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16-04-13 03:19:08王萍张鹭华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24期
关键词:误诊率病理学息肉

王萍张鹭华

1 吉安市吉州区妇幼保健所(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江西 吉安 343000)

2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江西 吉安 343000)

腹部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王萍1张鹭华2

1 吉安市吉州区妇幼保健所(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江西 吉安 343000)

2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江西 吉安 343000)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本院2015年9月~2016年5月诊治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中抽取45例作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腹部超声诊断资料,并与其病理学检测结果作为对照,分析腹部超声用于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效果。结果: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腹部超声对于本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是93.33%,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腹部超声检出子宫内膜息肉者15例,1例误诊为子宫内膜癌,误诊率是6.25%(1/16);检出子宫内膜增生者19例,1例误诊为子宫内膜下肌瘤,其误诊率是5.00%(1/20);检出子宫黏膜下肌瘤者5例,1例误诊为子宫内膜息肉,其误诊率是16.67%;检出子宫内膜癌者3例,无误诊者,误诊率是0。结论:腹部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显著,其各种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准确率较高,无创,可作为子宫内膜病变的理想术前诊断方式。

腹部超声 子宫内膜病变 诊断准确率

子宫内膜病变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妇科病症,以月经异常、阴道排液为主要临床表现,缺乏典型性,容易造成误诊、漏诊现象,影响患者治疗时机。子宫内膜病变的超声声像图缺乏特异性表现,换言之,一种子宫内膜病变可产生多种超声声像图,且相似声像图能够体现于多种病变上。因此,大幅度提升临床上对于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鉴别能力,是腹部超声所需解决的诊断任务之一。本研究为确定腹部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对本院2015年9月到2016年5月期间诊治的45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腹部超声检查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5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均为2015年9月~2016年5月到本院就诊,已经手术、刮宫、宫腔镜检查等明确诊断为子宫内膜病变。其中,本组患者的年龄为27~68岁,平均年龄为(51.26±3.84)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病程是(3.55±1.48)年;临床表现:不规则子宫出血者16例,不规则子宫排液者15例,经期紊乱、经量增加者39例;39例患者有婚史,其余6例未婚患者有性生活,21例患者绝经,其病变原因与其家庭状况、文化程度、性格等均无明显相关性。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对本组患者实施腹部超声诊断,即应用美国ATL公司出产的HDI-3500型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查,探头频率是3.5MHz,其诊断过程如下:患者在检查前充盈膀胱,保持仰卧位,诊断医师在超声检查下观察患者子宫形态、内膜状态、宫腔中有无肿块、子宫内膜厚度等。其中,子宫内膜异常标准如下:未绝经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在15mm以上,绝经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在6mm以上。诊断医师需仔细观察其宫腔中有无团块,对于与团块者,应明确其团块形态、团块大小与边界、内膜回声。对于疑似内膜癌者,应重点观察其子宫内膜厚度、回声、病灶与其肌层之间关系。诊断医师还需根据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估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性质,并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腹部超声的诊断准确率。

表1. 本组患者的腹部超声、病理学检查结果(n=45,%)诊断方式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增生 子宫黏膜下肌瘤 子宫内膜癌 诊断准确率 误诊率病理学 16 20 6 3 100.00 0腹部超声 15 19 5 3 93.33 6.67 χ23.103 P 0.078

1.3 观察指标

对诊断后的45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腹部超声声像数据予以系统分析,并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对比,病理学检查结果如下:子宫内膜息肉者16例,子宫内膜增生者2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者6例,子宫内膜癌者3例。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中数据资料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予以分析。以n表示计数资料,计数资料的组间率(%)对比使用χ2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P<0.05表示2组资料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腹部超声对于本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是93.33%,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腹部超声检出子宫内膜息肉者15例,1例误诊为子宫内膜癌,误诊率是6.25%(1/16);检出子宫内膜增生者19例,1例误诊为子宫内膜下肌瘤,其误诊率是5.00%(1/20);检出子宫黏膜下肌瘤者5例,1例误诊为子宫内膜息肉,其误诊率是16.67%;检出子宫内膜癌者3例,无误诊者,误诊率是0;详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子宫内膜病变发生率呈现不断升高趋势,引起了医学工作者重视。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往往存在不规则月经周期、子宫出血、月经量增多等表现,严重者可导致患者不孕,对现代女性生理、心理健康乃至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不良影响[1]。因此,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病变,从而及时应用有效治疗手段干预,对于控制患者疾病、促使其早期康复有重要临床意义[2]。伴随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快速、安全、准确的超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本病诊断中。有学者对一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实施腹部超声检查,认为超声能够准确判定其子宫内膜形态、厚度、病变类型等,并正确判断其子宫内膜回声、肌层之间关系,从而为本病的临床检查提供诊断依据[3]。

本组检查结果提示,腹部超声对45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是93.33%,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腹部超声对于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结果可媲美病理学检查,印证了腹部超声用于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显著价值。同时,腹部超声将1例子宫内膜息肉误诊为子宫内膜癌,将1例子宫内膜增生误诊为子宫内膜下肌瘤,将1例子宫内膜下肌瘤误诊为子宫内膜息肉,无子宫内膜癌无误诊现象。经分析,子宫内膜息肉声像图的特异性较高,能够同黏膜下肌瘤之间进行有效鉴别,检查时应及时调节探头方向[4]。子宫内膜增生的影像学特征与子宫内膜息肉之间不宜鉴别,往往需借助病理学检查;腹部超声可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厚度、周围肌层和子宫外形,对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准确率较高[5]。鉴于此,诊断医师应加强对子宫内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之间的鉴别能力,提升腹部超声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1] 梁淑贤. 经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伤残医学, 2015,23(13):89-91.

[2] 赵君萍. 经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比较[J]. 内蒙古中医药, 2014,33(17):120-121.

[3] 唐晓永, 龙传珍. 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15,19(29):4087-4088.

[4] 白玲娇, 张建蕾, 尚娜. 经阴道超声检查对于子宫内膜病变初步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J]. 当代医学, 2016,22(34):67-68.

[5] 缪斌.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16,23(7):20-23.

1006-6586(2016)12-0099-02

R730.41

A

猜你喜欢
误诊率病理学息肉
息肉虽小,防病要早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健康大视野(2019年7期)2019-04-25 11:42:04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息肉样黑素瘤一例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