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来军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所 河北省 石家庄市 050051
大学生微电影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研究
——以2015年、2016年河北省大学生微电影为例
包来军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所 河北省 石家庄市 050051
在“微文化时代”和“影像时代”的双重社会中,“微电影”在当代正在日益走向繁荣。大学生微电影深受大学生喜爱,吸引大学生参与,产生了一批思想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上乘的精品佳作。论文以2015年、2016年河北省大学生微电影的代表作品为例,分析研究了大学生微电影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起到的作用,并提出了进一步繁荣发展大学生微电影的建议。
微电影 大学生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2015年、2016年,河北省涌现了一大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中国梦”,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感染性的大学生微电影作品。
大学生微电影以其鲜明的现实主义、人文思索、人物故事等特点正在成为河北大学生传播“中国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自我心声,实现个人理想,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之一。
大学生微电影,是指由在校或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拍摄的,或以其自身为主人公、或由大学生出演的微电影,以反映大学校园生活、社会生活、艺术化生活为主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微电影更具青春化、艺术化、真实化的特点,大学生是大学生微电影的拍摄者、主人公和扮演者。
大学生微电影是影像传播时代个人追求梦想的结晶,一个梦想、一个创意、一台摄像机就可以使年轻人用影像书写自我、社会、人间真情的故事。
大学生微电影弘扬了青春正能量,成为引领微电影发展的风向标之一,成为培养中国微电影事业的重要人才基石之一,成为积累中国微电影素材的重要来源之一。
大学生微电影在高校、社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检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大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新媒体互联网传播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形成‘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之势。”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成为河北大学生微电影发展的核心指导。大学生微电影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时代化传播方式的有机结合,河北省大学生微电影的题材内容,充分反映了这一特点。
(一)弘扬孝心善举,关爱弱势群体,线上线下互动
大学生微电影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弘扬社会正能量,通过孝心善举、关爱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传播文明、和谐、友善、爱国、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微电影挖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因素,以情动人,深具感染力。如《孙家寨大餐》,讲述了“中国好人”回乡大学生付宏伟无私创建孝道村的故事。他放弃了城市百万年薪的工作,回村孝敬父母,更关怀同村的空巢老人,每天给全村7个孤寡老人送饭,每逢初一、十五免费为全村110多位老人做孝道午餐,做出了一道闻名全国的“孝心大餐”。
微电影挖掘了老区的革命文化传统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关爱弱势群体和关心社会现实问题的方式表现出来,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如《青涩的山果》,讲述革命老区百姓的真实生活,反映了留守儿童艰辛生活和车幅安村村民忠厚、诚信、善良的品质。
微电影还发展了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微电影不仅在线上拍摄传播以善行义举、公益活动为内容的影片,而且在线下组织公益活动,真正体现了微电影的互动性,也丰富了微电影的文化、扩大了微电影的社会影响。如“拯救超人·微爱同行”活动,通过实施微爱·快闪、微爱·奔跑、微爱·公益微电影等公益活动,对来自唐山农村的贫困女大学生梁超进行了救助,共募集善款合计71445.98元。
(二)直面社会现实,关注底层小人物平凡真实生活
微电影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通过艺术化创作,反映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如《乡愿》反映了农村“娶媳妇难”的严峻现实,讲述了当今社会农村男青年在相亲过程中的遭遇,反映了当下农村越来越严重的“光棍”现象。导演兼编剧杨林,是北京电影学院2013级研究生,也是土生土长的邢台清河县葛仙庄镇岳庄村人。“现在农村娶媳妇的花费需要十几万元。如果女方要求城里有房子,那花费就会更高。虽然说现在农村生活条件也不错,但一下子拿出十几万元,多数农民还是需要借钱的。”该片获得2015年北京电影盛典剧情类一等奖、第三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二等奖;2015年上海谢晋杯学生短片佳作人文关怀奖;2016年新丝路长安杯大学生微电影剧情类奖等多项荣誉。
大学生微电影还以艺术化的结构和故事折射社会现实。如被称为“探索人生不确定性的文艺片”的《会飞的父亲》。该片是一部现实、想象和诗意融合的佳作,讲述了一个在太行山脉南麓的空心小山村里,女大学生关翎和小男孩核桃的故事。核桃坚信父亲就在山里,隐藏起来,等待蜕
变成一种能够飞翔的大鸟,官翎则自称是核桃的妈妈……该片折射现实,具有隐喻色彩:留守儿童、城乡冲突、现代人的崩溃心理、空心村、老龄化、母性等。
(三)反映人间真情,讲述就业创业故事,赞美青年冬奥梦想
大学生微电影更能发现人间无私的亲情。如《懂你》以弘扬亲情、真善美为主旨,2015年仅仅上传3天,就收获3000万次点击量。该片以平山县小觉镇宋家口村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来自山村的大学生在都市屡屡碰壁,为了找对象谎称母亲是婶娘的故事。新婚妻子通过微信逐渐走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最终将深山里的婆婆接到城里居住,歌颂了人间真情、亲情、爱情。
大学生微电影更能发现人间纯洁的青春爱情。如《59路爱情》2015年七夕节上线,90后导演王至立讲述了一个保定痴情男孩在59路公交车上偶遇心仪女孩,却没大胆表白,事后念念不忘并寻找的浪漫故事。女主人公由海口大学表演系学生杨丽媛出演,反映出这个喧嚣时代下青年对纯真爱情的渴望、对纯美爱情的呼唤、对纯洁爱情的憧憬。
大学生微电影也直接反映了大学生在创业和就业中的喜怒哀乐。如大学生村官自编自导自演了青春励志微电影《青春在田野中闪光》。2015年9月,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侯家庙乡杨阳、刘盼盼、高媛媛等5位大学生村官拍摄的微电影,讲述一位大学生村官恋爱和创业的故事,也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从城市到农村,从学生到融入社会的心理和情感历程。《爱·无言》,讲述了农村大学生杜书才艰难创业,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鼓舞了更多大学生进行创业。
河北大学生更是积极支持冬奥会,赞美青年冬奥梦想。2015年,伴随着北京和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年轻人为申奥出力、为冬奥添彩的热情被极大的激发出来。他们以体育故事、行走形式来表达大学生的运动活力和冬奥梦想,为传播冬奥精神助力!如大学生导演岳文众的越冬工作室摄制了《那个地方》,讲述了暑假中深感无聊的两个年轻人,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故事,他们与农家院的老板相识,共度了一段难忘的暑假,最终走向助办冬奥之路。
(一)现实主义、纪实主义、真实情怀
微电影,影像艺术化地反映了当下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纪实主义手法和真实主义情怀。《我们在路上》以张家口年轻人支持奥运徒步行走为故事题材,导演周津龙说道,“我们努力挖掘能引起大家共鸣的张家口本土的东西来拍摄,借助新媒体的形式,用生活化的语言,潜移默化地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影片既有真实情感,也有真实人物原型,更有真实故事的艺术化再现。真实是大部分微电影的生命力所在。
(二)本色出演,表现民间普通人真实的生活
微电影,贴近百姓生活的一个表现就是导演、编剧、制片人等很多都来自民间,大多没有受过影视的专业训练,凭着一腔热情和对微电影的喜爱而投入其中。演员也大多是非职业演员,甚至就是各行各业的普通人。生活的真实加上微影视艺术的升华,充分展现出了本色出演的魅力。《孙家寨大餐》故事人物脱胎于生活原型,绝大部分剧情实景拍摄,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反映真实生活,付宏伟本色出演,展现了仁爱、质朴、憨厚、执着、实在等性格。《那个地方》的演员、合作方之一张强说道:“我是小水沟农家院的老板,作为赤城人应该为冬奥会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希望我们这次合作圆满成功。也希望他们走的越来越远,家乡的建设更美好”。
(三)具有想象力和诗意化风格
大学生微电影体现出了更多思想内容结构的艺术化色彩。如《会飞的父亲》,“影片意在探索人生的不确定走向和生活的多种可能性,以及现
实社会中人的危机感。”导演左小词认为:“与国外很多电影短片相比,我们的影片多是侧重于被动思维。影片的内容和意义都是导演已经赋予好的,观众就好像只能接受一种意义,而我想要的正是让观众有更多的心灵上的叩问。比如人生和生活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让人们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认真思考,引起他们对生命的体悟。”
(一)大学生是微电影创作的核心力量之一
在微电影获奖作品中,高校在校大学生形成了拍摄的主体。如在2015年的第三届“中国梦·赶考行——讲述河北故事”微电影大赛中,大学生微电影有2部作品获一等奖,3部作品获二等奖,8部作品获三等奖。一些高校如河北传媒大学、河北科技大学也涌现出众多大学生微电影爱好者,他们为繁荣校园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成为高校亲身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代表人物。
大学生已经成为微电影拍摄主体的三大重要力量之一,并且也是其他两大拍摄主体(影视文化公司、电视台媒体机构)的重要组成人员和后备力量。大学生的参与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微电影拍摄者来源庞杂,参差不齐的状况,是从源头上逐步提高整个中国微电影水平的关键因素。
(二)大学生为微电影增添人文主义色彩
微电影的草根性特点表现为一部分拍摄者起点较低,作品单纯追求知名度或经济利益,存在着“为娱乐而娱乐”的问题。部分拍摄者选择搞笑、搞怪、离奇的内容,将网络上流传的格调不高的笑话段子影视故事化,造成了一些低俗、庸俗、媚俗的微电影作品在网络上传播,影响了微电影的声誉,降低了微电影的整体质量。大学生因其处于高校“象牙塔”的环境中,受到高雅文艺作品熏陶较多,人文关怀的精神要强于社会上的自由人士。高等教育、人文环境、注重社会效益的评价标准使得大学生微电影更加注重追求正能量的传播。
(三)大学生的理想主义使其更加注重倡导社会正能量
大学生微电影更多体现了新世纪高等知识青年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大学生思考社会现实,暴露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并没有滑向拜金主义、物质主义、个人主义的泥潭。爱国主义、理想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使得他们能够心怀“中国梦”的理想,更能发现人间真情,倡导社会的和谐进步,战胜落后的社会问题和丑恶现象。大学生微电影更能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闪光点。
河北大学生微电影主要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大学生微电影没有形成有影响力、常态化的研究中心及研讨会平台;大学生微电影作品的思想深度还不够;大学生微电影的产业化程度太低。建议2017年河北大学生微电影在以下方面继续努力。
(一)加强对河北大学生微电影的研究和探讨
大学生微电影新闻报道、会议交流、学术研究是吸引社会各界关注、扩大社会影响、实现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方式。建议在微电影节上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微电影研讨会场、专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将大学生微电影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内容,列入教育部门、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媒体和宣传部门在高校思想政治建设中,要开设评论专栏、创建有一定影响的河北大学生微电影微博和微信公众号。鼓励专家学者、大众和影视爱好者关注、评论和传播。
(二)加大对大学生微电影拍摄的投资和扶持力度
大学生拍摄微电影,需要解决资金、政策、创意上的难题,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宣传部门、教育部门、学校、社会各界给予有力的资金、政策、智力支持,帮助大学生克服时间、精力、技术、思想、观念上的障碍。比如在拍摄反映社会问题的微电影时,减少地方上的阻力;在资金筹措上,允许和鼓励企业、单位、个人提供钱款、物质、传播上的帮助和配合。
(三)提高大学生微电影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内容是评价微电影传播力的首要标准。建议学校和相关部门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考察、交流、实践、推广的机会和平台,推动大学生发现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物和故事;鼓励大学生深入挖掘故事的思想文化内涵,创作好的剧本;促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创作好微电影作品;推动大学生利用各种机会和渠道传播好微电影作品;加大对优秀大学生微电影的奖励和宣传力度。
综上所述,2015年、2016年河北大学生微电影作品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社会各界要继续支持鼓励,克服困难,使微电影成为大学生培育、践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舞台!
本文系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课题(课题批准号:201601742)“大学生‘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践行研究”研究成果。
[1]刘延庆,叶柏森.和谐与统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同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2]杨建义.大学生文化认同与价值引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3]周颖.他们到底是哪种人: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模式探究[M].北京:线装书局,2013.
[4]金德龙,杨才旺,王晖.中国微电影2014-2015[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
[5]王桂亭.网络原创视频艺术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孟宪超
J905
A
2096-0751(2016)10-0001-04
包来军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