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智国
中关村活力从哪儿来
文/陈智国
作为我国创新创业大潮的领潮者,中关村可谓因创新而生,依创业而兴,是一部典型的创新创业史。成立以来,中关村以需求为导向,支持创新、服务创业,致力于构建高效、便捷、完善的创业生态系统。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探索,中关村创业生态系统从政府推动、主体自发阶段,正步入以自组织、自驱动为特征的内生增长阶段,梳理当下中关村创业生态系统呈现的新特征,对国内如火如荼的“双创”推动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根本上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草根行为,应该依靠社会力量,发挥市场机制。但从世界各国创新经验和我国创新创业实践来看,政府作用至关重要,而且在创新创业不同阶段政府角色有所转变,这一点中关村尤为明显。成立之初,“放水养鱼”,通过制定政策、简化程序、建立孵化空间等方式直接参与和推动创新创业活动。示范区批复后,专注于通过政策先行先试,聚集创新要素、完善创业生态,为创新创业活动摇旗呐喊、站台助力,政府声音频见诸媒体报端。新时期,已由台前转向幕后,更多在规律研究、需求把握、创业服务上下功夫,真正把创新创业的舞台留给市场,正在变身为李克强总理所说的“创新创业者的后台服务器”。
如今,我们在各大新闻媒体上看到的更多是中关村创业大街、天使投资、股权众筹、众创空间等市场主体的身影,某创业团队获得千万美元融资、某企业登陆新三板、某新型孵化器开园……创业主体、投资主体、服务主体已成为中关村最鲜活的代言人。
学生创业者、离职创业者、女性创业者、海归创业者、90后创业者等创业群体不断涌现,2014年中关村新创办企业创业者3.4万人,其中35岁以下创业者接近三分之一,女性创业者占到三分之一,连续创业者占比超过六成,90后创业者达到5700多人。
创新工场、车库咖啡、3W咖啡、you+国际青年公寓、常青藤创业园、天使汇、Binggo咖啡、优客工场等一批创新型孵化器诞生,为创业者提供空间、给予辅导、提供资金、交互信息。个体追求财富、追求成功的欲望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企业、个人、高校、院所、金融机构、孵化器、投资人……各类主体汇聚与此,并非各行其是,而是各尽其能、共生共融,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也形成了中关村创业生态系统良性运转的不竭动力。
纵观中关村三十年发展历程,就是一个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冲破桎梏,释放人的创造性和创业活力的典范,离不开创新精神、创业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上世纪80年代初,陈春先、王洪德、陈庆振、段永基、柳传志等一大批科研人员,走出实验室“下海”创业,成为中关村第一代企业家,揭开了中关村创新创业的序幕。他们是知识分子、科技创业者,更是中关村创业文化的开拓者,创新精神的奠基者。
此后,王文京、冯军、刘迎建、秦升益、张朝阳、曹国伟、李彦宏、邓中翰、严望佳、雷军等一代又一代的中关村企业家,前赴后继,以他们的汗水、奋斗、成功,传承发扬着“不怕失败”、“敢为天下先”、“产业报国”的创业文化,成就了中关村“知识改变命运”、“科技创造财富”的创业梦想圣地。
成功不言身退,致富不忘报国。中关村的企业家们在成就个人事业、梦想、财富之余,不自满、不保守、不藏私,纷纷投身于创业辅导、创业投资、创业帮扶,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甘为人梯,将中关村创新精神、创业文化的薪火传承下去,感召、激励着一拨又一拨年轻人乘风破浪、勇于拼搏,协助新一代年轻创业者和未来的企业领袖成长。
柳传志支持创办“联想之星”、李开复创办“创新工场”、雷军投资YOU+公寓、俞敏洪等创办飞马旅等等,不胜枚举,不一而足。可以说,文化是创业之基,精神是创业之源,以企业家为载体的创业文化传承正是中关村创业生态系统活力的本源所在。
中小企业是创业活力之源,大企业是创新创业能力之基,二者相依而生,相伴成长。某种程度上说,大企业的开放式创新对区域创业生态系统运转更为关键。在创业活动前端,大企业通过开放孵化、人员溢出、需求提供等方式为创业活动提供支撑,在后端则通过战略投资、并购等方式完成创业项目退出,形成创业活动闭环。
从硅谷经验来看,仙童“八君子”的离开造就了国家半导体、英特尔、西格尼蒂克斯等一大批创业公司的诞生,演化催生了硅谷的成长。以至于有了乔布斯的经典评价:“仙童半导体公司就像个成熟了的蒲公英,你一吹它,这种创业精神的种子就随风四处飘扬了。”今天,硅谷大公司纷纷成立早期项目孵化器,对内部员工或者外部团队的创业项目进行孵化,如微软云加速、SAP的Startup Focus、 IBM 的IBM Smartcamp等。在创业退出环节,硅谷VC投资并最终实现退出的初创公司中,90%依靠的是大公司并购,比如Facebook收购Oculus、Google 收购Songza等。
从中关村实践看,不管大企业愿意与否,人员离职创业都是必然的一种现象,产生了 “百度系”、“腾讯系”、“金山系”、“网易系”、“新浪系”等互联网江湖的“创业圈”。风雨过后,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开始主动求变,步入开放资源、内部孵化、战略布局的新阶段,参与和引领行业创业微生态。比如,百度91内部孵化机制、乐视 “80-90”梦想训练营、新浪内部创业计划、京东JD+智能奶茶馆、联想神奇工场等等。并购浪潮迭起,紫光集团收购展讯通信&锐迪科、联想并购IBM X86&摩托罗拉、百度并购纵横中文网&糯米网、神州数码并购中农信达 、乐视入股北京益动……
应该说,大公司的主动参与,从搭建开放技术平台、开放数据资源、建立内部孵化机制,到投资或收购创业公司,丰富了垂直领域创业内涵,完善了区域创业活动链条,为中关村创业生态系统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商业模式是第一生产力,决定着企业成败、经济兴衰。回顾历史,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四大动力,共同造就了中关村波澜壮阔的发展格局。商业模式是有时代感和生命力的,往往因需而生、应势而兴。一定程度上说,互联网及随之而来的商业模式,催生了微软、Google、苹果、亚马逊、雅虎、Facebook、特斯拉、Uber等一大批知名企业,成就了硅谷全球互联网创业圣地。
从中关村历程看,上世纪80年代的“贸工技”商业模式引领第一代创业者开创出高科技企业的一片天地;互联网经济时代,百度的搜索引擎模式、360的“免费安全+平台开放”模式、京东的电子商务模式、小米的“硬件+软件+互联网服务”模式……在开启企业发展新篇章的同时,也引领着我国行业领域商业模式潮流。
今天,随着全球互联网化的广泛渗透,移动互联思维、“零成本”社会、物联网时代等新兴事物不断涌现,一个协同共享的经济时代正在到来。
每一次产业革命的兴起,都是源于技术创新,成于金融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金融创新的有机结合。共享经济时代呼唤新的商业模式,众创、众筹、众扶、众包应运而生,生机勃勃。80家股权众筹及相关机构联合发起成立中关村股权众筹联盟,数据堂打造“大数据共享交易和众包服务平台”,凯翼汽车推出“众包造车”平台,京东全民众包快递模式,“三个爸爸”智能空气净化器众筹项目筹资成功突破千万,小牛电动车京东众筹项目65分钟突破2000万元、15天众筹金额超过7200万元……展示了共享经济的巨大活力。
从创业模式来看,“天使投资+合伙人制+股权众筹”创业新模式成为中关村创业主流。根据IT 桔子对 2134 位创业者的问卷调查显示,82.29%的被访者反馈自己的创业团队具有合伙人,其中 59.93%的团队签署了合伙人股权分配协议。发展实践表明,中关村以“四众”为代表的创业模式,改变了创业者单打独斗的局面,正在探索和形成以合作创业为标志的共享经济时代,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和新的市场运行规则,必将驱动中关村创业生态系统迈向新的更高形态。
中关村骨子里流淌着开放的血液、国际化的基因。甚至可以说,中关村成立发展的三十年就是一部不断扩大开放,学习、模仿、引进、赶超国际先进区域的奋斗史。上世纪80年代,陈春先创办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服务部,其初衷就是尝试把美国“硅谷”和波士顿128公路的技术扩散模式移植到中国。90年代末,张朝阳、李彦宏、邓中翰等为代表的一批“海归”带着国际先进技术、新理念归国创业,为中关村注入了国际化的新血液。2000年以后,随着“千人计划”、北京“海聚工程”、中关村“高聚工程”、“人才特区”建设等一系列部署,中关村国际化氛围日渐浓郁。截止2014年底,中关村外籍专家人数2408人;留学归国人员总数达到2.2万人,创办企业累计超过6000家;外资企业1521家,企业数量接近中关村的十分之一,实现收入占26.6%。
时至今日,移动互联、航空时代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地球正在变成一个“村落”,全球化、国际化变得触手可及。中关村肩负国家使命,积极参与全球创新逐鹿,融入全球创新创业网络,创新创业国际化有了新的内涵,突出表现在几个变化上:
一个是“人”的变化,以往看到的大多是“海归人才”创业,现在可以看到更多的“老外”,为创业环境、市场机会所吸引,纷至沓来。截止2014年,披露户籍信息的示范区境外创业者人数达453人,分布于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籍创业者人数达138人。
一个是“资源链接”的变化,过去的国际化更多的是“中关村-硅谷”单线互动,今天则是与纽约、伦敦、韩国、东南亚等全球热点创新创业区域联手打造跨境孵化平台,实现全球创业资源的深度链接。清控科创与西班牙电信、中国联通共同建立全球开放创新平台;翰海智业在美国硅谷、洛杉矶、波士顿、德国慕尼黑等地建立多家孵化器;美国华盛顿创新型孵化器1776 的“挑战杯”创业大赛亚太赛区在中国北京举办……等等。
一个是“资本力量”的变化,中关村吸引全球风险投资、海外投资、并购能力大幅提高。根据“安永全球风险投资集聚地排名”,北京及中关村吸引全球风险投资额排名高居第2位,仅次于美国旧金山湾区;2014年,中关村企业境外并购案例数21起,并购金额361.3亿元。创新人才的交融化、创新资源的联动化、资本配置的全球化、创业活动的一体化,无不表明中关村正在成为全球重要的创业网络枢纽,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开放协同创新创业格局逐步形成。
(作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