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枪运动“动”态文化属性的恢复

2016-04-13 02:19周山彦刘新伢高志才李开文李晓通
文山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猎物射击体育

周山彦,刘新伢,高志才,李开文,李晓通

(1.文山学院 体育学院, 云南 文山 663099;2.文山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吹枪运动“动”态文化属性的恢复

周山彦1,刘新伢2,高志才1,李开文1,李晓通1

(1.文山学院 体育学院, 云南 文山 663099;2.文山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通过文献资料、田野考察、深度访谈和比较研究法,以村落原生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改良为逻辑起点,采用质的研究范式分析了原生态苗族吹枪的“动”文化特征;与代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最高竞技的民运会吹枪运动规则展现出“静”文化特征进行比较。认为改良苗族吹枪运动,应重新思考吹枪在民运会赛场上的静态打靶形式。在现代传承中以“打人靶”的形式恢复吹枪“动”文化特征,对丰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民族传统体育;吹枪;文化属性;恢复

蔚蓝的天空,巍峨的青山,清澈的泉水,茂盛的丛林,清脆而爽朗的鸟声是踏入马林村的第一印象。村民房舍依山而建,伐木拓土而立,道路蜿蜒崎岖,犹如巨龙,险峻而优美。这仿佛是云南卡斯特地貌环境下村落的普遍外衣,但是与其他村落不一样的是,马林村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村民喜好吹枪,技术精湛、吹枪外观造型精美。这里的苗族先民凭借古老的狩猎文化记忆,创造了吹枪,吹枪苗语称“盏炮”。“盏”是名词指中空的圆形管道物,“炮”是动词,意为用子弹攻击,攻打的意思,组合起来即用子弹放在圆形管道里攻击、攻打的意思。

马林村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董干镇境内,与越南社会主义国家北部接壤。东经105.18°北纬23.43°海拔1635 m,年平均气温14.7 ℃,年均降雨量1523.6 mm。属于滇东南岩溶高原南部边缘斜坡地带,为典型的卡斯特地貌地形。距省会昆明480 km,州府文山170 km,距麻栗坡县城113 km,20世纪80年代通公路。全村植被以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所形成的立体的植被群,2012年的森林覆盖率52.9%,是鸟类生息繁衍的天然场所。

1 原生态吹枪的“动”文化特征

狩猎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生产方式,也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习俗,曾经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追溯历史,苗族的生产、生活方式经历了狩猎、采集、畜牧等初始阶段,其后发展到了以农业为主,兼及狩猎、采集、畜牧等的较高阶段。原生态的吹枪即是在以农业为主,狩猎为辅的高级阶段的产物,主要内涵是建立在人与动物之间的博弈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博弈。鸣禽体小而灵活,长有复眼,视野开阔,成群集对出行捕食。鸟巢栖息在草丛,树枝从中,以草类、树木的果实,人类耕种的粮食,害虫为食。吹枪狩猎鸣禽时,通常是自下而上,瞄准树枝上的鸣禽进行攻击,鸣禽自上而下观察人类的行为,形成人与动物之间的动态博弈。它们见到陌生人闯入它们的领地,带头的鸣禽会发出警示声。有的会见状飞走,有的会继续留在枝头。这时捕猎者需眼动、手动、脚动。

1.1 眼动

眼观三路:上观鸟儿的行踪,寻找射程范围内的猎物。鸟儿在大自然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保护色,为猎人锁定目标增添了许多困难。但是恰恰鸟儿的活泼好动暴露了自己,很多时候猎人都是依靠鸟儿在其原地跳动的瞬间才能锁定猎物;中观手上的弹丸,枪管的润滑程度。观察的弹丸的大小是否合适,有经验者可凭手指感觉搓定弹丸,一般射击3次需灌水润滑枪管。弹丸由当地的黄泥浇水揉制而成,绿色环保,成本低廉,揉制成功的子弹块可以独立粘付于枪拖之上,粘性极好。下观脚下的路,观察脚下地面是否有凹地,是否有石头,是否有干脆的树枝。一则防止踩踏避免自己受伤,二则防止自己的行动被猎物发现和脚下发出声响赶跑猎物。

1.2 手动

当发现猎物时,左手拿枪,右手搓试弹丸。枪管是由内径0.015~0.018 m,长1.3~1.5 m的竹子制成,当地称为薄竹,独特之处在于中间没有竹节,竹节两头的直径相差0.001 m,单颗竹子高达10 m,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右手搓出的圆形球体必须要大小合适,能充分利用枪管两头的内径差带来的气压差,最大限度地增强子弹的出枪速度。除此之外手上还要负责托枪瞄准,在丛林中扒开或折断档路的树枝,对打下来的猎物进行装袋处理等动作。

1.3 脚动

脚动往往是以眼动、手动一起的,当锁定猎物之后,必须依靠脚步的快速移动来找寻射击的最佳位置,需要找寻猎物与枪头之间有无其他物体遮挡子弹飞行路线,猎物头部是否正对猎人,猎物头部正对自己命中率很低,因为长有复眼的鸟在子弹出堂时还有能力飞走。最佳位置是鸟头背对、侧对枪头,枪头与鸟头之间没有其他物体遮挡,如果遇到风还要根据风向调整射击的位置和角度。

眼动、手动、脚动三位一体构成吹枪狩猎的“动”态文化特征,由于吹枪是无声枪,因此猎人往往需要“补射”,当第一枪未能击中猎物时,可以“补射”第二枪,第三枪。有经验的猎人可以在一分钟之内射击6次到8次。每一次的弹丸都是现场搓捏,因为提前搓捏弹丸脱水后会干裂,不易射中。这就要求手指的快速搓捏,锻炼末梢感觉神经。在射中猎物之前往往需要慢速,轻盈的脚步靠拢猎物,当射中猎物之后往往需要快速的脚步、猛烈的的行动在最快时间抓住猎物。因此射击前后的脚步也是不一样的。

2 民运会赛场的静文化特征

2.1 静态靶环

吹枪被云南省民运会组委会定义为射击类项目,并依照射弩的规则制定了吹枪规则。分立姿射击、跪姿射击两种射击姿势,靶环为圆型靶环,男女立姿靶环中心高度1.3 m,男女跪姿靶环中心高度1 m。男子射击距离为15 m,女子射击距离10 m。圆形靶环由小到大依次3环 (直径0.251 m)、4环(直径0.214 m)、5环(直径0.182 m)、6环(直径0.152 m)、7环(直径0.122 m)、8环(直径0.091 m)、9环(直径0.06 m)、10环(直径0.03 m)[1],比赛以累计中静态靶环数高者为胜。

2.2 静态射击姿势

吹枪有立姿和跪姿两种射击姿势。规则规定吹枪“立姿身体站立,两手前后握住枪管,枪身不得接触除手指手腕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跪姿一腿屈膝、脚掌着地与另一腿弯曲、膝盖和前脚掌或脚尖着地成三角支撑,臀部坐在膝盖着地的后腿上两手前后握枪,枪不得接触身体其他部位[1]”,依据射击项目的特点,要求运动员必须保持高度的精力集中与身体姿势的固定。因此吹枪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只能集中精力,调整呼吸,调整心率,让呼吸肌保持机械性收缩与舒张,已完成规定的机械而静态的射击动作。

2.3 民运会吹枪的静态文化缘由

当前民运会赛场上的吹枪竞赛,最主要的核心要素是“静”。在当前规则范围内,要求运动员以10 m(女子)或15 m(男子)的距离,以目标为高度1.1 m,直径0.03 m(10环)靶环,以射中靶环的靶位高低来计算分数。吹枪与步枪,射弩发力不同,吹枪依靠人体呼吸肌发力提供动力,而步枪依靠火药,射弩依靠弹性势能提供发力。由于在肌肉收缩过程中,以近端骨骼为着力点拉动远端骨骼或组织向近端骨骼靠近。因此吹枪在吹射过程中人体在矢状面和横状面均要发生较大的动态的偏离。为提高成绩,除了保持支撑稳定之外,要求吹枪的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每一次呼吸肌收缩所造成的人体动态偏离降到最低。在当前规则规定下,要求最优秀的吹枪运动员的呼吸肌肉发力,需要与步枪的火药燃烧,射弩的弩肩弹性势能储备一样机械而稳定。对呼吸稳定性的过份要求,将人的动物属性,运动属性引向机械的“静”态文化氛围中。

科学体育的本质蕴意是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练习,达到积极改善人体自身自然,导致人体发生积极变化,增强体质的目的。吹枪在当前的规则、器材背景下,一个人只能站在10 m开外仅仅依靠站立或跪地瞄准靶环直径为0.03 m圆形物体吹射,锻炼的只是人体“静”态的稳定性。与发展身体灵敏性、爆发力、奔跑、跳跃等体育特征相去甚远,而原始的吹枪动态文化特征对于发展人体的灵敏、奔跑、甚至跳跃能力均有关系,策略性与娱乐性也大大降低。

3 “打人靶”吹枪运动文化属性的恢复

日本柔道之父嘉纳治五郎与中国的马良曾在近代分别对日本的柔术与中国的武术进行改良。嘉纳治五郎“从对青少年教育的目的出发,以东方的柔术为基础,将传统柔术里那种残酷的生死决斗形式加以改造,使之成为具有文化游戏性质和教育性质的胜负竞赛的对抗形式促使青少年在练习过程中达到锻炼体魄和培养意志的双重教育目的[2]。”最终柔道成为“一项全世界流行的体育运动;他对道服、仪式、段位制的修正与改造,又使得柔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品牌标志[3]”。马良改良新武术“是在参照德式兵操的编排与练习方法[4]”,改良中国武术。最终柔术走向了奥运会赛场,新武术改良宣告失败。德式体操政治色彩较为浓厚,注重培养人协调行动的能力、克服障碍的能力与意志品质,对人体生理特点有所忽略,不注重人体均衡发展。德式体操体系孕育与德国,深受德国及其欧洲文化熏陶,当时的中国军官将领马良,依照德式体操改变中国武术,并让中国人练习改良过的新武术,由于文化差异太大,不符合当时社会的需求,最终导致失败。

民运会吹枪“静”态打靶规则仿照西方射击运动规则,在高校教育传承过程中“三分钟热”现象较为明显。因此需要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对民运会的吹枪竞赛形式进行改良,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身体,心理进行锻炼。

3.1 将静态的靶环改良成动态的“人体”靶环

学校是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重要场所,青少年是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主要对象。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心肺功能的发育尤为重要,吹枪对于发展学生的心肺功能具有独特的作用。但是如果照搬民运会吹枪比赛规则和比赛形式,那么将限制青少年心肺功能的发展,因此必须将吹枪的原始文化与青少年的身心发育特征相结合。原生态的吹枪运动,所射击的目标乃是动态的鸟儿或松鼠,它们不可能在原地静态待很长一段时间,总是保持动态的紧张躲避敌人状态,因此吹枪靶是动态而不是静态的。经过高校为时3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吹枪“打人靶”游戏已连续三届获得学生的一致好评,见图1。比赛规则如下:

第一条;将队员分为正反两个组,带上护目镜,穿上射击位置区位图,队员可以是1对1;2对2;3对3;4对4。

第二条:每名队员手持一杆枪(通常是短枪,长度为0.75 m),一团面粉混水后制作的粘性合适的面团。

第三条:射击时间为5分钟。

第四条:设立总裁判兼计时长一名,分裁判的数量以场上队员的数量一致,每名裁判顶住一名队员。如场上是3对3则需要6名分裁判,分别记录其得分情况。

第五条:射击的基本动作及要求,在5分钟时间之类,比赛双方在各自的射击区域,自行搓揉自己手中的面团作为子弹,以击中对方固定的射击部位为目标,每射中一次,得一分,最终以团体总分多者为胜,单场可设立最高射击王。对跨出射击区的队员扣除本人所有得分,并立刻驱逐下场。

图1 “打人靶”比赛

3.2 将钢针子弹改良为面粉加水揉制而成的球形弹丸

民运会比赛所采用的钢针对人体杀伤性较大,因此吹枪动态“打人靶”必须将子弹进行改良。原生态的吹枪运动以本地的黄泥或者白泥为子弹,经过简单加工处理之后粘性极强,用手搓泥泥土,使之以枪管直径相吻合,子弹直径大约为0.01 m,见图2。

图2 吹枪自制子弹

由于吹枪射击时用嘴直接吹射枪管,因此枪管上遗留的黄泥会污染口腔,因此被民运会组委会改编成钢针加塑料尾翼。为遵循原生态文化,经过仔细研究与推敲,将民间的泥土用面粉代替,既可以免除卫生问题,又与原生态文化相吻合。改良靶位和子弹后的吹枪运动,摒弃了民运会赛场上的静态文化特征,运动员吹射过程中可以摆各种姿势,指挥队友协作,培养团结合作能力,是一项很好的训练准确性、灵活性和反应能力的项目。

4 “打人靶”游戏的意义和价值

一项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下来,可供后人继续开发不同的健身、娱乐方法,维护文化多样性。如果没有前人留下来的吹枪历史文化,就不可能产生吹枪打人靶游戏,与跑、跳、投等乏味的田径运动项目比较而言,与足球、排球等难度系数较高的大球比较而言,与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难度系数较高的小球比较而言,吹枪“打人靶”通过简单介绍规则后即可上场比赛,更俱趣味性而不乏民族特征,是一项全新而值得推广的运动。

4.1 发展学生身体机能

吹枪打人靶游戏,属于隔空对抗项目,人与人之间依托子弹进行间接对抗。每个人在场上都处于枪林弹雨的情境中,需要及时的奔跑、跳跃、闪躲,依靠制造假动作、快速侧身闪躲、移动脚步找寻机会攻击对方,运动激烈程度较大。3 min以后心率在150次以上,身体发汗,可观测到头部有明显的汗珠。对于发展学生的灵敏性、下肢快速移动能力、躯干的灵活性、全身的协调性、肺活量有明显的作用。同时发展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手指末梢神经的敏感性具有独到作用。

4.2 具备科学体育阶段高策略性特征

人类已经步履蹒跚经历了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体育也经历了原始体育、经验体育步入科学体育阶段。科学体育阶段的运动项目具有高策略性特征。篮球有几十套甚至几百套进攻、防守战术,在场上的每一个运动员每时每刻都可以根据场上变化做出策略性的改变。在羽毛球单打或双打过程中,每一位进攻队员在每一个位置都可以将球打向对方的不同位置,造成对方的压迫性失误。吹枪打人靶游戏可以容纳多人参与,在场上的队员可以相互配合、掩护,策略性地选择攻击对方的队员,在场上的的每一个得分区,任何时间都可以形成防守和攻击。

4.3 传承、改良民族传统体育

学校是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主战场,是民族传统体育改良的主战场。古茨穆斯以学校为主要阵营,创编《青年体操》被全世界各国翻译成各种文字,解决了工业社会对大批劳动者身体素质的需要,被誉为近代体育之父。施皮斯受古茨穆斯的影响将德国杨式体操体系融入学校,取得不朽的成绩,被誉为德国学校体育之父。日本柔道之父嘉纳治五郎将日本本来即将消亡的柔术加以改良,其阵地仍然是学校。因此传承与改良民族传统体育,其主要阵营在学校,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文精神,改良民族传统体育的物态文化,使之在锻炼学生体格,完善学生人格中发挥作用。一项运动受到青少年喜欢之后,那么关于传承就顺理成章了。

5 结语

吹枪之所以能在当地延续300余年,关键在于村民对吹枪狩猎过程中“动”态打猎技术的难度与打猎的艰辛的认同,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所建立起来的对于狩猎者产生的英雄崇拜情结。英雄崇拜情结与苗族古老的狩猎文化相吻合,构成了吹枪稳定的传承模式。在该模式下男人们的吹枪行为受妻子,孩子、族内的认同与监督,孩子的吹枪模仿被赋予英雄的期望。时光荏苒、时代轮回,演绎着独特的地域文化。然而民运会的静态打靶变成了没有观众、没有底蕴、没有乐趣的三无运动,为了比赛而比赛,为了传承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改良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关系到全人类文化多样性和精神遗产的保护、传承等重大问题。

[1] 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云南省体育局.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赛和表演规则及裁判法[M].昆明:云南省人大办公厅印刷厂,2010:313-314.

[2] 余建华.嘉纳治五郎与日本柔道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4(7):60-61.

[3] 邓正龙.教育体系下日本柔道的现代改革历程——兼论嘉纳治五郎的重要贡献[J].体育学刊,2013(3):115-118.

[4] 马廉祯.马良与近代中国武术改良运动[J].回族研究,2012(1):37-44.

Restoration of Dynamic Culture Features of Blow Gun

ZHOU Shanyan1, LIU Xinya2, GAO Zhicai1, LI Kaiwen1, LI xiaotong1
(1.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Yunnan 663099, China; 2.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Yunnan 663099, 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moving”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Hmong original ecological blow gun; and compares it with representatives of traditional sports of minority National Minority highest competitive rules of the sport blow gun showing the “calm”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fi eld investigation, indepth interviews and comparative study, taking modern improvement of primitive village Minority Traditional Sports as logical starting point, using qualitative analysis paradigm. We think improved Hmong blow gun movement should rethink blow gun shooting static form in the National Games stadium. In modern inheritance, restoring blow gun“moving”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by “human target” form ha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 fi cance for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minority sports.

minority traditional sports; blow guns; culture features; restoration

G852.9

A

1674-9200(2016)06-0106-05

(责任编辑 查明华)

2016-10-12

文山学院转型发展研究项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与教学转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zx20150305)。

周山彦,男,云南麻栗坡人,文山学院体育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体育历史及少数民族体育研究;刘新伢,女,云南麻栗坡人,文山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少数民族文化及学前教育研究;高志才,男,云南麻栗坡人,文山学院体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猜你喜欢
猎物射击体育
蟒蛇为什么不会被猎物噎死
画与理
为什么射击最高的成绩是10.9环,而不是11环
机枪射击十八式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可怕的杀手角鼻龙
霸王龙的第一只大型猎物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你是创业圈的猎人还是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