欧铁路大动脉的过程中,就面临着很多问题。重庆市在与铁道部谈判过程中,要求铁道部降低运费。铁道部则要求重庆提升运量,认为运量提高了运费才能降低。重庆市认为铁道部降低运费之后才能提高运量。这就是症结所在。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重庆市提出铁道部首先降低运费,如果运量达不到要求,亏多少重庆市补多少。结果运费降低之后,运量增加,重庆市不需要弥补。在此过程中,重庆市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更重要的是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担当和风险承担意识与作为,值得借鉴。

五、结论与展望

我国劣势高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三四五线城市。不仅在所有高新区的排名中靠后,在高新区的产值、税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上市公司数量等方面不能与以省会城市为代表的一线城市高新区相比,在区位优势、基础设施、人才集聚、产业结构等方面则存在着越来越大的差距。在经济新常态下,不仅劣势高新区所处外在环境更加严峻,而内部优势缺乏以及错失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机遇也是制约这些劣势高新区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如何转型发展的路径方面,劣势高新区应抛弃简单照搬模仿硅谷、中关村、张江、深圳等具有明显优势的高新区,应重视开放市场下不同高新区之间、高新区与其它经济区之间的竞争因素对于其自身在要素集聚、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影响,应从动态竞争视角确定本区的发展路径。具体来说,劣势高新区要从动态竞争视角进行理念更新和战略规划,在策略层面要以问题导向引领机制体制创新以及抢抓机遇与创造机遇,在支撑条件方面要多视角优化发展环境及强化政府的责任担当与风险承担。

本文研究思路、观点与结论建立在关于高新区、战略管理、博弈论等理论研究及对于部分高新区的实地调研基础上,属于定性化的理论研究。劣势高新区在实施动态竞争战略过程中涉及到多方博弈过程。不同层级的政府之间、不同高新区之间、高新区管委会与区内企业之间、不同企业之间都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博弈过程。对这些博弈过程的深入探究、模型化刻画与分析对于揭示劣势高新区实施动态竞争战略的机理、过程及关键因素与条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Shantha Liyanage.Breeding Innovation C luster through Collaborative Research Networks[J].Technovation, 1995(9)∶553-567.

[2]Broersma L.The role of Services in Innovative Clusters[R].Netherlands∶Paperw 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Research Programme Structural Information Provision on Innovation in Services(SIID)for the Ministry of Econom ic Affairs,Directorate for General Technology,Policy,October,2001.

[3]Preissl B.Innovation clusters:Combining Physical and Virtual Links[R].Berlin,Germany∶DIW Berlin,Discussion Papers,2003.

[4]Steinle,Clausand Schiele,Holger.When Do IndustriesCluster?A Proposalon how to Assessan Industry's Propensity to Concentrate at a Single Region or Nation[J].Research Policy,2002∶849-858.

[5]Alfred Spielkamp,Katrin Vopel.Mapping Innovative Clusters i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R].Zew Centre for European Econom ic Research,Germany,1998(August).

[6]Marzetti G V,Montresor S.Innovation Clusters in Technological Systems∶A Network Analysis of 15 OECD Countries for the M id-1990s[J].Industry and Innovation,2008(3)∶321-346.

[7]Cooke P.,Braczyk H.J.Heidenreich M.H.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The Role of Governance in a Globalized W orld[M].London∶ULC Press,1996.

[8]Autio E.Evaluation of RTD in 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J].European Plan Studies,1998(2)∶131-140.

[9]Padmore T.,Gibson H.Modeling System InnovationⅡ∶A FrameWork For Industrial Clusters Analysis in Regions[J].Research Policy,1998(26)∶10-15.

[10]Edquist C.Hummen l.Small Country Innovation Systems∶Globalization Change and Policy in Asia and Europe[M].Cheltenham,UK∶Edward Elgar,2008.

[11]Doloreux D.WhatWe Should Know about Regional Systemsof Innovation[J].Technology in Society, 2002(24)∶243-263.

[12]Asheim B.Isaksen A.Location,Agglomeration and Innovation∶towards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Norway[J].European Plan Studies,1997(3)∶299-330.

[13]Asheim B.Coenen L.Know ledge Bases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Comparing Nordic C lusters [J].Research Policy,2005(34)∶1173-1190.

[14]Saxenian A.Culture and Competi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128[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

[15]Castells M,Hall P.Techno Poles of the World∶the Making of Twenty-First-Century Industrial Complexes[M].London∶Rout Ledge,1994.

[16]杨建设,赵清波.高新区创新体系的总体思路和主攻方向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0(2)∶53-56.

[17]顾新.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J].中国软科学,2001(11)∶104-107.

[18]刘曙光.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及启示[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9)∶29-32.

[19]蒋兴华,万庆良,邓飞其,等.区域产业技术自主创新体系构建及运行机制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8(2)∶46-50.

[20]杨剑,杨锋,王树恩.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0(4)∶1-6.

[21]侯媛媛,刘云.高新区创新国际化运行机制及绩效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3(11)∶720-725.

[22]刘字濠,曾国屏.创新集群理论视角及中关村、张江和深圳高新区发展路径比较[J].特区经济,2012 (10)∶243-245.

[23]欧光军,刘思云,蒋环云,等.产业集群视角下高新区协同创新能力评价与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7)∶123-128.

[24]Edwards C.D.Conglomerate bigness as a source of power[M].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5.

[25]Ferrier,W.J.Navigating the competitive landscape∶The drivers and consequences of competitive aggressiveness[J].Academy ofM anagement Journal,2001(44)∶858-877.

[26]MacM illan I.C.,M cCaffery M.L.&Van W ijk G.Competitors’responses to easily imitated new products-Exploring commercialbanking product introduction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5(6)∶75-86.

[27]Bettis,R.,A.&W eeks,D.Financial returns and strategic interaction∶The case of instant photograph[J]. Strategic M anagement Journal,1987(8)∶549-563.

[28]Smith K.G.,Grimm C.M.,and Chen M.J.&Gannon M.J.Predictors of competitive strategic actions∶Theory and prelim inary evidence[J].Journalof BusinessResearch,1989(18)∶245-258.

[29]Young,G.,Sm ith,K.G.&Grimm,C.M.“Austrian”and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perspectives on firm-level competitive activity and performance[J].O rganization Science,1996(3)∶243-254.

[30]Ferrier W.,Smith K.G.,&Grimm C.The Role of Competitive Action in Market Share Erosion and Industry Dethronement∶A study of Industry Leadersand Challengers[J].Academy ofManagement Journal, 1999(42)∶372-388.

[31]Cournot,A.Researchesinto theMathematicalPrinciplesofTheory ofW ealth[M].New York∶Macmillan, 1897.

[32]Bertrand,J.Theorie Mathematique de la Richesse Sociale[J].JournalDesSavants,1883∶499-508.

[33]Hottelling,H.Stability in Competition[J].Econom ic journal,1929(39)∶41-57.

[34]Stackelberg,H.Von.Marktform und Gleichgew icht[M].Vienna∶Julia Springer,1934.

[35]Friedman,J.ANoncooperative Equilibrium for Supergame[J].Review ofEconom ic Studies,1971(38)∶1-12.

[36]Kreps,D.,P.M ilgrom,J.Roberts and R.W ilson.R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Finitely Repeated Prisoners’Dilemma[J].Journalof Econom ic Theory,1982(27)∶245-252.

责任编校:陈于后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China's Inferior High Tech Zo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ynam ic Com petition

ZHANG Chaoxiao1,ZHENG Shuxin2
(1.School ofManagement,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Engineering,Zigong 643000; 2.School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Taizhou University,Taizhou 225300,China)

At present,most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literatures relevant to high-tech zones focused on well-known high-tech zones in specific regions,and a large number of unknown high-tech zones are ignored.And the problem of how the high-tech zoneswithout any advantages can survive and develop under open market conditions is also ignored.Another problem is that importance has not been paid to competition between differenthigh-tech zones and between high-tech zone and other economic zones to obtain resources, talents and industries,and tomake policy.The particularity of inferior zones lies in the fact thatmost of them are located in cities of three or four line.They compete with regional economic centers in the capital cities which have national high-tech zone or nation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to obtain talents,resources, technology and industry.They are faced with the problems of resources lack,imperfect policy and industrial advantage lack.And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patter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high-tech zones cannotbe adopted.Severe external environment,lack of inner advantages and losing key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re main reasons leading to the particular problems of the inferior high-tech zones.The inferior high-tech zones should think of the development path,which includes four aspects such as idea,strategy,tactics and supporting condi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ynamic competition.Inferior high tech zone should get rid of the traditional concepts of self-center,self-vertical comparison,self-superiority and so on.In the dynamic competition strategy,inferior high-tech zon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teraction between itself and other hightech zones and economic zones,and focus on cultivating and accumulating advantages step by step.At the facetof key tactics,the inferior high-tech zon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mechanism and system innovation based on problems-leading,seizing opportunities and creating opportunities simultaneously.In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s,the inferior high-tech zon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optimizing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from many angles,and strengthening the government's responsibility and risk bearing.

dynamic competition;inferior high-tech zone;development path;mechanism and system innovation;multipleviewpointssystem;responsibilitybearing;risk taking

F29

:A

:1672-8580(2016)06-0032-15

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项目(2015ZR0085);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研究中心项目(CSZ14004);四川理工学院人才引进项目(2014RC21)

张朝孝,博士,副教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E-mail:zhangchaoxiao@163.com)

猜你喜欢
劣势高新区竞争
劣势或许会成为优势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近亲繁殖:并非全部是劣势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感谢竞争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公立医院优势变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