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雅静 巨浪
可视化技术对电视新闻的影响
□汪雅静巨浪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新闻作为一种重要的节目类型迎来又一次飞跃,可视化信息以准确、生动、易受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在电视新闻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增强了信息的可视性和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本文通过梳理我国电视技术发展的脉络,结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联播》《新闻1+1》,从信息可视化在电视新闻中的应用及可视化技术带来的传播效能等方面来探讨、阐述可视化技术的进步对电视理论的颠覆。
媒介技术;可视化;图形图像;漫画;大数据
回顾我国电视新闻业务近30年的发展历程,笔者深刻地体会到媒介技术对电视的重大意义。它为电视新闻业务注入了新鲜血液,增强了电视的可看性,为电视行业的发展创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转型,广播电视实现由单向传输向双向互动,由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的根本性转变。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的应用,实现由胶片到磁带再到电子记录的转变,小型化、高画质DV摄录一体机的普及,突破环境限制,在画质及细节方面均得到了提升。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改良,数字特技效果的使用,大大增强了中国电视节目的制作能力。
与传统电视传播相比,经数字压缩、调制,以数字方式发送传输图像信息的彩色电视系统更易于实现信号的存储,形成数字电视信号,且整个过程信号损失小,接收效果好。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逐步发展发射台、转播台、同轴电缆传输、地面无线、光缆、卫星等方式传送,有效扩大了传输覆盖范围,成为电视新闻业务进步的有力保障。
费迪南·德·索绪尔被公认为欧洲符号学之父,他首先阐述了能指+所指=符号。新闻报道主题如数据统计、时间脉络、人物关系、自然灾害等,通过既有的镜头语言手段很难将信息表达清楚。多媒体技术带来的视觉符号系统逐渐冲破传统新闻严肃正统的风格,娱乐的味道被融合进新闻报道中,不仅使得新闻主题思想得以延伸,而且使受众轻松愉快地接受信息。2005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正式开播,它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全天24小时直播的专业新闻频道,代表节目有《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1+1》《东方时空》《新闻调查》等。新闻节目符合电视新闻的本质要求,代表了电视新闻的发展方向。电视技术是电视新闻业务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的革新为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提供了有力、丰富的表达手段。
本文以《新闻1+1》《新闻联播》两档节目为例,抽取一周的节目作为样本。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1-5月。保罗·莱文森在《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这本书中指出:媒介进化论“是一种系统,它的核心是‘人为了生存而选择最合适需求的东西’”。媒介进化是一种系统内的自我调节,“补救媒体”即后生媒体对先生媒体有补救作用,当代媒体对传统媒体有补救功能。
(一)图形图像的手法
图片可以直观地表达新闻内容,突出新闻事件的本质。随着手机、DV等数码产品的普及,受众不再是简单的接受者,在突发事件中受众通过手机捕捉到现场珍贵、关键的瞬间,使得“人人都是记者”成为可能。与传统新闻相比,数据新闻可视化把某些依靠数据或文本很难表达及解释的信息,通过综合运用图表模型、特技制作等,将信息数据转换成一些可视化语言,将抽象数据具体化,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叙事方式。
2016年1月9日《新闻联播》在播报“2015年中国经济年报”时,使用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全面、系统地介绍了2015年全国CPI、农产品等价格上涨幅度。这些抽象的信息无法用传统的叙事方式有效表达,动画特技加口语化的解说,图文并茂地刺激受众感官,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通常图片还可以简单、直观的表现地理位置,如2016年5月6日《新闻联播》报道加拿大森林大火,麦克默里堡临时安置的民众向埃德蒙顿转移,地图上将大火发展的起始地点以及大火蔓延的城市用红色标注,观众迅速了解火势蔓延的趋势及范围。这些视觉上的设计不仅遵循了新闻的真实本质,而且高效完成了传达信息的目的。
(二)Flash动画
根据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生》中指出媒介即人的延伸,即每一种媒介都将改变人们的感知方式和生存方式。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体,改革要基于观众需求,电视新闻开始运用Flash、三维动画等一些非传统的视觉、听觉传播符号。动画元素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形象生动、诙谐幽默。2016年2月9日《新闻联播》特别节目“新春走基层,孝顺怎么做?”中以Flash动画的形式抛出了记者提出的问题——“你觉得怎么做是孝顺”“你对父母不耐烦过吗”“你最希望子女为您做什么”等。通过动画的形式引出主题,结合记者走街串巷得到的答案,使新闻内容更加完整、真实。
(三)漫画的手法
漫画是电视新闻叙事常用的方式,尤其针对不文明现象的报道通常会利用漫画对新闻进行叙事。叙事符号化在新闻创作中有很强的隐喻性,提高了电视画面的可视性与可塑性。2016年4月28日《新闻1+1》“山寨社团”这期节目中以漫画的形式,讽刺山寨社团大张旗鼓的宣传。画面中一个财神样貌的人背着沉甸甸的钱袋子,袋子上写着“敛财”的字样,一旁的合法社团皆是目瞪口呆。通过对比的形式,对丑恶现象进行抨击。
同样的一条新闻,表现手法不同,所获得的传播效果也会不同,增强信息的可视性将逐渐成为电视新闻追求的方向,好的画面能引起观众的收看兴趣。值得注意的是,新闻节目以真实为核心,尽量少用“再现”“漫画”等手法,主要以传递信息为主,也可以运用空镜头和同期声的采访来表现。
(四)文字符号的形式
屏幕文字、标题字幕、同期声字幕的突出,可以在新闻画面中强调重点,突出细节。不同字体颜色的屏幕文字配合,可以参与电视画面构图,增加画面活力。可视化语言符号使平淡空洞的镜头焕然一新,报道关于政府信息、政策措施、法律法规时,可以运用屏幕文字进行要点罗列。
2016年5月6日《新闻1+1》节目中,中央督查组到河北省进行环境考察,河北相关部门表示中央督查组所提出的77件环保调查案件只有7件属实。报道中用红色放大的数字“7”和“77”给予受众视觉上的冲击。随着问题的抛出,相关问题被放大出现在屏幕中,提出悬念,环环相扣,引导受众深入了解事态,推动整个调查纵深发展。
(一)大数据时代新闻宏观拓展、微观深入
近年来不断增长的数据总量和开放、透明的大数据平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运用广泛,一些抽象、晦涩的数据借助大数据读取、使用自有或公共大数据资源,以专业化、高水平的宏观视野以及全面的数据分析,使新闻报道更加全面而深入。政府部门可以清晰、敏锐地把握经济走向,实施科学、有效的宏观政策。微观方面,企业根据大数据提高经营决策水平和办公效率,推动企业生产、创新,给整个行业领域带来新的剩余价值。除此之外,新闻从业者从宏观深入微观,利用大数据的优势,更加细致、深入地洞察新闻背后的本质。通过群体动态走势分析、细化到个体,揭示数据背后的本质,刺激受众感官,更加有效地传达数据信息,引起观众共鸣。
(二)打破时空限制,增加报道广度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博、微信、社区讨论等自媒体平台发展迅速。早期我国的电视新闻受技术条件限制,多数新闻以实况转播的形式呈现给观众。电视新闻的时效性无法保证,电视产品稍纵即逝、被动接受、不可逆等缺点暴露无疑。
可视化技术的不断运用,使得电视画面的视觉表现范围不断扩大,叙事能力不断扩展,利用计算机技术把电视镜头无法拍摄、无法表达的信息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表现出来,为观众展示日常视线范围以外的、多维的信息。
2016年2月16日《新闻1+1》就2016年2月7日朝鲜发射“光明星4号”卫星一事做出报道,指出朝鲜的这一行为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的谴责和抗议。节目通过模拟动画的形式表现萨德运用概念图,系统直观地展示了萨德系统雷达监测范围,对于“萨德”远远超出了半岛自身的防卫需求这一事实直指要害。
(三)电视新闻制作规范被革新
一期完整的电视新闻节目需要确定选题、制定采访提纲、采集素材、后期剪辑等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败都有可能造成新闻素材单一、内容枯燥等情况。电视新闻具有真实性和时效性的特点,但新闻事件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过程稍纵即逝,然而可视化新闻打破了这一限制条件。
2016年1月4日《新闻联播》在报道“改革对接民生冷暖,夯实百姓获得感”的新闻中提到,独生子女政策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全国9000多万目标生育人群有更多选择,中央财政补助公立医院改革资金98.04亿元。报道中出现的数据大多数采用了“数据+图形”的可视化方式,新闻不再是数字的简单罗列和堆砌,鲜明的动画风格使得内容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老少咸宜,为观众直观地展现出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十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四)补充电视新闻的叙事
文字口播是传统新闻主要的叙事方式,经过不断探索和改进,电视新闻不再以单调枯燥的叙事报道有关政府信息、政策措施、法律法规的新闻,取而代之的是运用图文、动画等可视化语言符号的方式将要点逐个罗列,使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的同时也能得到一种感官上的享受。
2016年1月9日《新闻联播》在报道“理政新实践,把纪律挺在前面”的新闻中提到扎牢制度笼子,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主持人出镜读报的同时,采用数字动画技术弥补了电视新闻实拍的某些局限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触摸屏的大屏幕上圈点讲评,如同在报刊的纸质画面上直接拿笔圈出重点,节目形式生动、活泼、有趣,具有可视性。
在当今传媒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受众的需求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更要求新闻内容具有趣味性与艺术性。首先,当下电视新闻节目不再是单纯的主持人口播,要更多地采用电视屏幕结合可视化元素提升新闻报道的趣味性;其次,不同的电视新闻要有一定的辨识度,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及艺术特色,使电视新闻做到实时、高效、内容丰富,真正实现新闻让老百姓乐于接受。电视技术对电视新闻业务的发展具有强有力的影响,每一项技术的革新必将会直接或间接推动电视新闻业务迈向更高水平。
1.张讴.电视符号与电视文化[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
2.邵培仁.媒介生态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
3.黄匡宇.电视新闻语言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4.童兵.技术、制度与媒介变迁:中国传媒改革开放30年论集[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5.胡兵.数字媒体传播技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6.赵彦.浅析可视化语言符号系统在电视新闻中的常态化表达[J].东南传播,2014(9).
7.杜建荣.试述新闻类电视节目可视化元素的引入途径[J].新闻研究导刊,2015(21).
8.王睿琪.宏观拓展,微观深入——大数据时代下的新闻生产革命[D].吉林大学,2015.
(作者汪雅静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巨浪系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广播电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