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唐笔记小说中的崤函古道

2016-04-12 15:06◎曾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古道长安笔记

◎曾 谦

(洛阳师范学院国土与旅游学院,河南洛阳471934)

中晚唐笔记小说中的崤函古道

◎曾 谦

(洛阳师范学院国土与旅游学院,河南洛阳471934)

崤函古道是中晚唐时期长安通往洛阳及东南地区的重要通道。崤函古道历史悠久,交通兴盛,道路沿线古迹、墓葬遍布。往来于崤函古道的人员,不仅有文人官宦,还有众多的商旅。崤函古道沿线地区民风淳朴尊道崇佛,显示出多元文化的特征。

崤函古道;墓葬;社会;交通

社会史研究一直是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点,但同时也是一个难点。中国传统正史,比较多地关注政治方面的内容,而在文化及社会方面内容相对欠缺。因此,单纯地依靠正史方面的材料,很难对古代社会展开比较深入的研究。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通过文史交叉的方法来加强社会史方面的研究。如宁欣先生就曾指出“研究唐宋时代的城市,尤其是都城的经济社会,就文献资料而言,笔记小说中有非常重要的材料”[1]中晚唐时期文学发达,笔记小说中留下大量关于文化社会方面的内容。崤函古道是隋唐时期连接长安和洛阳之间交通的一个重要路段,在中晚唐政治及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中晚唐时期的笔记小说进行观照,可以获得有关于崤函古道更加生动和深刻的认识。

一、历史悠久,古迹遍布

崤函古道从周代周召二公分陕而治就已登上历史的舞台,之后,又成为虢国的封地。长期的历史积淀,使崤函古道沿线的古迹众多,文物十分丰富。据严耕望先生《唐代交通图考》及王文楚先生《唐代两京驿路考》二文考证,在唐代崤函古道境内的古迹有崤山、黄巷坂、秦函谷关、曹公垒、思子宫、古虢国城、夏后皋墓等古迹。这些古迹密集地分布在崤函古道境内驿路沿线,时间从夏代一直延续到汉代。在中晚唐崤函古道沿线众多的古迹中,古墓葬尤为令人关注。《玄怪录·岑顺》记载,汝南人岑顺曾旅居陕州一个亲戚家中。亲戚们看到他整日闭屋不出,面色憔悴,便避着他“荷锸乱作,以掘室内,八九尺忽坎陷,是古墓也”[2],从中挖到古代象棋等很多珍贵的陪葬品。这个故事说的是民宅下面有古墓的故事。人们所居住的民宅下面都是古墓,古墓数量之多可见一斑。

中国古代视死如生,在去世时往往以大量的宝物进行陪葬,于是这就引起一些不法之徒的贪欲。《刘宾客嘉话录》记载,张尚书牧弘农时,曾经十几个盗墓贼,经过拷问,这个盗墓贼又招工了其他串通官府人员挖掘古墓的事情。经过进一步追查发现已经被盗掘的文物很多被贩卖至长安贵人之家,由于此事牵扯甚广,最后竟然不了了之。[3]由此可见,在唐代崤函古道沿线地区,盗墓行为并不是个案和孤例,而是具有强大社会势力和复杂社会网络的团伙在共同作案该,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崤函古道地区墓葬众多这一史实。

墓葬往往和鬼魂的关系十分密切。唐代崤函古道地区墓冢众多,所以中晚唐时期以崤函古道为背景的小说,往往频繁地鬼魂联系在一起。《河东记·韦浦》记载,一个叫韦浦的人,自寿州往长安赴选,在阌乡旅店中正准备吃饭时,突然遇见一个人上前就拜,愿为隶从。之后,二人一同前行,路上施展神通,被韦浦认出来原来是鬼。虽然这个鬼魂并没有加害于韦浦,并且预言了他将来当为县令,但韦浦却这个鬼魂任意荼毒生灵的行为非常不耻。[4]在这个故事中,鬼魂的出现实际上就是古代崤函古道地区墓冢众多的一个直接的结果和缩影。

《续玄怪录·辛公平上仙》说到辛公平和成士廉在去长安的路上遇到来自于阴间的使者的事情。洪州高安县尉辛公平和吉州庐陵县尉成士廉,是泗州下邳人,此行奔赴长安,接受朝廷新的任命。由东而西,一路行来,至于洛阳境内时遇雨,住宿在洛西榆林店,遇到一位穿绿衣服的旅客。三人一起行走。直至阌乡,那名叫王臻旅客才告诉他们说“乃阴吏之迎驾者。”来自于阴间的使者在从洛阳至长安的途中,直到到达崤函古道以后才向二人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5]故事情节的这种安排,显然与崤函古道墓葬众多的这种环境氛围是密不可分。因为唯有如此,故事情节也显得合情合理,水到渠成。

二、交通繁盛,地位重要

中晚唐时期,中央政权倚重于东南地区支撑朝廷的半壁江山,长安和汴州开封之间的交通孔道,交通异常繁忙。李德辉先生在对比了全国各主要交通线路之后,认为长安至汴州之间的“行旅最盛”,是真正的“唐诗之路”。[6]崤函古道地当京城长安和东都洛阳咽喉孔道,交通更盛于洛阳以东路段。正因为如此,所以唐人笔记小说记载的来往于全国各地的行旅中,以来往于两京道的行旅最多。《三水小牍·黑水将军灵异》记载,“干符戊戌岁,大理少卿徐焕,以决狱平允,授弋阳郡。秋七月出京,时方霖霪,东道泥泞。历崤函,度东周,由许蔡,略无霁日。”[7]徐焕取道崤函古道从长安到达弋阳的。《云溪友议》卷中《三乡略》记载,会昌二年(842)若耶女子丧夫东归返回浙江绍兴,“涉浐水,历渭川,背终南,陟太华,经虢略,抵陕郊,挹嘉祥之清流,面女几之苍翠。凡经过之所,皆曩昔讌笑之地,绸缪之所。衔寃加叹,举目魂销。虽残骸尚存,而精爽都失。假使潘岳复生,无以悼其幽思也。遂命笔聊题,终不能涤其怀抱,绝笔恸哭而去。”[8]无论是从浙江来到长安,还是从长安返回浙江取道崤函古道。

崤函古道中,不仅文人举士众多,而且还商旅繁多。《唐国史补》记载,“渑池道中,有车载瓦瓮,塞于隘路。属天寒,冰雪峻滑,进退不得。日向暮,官私客旅群队,铃铎数千,罗拥在后,无可奈何。有客刘颇者,扬鞭而至,问曰:‘车中瓮直几钱?’答曰:‘七八千。’颇遂开囊取缣,立偿之,命僮仆登车,断其结络,悉推瓮于崖下。须臾,车轻得进,群噪而前。”[9]在寒冬时节,崤函古道中仍有大批的商旅车辆前往长安,所以当一车辆陷于道中时,便出现了“铎数千,罗拥在后”的景象。

由于交通繁盛,是连接长安和东都及东南地区的主要通道,所以在唐朝最高统治者眼中崤函古道的地位十分重要。《唐国史补》卷上,记载:“卢杞除虢州刺史,奏言:‘臣闻虢州有官猪数千,颇为患。’上曰:‘为卿移于沙苑,何如?’对曰:‘同州岂非陛下百姓,为患一也。臣谓无用之物,与人食之为便。’德宗叹曰:‘卿理虢州,而忧同州百姓,宰相材也。’由是属意于杞,悉听其奏。”[9]在唐代,社会文化中一直有尊崇长安的说法,离长安越近的地区,地位越高。但在唐德宗眼中,距离长安远的虢州的地位,竟然比距离长安很近的同州的地位还高,当从卢杞那里听说,虢州地区“官猪”为害时,所以便萌生了将虢州地区“官猪”移于位于同州“沙苑”的想法。不想这种想法却被奸诈的卢杞所利用,成为他邀宠固赏的机会。

《唐阙史·卢左丞赴陕郊诗》记载:“乾符初,卢渥自前中书舍人拜陕郊观察使。……及赴任陕郊,洛城自保厘尹正已下,更设祖筵,以鲜华相尚。分秩故相及朝容恶日两邑县官,卑秩麻衣,倾都出郭,洛城为之一空。食器酒具,罗列道路,盛于清明簪洁松槚之日,填咽临都驿,前后十五里,车马不绝。……有白髯驿吏声指曰:‘某自拥簅清邮五十载,未尝睹祖送之盛有如此者’。”[10]在唐代中书舍人中书省正五品以上的骨干官员,掌侍进奏,参议表章、草拟诏旨制敕及玺书册命,民间一时有“内相”之称。卢渥从洛阳赴虢陕上任,如此庞大的送行阵容,说明在洛阳士庶眼中虢陕观察使地位比中书舍人还要崇高,崤函古道的地位重要由此可见。

三、民风淳朴,尊道崇佛

崤函古道所在地区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区域,受中国儒学影响深厚,士庶乡民为人行事淳朴守礼。据《续玄怪录郑虢州騊夫人》记载,弘农县令之女出嫁给卢生时,“及夕,卢乘轩车来,展亲迎之礼。宾主礼具,解珮约花。卢若惊,奔而出,乘马而遁。众宾追之不及。掌人素有丈夫气,不胜其愤,且恃其女之容也,邀客皆坐,呼女出拜。其貌之丽,天然罕敌,指曰:‘此女岂惊人乎?今若不出,人以为兽形也。’众莫不嗟愤。掌人曰:‘此女已奉见,众宾中有能聘者,愿赴今夕!’时有郑騊,为卢之傧,在坐,起曰:‘愿事门馆!’于是奉书择相,登车成礼。”县令之女出家,各种礼仪非常完备,等卢生惊慌逃跑之后,掌人以“此女已奉见”为由,随机从前来参加婚礼的宾客中挑选人选与县令之女成婚。中国传统的宗法礼仪是建立在传统的农业生产风尚基础上的。农业生产讲求勤奋朴实。一般而言,农业生产的氛围越浓厚,宗法礼仪越严谨。在此氛围影响下,自然就出现了“此女已奉见”,必须出嫁这种符合礼法的社会现象。

唐朝以道教为国教,道教在社会上占据优势地位,中晚唐时期的崤函地区也不例外。《续玄怪录》卷一《杨敬真》十分详细地记载一位普通农业妇女——杨敬真遇仙的故事:杨敬真性格沉静,不喜欢与人说笑戏耍,有闲暇一定洒扫,把住宅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在静室中闭门闲居,虽然邻妇亲近她,她始终不与她们往来。在她二十四岁时,突然家里来了骑马的仙人,让她骑着仙鹤到华山聚会。云鹤飞起来就有五色云涌出去,彩仗在前面引路,到了华山云台峰,见到了仙人。后来杨敬真又回到陕州以后,常年不吃饭,吃东西时也就吃点果实,或饮二三杯酒,根本不吃粮食,容颜反而变得芳嫩。[5]崤函地区距离华山很近,而华山在唐代又是道教的中心,所以崤函地区收到华山宗教影响较大,因而也就成为一个道教氛围浓厚的地区。

唐朝政府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在当时崇信道教的大背景下,佛教也受到重视。在中晚唐崤函古道沿线地区佛道并举的情况十分常见。《酉阳杂俎·续集》卷二载:陕州西北白径岭上逻村村人田氏“其家奉释,有像设数十,遂置于像前。田氏名登娘,年十六七,有容质,父常令供香火焉。”[11]在崤函古道沿线社会崇道风气浓厚的情况下,信奉佛教的人家也不在少数。

总之,中晚唐时期崤函古道沿线地区的社会文化,受地理环境影响较大。一方面它处在两京之间传统文化核心区域的地理位置,使该地区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深厚,另一方面交通发达,以及和东西两京紧密连接的事实,又使它深受两京文化的影响,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征。这种文化特征在大的社会环境影响,通过微观环境的传导和影响,以笔记小说的形式生动的表示和展现了出来。

[1]宁欣.唐宋都城社会结构研究——对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关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0.

[2]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玄怪录[M]//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414.

[3]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刘宾客嘉话[M]//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808.

[4]李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2705.

[5]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续玄怪录[M]//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424—426.

[6]李德辉.唐代交通与文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44.

[7]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三水小牍[M]//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426.

[8]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云溪友议[M]//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287.

[9]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唐国史补[M]//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69—170.

[10]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唐阙史[M]//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362.

[11]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酉阳杂俎·续集[M]//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424—425.

(责任编辑 卞建宁)

the Ancient Xiaohan Road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Notes Novels

Zeng Qian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Luoyang 471934,China)

The Ancient Xiaohan Road is the important channel from Changan to Luoyang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The Ancient Xiaohan Road,with a long history and a prosperous traffic,has many monuments and tombs along the road.People go through the road were not only scholars courtiers,but also many merchants.People in the area along the Ancient Xiaohan Road are honest and following Taoism and Buddhism,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cultures.

the Ancient Xiaohan Road;Tombs;Sociology;Traffic

K878.8

A

1671-9123(2016)02-0026-04

2016-06-08

曾谦(1972-),男,河南南阳人,洛阳师范学院国土与旅游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地理研究。

猜你喜欢
古道长安笔记
走古道
我们长安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水VS火
西游新记 2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我的自然笔记(一)
水与火
访茶马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