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外国语学校 刘红梅
中学灵动政治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
——以 《走向世界的中国人》为例
文/广州外国语学校刘红梅
校本课程开发包括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 “校本的课程开发”两层含义。严格意义上的 “校本课程的开发”,即由学校及其教师所进行的国家政治课程、地方课程以外的政治校本课程开发,还不多见。广州外国语学校结合本校初、高中六年一贯制办学特色和学生实际,对初、高中思想品德 (政治)课程内容进行拓展,独立开发 《走向世界的中国人》,为政治校本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丰富而独特的课程资源,在提高学生国际理解力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国家统编政治教材内容相对稳定,引用的背景材料大多是历史故事,或者几年前乃至上个世纪的“旧闻”,往往来不及采用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的最新理论、最新成果。因此,政治课教学要不断引入新的背景材料,才能达到 “灵动”的境界。所谓“灵动”,《辞海》是这样定义的:“灵动”表示有灵气的意思,形容活泼不呆板,富于变化。政治校本教材则可从当时当地的实际出发,运用丰富的灵动元素,针对学生感兴趣的专题、话题,从高度、深度、广度上拓展,逐步培养学生的批批判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其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1.资源灵性
课程资源能为课程与教学活动所用并能满足其需要的一切素材和条件,包括对课程理念形成、目标确定、内容选择、课程实施、班课教学活动和课程评价等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包括能保障课程与教学活动得以进行的人文环境、物质设备和材料。学校组织开发政治校本教材,通常会围绕一定课题或者专题搜集、整理素材,按照统一的体例编写、修订教材、教案。《走向世界的中国人》首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校本教材,熔核心价值观和广东精神、广州亚运精神于一体,结合岭南文化比较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和西方主要节日习俗,联系南沙新区 (自贸区)讲述改革开放的进程,结合外国语学校办学特色强化礼仪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宗教和邪教,提高科技素养和人文素养,塑造民族情怀和全球视野。
2.思维灵敏
恩格斯在 《自然辩证法》中写到:“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人类支撑自己从生物堆里拔地而起,不仅仅是人类特有的脊柱,更是人类特有的思维。作为社会科学,政治课同样担负着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个性的使命,校本课程也不例外。从情境导学、读史明志,到行动学习、拓展升华,《走向世界的中国人》校本教材的各个环节都渗透着创造性思维的滋养和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情境导学》环节要求学生课前阅读背景材料,针对本专题进行合作探究,为课堂学习做好预习和其他准备。《读史明志》环节注重用事实说话,简要介绍有关现象的来龙去脉,让历史照进现实,并对学生进行点拨导思。
3.活动灵活
校本课程更大的优势,在于活动设计与双边互动,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与环境的互动等。无论读史明志、专家点评,还是行动学习、拓展升华,都不是教师单方面灌输、学生个人单边行动,而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乃至家校之间相互交流。《走向世界的中国人》校本教材除了已引用的课程资源,还引进了行动学习法,要求学生上网搜集资料、进行社会调查,或者撰写小论文、提出合理化建议等等,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校之间彼此发生作用或影响。
校本教材的开发,实质上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以教师为主体,吸收有关人员参与,并以学校为基地进行民主开放的课程决策的过程。
1.专题化
专题化学习是在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传统教学是建立在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课程基础上的,教学围绕教材和大纲,讲授以知识点为基础,教学主要局限在教室和校园。在校本课程中实行专题化学习,建立一种基于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和弥补传统教学的缺陷和不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走向世界的中国人》结合外国语学校实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到校本课程,小到出国旅游、留学,大到全面改革开放,始终围绕一个主题:当代中国人如何走向世界?全书共分十个专题:民族化、本土化、法制化、标准化、多元化、理性化、信息化、全球化、国际化、唐人街,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礼仪、道德、法治、传统文化及当代科技、经济建设等系列教育。
2.项目化
项目型学习是一种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拥有改革校本课程、促进校本课程发展的潜力。校本课程一般实行以探究和体验为主要方法的综合性学习,推行项目型学习,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校本教材 《走向世界的中国人》每个专题2课时,将《学习目标》、《情境导学》置于篇首,每课时均包括《名词点击》、《读史明志》、《行动学习》、《专家点评》、《拓展升华》等环节,集教案、学案于一体,学生在校本教材的指引下明确学习任务,自由分组、合作探究、展示成果,可操作性强。其中,很多就是现实中的“项目”式问题,这些 “项目”所涉及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符合新时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契合项目型学习的特点,其教学模式是可复制、可推广的。
3.区域化
热爱祖国,必先热爱家乡;热爱家乡,必先了解家乡,牢固树立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的信念,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乡土文化的感情。乡土背景知识切合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符合广大中学生的兴趣,也是中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而以往统一的课程设置,难以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要。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各级各类学校要深入挖掘乡土材料,积极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努力发挥本土课程资源作用,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校本教材 《走向世界的中国人》用广州市、广东省和中国本土故事说话,从学生身边的人和事讲起,可以个性化地满足中学生的学习需要,一方面增强其民族情怀,另一方面拓展其国际视野,引导他们既能体面地走出国门又能主动地报效祖国。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