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外国的中国观研究综述
——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的研究为例

2016-04-12 15:43
昭通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学者日本研究

陈 洁

(湖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历史学研究

近代外国的中国观研究综述
——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的研究为例

陈 洁

(湖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多从历史学、国际关系学、语言学、形象学等多种视角探讨和分析了近代外国不同的中国观,且取得了丰硕成果。总体来看,以往的研究虽在视角上有所突破,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不同阶层人物的中国观研究极不平衡,而采用的理论亦相对陈旧,今后的相关研究应当避免这些问题。

世界中国观; 中国形象; 研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汉学热潮的高涨,“西方的中国观”*“西方的中国观”一词多在史学、文学、国际关系等领域使用,不同学科对于中国观的定义、解释也存在一定差异。就史学界而言,严绍璗先生认为“西方的中国观”指的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西方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对中国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意识;而王毅先生则认为“西方的中国观”指的是西方对中国的认识与感受,这些认识的信息既有客体的现实描述也有主体的自我感受。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并逐渐成为一些重要的学术会议议题和重大课题的立项内容*如200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欧早期交往与欧洲人对中国文化与历史的理解》、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从亚洲文会看近代西人中国观之演变”、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以来印度中国观的演变研究》与《百年来越南"中国观"演变研究》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日本政治家的中国观及其行动》、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现代日本人论的中国观研究》等。。三十余年来,国内中国观的研究领域由早期西方的中国观扩展至世界的中国观,其成果较为丰富。本文主要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对近代外国的中国观研究成果作一简要概述。

一、整体研究

国内学术界对近代外国的中国观整体研究颇多,首先,就其整体概述而言,学者忻剑飞(2013)[1]将自古希腊希罗多德时期对东方的描述与想象,历经罗马帝国、基督教兴起、大航海时代、启蒙运动、浪漫主义、及至 19、20 世纪之交西方对中国的认识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吕超(1993)依历史年代为序,从古代社会、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与启蒙时期到近代及当代,分析各历史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和名人的中国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整体性地把握世界中国观的发展[2];类似的研究成果还有黄泽存(1996)等人的文章。也有部分学者从比较文学、形象学领域对外国的中国观进行整体性探讨与评价,如周宁(2005)认为西方的中国形象反复在乌托邦与意识形态两极之间摇摆,中国形象的文化功能并不在于反映中国的现实,而在于成为表现西方自我文化无意识内容的载体,进而提出研究西方的中国观,关键不是研究中国,而是研究西方以及西方文化生产与分配中国形象的机制[3];马婷(2007)则认为,中国形象套话所形成的话语权力的支配性潜藏着危险,中国精英知识分子对西方中国观的运用使得中国逐渐失去表述自己的功能和话语权,沦为只能被表述的境地[4];作出类似研究的学者还有伍辉(2008)等人。

其次,部分学者以某一历史时期为背景,探讨外国的中国观阶段性演变与发展,如张国刚、吴莉苇(2006)[5]主要介绍了启蒙时代的欧洲在宗教、政治以及社会生活三个方面的中国观,并揭示了中西初识对19、20世纪欧洲中国观的影响;王楼进(2007)[6]指出清末民初西方的中国形象表现为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式两种类型,西方以“俯视”的视角来理解中国,显示出了西方的自我确认和自我肯定的欲望;持有类似观点的学者还有王少凡(2011)、张子开(2010)、杨红林(2012)等等。

最后,也有部分学者摆脱国别的界限,从整体上研究传教士、思想家等各类群体的中国观,如忻剑飞(2013)[7]分析了20世纪的思想大家们不同的中国观;邹进文(2006)[8]分析了法国重农学派、亚当斯密以及萨伊与约翰穆勒的中国观,进而从这些经济学家的中国观演变看到西方文化对待中国文化态度的变化;吴义雄(2000)、耿昇(2009)等学者也有相似的研究成果。

二、国别研究

除整体上把握外国的中国观演变与发展外,中国学术界关于不同国家的中国观研究成果不胜枚举。为了清晰地了解学术界关于外国的中国观研究现状,笔者将按照国别对其梳理一番。

(一)日本

国内学术界关于日本中国观的研究成果较多,主要涉及中国观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和部分群体与个人的中国观探究。

首先,就日本的中国观演变及其原因分析而言,杨栋梁(2012)总结了自1840年以来日本对中国认识的阶段性特征和演变轨迹,并梳理了近代以来中日国力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中日关系的变化过程。[9]但相比而言,国内学术界的关注点还是多集中于晚清与抗日战争前后日本中国观的演变。就晚清时期日本中国观的演变研究,学者严绍璗(1999)将20世纪日本主流形态的“中国观”分解为六种形态,否认了日本的“近代中国观”是从所谓传统的“中国观”继承和发展下来的,并指出日本的“近代中国观”是在否定传统的中国观的过程中,从日本近代意识形态中成长起来的对中国的“新的”观念[10];王屏(2003)则追溯了日本中国观在大唐衰落、大明兴盛和甲午战败后的三次中国观变迁,并分析正在形成中的第四次变迁而总结出日本中国观有“实力主义”“现实主义”的特征[11];持有类似观点的学者还有谭汝谦(1988)、郝秉键(1994)、杨栋梁(2013)、安善花(2008)、刘岳兵(2011)、赵苗(2012)、黄蕊(2013)等。就抗日战争前后日本中国观的演变与发展,祁建民(2014)指出,“共同体”理论是战前日本中国观的核心部分,但受军国主义政策的影响,该理论在日本却演化成“中国社会停滞论”,从理论上支持了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厌恶、蔑视感情,并成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理论依据之一[12];解学诗(2003)则认为,满铁对华调查所形成的大量中国认识建立在日本对华政策基础之上,具有局限性。[13]

其次,就群体中国观的研究而言,国内学术界的关注点多集中在文人阶层。学者赵德宇(2011、2015)指出历来备受推崇的中国文化自江户时代后受到了日本知识界的质疑和挑战,“江户三学”都在不同程度上否定了中国及中国文化,并对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观产生了不同的影响[14];牛建科(2007)则认为神国意识与神皇神统意识是日本国学家中国观形成的基础与前提,国学家们基本上是在中国(他者)与日本(自我)相比照的二元结构中认识中国,否认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积极作用[15];石岩(2011)分析了日本兴亚会的“日中提携”观和东亚同文会的“保全中国”观等,认为近代日本对华团体的中国观都是为了最终侵华和和扩大日本版图的思想,而这些团体的中国观一方面影响了日本对华政策的制定,也影响了日本民众对中国人认识,且在自觉不自觉中成为了日本侵华工具[16];持有类似观点的学者还有季羡林(1991)、、刘家鑫(2007)、黄俊杰(2008)、张敬进(2009)、史桂芳(2009)、崔昆仑(2011)、潘月刚(2013)、胡天舒(2013)、曹国伟(2008)、邢丽雅(2011)等。

除此之外,也有部分学者探讨了来华使团、在华领事群体、幕府人、军国主义者等其他群体的中国观,如冯天瑜(2011)在“千岁丸”的幕府成员及随行者的见闻录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幕末日本人中国观的演化[17];曹大臣(2009)在他的研究中也提及了领事群体的中国观[18];万鲁建(2006、2007)则认为日本陆军中的“中国通”始终不承认中国的统一进程,极端轻视中国的军事力量和抗战意志,进而产生肢解中国,甚而短期内灭亡中国的思想[19];王屏(2004)、王明星(1998)、刘天纯(2004)、杨栋梁(2015)、何理(2009)等学者也有类似的研究成果。

最后,就个人中国观的研究而言,国内学术界的成果主要集中于福泽谕吉、内藤湖南等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政治家和文学家的中国观研究。涉及福泽谕吉的中国观研究,其学者主要有贺新城(1988)[20]以19世纪70年代末为界,分别探讨前期福泽对华强权理论的形成以及后期对华扩张的实践的阶段性变化,认为福泽在其一生中从未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始终充满了对华蔑视和对华优越意识;相似的研究成果还有高增杰(1993)、臧世俊(1995)、孙攀河(2013)、屈亚娟(2003)、董顺臂(2012)等人的论述。研究内藤湖南的中国观的学者主要有胡天舒(2013)认为内藤湖南的中国观既有时代性的变化,又有主体性的固守,而近代日本汉学的危机意识、中国的现实状况以及日本的文化主体性选择是内藤湖南中国观变化的三大因素[21];刘腾蛟(2014)、钱婉约(2004)等。

对其他人物的中国观作出部分研究的学者还有和田守(1999)、徐静波(2001)、高原(2003)、薄培林(2009)、赵卫涛(2012)、赵薇(2014)、姜辉(2015)等。

(二)美国

国内学术界关于美国中国观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对美国中国观的演变与发展的整体探究,另一方面则是对明恩傅、罗斯福等具有代表性的传教士和政治人物的中国观研究。

就第一方面而言,主要学者有王立新(1998)从18世纪至1950年将美国人中国观分为六个阶段,认为影响美国中国观的因素主要是中国自身内部的变化、认识主体的价值观念和思维传统,即美国清教使命意识和理想主义外交传统的思维定势与唯我独尊的价值观以及国际环境[22];姜源(2005)认为在美国流传的英国著述里所表现的否定性中国观对美国早期的中国观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23];与之观点相反的是,冉维娜(2009)则认为中美未正式接触前,美国的中国观主要受中国商品和欧洲的影响而对中国充满尊敬向往[24];持有类似观点的学者还有姚斌(2010)等。

就第二方面而言,研究明恩傅、裨治文等传教士个人中国观的学者主要有刘天路(1996)认为明恩傅对近代中国社会黑暗面和中国人性格中弱点的特别强调,以及他对中国社会改造的态度都反映出传教士在中国问题上的宗教文化偏见[25];马少甫(2007)以裨治文的中国观和中国研究为考察中心,简要分析了美国早期传教士中国观和中国研究的特点、成因、影响以及中国观和中国研究之间的关系[26];卢秉利(2000)、翁伟志(2007)、李同法(2008)、孔陈焱(2010)、吕波(2010)等学者也有相似的研究成果。对罗斯福等政治人物的中国观作出研究的主要学者有赵志辉(2002)认为罗斯福对中国表示同情,并采取现实主义态度,公正客观地对待中国和评价中国的抗战,采取树立中国大国地位的政策,但他的对华政策无疑要服从于美国的国家利益[27];吴玮(2012)认为亨培克一方面陶醉于中国古老的文化,并对中国现状抱有同情,但另一方面又对中国的民众和社会存在种族间的偏见,认为中国的民族浪潮是美国保持在华利益和均势政策的最大威胁[28];持有类似研究成果的学者还有郑良旭(2011)、赵志辉(2013)等。

(三)英国

国内学术界关于英国的中国观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缺乏整体性的研究成果。目前具有代表性研究成果的学者有张顺洪(1991、2014)全面整理了18世纪、19世纪初英国多个阶层包括使团成员、传教士、以及英国国内文人、学者对中国的评价及随之反映出的中国形象,认为19世纪初英国的中国观发生转变的原因在于英国内部自身的社会矛盾以及中英社会性质与文明的差异性。[29]

除此之外,涉及英国中国观的研究成果在人物个案方面略为集中,学者陈乐福(2004)认为笛福对中国的抨击是欧洲早期殖民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东方主义思想在文学文本上的表征,是笛福颠覆欧洲当时盛行的“耶稣会士中国观”而采取的政治和文本策略[30];亓顺美(2009)从文化、改革、外交、宗教、时局等方面分析李提摩太的中国观,认为其中国观既有理想主义色彩,又有殖民色彩,影响了维新派和许多朝廷人士[31];戴银凤(2007)则认为莫理循的中国观在1897—1911年间经历了两个重大变化,一是由中国前途悲观论转向中国前途乐观论,二是由“反俄”、“以日制俄”转向“反日”、“中英联合”[32];韩兵(2004)、聂丁(2012)、光卉(2013)等学者也有相似的研究。

(四)德国

国内学术界关于德国中国观的研究多集中于传教士与哲学家的中国观探究,除上述整体性研究中的成果有部分提及外,对传教士中国观有较多研究的学者主要有孙立新(2002)认为新教传教士的中国观主要是“被造的”,与18世纪中叶以来欧洲和德国的现代化、殖民扩张和传教运动的具体实践以及欧洲人对海外世界的普遍歧视和贬低密切相关[33];刘天路(2003)分析了尉礼贤关于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性格的观点,认为尉礼贤的中国观相对来说有着高度的理论思辩力,同时又表现出对人类文化和人类命运的深情关注[34];涉及哲学家中国观研究的学者有许苏民(1995)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中国观是通过批判地继承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和德国古典哲学家的中国观,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科学地发展的产物[35];何强、唐忠宝(2010)则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中国观是制定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其关于中西方交往问题、意识形态建设问题以及中国未来发展问题的认识仍值得我们关注[36];类似的研究成果还有张娟(2006)、王四达(2011)、胡义清(2011)等人的文章。

其他学者如张祥龙(2005)、卫茂平(2002)、曹卫东(2007)等,均对德国部分哲学家、思想家的中国观亦有所探讨。

(五)其他

除上述国家的中国观研究外,学术界对于其他国家的中国观也略有探究,如潘永(2010)认为早期俄国使团的中国观是片断、简单而肤浅的,对当时俄国大众的中国观影响甚微,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俄国政府对华的态度,进而影响其对华政策[37];尹锡南(2007、2014)对鸦片战争前后直至如今印度中国观的基本脉络进行了梳理[38-39];至于其他国家,如西欧的法国、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学界对其中国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明末清初,而东南亚的缅甸、泰国、越南等国家,学界则主要关注于冷战后的中国观研究,少有涉及近代的中国观。

综上所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关于外国的中国观研究成果颇多,涉及历史学、国际关系学、语言学、比较文学、形象学等多门学科,其研究视角不断取得突破。但我们也需冷静看待目前研究的良好趋势,正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研究点严重倾斜,对不同时间段、不同区域、不同阶层人物的中国观研究极不平衡。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晚清时期、日本以及主要的传教士、思想家的中国观研究较多,而对于其他时间段、其他国家以及其他阶层的中国观研究则略显单薄。其次,在研究方法上,多为陈述式归纳,而缺少比较性研究;最后,“在理论运用上仍避免不了‘欧洲中心论’、‘中国中心论’‘东方主义论’‘形象学理论’等理论的僵化套用。”[40]总之,未来在外国中国观的研究方面,我们应该进一步扩大时空领域,重视不同国家之中国观的比较,在理论运用上亦更加谨慎。

[1]忻剑飞. 世界的中国观 近二千年来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史纲[M]. 上海:学林出版社,2013.

[2]吕超. 外国人的中国观[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3]周宁. 乌托邦与意识形态之间:七百年来西方中国观的两个极端[J]. 学术月刊,2005(8):11—18.

[4]马婷. 他者镜像中的中国主体——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述评[J]. 学术研究,2007(10):146—150.

[5]张国刚, 吴莉苇. 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观 一个历史的巡礼与反思[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王楼进. 清末民初西方的中国形象[D].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7]忻剑飞. 醒客的中国观 近百多年世界思想大师的中国观感概述[M]. 上海:学林出版社,2013.

[8]邹进文. 大清帝国兴衰的西方版画卷:古典经济学家中国观的历史演进[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3):5—11.

[9]杨栋梁.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10]严绍璗. 二十世纪日本的中国观[J]. 岱宗学刊,1999,(2):37—46.

[11]王屏. 论日本人“中国观”的历史变迁[J]. 日本学刊,2003(2):33—47.

[12]祁建民. 战前日本的中国观与“共同体”理论[J]. 抗日战争研究,2014(3):146—157.

[13]解学诗. 日本对战时中国的认识——满铁的若干对华调查及其观点[J]. 近代史研究,2003(4):89—112.

[14]赵德宇. 近世:日本知识界的中国观[J]. 南开日本研究,2011(0):151—168.

[15]牛建科. 试析日本国学家的中国观[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9—14.

[16]石岩. 近代日本对华团体的中国观及其在华活动[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4):98—101.

[17]冯天瑜. “千岁丸”上海行 日本人1862年的中国观察[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8]曹大臣. 近代日本在华领事制度研究 以华中地区为中心[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9]万鲁建. 日本陆军的中国观与侵华战争:1931—1937[M]. 日本研究论集,2006.

[20]贺新城. 试析福泽谕吉的中国观一一兼论其民族平等主张的片面性[J]. 日本问题,1988,(2):58—62.

[21]胡天舒. 内藤湖南中国观的变与不变[J]. 中南大学学报,2013,(3):223—227.

[22]王立新. 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18世纪—1950)[J].世界历史,1998(1):12—19.

[23]姜源. 英国人著述中的中国及其对美国早期中国观形成的影响[J]. 浙江社会科学,2005(2):160—166.

[24]冉维娜. 试论美国人早期的中国观(18世纪初—1840年)[J]. 科教文汇,2009(2):252.

[25]刘天路. 美国传教士明恩溥的中国观[J]. 文史哲,1996(1):83—89.

[26]马少甫. 美国早期传教士中国观和中国学研究——以裨治文为中心的考察[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27]赵志辉.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中国观[J]. 美国研究,2002(2):93—108.

[28]吴玮. 斯坦利·亨培克与胡佛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研究(1929—1933)[D]. 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2.

[29]张顺洪. 乾嘉之际英人评华分歧的原因(1790—1820)[J]. 世界历史,1991(4):83—91.

[30]陈乐福. 笛福中国观新解[J].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4(2):67—72.

[31]亓顺美. 李提摩太的中国观(1891—1911)[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32]戴银凤. 莫理循的中国观(1897—1911)[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33]孙立新. 19世纪德国新教传教士的中国观———关于文化间接触和感知问题的一项个案研究[M]. 马堡科学出版社,2002.

[34]刘天路. 德国传教士尉礼贤的中国观[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3(4):53—55.

[35]许苏民. 马克思恩格斯的中国观[J]. 理论学习月刊,1995(1):20—23.

[36]何强, 唐忠宝. 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中国观与中国发展的几点认识[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2):38—41.

[37]潘永. 俄国早期来华使节的中国观[D]. 天津:南开大学,2010.

[38]尹锡南. 印度中国观演变研究[M]. 北京:时事出版社,2014.

[39]尹锡南. 一百多年来印度对中国认识的复杂变化[J]. 南亚研究季刊,2007(3):70—75.

[40]王毅. 百年来西方中国观的研究综述[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3):100—105.

Summary of Researches on the International Images of China Since 1980s

CHEN Jie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China)

Since 1980s, scholars have researched in the international images of china in view of history, scienc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inguistics, imagology and so on ,and gained fruitful achievements. Regretfully, although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break through from perspective, they have some questions, such as unbalanced research in areas, times and classes,using the old theory. Therefore, we need to avoid these problems in future studies.

The international images of china; image of China; research

2016-06-14

陈洁(1992— ),女,湖南长沙人,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近代中外关系与政治研究。

K091

A

2095-7408(2016)06-0103-05

猜你喜欢
学者日本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日本元旦是新年
学者介绍
探寻日本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黄金时代》日本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