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电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宿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6-04-13 04:44许晨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订单式订单校企

许晨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宿州 234000)

基于机电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宿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许晨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文章通过对建立在“订单式”培养模式上的“校企合作”进行研究,与共建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制定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以订单的方式对学生的实习、就业进行改革。利用校企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用“工学交替”的模式进行日常教学与实训管理,把经过培养的学生输送到合作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和就业,完成对“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创新。

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产学研结合;特色订单班

高职的教育,是培养介于“科研型”与“操作型”之间并且具备特定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大多采用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这种形式,通过这种形式的培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收效良好得到了广泛共识。而建立在“订单式”培养模式上的“校企合作”,是以促进就业为突破口,与共建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制定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以订单的方式对学生的实习、就业进行改革。利用校企的资源互补,调整学校师资力量、改进企业生产技术、更新教学或生产设备,利用校企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用“工学交替”的模式进行日常教学与实训管理,经过培养的学生直接到合作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和就业,这是一种创新型的培养模式[1]。本文选择对宿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加以研究,促进学生的培养、专业的建设、学院的发展、区域经济的繁荣。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并辐射安徽,自2005年起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就已探索出一条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并且积极地与合肥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芜湖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安徽尊贵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安徽雨润、芜湖奇瑞汽车有限公司等省内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与共建关系。

基于“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的基础就是对“订单培养”与“校企合作”的深度、紧密度加以分析。“订单式的校企合作”,需要共建企业向高等职业院校制定“订规格、订标准、订质量”的“人才订单”,从而实现“工学交替”。在对“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不断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力求打造新型校企合作关系,弥补旧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种种不足,最终实现高职院校、合作企业和学生的 “三赢”。在此过程中要求企业参与专业建设与开发,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参与专业课程的建设和开发,参与教学过程的管理和教学评价,为院校提供教育教学的师资力量定期授课,在授课过程中把企业生产技术应用到实践和实习中,制定学生的职业技术和资格标准,参与到学院实习指导校本教材建设中,校企合作企业要定期提供充足的实习、实训资源和场地,配备与之对应的教学仪器和学生实际操练的实践教学空间、生产设备等,而学院借助企业之力实现校外实践基地、顶岗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全面发展。通过本研究,把高职院校与合作共建企业结合起来,为订单培养的企业输送其岗位所需要的实用性技术人才。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如下特点:

(一)突出“订单”,确保学生的顶岗实习与就业的优质环境。“订单”是创新型“校企合作”区别于其它“校企合作”的关键要点之一,在新生进校后校企双方就“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施时间、合作规模、合作内容,共建资源等要素进行协商制定,把以上内容写入到合作协议中去,并通过一定的法律手段保障协议的实施。通过签订定协议合同,确定各自的职责和义务。学院按照签订协议的框架和规则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订单式合作企业保证在培养过程中参与进来把自身对学生的要求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并能确保学生通过学校的学习并合格后能成为企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2]。有了“订单”,高等职业院校在招生、就业上就有了优势和保障,真正的做到了“以就业为导向”。“订单式”合作企业只需全力的去培养学生,而不用考虑用人短缺、人才培养成熟后离职的不利因素。

(二)根据企业的生产实际,共同培养人才。国家对高职院校的要求是培养服务于经济发展、社会人才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更能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因而可以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实施“校企合作、订单培养”,高职院校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而选择合作对象,根据企业的需要设置工科专业的教学大纲,通过广泛的调研分析“对岗下药”,凝练培养能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企业需要的“职业人”能力。修订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课程安排、教学大纲、学时调整、实践方案、实训计划、师资力量、技能考核及相应施行保障等,以保证“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校企的对接,满足企业之需。

(三)“校企联姻”,科研与实践共同发展。“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是“校企联姻”的一种表现,是建立在共同合作、共同发展关系上的深层次合作,是建立在保障“订单式”合作企业的用人环境和高职院校健康有力的发展基础之上的高端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创新,给“产、学、研结合”创造了有力的支持,它推动了企业的技术更新、高职院校的科研创新。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和合作,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完全可以深入企业,以企业所需的技术为研究对象,同时企业中技术骨干也参与进来,共同研究有利于企业生产、改进工艺、提高效率的新技术,为合作共建企业开展技术的更新、产品的研发、市场的开拓提供技术支持[3]。同时,通过产、学、研深度结合,让“订单式”培养中的人才,在学校专职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的带领下,共同为合作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生产线的改造、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优先的保障,以此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

(四)“共同参与”,“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质量。“共同参与”是“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人才培养中的基本要求,对“校企合作、订单培养”而言,校企双方在协议施行过程中要逐步落实“合作”的正常稳步进行。包括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特色订单班”的建立,招生宣传、专业的建设、课程的建设、就业的导向等;共同确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及实习计划,确定教学大纲,编制校企合作教材等。参与“特色订单班”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让职业人的准则深入学生内心,教师队伍由院校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共同组建。共同开展师资队伍的建设、产品技术开发、实验实训设施设备的建设、职业技能鉴定等。共同参与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中。共同参与教学质量的监督,对教学的成效和教学质量的监督、评估,学生技能的考核等,以提高“特色订单班”学生的培养质量。

我院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努力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负责人与骨干教师,让教师亲身参与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人才培养之中。综合利用各高校优质资源,积累相关科研经验,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推进专业建设。机电一体化业王海波 (于2011.3-2012.2)、杨培善(于2012.6-2013.3)、许晨(于2014.2-2014.8)、董翠翠(于2013.3-2013.12)等教师到以上企业学习锻炼并驻厂指导实习。校企合作企业——安徽尊贵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合肥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的质量与产品生产工艺部门的技术负责人与骨干定期来校教授“制冷设备原理、构造、生产线组成、制冷工艺规程、生产线生产操作、生产线故障诊断与维护”等方面的理论与实操课程,并且作为客座教师指导校内实习实训(月均24课时)。实习驻点指导教师管理学生的生活与工作,帮助实习生适应企业的生产环境,在顶岗实习中扮演“知心姐姐”与可以依靠的亲人角色;做到学生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及时处理实习期间发生的异常情况,掌握对学生的异动情况;指导学生把在校学习的知识与为人处世的方法融入到企业中,掌握企业中的“生存法则”。教师作为一座桥梁,在驻厂过程中对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提供一线的生产实践意见;与合作企业生产研发的技术人员交流,听取企业的要求,从而改进在校教学的内容,使之与生产实际相符合。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合作开发校本教材,以一线生产实际进行课题的研究,既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又能深度体现“工学交替”,在校企共建中把教师和企业人员融入进去,最终推动教学的改革。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2014年安徽尊贵电器集团有限公司针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开设了“尊贵电器免学费班”与尊贵电器集团联合招生,实行订单培养;采用工学交替,免收学费,享受尊贵电器集团的奖助学金并计划把“LED及线束”部分生产车间搬至学院机电实训中心,芜湖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赠予我院2台奇瑞A3汽车作为实习实训设备,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赠予我院2台制冷设备与压缩机,为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我系已经申报院级精品课程《电器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与合作厂方编写工作、实习指导书四本——《焊接技术实习指导书》、《ZG-358冰箱装配操作工艺》、《压缩机生产工艺指导》、《LED良品检测规范》,以上为进一步地发展“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中要达到订单式合作企业特色的基本要求。在该人才培养模式下要培养集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职业操守、先进的职业素质与一体,适应“订单式”合作企业一线生产、技术革新、先进管理等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人素质”的先进技术应用型人才。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企业合作用人标准。通过合作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质的实习实训条件,建设较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学队伍和顶岗实习就业基地,提升教学整体教学水平。

三、结语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是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实现在校的教育与企业对接“完美契合”的重要途径。“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的深层次合作,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是完全根据企业岗位的需求来进行,专门培养企业一线实用型人才。在实施的进程中,校企共建共同参与,保证了对人才培养实效性与灵活性。“订单式”的人才培养以产学结合为核心,以培养职业技能能力为首要目标,融入到教学中,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会逐渐融入到企业之中,成为一名合格的“企业人”,最终实现校、企“双赢”。

[1]曲全鹏.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职业教育,2012,(5):205.

[2]陶晓玫.关于高职生顶岗实习存在问题及对策[J].教论坛,2011(4):123-125.

[3]耿保荃.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9):103—105.

[4]张敬贤,贾丽丽,王丽荣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63-65.

G71

A

1009-8534(2016)05-0072-02

许晨,宿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订单式订单校企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新产品订单纷至沓来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宇航通用单机订单式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
山西临猗:开展订单式培训 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质量管理
怎样做到日订单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