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婧
白先勇“文化中国”观及其文化实践研究
□汤婧
白先勇作为出生于大陆的台湾作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虽然随着现世的潮流不断辗转,但其心中始终对国家充满着浓浓的关爱,内心深处有着强烈的中国文化观念。了解白先勇“文化中国”观,既可以深刻地感受其独特的文化价值意识,还可以深层次领略文化的魅力。
白先勇认为,真正的“文化中国”实际上是一种中华文化观念,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继承。在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并传播文化的过程中,文化可以给予人们强大的力量,使自身独树一帜,抵挡不良文化的侵害,并对中国文化产生认同感,逐渐消除政治局域所带来的隔膜,这样的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中国”观。
白先勇是回族人,出生于中国大陆广西,其一生具有传奇色彩,漂泊的生活给予了他形成特殊的思想价值观念的机会。其父亲为国民党上校白崇禧,白先勇年幼时跟随家人不断迁居。正是由于其一生不甘于平庸,其文化中国观念才更加强烈。其代表作品有小说集《台北人》《寂寞的十七岁》等,还有长篇连载小说《孽子》、散文集《蓦然回首》。白先勇的多部作品,例如1970年在现代文学第四十二期发表的《花桥荣记》、1971年在现代文学第四十三期发表的《国葬》等等,都流传至今,对当代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白先勇还编著了《青春版牡丹亭》进行了世界公演,并取得了良好成绩。在白先勇的作品中不难发现,其作品具有贯通中西的风格,并对巴蜀文化具有深刻的情结。虽然自身家境优越,但在白先勇内心之中,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他同情底层劳动者,这种独特的经历与文化观念,致使其始终秉承文化中国的观念。
白先勇从小受到中国民间文学及古典作品的文化熏染,因此塑造了其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文化素养。在实际作品创造之中,白先勇独树一帜,形成了其自身较为鲜明的创作风格,其作品之中表现出的“文化中国”观对于后代具有深刻的意义。①白先勇虽然长期生活于台湾地区和美国,但是其思想价值观,以及作品中渗透出的独特的民族文化,体现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欣赏。白先勇不论其作品还是自身的社会意识都渗透着一种“文化中国”观,这种“文化中国”观具体体现在“文化家园”与“文化统一”之中。
(一)文化家园
白先勇一生之中,具有浓重的漂泊感。在战争年代,白先勇随着家人搬迁至重庆、后转至南京和上海,最后在20世纪40年代末迁居至香港,直至20世纪50初迁居至台湾。1962年其母亲去世,白先勇毅然决然出国访美。母亲的去世给予白先勇沉重打击,并在美国写下《芝加哥之死》,这一著作发表也象征着,其将中国文化与涉外文化相结合,并使其走入新的成熟境界。20世纪70年代,白先勇回到祖国。正是由于白先勇早年的经历,使得他更加深刻认识“文化中国”的含义。②在一次访谈中白先勇提及在美国阶段,对于家园的思念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思念,而是一种痛彻心扉的对家园的怀念。白先勇认为家园不单纯为一个房子,亦或者是一个地方,而是所有关于中国记忆的概括。文化家园即一种文化的归属,中华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沉淀的文化精髓,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引以为傲的文化基础,不论身处何地,不论思想受到其他文化多大的冲击,都应该保留一种文化观念与文化归属感。
白先勇的文化已经超越了既定的政治界限,不论曾经或者至今一些家园无法回归,但是在白先勇心中,祖国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将“家”和“国”统一起来才是真正的家园。③
(二)文化统一
白先勇在美国时曾讲过,不论其自身在美国居住多少年,他还是地道的中国人。20世纪80年代中期,关于中国,白先勇认为不论哪种政体领导,都需要尊崇中国的传统文化,即使当今政体难以统一,但是在文化上,要始终保持一致,不能将文化分割开来。白先勇这种文化思想在当时得到了国民党陈立夫的赞许,陈立夫提案建立中国文化统一,虽然这一提案遭到了国民党的拒绝,但是这一思想进一步促进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在白先勇心中,认为中国地域的分割,并不能影响其文化的统一,海峡两岸本属于文化的同一支,即“文化中国”,需要从中国文化的大方面着手,进行文化的整合和传承。④
(三)文化复兴
五四运动掀开了新文化序幕,但是白先勇认为五四运动从其运动方向来讲,忽视了人文观念,反对传统并非要全盘否认,而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⑤在新中国发展之初,为了发展经济而一味学习西方的方式与做法,因此导致现代中国人忽视中国文化,使得外国文化入侵,崇洋媚外现象屡见不鲜。白先勇敢于批评当今人们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在白先勇看来,即使是希特勒掌控法国时,也没有胆量去摧毁法国的文化,因此文化的魅力是无穷的,但是从当前的教育理念上看,我们受西方文化观念影响太重,这无疑是中国人在贬毁我们的文化。在21世纪和平的年代中,不存在众多的内忧外患,因此正是文化复兴的大好时代。现代的文化复兴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白先勇认为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但是要坚持信念,努力达到“文化中国”的最高境界。
现阶段社会重在强调和谐理念的贯彻。我国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作为国际上的泱泱大国,历史文化组成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一支重要力量。白先勇曾经强调,二十一世纪,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之前的一百多年以来,在人们的心目当中始终隐含着一种文化衰落所带来的痛苦。⑥毕竟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命脉,民族文化一旦缺失,就好似人们没有了灵魂。因此,对文化的救赎实质上就是民族灵魂的回归。而白先勇对中国文化的复兴,在抱持着忧虑的同时,也持有更多的期许。从白先勇几十年前的《台北人》一直到《牡丹亭》,再到最近的《父亲与民国——白崇禧将军身影集》,所有作品当中充满了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关怀之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更赋予其中国文化观以积极的现代实践价值。
(一)情系两岸的责任依归
白先勇作品全面走进人们的视野是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台北人》《纽约客》等作品均是对几代人的飘零史进行刻画,其中所蕴含的叹古惜今之意味绵长深厚。在白先勇看来,失落与遗憾贯穿所有人的一生,但并不代表负面的情绪是毫无价值的,唯有通过文字将其进行加工与萃取,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成为推动人们以饱满状态继续前行的动力。简单来说,其意所指的是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发展至现代化,文学教化的意义不容忽视,精神的统一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一种境界,所有的创伤也都能够利用文学来进行弥补,当然亦包括政治层面。本文认为,大陆与台湾同根同祖,无论是语言抑或是文化,都具有相互认同的同根基础,因此,两岸的文化合作所涉及的基础领域并不存在任何的障碍。⑦从这方面看来,白先勇所持的中华文化观,对于推动海峡两岸文化领域的交融具有积极的作用。鉴于两岸拥有共同的文化根源,因此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实为两岸的共同责任。
(二)现世文学的文化参照
关于白先勇的小说,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而白先勇曾在美国“寄人篱下”的日子是对其文学造诣影响最深的时期,“形单影只”与“万家灯火”的云泥之别构成了撞开其文学灵魂的落差力量。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与环境当中,使白先勇进一步认清了“混沌”的根源是死亡,要想使人生再次“倒影”,则必须要清澈起来。⑧本文认为,在我国经济水平与综合国力日益上升的当下,精神文明的建设成为了促进社会进一步发展之必须,白先勇的文化中国观为现世人们提供了一个鲜明的“文化参照”,有利于辅助国家立足于当前,重新对一切“不明晰”的现状进行审视,进而在诸多学者们的同声呼唤下,进一步提高对文学的重视,促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三)人情世故的艺术升华
有学者认为,白先勇的文学作品当中,最高的价值就在于其小说作品当中的“对话”艺术。客观地讲,话语是人类交流的基础,通过话语,能够以最直接的方式来了解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从旁人的对话中也能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因此,话语的艺术主要体现在人们对于人情世故的认知层面。本文认为,白先勇文学作品当中的这种特点倘若将其上升到中国文化观的高度,似乎亦存在其合理之处。相比之下,大陆很多作家更乐于通过丰富的想象力使文字的驰骋不受任何束缚,而从白先勇作品当中,人们能够感受到的是其充满古典主义的内敛风格,弦外之音一旦被读者“奏响”,则所产生的效果,亦是余音绕梁、不绝于耳并且耐人寻味。从此角度来看,白先勇的中国文化观又似乎与中华传统儒家思想文化有着共通之处。长期以来,我国的主要“性格”特点便是以中庸为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无不体现了我国的和谐之道,正是因为具有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得我国在发展过程当中始终致力于建设以人为本的社会。⑨
(四)文化复兴的精神洗礼
白先勇的昆曲《牡丹亭》,是其创作传统艺术的实践,其实在二十一世纪之前他便有了致力于昆曲艺术的想法。白先勇始终专注于如何将传统戏曲艺术中的程式去除以更好地走进人们心中。因为在白先勇看来,传统并非一个静止的概念,实际上也是建立于传承与改良基础之上的,就好比中国五千年文化,经由时间的洗礼不断去粗取精,并兼收全新的元素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继往开来的记录。⑩但人们能够感受到的白先勇的另一层面的忧虑也十分明显,那就是既要将中国文化的精髓保留住,同时还要将一些停留在人们心目中的固有认知推翻,使文化在现代舞台上依然能够绽放出新世纪的光彩。然而,中华文化的复兴,在白先勇看来却是充满着很大程度的悲观的,他曾坦言希望每个学生能够至少感受到一次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美学,以此来升华精神层面的认识,而后才能立足于一个全新的高度来对中国的文化进行赏识。正是因为白先勇对中国文化的担忧,如同警钟一般敲响了众多人的悟性,而在“混沌”环境中的“当头棒喝”,无异于一剂良药,使每个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获得升级。
综上所述,在白先勇的“文化中国”观中,蕴藏着对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白先勇文化中体现出的情系两岸的责任依归和现世文学的文化参照,是对人情世故的艺术升华,也是对文化复兴的精神洗礼。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当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对于进一步促进国家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族文化的复兴,亦将迎来新的曙光。
注释:
①黄继树.白先勇与“文化中国”[J].东方丛刊,2007 (01)
②张丽雯.边缘人身份与白先勇的小说创作[D].山东师范大学,2014
③连雪雪.白先勇小说凄婉风格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
④孙慧君.论白先勇的创作心态[D].山东师范大学,2013
⑤程远旺.论白先勇对人的存在困境的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0
⑥宋芳.白先勇与太宰治作品中悼亡贵族情结的比较[D].辽宁大学,2014
⑦田莎.论白先勇小说创作的女性视角[D].西南大学,2006
⑧刘书慧.论白先勇小说的感伤意蕴[D].延边大学,2007
⑨张瑞.白先勇小说异族形象研究[D].暨南大学,2013
⑩李咏梅.论白先勇的“文化中国”观[J].南方文坛,2013(04)
(作者单位:广西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