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雪,刘 丹,张晟义
(新疆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乌鲁木齐 830012)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的喀什商贸物流业发展与完善
王雪,刘丹,张晟义
(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乌鲁木齐830012)
[摘要]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巴经济走廊”的提出促进了战略的落地和实施,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项目,对于战略中的互联互通建设具有先行的示范作用。喀什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起点和商品贸易的重要腹地,喀什地区商贸物流业的建设和完善对走廊的进一步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文分析了基于“中巴经济走廊”背景下从商品贸易和物流建设两个方面分析喀什商贸物流的现状,总结现有喀什商贸物流现有的不利因素,提出完善喀什商贸物流的建议。
[关键词]中巴经济走廊;喀什;商贸物流业
一、 引言
2013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巴基斯坦,提出 “中巴经济走廊”战略;2014年2月两国发表了《中巴关于深化中巴战略与经济合作的联合声明》,提出要加速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2015年4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巴基斯坦,将中巴关系提升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访问期间中巴签署了50多项双边经贸合作文件,以中巴经济走廊为引领,以瓜达尔港、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合作为重点,形成“1+4”经济合作布局。力争在三年内将双边贸易额提升至200亿美元[1]。
“中巴经济走廊”的起点是中国新疆喀什,终点是巴基斯坦西南港口瓜达尔港,起点与终点间是由公路、铁路、油气管道及光缆覆盖的“四位一体”通道联接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中巴两国互联互通,并促进两国共同发展。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起到转折性的关键作用,自提出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后,两国一直在积极协商,稳步推进经济走廊建设。
喀什是中巴经济走廊的起点,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重镇也是商埠的要地,喀什还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区位优势,并且喀什的东面临近国内的13亿人口,西面八国的人口也约为13亿,喀什地处两个13亿人口的中间地带,是一个最便捷的国际大市场通道。喀什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桥头堡,是贸易往来的重地,物流运输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商贸物流的建设和完善对于“中巴经济走廊”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二、喀什商贸物流的现状分析
(一)与巴基斯坦商品贸易的现状分析
1.中巴两国间的贸易总量走势分析
从2003年到2008年期间中巴两国签署了很多双边贸易协议,助推了两国经济贸易总量的不断攀升。由于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致使两国的经济贸易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至此到2010年,中巴两国的经济贸易才有所回升。然而中巴贸易在2010年到2014年间高速增长,贸易额达到86.67亿美元。2011年突破100亿大关。2012年124.17亿美元,2013年双边贸易额142.2亿美元,中国成为巴基斯坦第二大贸易伙伴,巴基斯坦是中国在南亚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14年中巴贸易额160.06亿美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如下图1)。
图1 中巴贸易总额、进出口总额、贸易差额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 2001-2013)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2013年中国提出的“中巴经济走廊”助推了两国贸易的往来,并且同年1月份巴基斯坦颁布了《2012-2015 年贸易政策框架》,框架确定了3年出口950亿美元的目标[2],虽然我国对巴基斯坦的出口贸易增长迅速,但是在出口总量上较于巴基斯坦向美国的出口量还不到其贸易总量50%。并且新疆对巴基斯坦的贸易总量在全国的贸易总量的比例逐年下降。2003-2013年新疆与巴基斯坦贸易在新疆对外贸易的地位不断下滑。2003年新疆与巴基斯坦贸易占新疆对外贸易的5%,为历史最高水平,2012 年只占0.55%,不到1%。2013年只有0.53%,是2002年以来最低水平(如表1所示)。
表1 新疆与巴基斯坦出口贸易统计(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中国新疆统计年鉴》(2001-2014),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从图表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喀什未发挥好区位优势,发展新疆与巴基斯坦间的贸易往来,因此我国应借助巴基斯坦促进出口措施,充分发挥喀什的地理优势,以此为出发点发展整个新疆对巴基斯坦的贸易出口。
2.中巴两国贸易商品种类分析
两国间的贸易种类相对比较单一,中国对巴基斯坦出口商品以制成品为主,巴基斯坦对中国出口商品以原材料和农产品为主。
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的 REV4第四版对贸易商品分类( 0-9类商品),据统计2009-2013年中国对巴基斯坦主要的出口商品集中在第五类(化学品及有关产品)、第六类(以材料分类制成品)、第七类(机械和运输产品)。第六类(以材料分类制成品)中国对巴基斯坦出口额为42.78亿美元,占全年中国出口到巴基斯坦出口总额的38.81%,成为中国对巴基斯坦出口的第一大类产品。第七类(机械和运输产品)出口总额为37.27亿美元,达到中国对其出口总量的33.81%,为中国对其出口产品的第二大类商品。第五类(化学品及有关产品)商品的15.51亿美元,占全年中国出口到巴基斯坦出口总额的14.07%,成为出口到巴基斯坦的第三大类商品(如图2所示)。
图2 中国对巴基斯坦出口量(单位:万元,%)
据统计2009-2013年巴基斯坦对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集中在第零类商品(食品和活畜)、第二类商品(粗材料,不能食用)、第六类商品(以材料分类的制成品)上。并且对2013年巴基斯坦对中国出口商品的贸易进行调查统计,第零类商品(食品和活畜)巴基斯坦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为76亿美元,占到全年中国从巴基斯坦进口额的76.67%,是中国从巴基斯坦进口第一大类商品。而且在该类商品中,出口到中国主要是棉纱线、棉织物、皮革等产品,其中棉纱线超过 50%。第二类商品(粗材料,不能食用)出口到中国3.616亿美元,占全年出口到中国商品总额的11.31%,是中国从巴基斯坦进口的第二大类商品。第六类商品(以材料分类的制成品)出口到中国的贸易总额为3.016亿美元,占全年出口到中国商品总额的9.43%(如图3)。
如数据显示中巴两国的贸易商品种类较为单一,中国对巴基斯坦主要出口化工产品、材料制品以及机械和运输等产品,然而巴基斯坦对中国主要出口食品活畜、粗材料、材料制品。中巴间商品贸易往来缺少珠宝类产品、电子产品以及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往来,巴基斯坦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正在转型期的中国各行各业都在转型适应新时代经济的潮流,尤其是工业产量一直处于良好的优势地位,应充分发挥两国的经济生产优势,互通往来,加大产品的贸易数量和种类。
图3 巴基斯坦对中国的出口量比例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13),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
(二)喀什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4年3月国家颁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指出将喀什列为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将喀什经济开发区确定为重要产业园区,在“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中把喀什作为重要节点和廊桥[3]。喀什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起点,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具有战略性地位,喀什的商贸物流业是“中巴经济走廊”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对于中巴经济贸易的往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喀什与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相通,距离全球石油运输主要通道霍尔木兹海峡仅400公里。通过瓜达尔港-喀什地区的物流通道建设,我国有望破解“马六甲困境”,开辟一条通往新疆等西部地区的能源输送新通道。
表2 喀什主要年份交通运输情况
数据来源:喀什政府信息网.
喀什物流的运输方式主要有航空、铁路、公路、管道四种。近年来,喀什地区在不断地完善内部公路网,所有县市都能通过国道或省道实现互联互通,除塔什库尔干县以外的所有的县市均已通高速公路。目前,在南疆四地州中,喀什地区公路货运量仅列在第三位,发展空间较大。喀什通往巴基斯坦的铁路通道扩建正在快速发展中(见表2),并且喀什拥有六个口岸,其中五个为一级口岸,一个二级口岸。喀什各个口岸的发展详情见表3。2012年喀什在国家政策下筹建了喀什国际物流园区建设项目,现已完工。喀什所建设的国际物流园区拥有面积达219029m2,其中建筑面积近50%,投资经费总额达到3.7亿元人民币,环保方面的资金投入175万元,为总投资的0.48%。并且物流园将提供货物运输和代理、货物的仓储和配送服务,还在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以及一些后勤保障功能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完工后年货物承载量可达430万吨。喀什的物流公司近几年也在不断地增加,其中以远方国际物流公司、喀什物流公司、锦程物流集团的营业绩效为代表。喀什在近几年中物流业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园区的建设、对物流相关企业的财政扶持都呈现显著的提升。因此喀什地区的货运规模、物流业投资额以及物流业增加值逐年上升,到了2014年完成货运量已突破了3055万吨。
表3 喀什口岸概况
资料来源:喀什口岸网.
三、喀什商贸物流的问题分析
(一)中巴两国间贸易单一,物流的基础设施薄弱
通过对中巴商品贸易往来分析发现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口的产品主要是材料制成品和机械运输品,这两类产品都是新疆产能较低的,新疆以生产林果业及棉麻等农产品和能源型产品为主,因此新疆在中巴贸易份额不高,近几年还处于下降的趋势。新疆对外经济贸易的低迷直接影响着喀什地区的商贸发展及物流业的开发。
由于物流的基础设施薄弱,中国与巴基斯坦间物流运输往来主要依靠公路运输,然而自然环境恶劣,此段公路常暴发山洪引起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因此属于季节性交通方式。并且现在由于气候条件的巨变,喀喇昆仑过境公路有将近35公里的路面被冲毁,并形成了一个巨大堰塞湖,致使交通中断,现在堰塞湖严重影响了物流运输的效率。并且巴基斯坦的公路有密度低、建设滞后的缺陷,导致道路故障频发,影响物流运输速率。喀什机场的航空业务较为单一,航空的便捷性、快速性未发挥出来。
(二)喀什物流管理体系及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尚不完善
商贸物流园区建设以及物流企业的管理尚未形成科学化管理体系。喀什国际物流园区在喀什地区一枝独秀,喀什的物流园区的建设与分布尚未形成科学的规划。并且喀什的物流企业具有几家独大、大部分小企业分布散的特点,不利于物流资源的整合,影响喀什商贸物流业的长远发展。
喀什地区物流技术还处在相对落后的阶段,大部分企业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不够先进,在处理物流信息的时候效率低下,服务网络建立不完善。
(三)物流人力资源管理薄弱
喀什地区处在新疆相对较偏远的位置,物流专业人才较少,专业水平不高,对物流的思想相对落后。正因为如此,企业对于物流新技术的接纳能力普遍不高。通过对喀什地区实地考察的结果是:喀什地区缺少各类物流人才2600名左右,其中高级管理层和技术人员约100名,中层管理人才约300名,初级管理人才和在基层操作人员约2200名。在基层操作层面迫切需要的人员是信息管理人员、报关员、代理人员、集装箱操作人员、库存管理人员等等。同时还需要具有手机商业情报的调研人员,能够开发海外市场,熟悉跨国的法律和金融保险业务,进出口咨询和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究其原因是因为喀什地区缺乏吸引人才的措施,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实行新举措,实行对应当地实情的优惠政策,在招聘宣传上加大力度,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四、喀什商贸物流完善的对策
(一)丰富商品贸易品种,加强喀什基础建设
首先结合喀什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其与周边邻国的战略地位为基础,以发展局部开始,并向国际物流拓展为主要目标,利用喀什的资源,发挥当地自然条件优势。调整新疆的产业结构,从原来的能源型和农产品生产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挣脱出来。形成以机械制造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多种产业的丰富化产业集群,培育新疆面向巴基斯坦的产业集群和出口加工基地加强资源的有效分配。充分利用“中巴经济走廊”的相关政策,依托喀什经济开发区、喀什综合保税区,积极引进外向型加工企业落户喀什地区。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利用新疆所具有的农业资源,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不仅仅是简单出口农产品,而是通过农产品的再加工来提高单个利润附加值,提高农民的利润空间。
第二,借助目前国家对于新疆的一系列政策,通过喀什跟巴基斯坦和中亚周边国家的地理位置,建立基础机械的加工基地。比如对于电子产品、家电组装、集装箱搬运机械组装、工程机械等项目。
第三,建立生物制药合成以及加工企业。利用新疆的特色药草来进行生物药品的加工,如甘草、巴旦木等等,还可以加大农牧业动物的研究领域和深度。
第四,建立新型的基础设施基地。结合周边国家的需求,比如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东国家的水资源和灌溉技术的缺乏,可以建立针对节水节能,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设备,新能源的开发、收集和利用设备等生产项目。
第五,加大棉纺产品的出口。根据巴基斯坦当地盛产棉花的国情,可以将巴基斯坦的棉花进口,进行棉花的再加工,制成各类服装以及家纺制品。这样可以满足巴基斯坦以及中亚周边国家对于纺织品的需求量,也可以提高喀什地区的就业率和农户的生活水平。
第六,新能源的产出源头。针对巴基斯坦能源设施不健全、能源需求大的现状,增加如太阳能发电、热能系统、风能系统的项目开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达成上述项目建设的目标,就需要进行相关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样才可以提高项目输出的效率。首先,应该与巴基斯坦签订覆盖全方位多层次区域性的运输协定,推动喀什与巴基斯坦的区域运输发展。其次,提升所建设项目内的公路等级,多建设高速公路,形成互联互通的公路网络。第三,努力构建中亚、西亚、南亚的铁路网络互通,将喀什作为中国连接亚非地区的运输枢纽。第四,提升喀什的航空运载能力,将喀什建成达到国际标准的国际空港。依托喀什国际机场、莎车机场、巴楚县通勤机场和塔什库尔干机场,打造可以联通各国的航空物流通道。以喀什为中心辐射莎车形成连接国内外的航空通道。第五,充分发挥喀什市的口岸特点,针对其联系中亚周边国家的特点,建设基础设施。在应对措施上增加开放口岸的时间,提高通关的效率。重点建设与喀什就近的喀什机场、红旗拉甫、吐尔尕特口岸。首先保证口岸的相关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其接收和配送的效率。其次,增大喀什市的物流辐射范围,逐渐扩展到国外地区,形成以喀什为中心的国际贸易物流节点。最后要积极发展不同领域的物流运输方式,如管道运输,在汽油、天然气运输量上减少运输的非人为损耗,提升单位价值量。设计新的管道运输,增加运输对象,提高管道运输货物的选择性。同时加快软件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金融、通信、电子平台的服务性能提升。在以喀什市为核心的物流基地,向西方物流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二)完善喀什物流管理体系和信息平台的建设
对喀什物流体系的建立需要长远的详尽的计划。首先,以喀什市为中心,建立大型的多功能的物流基础设施基地,集仓储、检验、信息系统和综合服务等设施的建设。在短期内将这些设施进行投入使用,并且选取资源丰富的地方设置相应的物流节点。尤其是在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备较高的地方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其次,进行招商引资,特别是物流企业的投产落户。在喀什地区形成物流工业园区,形成产业、企业聚集,为以后的政策扶持打下基础。再次,加快物流核心区域的硬件和软件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地区对物流人才的吸引力,尽快与世界先进物流企业接轨,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理念。最后,提升喀什的物流优势和战略地位,以喀什市为中心进行辐射周边的莎车、泽普、叶城、巴楚等城市,依托现有的铁路、公路、航空等基础建设,形成多方位多层次领域的物流运输体系。在喀什市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综合型物流园区等规划地区,形成综合性的物流沟通平台,联通中亚各国的物流业务。
建立专业的物流信息平台。鉴于喀什市特殊的地理位置,要能够打造联通境内外的电子商务平台,依照“三模式、三体系、一平台”的基本发展思路,通过现在电子商务的网络应用,在电子商务贸易、运输、金融领域加强自身的影响力。通过政策的制定,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推动物流平台的建设和实施。以行业为桥梁,利用互联网环境,进行电子商务的平台搭建。同时,以满足需求为初衷,重点加强配套建设,实现物流信息的及时反馈,提升对市场信息的灵敏度,提高处理信息的效率,将商业和对外经贸、交通运输、工农牧林结合在一起,建立覆盖全市的物流配送信息网络中心。另外,加快颁布物流技术相关的法律条文和行为准则,规范信息的利用行为,也是加强对物流信息平台的安全保护,提供对物流信息平台的技术和政策保障,以及安全监管和方向指导。
(三)加强喀什的人才引进、培养以及政府的政策扶持
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培养离不开技术和智力支持。因此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新疆喀什地区地处西北边境,随着物流园区的发展与带动区域物流业的发展的加速,物流人才的需求必然十分紧迫,因此必须加快对物流人才的培养[4]。首先要加强招聘宣传的力度,由于新疆地域的偏远性以及恐怖事件的阴影笼罩,导致新疆的人才引进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毕业季期间加大在各大招聘会上的宣传力度,在工资福利、优越待遇、个人发展以及文化渲染等方面进行大力宣传,吸引大量的优秀的物流专业相关的毕业生来喀什工作。并且对物流相关的企业或物流园区中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学习新的物流信息技术和物流管理技能。对于高级物流人才的招聘和培养,可以依靠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政策,为本地的高级物流人员提供与内地的相关专家学者的交流的平台,并且为公司优秀人才提供更多进修的机会,做好相关高级人才的储备。并且喀什的物流业还要把人才引进眼界放宽,聘请专业的猎头公司来到各国搜集高级物流人才,尤其是美国、德国、日本等国际的物流业发展较为完善,这些国际的高级物流人才引进会给喀什的物流业发展带来的新的思路和机遇。
在政府政策方面,喀什政府要加大对物流园区以及物流企业的政策扶持。在土地购买和租赁、税收的政策、银行信贷、金融支持、筹资渠道等方面喀什政府要给予最大优惠和支持。并且政府要不断完善与商贸物流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这样才有利于喀什商贸物流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成长发展。例如物流园区的保税政策,应允许区内开展保税仓储、加工和中转业务。网络运输的相关政策,争取政府在货运的运输方式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建设进入物流园区的专线铁路或公路。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中巴关系提升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EB/O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04/21/c_1115031072.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巴基斯坦《2012-2015年贸易政策框架》之概要[EB/OL].http://pk.mofcom.gov.cn/article/ztdy/201304/20130400082533.shtml.
[3]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inance/2015-03/28/c_1114793986.htm.
[4]卢云帆.我国物流园区信息化现状分析[J].当代经济,2007,(12).
[责任编辑:张晓娟]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Trade Logistics Industry in Kashgar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 Construction
WANG Xue,LIU Dan, ZHANG Sheng-yi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Urumqi 830012,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 strategy, ″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 is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land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which is a major project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 strategy. It has the demonstration effect for the connectivity of construction. Kashgar ,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 and the hinterland of trade in goods, it′s logistics industry construction and perfection has important rol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corridor. This article analysis commodity trade and logistics construction status quo of Kashgar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 from two aspects of trade and logistics construction,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disadvantages of Kashgar trade logistics,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s: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 Kashgar; the trade logistics industry
[中图分类号]F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863(2016)01-0010-08
[作者简介]王雪(1990-),女(满族),辽宁本溪人,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战略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6203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2YJAZH19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12-1074);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1GXQ4D082)
[收稿日期]2015-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