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影像对东方主义的视觉传播——以《花木兰》《功夫熊猫》为例

2016-04-12 00:54程皓楠
视听 2016年11期
关键词:花木兰木兰功夫

□ 程皓楠

西方影像对东方主义的视觉传播——以《花木兰》《功夫熊猫》为例

□ 程皓楠

电影作为一种视觉商品,热播的电影不仅能带来丰厚的经济利润,背后还可能被赋予某些文化符号,某种政治意图。好莱坞电影风靡全球,其涵盖的西方文化通过光影人物,情节叙述等在东方市场上得到了充分的传播。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跨学科分析法多角度研究好莱坞动画电影,以极具代表性的《花木兰》《功夫熊猫》为例,正确分析这种“东方主义,西方传播”的现象,并为中国动画电影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促进全球化浪潮下中国电影文化的传播与融合。

东方主义;好莱坞电影;视觉传播

东方主义(Orientalism)原意为西方国家对东方国家的社会文化、法律等诸多方面作出的研究,亦可译为西方文学家、设计师或者艺术家对东方各元素的各种模仿及描绘,某种意义上也可以指对东方文化的同情欣赏,是西方文化的建构物。①本文将通过对好莱坞具有代表性的影片《功夫熊猫》《花木兰》的分析,阐述新语境下东方文化的形象是如何被西方影像构建和传播的。

一、文本分析的视角

(一)环境建筑

首先,以《花木兰》为例,好莱坞为了充分体现“花木兰”这位来自东方的巾帼英雄气质,特意将整部影片背景设定为中国水墨画的基调。但当时该片主要面对的是北美市场,所以并未打算为中国量身定制,所以在环境建筑上,东方主义建筑只是浅尝辄止。在影片中起伏的山峦、广阔的山林、荒芜的大漠,木兰征战之路从表面上似乎套上了水墨风格,看上去相当具有东方主义色彩。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美国平和润文化总裁森德·约翰逊指出:“《花木兰》影片中连绵起伏的山峦都是以哥伦比亚山为描摹对象的,而不是中国山地的真实地貌。”这一点恰恰说明了影片中涵盖的蜻蜓点水式的东方主义。

云雾缥缈、亭台楼阁、依山傍水、鸟语花香……《功夫熊猫》中如梦似幻的建筑群十分惊艳,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都不失为一幅绝妙风景。恬静悠远的乡村、琳琅满目的店铺、雕梁画栋、亭台楼阁……影片中细致的描绘向观众展示了独具匠心的中国园林建筑。宫殿屋顶盘绕的祥云、腾龙图案无不让人惊叹好莱坞的电影制作团队在对东方建筑的刻画上竟然如此细心。特别是在《功夫熊猫2》中的建筑“凤凰城”,令观众叹为观止。整座凤凰城以川西民居风格为主,古朴的建筑群落坐落于烟雾缭绕的山水之间,绿意葱葱,鸟语花香,与自然巧妙融合,与中国现实的凤凰古城着实相差无几。

(二)饮食习惯

在影片《花木兰》中,饮食只是被匆匆带过。花木兰为家人敬茶,一家人围坐吃饭等场面中出现的茶、米饭,仅仅止于西方国家对东方食物最初步的印象。特别是影片中花木兰的早餐只有牛奶和鸡蛋,更是让很多观众大跌眼镜,与实际中国古代的早餐出入太多。

在影片《功夫熊猫》中,阿宝的父亲每天都在他的面馆里忙忙碌碌,其已视面条事业为自己的精神支柱——“我们是面条世家,面汤已经在我们的血液中流淌”。这与西方的饮食观念有很大差别,西方注重的是饮食的营养均衡和搭配,几乎不会把食材和精神联系在一起。在中国饮食中,面条文化源远流长,阿宝父亲道出的“我的秘制汤料是nothing(什么也没有)”正蕴含了中国饮食“大味必淡”的原则。包子相传源自三国,可谓是历史悠久。在影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之一就是浣熊大师利用包子摆弄出各种招式,使人垂涎;小巧玲珑、晶莹剔透的包子在他们师徒手里上下翻腾,勾起了很多观众的食欲。除了面条和包子,麻婆豆腐、担担面、火锅等老字号招牌随处可见,完全与中国内地的特色饮食文化相接轨。

(三)故事题材

《花木兰》系列影片取材于中国古典诗词《木兰辞》,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在中国妇孺皆知,千百年来所赞扬的都是木兰身上非凡的勇气和孝心。好莱坞电影《花木兰1》在故事层面上作了很大的改动,比如在从军途中木兰便暴露了自己的女儿身。但在中国经典诗词《木兰辞》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的描述,花木兰并没有在从军过程中暴露。同时《花木兰2》讲述木兰护送三位公主与匈奴和亲的故事则完全脱离原著,西方故事色彩浓厚。

而从具体的故事叙述层面上来看,《功夫熊猫》系列电影借鉴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武侠电影叙事套路。例如,阿宝稀里糊涂地变成了神龙大侠的“奇遇式”情节、神龟浣熊的“高人指点式”情节、神龙宝典最终为空白秘籍的“顿悟式”情节、战胜泰狼及孔雀王爷的“善恶终有报式”情节、对杀父仇人沈王爷饶恕的“以德报怨”式情节等。好莱坞电影成功借助了含有东方韵味的武侠元素包装起美国英雄文化的内核,为全世界的观众奉上了一道精美绝伦的“东方主义大餐”。

(四)思想文化

中国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忠孝仁义为题材的数不胜数。好莱坞电影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于1998年推出的《花木兰》将忠孝观念融合其中。当影片中的匈奴进犯中原,皇帝下令退伍军人继续服役时,木兰见父亲年事已高,义不容辞剪短长发,换上军装,女扮男装,奋勇抗敌,保家卫国,尽忠尽孝,光耀花家门楣,充分展现了忠孝仁义的思想。但是影片中的木兰极富个性,与传统的中国古代女子相差胜远。她崇尚自由与平等,敢于挑战封建传统,男扮女装,奋勇杀敌;同时她又不惧强权,释放公主自由,其身上所流淌的血液是“中西合璧”的。

《功夫熊猫》将“熊猫”和”功夫”巧妙融合,堪称一部较为成功的中国功夫动画电影。影片中的一招一式将中国功夫演绎得淋漓尽致,特别是腾空跃起、凌波微步、翻转劈腿等功夫更为观众所称道。整部电影以中国古代为背景,将功夫的修炼之地设为与世隔绝、云雾缭绕的高山之巅,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影片还注入了中国功夫蕴含的东方内质文化精髓——道家、佛教思想。龟大师是影片中地位较高的功夫大师,德高望重,其形象集儒道为一体,始终以佛教、道家思想引导弟子,注重内心平静、无欲无求,他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定数,空无一字的神龙秘籍正映射了这一思想。

因此,如果说好莱坞电影《花木兰》采用的是蜻蜓点水式的东方元素,那么影片《功夫熊猫》则为包罗万象的深入表现。

二、文化研究的视角

(一)《花木兰》对西方文化价值观的附带推销

1.女权主义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根据中国传统古典著名诗词《木兰辞》对木兰的刻画,一位温柔、勤劳善良、坚毅勇敢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无论她在战场上是多么骁勇善战,最后都回归故土,重返田园。而好莱坞电影中花木兰的这个角色显然已经成为西方人眼中女权主义精神的领袖人物。她独立勇敢,不畏艰险,勇于突破封建传统的束缚,追求女性权益的解放。在替父从军的奋斗征程中体现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气概,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在支持三位公主拒绝匈奴和亲的故事中,其主张追求自我人生幸福的思想,体现出对“男女平等”意识的强烈认同及肯定。整部电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西方对女权主义的肯定观念和态度,在西方上映之后广受好评。

2.崇尚自由、平等

《花木兰1》的结尾,木兰急中生智,在匈奴的刀刃之下将皇帝解救下来,皇帝感激万分,与木兰拥抱,并且带领全国人民向木兰行礼,此时带给观众的感觉便是皇帝和木兰平等相待,木兰解救皇帝更像是为朋友两肋插刀。事实上这在东方的封建社会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中国古代封建等级制度森严,臣子为君护驾属于应尽的职责,只会受到晋升或者嘉奖。

在《花木兰2》中,木兰护送三位公主和亲,可是三位公主在途中纷纷找到真爱,不想远嫁匈奴和亲、恋人分离。木兰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三位公主都有选择自己幸福的权利和自由,于是毅然成全了三位公主找寻真爱。从文化真实性看来,这种故事题材和中国古代当时的封建传统有很大的出入,部分中国观众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接受。

(二)《功夫熊猫》对美国文化价值观的隐秘推销

1.个人英雄主义

在很多好莱坞大片中,主人公都具有极强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在《功夫熊猫》中,虽然盖世五侠都本领高强,但是拯救整个中原的任务却落在了熊猫-阿宝的身上。阿宝刻苦习武、勤于思考,终于参透神龙宝典的奥妙,领会了浣熊师傅“inner peace——内心的平静”的武学至高境界,终于打败恶势力,使得整个中原大地恢复和平,重现生机。②

2.崇尚自由、平等

美国发展历史短暂,从未存在过封建制度,所以自由和平等观念就比东方各国更加普遍和深入。在影片《功夫熊猫》中,自由平等的思想就有所体现,如浣熊大师收阿宝为徒之后,俩人在平时的修炼过程中更像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兄弟。自由和平等是当今时代所追求的社会理想,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日渐深入,含有该精神题材的电影也被中国观众所接受。

三、结论

在国际传播领域,媒体实施“本土化战略”,指的是媒体为了适应某一区域市场受众的媒体接触特点和需求而进行的经营思路和操作手法的改造过程,涉及到媒体的内容生产、经营、人才使用等各个方面。好莱坞电影对东方元素的运用越来越信手拈来,针对中国本土市场推出的电影也越来越受到欢迎。

好莱坞电影始终以商业主义为宗旨,使其在全球电影市场的份额高达70%,好莱坞的成功有目共睹。中国电影因为没有合适的产业化运作经验,所以暂时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

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习好莱坞成熟的营销运作模式,完善影院建设,重视影片的宣传推广。一是要模仿好莱坞的“拿来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收集好的电影题材,结合本土文化对其改编完善,增多电影“原材料”;二是努力创作出优秀的电影剧本,阻挡海外大片对本土电影市场的瓜分;三是提高影片质量,避免一些粗制滥造的电影出现,浪费院线放映资源;四是重视宣传,找准时机,配合电影档期,利用不同媒体尽可能大范围地打响知名度;五是积极开发电影后续产品,如文化衫、玩偶、配饰、游戏、同款服装等,进行电影的多元化开发。

因此,对于“东方主义”的运用,我们应当从正反两方面来认识这个问题。既不能一味地举着泱泱大国的历史文明旗帜,把国家的传统文化置于至高地位,但是却不注重其中文化价值的开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强调走“电影民族化”的道路,一直在讲中国文化如何博大精深。不可否认,东方国家的历史文化色彩浓厚,但是文化只有在交流碰撞中才能不断往前,不断发展。在电影民族化的问题上,有些人提倡电影民族化,对于发展电影事业、提高电影的艺术质量以及使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影坛,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的则认为电影民族化不过是反对吸收外来文化的一根棍子,是有害处的。因此,我们在努力发扬自身优秀民族文化特性的同时,也要取长补短,与国际电影文化接轨,与时俱进。

注释:

①爱德华·W.萨义德.王宇根译.东方学[M].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2-4.

②张威威.20世纪90年代以来好莱坞电影之中国元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花木兰木兰功夫
木兰剧片段展示
花木兰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若是木兰能网购
安阳有个“花木兰”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
滇中木兰的“农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