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丽敏
教育呼唤“生态化”
文│吴丽敏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也与时俱进,层出不穷的教育模式,日新月异的特色教育,看似繁花似锦,但是往往有拔苗助长之嫌。而作为教育者,我们应为孩子创设“原生态”的教育环境,让孩子们按自然的规律成长。
时下,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方兴未艾,生态养殖也走上了可持续性发展道路。那么,教育呢?“生态化”教育,是不是可以还教育以“绿色”?是不是可以让我们的孩子慢慢地长?我想答案是肯定的:能!
只要教育不再以“分”取人,不唯“成绩”是图,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还学生本性,教育同样可以“生态化”。学生的潜力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但绝不是“杀鸡取卵”式地挖掘;孩子们需要快乐地学,需要按其成长的规律接受适合他们的教育,但绝不搞“学前教育小学化式”的超前教育。这样,我们的教育也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道路。
只要我们尊重学生的差异,不按成绩的“优”“差”给学生分等,承认差异,利用差异,“发展”差异,相信孩子的多元化智能,让“差异”成就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个家庭,我们就会教育出阳光、自信、健康的孩子。
只要我们给孩子宽容而适度的爱,把他们当成一棵棵小树,风吹雨打中,歪了我们把他们扶正,但绝不娇惯地给他们遮风挡雨,更不按照自己的喜好去为他们剪枝除杈,让他们失去自己的天性。我们不能学《病梅馆记》中的文人画士,以个人的喜好来决定梅花的长势,“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我们的责任是穷尽我们一生的光阴,“纵之顺之”“复之全之”。这样,教育才能焕发本应属于她的盎然绿色和勃勃生机。
教者本心,以人为本,课改之路已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感受到了春风的吹拂,只要我们继续努力去实践,一株株小树一定会按大自然的规律茁壮地成长,“揠苗助长”将永是寓言。
(作者单位:吉林省抚松县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