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琦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四川成都610068)
自媒体时代的公民新闻构建意义及现实启发
刘文琦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四川成都610068)
摘要:在互联网、手机移动终端设备发达的当今社会,人人当记者成为了可能,碎片化信息充斥着网络社会,真假信息的区分度逐渐模糊,为保持传媒生态的平衡,公民充当信息“把关人”的角色不容小觑。通过对自媒体时代公民新闻的传播机制进行梳理分析,指出公民新闻构成的草根话语对官方话语带来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公民新闻;草根话语;传媒生态
公民新闻在维基百科的定义为:“公民在搜集、报道、分析和散布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行为”。其思想来源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美国,著名新闻记者李普曼与哲学家杜威之间的一场争论:李普曼认为公民需要专家引导舆论;而杜威观点则不同,认为专家不能代替公民对事件的认知,公民对公共事件判断显示出的能力和智慧有利于构建全面认知社会的理性思考框架。公民新闻按其报道主体可分为意见领袖和平民草根两种形态,即从事与时政相关的特殊身份公民与普通市民身份的公民角色交织并存,其中作为意见领袖的公民在引导群众舆论发挥至关重要作用。从1998年德拉吉微博报道莱温斯基与克林顿的性丑闻事件拉开了公民新闻的序幕再到2000年韩国记者吴延浩创办的第一家公民新闻网(Ohmynews.com)完成了个体无意识撰写公民新闻到开辟专门网站为公民提供传播渠道的行为嬗变。
(一)公民新闻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在我国,公民新闻的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4年到2005年公民新闻概念的引入阶段;第二阶段为2006年到2007年属于过渡期,公民新闻在国内开始慢慢兴起并取得一定发展;第三阶段是2008年到2009年,公民新闻逐步深入发展并出现本土化特色,在报道的内容上形成地域性特征,报道手段也逐步多元化策略;第四阶段即从2010年到至今,新媒体下网络公民新闻发展态势呈现出新的变化特点。
我国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打破了传统儒家文化的君权至上思想,为公民新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也激发了公民自发撰写新闻的兴趣。在自媒体时代促进公民意识的觉醒,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公民失语现象,使公民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新闻生产当中,进一步实现了媒介接近权,通过公民的深度参与而发挥集体智慧。正如美国学者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一书中所强调的观点,他认为“自上而下的公司融合力量和自下而上的草根融合力量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以及相互间的紧张状态,正是这种现象推动了我们在媒体生态圈中所观察到的许多变迁的发生。”这里所指的公司融合力量是由传统的新闻生产部门生产的新闻构成官方话语场,而草根融合力量主要由亲身参与事件者、与该事件相关利益者构成的民间话语场,以及公共知识分子充当舆论领袖构成的精英话语场,三个场域相互交织,碰撞出矛盾并修正,最终意见互补,扩大受众从不同视角对事件发生来龙去脉的把握,促进传媒生态达到平衡状态,使媒体报道呈现出透明化、公开化趋势。
(二)公民新闻的新闻传播者主体解构
以网民为主要成份的公民新闻行为形成同盟,这种无疑或有意的目的造成传媒生态本身的权力分化。从公民发布信息的心理动机分析得出三个层面:浅层动机是基于个体见闻的表达感受,无意识从中撷取的信息形成新闻,如2013年1月21日,纽约州亚裔国会议员孟昭文参加奥巴马总统就职仪式后,在现场与同事合影并上传到CNN iReport,得到编辑的推荐,图片立即被多家美国和世界媒体转载;中层动机为受众看到报道偏颇或缺失的信息进行补充说明和发挥纠正作用,以自己现有储备知识对事件表达个人观点认同。在2013年4月19日晚,一条微博曝光了江苏泰州滨江管委会工业园区内部豪华宴请消息,该园区管委会书记张爱华得到群众揭发检举后并跪地向百姓求饶,这一跪并不但是官员在“乌纱帽”前的屈服表现,还是对公民权利的一种畏惧行为,从东方卫视《子午线》新闻栏目报道的该事件中看出商务包厢的宴请是由网友提供的视频,其中事件的现场目击者贾宏伟根据自己先前开餐馆对刀鱼、河豚等食材价位的认知经验得知此顿饭菜价位不菲,从而引发群众的质疑想法转化为现场围堵的抗议行动。从官员角度来讲,张爱华误认为地理意义空间的“包厢”可以阻隔外界公众的视角范围,但在里面隐匿铺张浪费的“后区”行为通过拍摄视频手段搁置于公民眼前,成为“前区”行为。像官员被揭露“舌尖上的腐败”现象屡见不鲜,传统记者得到线索后暗访进行深入调查,以守株待兔式捕获新闻线索的生产模式随公民新闻的诞生有所改变。网络社会的匿名性为公民新闻的传播增加胆识,公民从原来对信息来之不拒并当之为真转变为来之思考、披露真相的态度,打破了官方话语权的垄断地位,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记者”这个词汇的外延;深层动机为我国正处于体制转型期间,旧有价值标准失效,新的判断体系还未确立,人们看待事物的心态具有多维度、多样性,各种理念交锋与思想碰撞,社会整体的心理最大症候是困惑,迷茫无所适从,人们工作学习的节奏加快、压力大,民意需要获得宣泄口,当公民长期积攒的话语拥有发泄表达的渠道同时,也有利于打破先前的传媒话语“一边倒”现象,寻找到集体归属感,使民间舆论场成为获取新闻来源的主要渠道之一。这些看似自发的、松散的、无组织的公民新闻行为却能对我国传媒生态的构建凸显着重要意义,意见领袖的引导作用发生扭转,其代表的精英文化力量开始向草根文化力量妥协,有时为取悦民间舆论场发布的讯息内容不得不对之前偏颇之处进行改写。在彭兰教授的《影响公民新闻活动的三种机制》一文中提到了公民新闻不是一种个体行为,从公民潜意识到有意行为的过程嬗变,依托网络技术、手机移动终端设备为保障的前提,公民自我意识有所觉醒,由网民构成的社会网络辐射整个信息传播网络,点对面到面对面,点被取代成为多股融合力量的生存博弈。
传媒生态是指传媒开展传播活动以及自身生存发展所涉及到的环境条件。它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信息与受众层面的生态;二是媒介组织层面,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维持其成为正常生命肌体的生态;三是媒介的控制层面,主要指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围环境与媒介肌体及信息活动之间关系的生态。其中,公民新闻对传媒开展传播活动的受传关系、技术冲击和不同类型的新闻互补带来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公民新闻在媒介生态的表层、媒介组织层面和媒介控制层面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一)受众与信息传播者的二元角色发生转换
早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英国伯明翰学派研究者斯图亚特.霍尔提及“抵制、协商、反对”的主张理论,抵制由知识分子构成的意识形态霸权,从公民新闻的生产行为角度思考,在公民的媒介接近权实现路径中历经了漫长过程,当下官媒发布的讯息价值带来生存挑战,受众对新闻信息本身的接受程度有所转变,从严肃说教性的政治内容到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议论。倡导“文化消费主义”的美国学者约翰.费斯克则进一步发展了斯图亚特.霍尔的观点,对抗和否定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悲观主义,发现大众在接受信息同时存在着积极主动性,在文化研究的精英主义与悲观主义中做出一种超越。
2013年57届总统大选在奥巴马就任就职典礼中,华盛顿邮报网刊登出一幅关于探索国会大厦外场景的十亿像素照片,此图拼接了奥巴马就职演讲期间13分钟内拍摄的305张照片。305不单单是数字意义上照片组合拼贴的符号,而是它已融入了公民元素,图中有420位人士贴上姓名标签,这幅图片蕴含着大量讯息内容,由网民集体参与制作而成,点击搜索每一个黄色小标签会出现相关链接内容,该模式体现出公民的参与感提升,这种新闻生产机制扩充了解新闻的渠道。
(二)新媒体技术冲击下公民新闻引起变革
2015年5月5日下午网络上引起舆论风波的“成都女司机遭暴打”事件中一个引人关注的点是新闻曝光的记录手段,不同于传统思维的手机、摄像机等类似的视频录制设备,而是运用行车记录仪的方式记录了整个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在行车记录仪中可清晰听出殴打者男司机车里孩子的啼哭声音,凭借网络提供的信息传播沃土引发网民的广泛讨论,对女司机的行为进行批判甚至随着舆论的演变过程的激烈程度,变为非理性的人身名誉攻击行为。此时,“行车记录仪”发挥的功用充当着一种信息传播的媒介,所谓的新媒体并不一定是以全新的姿态面貌进入受众视野并带来认知改变,即一种固有的存在实物在形式、内容上的创新运用亦可形成不同的受众感知体验。公民新闻行为在“去中心化”的媒体环境中,受众发布讯息的时间和地点不受控制,互动性显著增强,将静态文字和动态视频两种方式相关联,不同角度披露事件背后蕴含的深层现象,有利于朝着理性化、有序化的发展方向揭示“后区”行为。
(三)公民的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的补偿效应
纵观2001年的“美国9.11事件”、2004年南亚海啸灾难报道、2005年伦敦发生地铁爆炸案事件……2015年的天津爆炸事故,普通市民身份的公民在面对突发新闻事件中发挥着先决力量,成百上千的个人博客中发布了大量现场照片、音频和视频,还有目击者用文字进行描述,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报道手段是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体现出“集体智慧”下的参与式文化新特征,为新闻提供全面及时的动态线索,从不同视阈对事件进行解读。信息在网络这一平台助推下成井喷式增长,多方声音和情绪繁杂蔓延,从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完成的一次有利过渡,为新闻的未来发展路径开辟新的图景。公民新闻的运作是在媒介较高层次下人们的一种文化自觉行为,不仅在报道的内容呈现出贴近群众的新闻题材,而且在报道主体方面发生移位,向普通市民身份的公民靠拢,这种公开透明化的报道手段和呈现内容有利于消除网络上存在的噪音。
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作了如下定义:“ 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公民在运用不同媒体表达自我认同时将信息进行甄别形成新闻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公民对信息的质疑、理解和评估能力,对于媒介素养的建构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实现公民身份与市民身份的和谐
保守主义思想者埃德蒙.伯克认为传统具有合理性,因传统是基于长时间的判断,相比个人理性更为可靠,这是通过时间的信息整合。而在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文中,他认为代议制民主可用于选举公职人员,不能用在公共领域的言论表达。公民新闻的行为本身是基于公民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感下,积极承担着政治参与的义务,有利于实现协商民主,市民在居住的环境中面对周遭发生的事物不再是一个袖手旁观的人物,开始进行理性思辨,并获得参与快感。公民新闻将公民身份与市民身份紧密相结合,在这种“去精英化”的场景下二者和谐共存,有利于传媒生态圈的稳固发展。
(二)做到公民新闻与官方新闻的互补
传统的官方舆论场和草根舆论场两者形成并肩作战、共同报道的新局面,二者在新闻生产模式中发挥着不同功用,既要避免完全把新闻成为政府舆论喉舌的代名词,又要避免像韩国Ohmynews.com网站完全依赖公民自己撰写新闻,缺乏政府管制而走向衰落的结局下场。媒体的反馈机制建立在公民新闻与官方新闻互补中进行,避免群体盲思带来的“回音室效应”,打破信息茧房的桎梏。人民网的子版块强国论坛中的舆论形成模式值得借鉴,公民新闻与官方舆论场两者互补,在融合式发展路径中应当真正做到人民的传声筒、政府的麦克风。
(三)建立自媒体与多媒体的联动
韩国记者吴延浩所说的“每个人都是一名记者”在当下成为一种达成共识的现象,正是自媒体时代发生变革的深刻写照,进而“把关人”外延就从官媒的编辑这种狭义范围延展到普通网民的层面。多媒体为自媒体的撰写和发布提供了技术支撑保障,实现了新旧媒介的有利融合,不同媒介的优势作用更加凸显。受众将从多元渠道中获得完善的视听结合体验,同时也对公民的媒介素养有了新的要求,比如有些非严肃类视频以恶搞为目的,经过戏仿、拼贴的后现代主义手法进行处理,引起受众误传并导致谣言的散布。[6]由于网络空间的信息传播具有裂变式效应,使信息成大规模集群式扩张,以假当真的现象屡见不鲜。像微信朋友圈中转载的“某些食物的错误吃法会引发致命后果”的恐怖诉求,可能食用该类食物对人们健康产生一定隐患,但是否上升到死亡层面值得信息的阅读者进行斟酌。网络上呈现出类似的新闻大部分带有议题设置成分,如今“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在媒介功能的延伸下,给予受众呈现的则是另一番镜像,受众需要提高媒介素养,增强对虚假信息的辨析能力。
本文主要从公民新闻行为发生心理以及受传角色的转换关系进行论述,公民新闻在媒介素养的建构中实现了公民与市民二者身份的和谐,公民新闻与官方新闻的并存局面也加快了新旧媒体的融合趋势,同时促进自媒体与多媒体的联动发展。政府要引导好、管理好自媒体时代的公民新闻,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使其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宁.新媒体语境下公民新闻的多维视角[J].今传媒,2015(2):18.
[2] 龙丹梅,朱凤玖.近十年来我国内地公民新闻研究文献综述[J].新闻研究导刊,2014(18):49-50.
[3] 石磊.从公民新闻看传媒接近权的实现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3):189.
[4] 彭兰.影响公民活动的三种机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38-40.
[5] 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43-48.
[6] 陈熙隆.信息化视域下人文城市构建的路径探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5(4):96-99.
[责任编辑范藻]
收稿日期:2016-01-17
作者简介:刘文琦(1992—),女,河南平顶山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媒体研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248(2016)04-0072-04
The Significances and Revelations of Citizens' News Construction in the Time of We-media
LIU Wenqi
(Film-Tevelvison and Media Schoo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8, China)
Abstract:In the society of highly developed Internet and mobile phones, it becomes possible for everyone to be a reporter. Pieces of fragmented information are flooding the internet society an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true and false information has increasingly unclear. The role of citizen as information guard can not be looked down for keeping the balance of media ecology. The study of the citizens' news broadcasting system shows the influences and functions of the mass discourse to the authority's discourses.
Key words:citizens' news; mass discourse; media ec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