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重返亚太的背景、原因及表现

2016-04-12 13:55张载祥
商洛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亚太地区东亚亚太

张载祥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美国重返亚太的背景、原因及表现

张载祥

美国推出实施重返亚太、前沿接触战略,是冷战思维的继续,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对其对外战略的调整。目的是千方百计保持和延长其霸主地位,实现美国在亚太利益的最大化,这一战略的实施将对亚太地区稳定和发展带来重大威胁和挑战,也对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干扰。对此,我国应对此进行相关研究,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也要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美国;重返亚太;中国;挑战

引言

自从二战结束以来的整个冷战时期,“美国在国际层面以及欧洲等地区有着半个多世纪的多边安全实践,”①美苏两大集团以欧洲为争霸世界的焦点和中心,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近年来,欧洲虽然仍是世界的中心和美国对外战略的重点,但随着国际形势的演变和世界局势的发展,特别是亚洲政治经济战略地位引人瞩目的上升,亚太在美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其全球战略重心也不断向亚太转移。中国地处东亚,濒临太平洋西岸,属于欧亚大陆边缘地带,也是亚太地区重要大国之一,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加入WTO以来,经济、政治、军事和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中美之间的地缘关系特殊,合作与矛盾并存。

一、美国重返亚太的背景分析

世界步入后冷战时代之后,世界基本格局是一超多强,为了维持自己的一超地位,美国在全世界扮演警察角色,并遏制其他潜在对手的发展壮大。自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在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举步维艰,其经济的发展状况与以中国为代表地新兴国家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强烈反差极大触动了美国霸主权力转移的神经,更重要的是在作为美国的执政者很难明确的看出中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意图和目的,故而在此背景下,奥巴马政府提出了重返亚太地区的外交政策,运用各种手段避免双方的直接对抗。“而且中美关系的发展也不断出现曲折,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以及之后的中美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中,实实在在感受到美国咄咄逼人的战略压力。近十多年以来,美国接连发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陷入中东泥潭,而中国在加入WTO之后,坚持和平发展的对外政策,努力发展自己的经济,2010年GDP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军事实力也不断增长,更加深入地融入世界,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②实力的此消彼长促使美国在亚太战略地位的调整。

二、重返亚太的原因分析

(一)美国本身经济发展的硬性需求

近年来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呈现出强烈的增长和活力。在全球经济大国排名中,美国、中国、日本全球前三大经济体都位于亚洲太平洋地区,而且,印度和东盟的经济发展进程也逐步加快,东北亚的俄罗斯也逐渐走上大国崛起之路。这些许多的迹象都能够表面亚洲太平洋地区将会成为将来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强大助力。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美国的国内力量难以提供提振经济的发展的足够力量,因此,美国选择“重返亚太”,将美国经济的发展与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利用亚太经济发展带来的强大动力拉动美国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在此过程中,亚洲太平洋地区比较开放的市场能够为美国的贸易、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在此背景下美国希望能够重新控制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大动脉,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上手握更大的主动权。

(二)中国的崛起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美国一直主张“欧洲第一和亚洲第二”的全球战略,对亚太地区采取比较轻视的态度。冷战结束之后,美国才将战略重点放亚洲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爆发的背景下,美国政府才开始实施真正意义上的“重返亚太”战略,开始在亚太地区不断地扩大其地区和全球影响力。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美国将中国定义为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既要进行相互的合作,扩大彼此的共同利益,又要遏制中国的发展,压缩中国的发展的空间,影响中国与其周边国家的发展关系。

(三)美国重返亚太的实质——维护美国亚太主导地位的需要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增长必然会带来国家行为能力和国家各种欲望的加强。在过去很长时期内,日、韩两国作为美国的战略盟友,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日、韩两国也不断加大其发展空间,比如日本对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各种尝试和努力以及韩国的“战时指挥权”的索求等等。这些都在削弱美国的全球战略地位,逐渐弱化了传统盟友关系,严重影响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同时,非传统盟友印度、东盟等国家的发展使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传统领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因此,美国高调“重返亚太”的重要目的就是削弱其他国家的影响力,增强自身的影响力,维护其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同时又要遏制中国的发展,防止自身霸权地位的衰落和全球影响力的下降。

三、美国重返亚太的表现

奥巴马政府以“重返亚洲”为口号对美国东亚战略做出了较大调整,这种调整既是长远的战略目标的需求又是在经融危机下自身发展的需求,调整的内容既涉及到经济、外交,又涉及军事等各方面。

(一)主导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

1、主导亚太地区的多边经济合作

美国一直不希望在东亚出现排美的经济集团,所以一直希望通过主导亚太地区的多边经济合作的方式来杜绝这一现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提出建立“东亚经济集团”的倡议,但这其中并不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在内,故而遭到美国的反对而被抛弃。克林顿政府反而另起炉灶,发起召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倡议,1993至1997年一直发展顺利,但是1997年亚太地区遭受了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但美国没有给予东亚积极救助,美国影响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了苛刻的救助条件,还反对日本提出的建立东亚货币基金的倡议,东南亚国家对此感到很失望。此后APEC的建立一直遭受巨大阻力,在此情况下,东亚国家感到有必要加强地区之间的合作,东盟和中、日、韩10+3机制开始形成,虽然美国对此基本持有抗拒的态度,但在经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过于反对就会树敌太多,只有对东亚经济合作的发展持默认态度。由于近年来东亚合作模式发展较为迅速,而美国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却后力不足,奥巴马政府开始调整单一的依赖机制,试图多途径主导东亚经济合作,例如美国主张和参与建立“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即TPP,并且在TPP中努力掌握主动权,希望其成为APEC之外另一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机制,还促使APEC与东亚峰会融合,以亚太合作覆盖东亚合作,美国的主要意图是支持以亚太合作代替东亚合作,美国寻求的是以其主导而非多边协调。③

2、一定程度上抵消来自东亚地区主义的影响,发展和东亚国家的双边自由贸易

美国在1996年与印尼缔结贸易与投资框架协定,在2003年与2007年分别与新加坡和韩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而且在2004年2006年也分别启动了与泰国和马来西亚的双边自由贸易区的谈判,2006年5月和7月分别与柬埔寨和越南签署了《贸易与投资框架协议》和《双边市场准入协议》。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可以看出,美国目前正在不断加强与东盟整体的自由贸易区谈判,美国发展与东亚国家的双边自由贸易区既有谋求经济利益的需要也是为了减少东亚地区主义的吸引力,防止该地区出现排除美国的经济集团,防止东亚一体化被中国或日本主导。

(二)推行积极的东亚外交

9·11事件后,东南亚被美国视为除中东外的其反恐第二战线,不断加强与东南亚国家在反恐领域内的合作,但是东南亚作为以伊斯兰为主的国家并没有对美国政府在反恐领域内的合作政策表示欢迎。近年来,东亚地区的合作稳步推进,中国在区域内的影响力也不断加强,东亚国家都在寻求与中国加强合作,美国的东亚政策在国内支持率正在下降。于是,奥巴马上台后开始逐步调整东亚政策,从国家领导出访可以看出这一变化,希拉里任国务卿后,将东亚定位出访的第一站。2001年11月美国正式参加东亚峰会,2009年7月美国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十一月举行了首届美国—东盟峰会。奥巴马政府的东亚参与外交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参与改造该地区国际制度和广泛参与该地区事务两方面,就是为了加强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制度霸权历来是美国维护其利益的重要手段,奥巴马政府改变了小布什时期的单边主义,注重运用多边合作维护国际制度在解决地区和全球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过去美国政府对东亚地区经济合作机制采取冷淡甚至排斥的态度,担心东亚地区合作机制会将其排除在外,削弱美国对该地区的影响,奥巴马政府希望能够改造亚太地区的国际制度,更加注重多边制度的效率及结果和灵活性,奥巴马政府还试图通过 “小多边”的新方式来发挥主导作用。

(三)强化在东亚的军事优势

冷战结束后,美国在军事战略部署方面具有一定连续性,主要是巩固同盟关系,维持前沿军事存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边安全对话,加强对外军事援助合作,美国重返亚洲后有进一步强化的意图。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于2010年1月夏威夷讲话中表示,其地区参与的基石是亚太同盟关系,通过同盟关系提供的安全和稳定对于地区成功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此外还要增强与区域内其他具有重要影响性国家的关系。美国在地理位置上远离东亚地区,但却历来把东亚地区纳入整个亚太军事安排的整体布局中,在亚太地区存在着以美国为轴心,以其双边同盟为基础,呈现网状的同盟关系。美国的具体表现体现在冷战后美国在东亚地区一直希望与日本、韩国等传统盟友建立更为密切的联系。美日同盟关系是美国在亚太同盟体系中最重要一个环节,9·11事件后日本就以加强防范恐怖主义为深化与日本的军事合作,来应对它认为来自朝鲜和中国的安全威胁。在美国的环太平洋布局中,美澳同盟关系是其关键环节,美国政府决定自2012年开始,五年内向澳大利亚北部增兵两千人。在东南亚,美国强化与泰国和菲律宾的长期存在着的盟友关系,深化与关系密切的战略伙伴新加坡的合作关系,还与非盟国的印度尼西亚以及马来西亚和越南发展新的战略合作关系,在反毒品、反恐、救援等领域开展合作。

随着中国国力军力的增强,美国视中国在亚太乃至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威胁者和竞争者,美国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存在,努力寻找合作对象,具有明显针对中国的一面,美国政府在南海和钓鱼岛问题的表态可以突出体现出这一安排,但美国同时也坚持与中国的对话合作是保持东亚战略稳定的重要基础。近代以来,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历经坎坷、曲折和磨难,但中国已不是那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中国已经发展强大起来,成为国际舞台的中心力量之一。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但是不管如何,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利益的决心不可动摇。在美国重返亚太背景下也是如此,我们既要合作也要斗争,促进合作,形成管控分歧的有效模式和方法,更要居安思危,具有忧患意识,努力实现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梦”。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注解:

①余建军.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绪论.

②杨腾飞.美国亚太战略东移对我国领土争端的影响[J].宜春学院报,2013,(4):19—20.

③石冬明,崔启明.美国“重返亚太”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社会主义研究,2012,(2):105—106.

[1]李莉.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中国如何应对[J].铁军,2013,(05).

[2]王辉.美国的“霸权焦虑”与战略东移[J].现代国际关系,2012,(06).

[3]李文,何丽娟.美国战略东移:理论与实践[J].毛泽东与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01).

[4]杨鲁慧.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与中美关系[J].理论探讨,2012,(05).

[5]尹承德.美国亚太战略新态势[J].国际观察,2008,(01).

[6]秦亚青.权势霸权、制度霸权与美国的地位[J].现代国际关系,2004,(03).

[7]史蒂芬·罗奇.中国面临的全球挑战[J].国际金融研究,2008,(01).

[8]宋伟.美国霸权和东亚一体化—一种新现实主义的解释[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02).

[9]刘卿.多极化进程中的中国安全战略分析[J].衡阳师范学院报,2003,(02).

[10]郑汕,刘利勤.美国亚太战略与中国周边安全格局[J].和平与发展,2012,(02).

[11]杨腾飞.美国亚太战略东移对我国领土争端的影响[J].宜春学院报,2013,(04).

张载祥(1990—),男,汉族,安徽滁州天长人,法学硕士,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国际关系专业,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关系。

猜你喜欢
亚太地区东亚亚太
亚太首个拜耳“耘远农场”揭牌
对亚太城C地块二期工程勘察与分析
第30届亚太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2019亚太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我校东亚研究院一行应邀访问韩国东亚大学
学霸“三小只”
未定的东亚多边体制与能动的中国东亚政策
经济展望:油价对亚太地区的刺激
亚太九号卫星发射成功
美国亚太同盟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