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世界讲述俄罗斯
——重温《西伯利亚理发师》

2016-04-12 02:03张诚平
视听 2016年6期

□张诚平



为世界讲述俄罗斯
——重温《西伯利亚理发师》

□张诚平

摘要:电影《西伯利亚理发师》是1998年由俄罗斯著名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执导的剧情片,影片包含了爱情、喜剧、历史等多种元素,对当时的俄罗斯影坛甚至是西方电影界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影片的多元素构成、情感线索以及文化碰撞三个方面分析《西伯利亚理发师》的特色所在,并阐释该片对俄罗斯电影对外传播的巨大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西伯利亚理发师;米哈尔科夫;文化碰撞

电影《西伯利亚理发师》是由被誉为“俄国的斯皮尔伯格”的俄罗斯大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执导的剧情片。影片发行于1998年,拍摄投资高达4600万美元,是苏联解体后唯一一部在克里姆林宫举行首映的电影,当时邀请了包括国家总理在内的各界名流参加电影的首映礼,可谓盛况空前。全片时长近3个小时,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9世纪末的俄罗斯的爱情故事。影片全景式地展现了俄罗斯帝国曾经的繁华景象,并从多个视角为世界呈现了俄罗斯民族的独特魅力。

一、影片的多元素构成

《西伯利亚理发师》本质上讲述的是一部并不复杂的爱情故事,它包含了一部爱情电影应有的元素,主线剧情也是一直围绕俄国士官托尔斯泰和美国女人珍不断展开。从两人在火车上戏剧性的邂逅到相识相熟,再到在珍家中的深情表白、两人的一夜激情,再到托尔斯泰在《费加罗的婚礼》演出时对将军的嫉恨交错的扭结、对珍爱情的爆发以及最后的悲情结尾,爱情元素贯穿始终,无疑是全片的笔墨之重。男女主人公真挚、热烈而又悲情的爱情故事跨越了国别、种族、身份和各方势力的种种束缚,两人每一次眼神的交错无不使人动容。

《西伯利亚理发师》全长近3个小时,影片的前半部分包含了大量的喜剧元素,为全片的氛围营造增添了更多趣味性的色彩。从托尔斯泰和同学之间的嬉笑打闹,几人在打扫学校地板打蜡时当做溜冰场自由玩耍,扮演小天鹅,以及他们上课时调戏捉弄老师,舞会时和胖女人跳舞,为和皇家夫人找狗……影片的前半部分只要是同学们在一起,就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笑料。珍的继父商人麦克莱恩每每出场就使人觉得滑稽可笑。军事学院的将军拉德洛夫在忏悔节去游乐场的一天更是全片最具喜感的一幕,将军喝得伶仃大醉,身绑气球,带着喷火艺人去抓“拿破仑”,完全丢失了将军的身份,甚至还吃玻璃,洗冷水澡,每一个画面都极尽喧嚣。影片在前半部分突出的喜剧元素,与故事的爱情悲剧做出了鲜明的对比,使结局显得更为悲情。

与此同时,《西伯利亚理发师》也兼具剧情片元素。通过1885年和1905年这两条叙事线索同时推进、交叉叙事,增添了电影的可看性,也通过许多戏剧性的转折和人物性格的不断丰满推动了故事的发展。男主人公托尔斯泰从最开始单纯地一心想要成为报效祖国的军队士官,转变为一个为爱情不顾一切的西伯利亚猎人;女主人公珍从一名来自美国在俄罗斯骗取投资的交际花,最终成为一个爱情的追求者,她对托尔斯泰的爱意即使过了20年却依然坚定和强烈。影片的节奏虽然不快,但情节还算紧凑,对19世纪末沙皇俄国的写照和对俄罗斯民族精神的映射使得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影片的情感线索

托尔斯泰和简的爱情线索无疑在片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是全片情感线索最清晰最核心的部分。简曾是一个美国寡妇,从小深受西方所谓的自由思想的浸染,怀揣着一种现实主义的爱情观,在童年的不幸生活的阴影羁绊下成为一个思想开放、风流放荡的女人,为了达成目的可以出卖自己的色相,这在她和将军打情骂俏中可见一斑。而托尔斯泰则是一个典型的俄罗斯男子汉形象,他是一个有着纯洁的理想主义爱情信仰的人,是俄罗斯传统民族精神的象征。他忠诚于自己的祖国;他善良,面对罪犯不是首先开枪,而是先问为什么;他有着极强的自尊心和不肯低头的血液,对爱情坚贞不屈,勇敢无畏,与同学决斗、鞭打将军,甚至为了心中对爱情的执念甘心被流放到遥远的西伯利亚而不做任何辩解。也正是出于托尔斯泰散发出来的这种执拗的坚贞的爱情光辉,感动了珍,使珍的性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原本是一个玩弄感情、善于伪装和欺骗的美国女性,在托尔斯泰的影响下,她撕碎了身上那经营出来的外表,真正把托尔斯泰装进了自己的内心深处,即使结局天各一方,却用一生去守护这份爱情带给她的温暖与希望。两人的爱情虽然深受外界复杂的因素所阻碍,两人的共处虽然十分短暂,两人的结局也未能相傍相依,但导演米哈尔科夫一直在传递这样一种观点:爱情就是爱情,没有多余的原因,无谓悲喜的结局,只要他们坚守爱情,其他的一切都显得云淡风轻。

影片除了浓墨重彩地描绘了爱情的伟大,还用不少镜头体现了托尔斯泰和同学、教官之间伟大的友情。托尔斯泰与同学决斗负伤,如若被发现将受到严厉的处分,教官发现后既帮他隐瞒了真相,还赶快送托尔斯泰前去救治;当托尔斯泰即将坐上前往西伯利亚的火车时,同学们集体来到火车站为他送行,镜头多次给了教官特写,教官还深情地喊道:“安德烈,你一定要回来”;当托尔斯泰进入了拥挤的车厢,同学们奔入站台极力找寻托尔斯泰,最后他们集体唱起了他们平日间熟悉的歌,一唱一和,场面催人泪下,在歌声中,托尔斯泰喊道:“再见了,我的朋友们。”《西伯利亚理发师》中所体现的友情绝不亚于爱情的伟大,这也歌颂了俄罗斯男人之间的真挚友谊、铁汉柔情,为影片的情感线索增添了一分硬朗与坚毅。

三、影片的文化碰撞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被誉为俄国的“斯蒂文·斯皮尔伯格”,在俄国电影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一直致力于将俄罗斯电影推向世界。但这部《西伯利亚理发师》却在俄罗斯国内外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俄罗斯国内影评人认为这是给外国人拍的电影,是披着俄罗斯国旗的好莱坞产物。而外国人影评人却赞赏这是一部能让人们读懂俄罗斯的电影。笔者认为,《西伯利亚理发师》可以看作是导演在俄罗斯电影创作领域的一次大胆实践,也是米哈尔科夫将电影艺术性和大众性相结合的产物。

《西伯利亚理发师》运用平行蒙太奇的叙事方式,有两条线索、两个故事。一个是1885年在俄国珍和托尔斯泰的爱情主线,一个是20年后在美国他们的儿子安德罗和他教官的关于莫扎特的故事。这两条线索里都有很多跨文化的思想碰撞。片名“西伯利亚理发师”在影片中指的是美国人麦克莱恩发明的一种伐木机,这本身就是西方工业文明与俄罗斯传统文明的激烈碰撞。影片花费大量的笔墨描绘了19世界末俄国繁荣辉煌的景象,但也影射了不少俄国人遭受西方文明侵蚀后的思想变化,托尔斯泰和将军拉德洛夫就是这两者的代表,一个仍坚守着内心的执着与追求,另一个则沦为只图名利和美色的走狗。另一方面,在1905年安德罗和他教官关于莫扎特的争论中,那个防毒面具代表着导演对俄罗斯传统文明的坚守及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摒弃。米哈尔科夫通过对人物性格的细致刻画也在向世界呼唤俄罗斯民族意识的重生。

影片发行于1998年,距离苏联解体还不足10年。可在这期间,西方文明不断冲击和渗透到俄罗斯这个横跨亚欧大陆的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中,改变了这个国家原有的一些精神风貌,使得昔日挺拔的民族气节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下弯腰。米哈尔科夫借女主人公珍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我一点儿也读不懂这个国家。”表达了米哈尔科夫对昔日俄国的民族精神的怀念。

四、结语

《西伯利亚理发师》以西伯利亚平原茫茫森林的叠化镜头开始,最后又回到西伯利亚森林的画面结束。影片弘扬了俄罗斯民族的坚韧博大、生机勃勃的精神气质和民族性格,展现了俄罗斯过去的辉煌和当下渴求重新振兴的民族诉求。影片追求思想性和可看性的结合,可以看作是导演在俄罗斯电影创作领域的一次大胆实践,也确实达到了艺术与商业的双赢。即使影片在口碑上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影片对于俄罗斯电影向世界的推广,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让更多的受众通过影片的讲述,更加了解俄罗斯民族。这对于俄罗斯电影本身,也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徐彦捷.重塑俄罗斯丰碑——评电影《西伯利亚理发师》[J].电影文学,2008(5):84-85.

2.张巍.远在西伯利亚的叹息[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3):102-104.

3.路艳霞.由《西伯利亚理发师》透视多元爱情观[J].电影文学,2012(3):132-133.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