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躁动不是欺凌同学的借口,年少无知也非暴力虐人的理由。遏制校园欺凌,必须要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引导家庭、社会参与其中,建立共治防控机制。学校管理乃至实施惩戒的目的是育人,要关注欺凌者与受欺凌者的心理动态,推动他们安全健康地成长成才。endprint
中国德育2016年6期
1《师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说月报》2024年10期
5《工业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莲》2024年9期
7《世界博览》2024年21期
8《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4年6期
9《现代食品》2024年4期
10《卫生职业教育》2024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