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记者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初探

2016-04-12 04:33:46张晓宝崇兵
视听 2016年9期
关键词:突发性新闻记者突发事件

□ 张晓宝 崇兵

电视记者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初探

□张晓宝崇兵

本文从突发性事件与新闻报道的关系入手,探讨电视新闻记者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通过汶川地震和天津港特大爆炸事故等事件,分析当前记者在报道突发性事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引发的思考,为电视新闻记者今后在报道突发事件时给予理论借鉴和参考。

突发新事件;电视新闻记者;角色;二次伤害

长期以来,对于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一直备受争议,伴随着新兴媒体的涌现,传统媒体受到挑战。如何做好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是电视媒体发展的关键,作为媒体“眼睛”的记者如何对突发性事件进行报道更是需要去探讨和研究。

一、突发性事件与电视新闻报道的关系

(一)电视新闻报道的作用直观准确

首先,对实际传播途径分析,突发性事件信息的介入顺序通常表现为人民群众→传统的广播电视→政府。传统的广电媒体如果能尽早乃至于提前介入整个信息传播渠道将会排除舆论杂音,有效弥补政府在危机时刻的缺席。如四川汶川大地震、天津港特大爆炸事故中,传媒迅速到位,正确报道与反映事件,让人们在经历短暂的恐慌后很快得以调整心态,正确应对。其次,对媒体从业人员而言,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能否优质高效地传播讯息、提升舆论水平,也是对其职业的使命感、新闻的敏感性乃至敬业精神的综合考验,更是提高媒体新闻记者以及报道团队日常报道水平、提高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手段。

(二)电视新闻报道在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担任舆论主角

电视媒体是人们在突发性事件发生后为了解情况而选择最多的媒体,电视媒体是危机传播最主要的途径,对突发性事件引发的危机起到了促进事态良性发展、沟通政府与公众的桥梁的作用。随着电视媒体的发展,成熟的运作机制和报道技巧,使得在面对突发性事件时,能够比较全面地对事件现场进行报道,并且针对其中的细节内容给予客观的评价,增强了该事件的影响力。具体来说,将突发性事件的最近消息报道给受众,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电视媒体对突发性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客观真实的报道,进行议程设置,有效地制止网络中不良信息的蔓延,起到了舆论引导的作用。

二、突发性事件报道中电视新闻记者的作用

(一)准备及时发布官方信息,积极消除社会恐惧等负面环境

在突发事件进行过程中通常伴随着一些谣言的产生。哪些言语是真实的,哪些言语是假的,电视新闻记者遵循新闻规律,从事情的真相出发去看待这个问题,准确客观地向观众介绍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让其第一时间获取真实的信息,进一步缩小乃至消除受众对突发事件的恐惧感,使得突发事件的破坏性尽可能地降低,缩小影响范围。

(二)带观众走进第一现场,提高新闻传播的真实性

在电视新闻报道里,观众一般都是通过记者的解说和镜头转换来了解事件现场,这种新闻现场进行时的报道方式往往能提高新闻传播的真实性。观众与事发现场是相隔甚远的,作为现场报道的电视记者就应该在潜意识里明白如何利用自己的口语表达和镜头语言,提高观众对远方发生的事件的关注度,如何能更好地吸引观众积极参与新闻讨论。

(三)报道事件重点新闻的主题一定要突出

和传统形式的新闻报道相比,突发性事件中电视新闻记者往往在语言表达上更直入主题,抓住要害。首先讲述该事件现在最重要的情况,让观众最先了解事件重点,在讲述完重点内容以后,记者会对某些内容进行情感式的渲染或者加深论述,这会使新闻的主题得到强化。

三、在突发性事件电视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一)观众知情权与隐私权的矛盾

在突发性事件中,受众的知情权和隐私权矛盾突出。所谓受众知情权,是指受众对于国家重要决策、政府重要事务以及与受众权利和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有了解和知悉的自由和权利。公众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相关的信息。所谓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两者的冲突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困窘,媒体也在这种冲突中左右为难。首先,观众往往想知晓更多信息,却很在乎自己的隐私。其次,电视播出节目有时候要刻意避免侵犯他人的隐私,这样观众和电视制作单位的处境就显得很尴尬。尤其是在突发性事件中表现得很明显。就像汶川地震和塘沽爆炸中新闻记者曝光受害人的病历记录等个人信息,以及呈现损伤者或死者的肖像。这些都是当事者个人的隐私,他们不愿公开。所以,在实际报道中,我们的电视新闻记者在要注意采取适当的做法,注意采取相对合乎伦理和规范的新闻报道方式,这样既不违规又能完成报道任务。

(二)新闻采写与二次伤害

“二次伤害”现象是指在突发性灾难事故中的受害人及其家属、亲人在接受记者采访和精神安慰的过程中,再一次在感情上难以接受,内心受到伤害的情况。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受害人及其家属面对灾难伤亡和亲人的不幸,心理脆弱,情绪不稳,这个时候他们往往需要得到包括新闻传媒从业人员在内的同情和关怀。但是在汶川地震中,有的新闻记者将新闻价值凌驾于生命之上,为了获得一手信息,完成采访任务,对受害当事人乃至亲属询问敏感为题,采访次数频繁,问题尖锐杀伤力强,这些都远远超出了受害者能接受的范围,丧失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作为电视新闻记者,要尽可能减少对灾害当事人的伤害程度。“不仅新闻本身有一个道德尺度的问题,而且我们获得新闻的方式也要讲究道德,而资源共享就能够较好地避免有太多的记者采写同样一条新闻而导致的对别人的侵犯问题。新闻记者,特别是电视记者,必须对其报道可能产生的影响十分敏感。”

(三)采访第一还是救人第一

作为记者在危难关头,是力所能及救人于危难还是坚持采访拍摄?在汶川地震中一些记者的表现就引来人们争议。地震发生后,救援人员正在救助幸存者,但是某电视台采访组赶到现场拍摄时,因为救援人员挡住了拍摄的机位,记者竟要求他让开。在幸存者的上方有一块水泥板,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但是当救援人员准备把它挪开时,记者却要求保持原样别动以拍到“真实”的画面。

任何价值的追求,在人的生命安全面前都是第二位的,包括记者追寻的新闻价值。因此,当救助生命与采写新闻发生冲突的时候,新闻记者应该放下手中的笔和相机,去救助岌岌可危的生命。美国全国新闻摄影师协会会长威廉·桑得曾说,“你首先是人类的一分子其次才是新闻记者”,即是对这一伦理原则的明确肯定。2016年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美联社的4名记者,在爆炸性新闻和劳工的安危之间,她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她们决定延迟新闻发布,先救人。她们的这一义举在业界传为佳话。

四、公众对电视新闻记者报道突发性事件的要求

(一)具备应有的素养

1.职业素养

(1)对新闻有敏感性

突发事件往往出人意料,在新闻工作者眼中,对于此类事情要有敏锐的感知力,对于何时发生、为何发生、有什么结果等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弄清楚,要有快速的反应力,一旦知道事情发生就立刻赶往现场,不要心存畏惧,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对于事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能够有效地处理,取得第一手资料。

(2)反应能力

突发事件发生时,要想获得工作主动权,就要快速地进入战斗状态。新闻记者在平时要有谋篇布局的思想,尽量在各行各业有自己的耳目和通讯员,当新闻发生时自己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获得一手信息。这是记者的天职和要求。

(3)扎实的新闻采访和编辑能力

一是电视新闻记者要对事件的报道内容和尺度进行理性把握。二是电视新闻记者需要根据突发事件的进展情况,科学合理地对报道的内容、角度等进行调整,并加深报道深度。三是电视新闻记者在报道突发事件时,除了要关注报道的速度和持续性之外,还要注重新闻报道的质量,在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其质量重点可以从舆论监督上体现出来,要对相关部门在处理事件中的不当和失误之处大胆指出来,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职能,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职责。

2.道德素养

(1)社会责任人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新闻记者将了解的情况第一时间如实呈现给受众,让他们能尽快了解事件的真相,避免因为虚假信息而导致社会恐慌。

(2)舆论引导者

突发性事件发生时,一些恶意的消息可能会误导公众,产生不良的心理。这时候就需要记者将客观全面的事实告知给公众,将舆论导向正确的方向,从而稳定社会情绪。

(3)受众心理抚慰者(人文关怀)

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核心是为人民服务,要把这种空泛的理论落实到实际中,体现在社会生活里。突发性事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不可预见性和一定的破坏性。在天津港爆炸事故中,人民的财产遭到了严重损失,还造成了人员伤亡。而电视新闻记者,在现场报道中,既要考虑向受众传递信息,又要体现人文关怀。电视新闻记者在对现场人员进行采访时,很有可能对现场救援人员带来麻烦和阻碍,所以这些现象都应该尽量避免。

(二)报道技巧

1.突出事件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主要是指新闻“5个W+1个H”,也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结果和为什么。首先,报道开始时,记者需要讲清楚自己在什么地点、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报道,让观众对新闻事件有初步了解。同时,被突出的基本信息也要注重说得具体和吸引人,才能起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抓好宏观和微观相结合也是报道的注意点。在对基本信息进行突出的时候,要注意微观观察表达,同时加入真实权威的数字作证,也可以运用图片、动画辅助介绍,这样能够使现场的报道人性化,更加客观、真实、生动、鲜活。

2.调动不同的感官体验

电视新闻报道除了通过声音语言描述和画面视觉呈现外,记者还应该多站在观众的角度考虑传播对象的感官体验,对有声语言和新闻画面语言进行丰富和提升。例如,积极调动观众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感觉等,全方位立体呈现现场的真实情况,这样的新闻报道就会显得更接地气,更鲜活。

3.选择适当的出镜环境

电视新闻记者的报道追求第一现场、第一事件。所以记者在新闻第一现场报道最具有真实性,这也是其进行新闻采访报道的基础条件。可以说,记者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做报道,会直接影响记者的报道内涵和观众的接受度。所以,电视新闻记者在报道现场时,就需要充分要利用新闻第一现场最有利的地形和环境,无论怎样展示新闻现场,都要保证报道内容和客观现实相符合。

4.语言规范清晰

在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中,电视新闻记者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往往会使新闻报道得到非常好的传播效果。在现场采访中,应做到思维清楚、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发音清楚准确,不产生歧义;要以情代声、情声交融,从而增强报道的感染力。

五、结语

电视新闻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最能体现其公信力,所以这就要求记者需具备非常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实际操作中还要积极引导舆论,承担媒体人的职业和社会责任,给国家帮忙不添乱,将舆论引入正方向。常言道,“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任何事情都是如此。突发事件报道的成功与否其实需要记者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多积累经验,时刻注意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关键时候才能派上用场,最终能出色完成突发新闻的报道任务,获得观众的喜爱和肯定。

1.赵颖.论突发性事件中记者的采访报道技巧[J].新闻传播,2014(5):98.

2.苏锋.记者在突发性事件中的道德取舍[J].新闻窗,2013(02):85-86.

3.陈建云.汶川大地震报道中的伦理问题[J].新闻大学,2008(04):24-28.

4.李申建.浅谈地震突发广播节目中主持人的应变能力和语态表达——以成都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3(6):127-128.

(作者单位:滁州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突发性新闻记者突发事件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宝藏(2020年4期)2020-11-05 06:48:12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9期)2016-09-26 12:20:36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文史春秋(2016年8期)2016-02-28 17: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