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东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
冯东
新医改对公立医院的总体改革发展思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医院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兼顾社会公益性质。财务管理在医院各项活动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成本核算在新医改背景下显得更为重要,本文着重探讨新医改背景下如何完善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
新医改;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必要性;方法
10.13999/j.cnki.scyj.2016.04.035
新医改在全面考虑市场经济对广大民众就医影响的前提下调整了原有的运营路线,向回归公益化迈出了一大步,提出我国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个人与社会三方按照合理的方式分担费用,并承诺政府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所担负的重要责任,切实减轻公民的医疗负担。新医改相关实施方案还明确表示要继续推进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改革,结合实际使公立医院的补偿由药品加成收入、财政补助和服务收费三个渠道改成财政补助和服务收费两个渠道,政府对公共服务所需经费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财政补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虽然公民就医费用高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但是医疗市场的竞争仍然十分激烈,特别是对于公立医院而言,仍然为成本方面的巨大支出所困扰,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仍然是关系和影响着医院发展和医疗市场稳定有序的运营。
首先,从公立医院的定价发展历史来看,我国所实行的医疗定价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所沿用的是费用测算法,这种方法使得医疗定价中的价值与价格分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疗体制改革与公立医院的有效发展,同时也促使医患矛盾呈现出日益紧张的局面。而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医疗收入特别是医药收入正在逐步缩小,但医院的人力资源成本与其他成本方面的消耗则是在不断地增加,在这样的矛盾局面下,公立医院必须结合实际发展情况,不断地强化财务管理工作,特别是要重视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从而使得公立医院在满足整个市场经济发展走向的同时,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自身应有的优势,谋取更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
其次,从公立医院的发展情况看,有些医院在耗材的消耗与开支等方面还有着较大的效益提升空间,公立医院只有结合自身的经营情况,对成本核算进行必要的改革与完善,着力降低管理成本和耗材成本,才能在有效地降低经营成本的基础上,增强服务质量,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与进步空间。
第三,从宏观大环境来看,我国现行的成本管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巨大差距,如麦肯锡公司就曾经对我国企业进行过这样的评价:“成本优势上的巨人却是成本管理中的侏儒”。这种评价在一定层面上表明我国企业的科学管理能力还有着很大的欠缺,还存在着大幅度提升的空间,特别是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更是要重视成本核算工作的质量。由此可见,随着新常态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新医改措施的不断推进,公立医院着力改革与完善成本核算工作不仅是大势所趋,更是医院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确立合理的成本核算目标,尝试推行全成本核算
首先,公立医院领导者要清晰地认识到,医院成本核算的目的不是为了分配既得利益,而是为了要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各项医疗运行的成本,从而提升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而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要尝试推行全成本核算。全成本核算指的是对公立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项费用和支出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从过程上看,涉及到了公立医院所提供的全过程的医疗服务;从范围上看,包括公立医院的所有部门与所有职工;从内容上看,则涵盖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因此,为了顺利地推行全成本核算,医院领导者要注重加强宣传工作,利用新媒体教学、内部局域网络、信息通讯技术、职工工作手册等多种有效的方式,使得医院全体人员都认识到推行全成本核算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他们对各项工作的配合度与忠诚度。其次,全成本核算的推行需要各部门的默契配合、通力合作,这就要求医院赋予每个部门以一定的职责,并督促其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开展各项工作,各部门之间要注重加强合作和交流,同时要努力配合财务部门的成本核算工作,从而使得全成本核算工作真正地获得实效。第三,要逐步建立健全医风医德教育体制、工作奖惩制度和绩效评价监督制度,并落实一日清单制度和医疗收费公示制度等,从而在有效地节约各项成本的同时提升了各部门各人员的责任意识,推动了全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2.构建科学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与方法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成本核算组织机构,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要由分管财务的院长去亲自领导,并以财务部门为中心,设立专门的成本会计,其他部门成本核算会计人员负责报送、核对和统计本部门会计数据,使得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能够有机统一,合力开展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二是要确定医院成本核算的步骤与方法,医院的成本包括药品销售成本、医疗服务成本、保障服务成本等。医院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是以医院科室的成本中心为归集核算单位,以人为核算对象作基础,科室的成本则可以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又涵盖了医用卫生材料、医用人员工资、设备修理费等医院各项业务开展时直接发生的费用,而间接成本则是医院的后勤部门等在管理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比如燃料费、报纸杂志费、招待费、水电费等。对于直接成本,可以直接记入,而间接成本则要按照科学原则分摊记入到相关的成本中心,确保每一项成本方面的支出都有据可查;三是要生成成本核算报告,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报告是依据相关成本核算账簿的资料而定期编制的,以便清晰明了地反映出医院在一定时期内的成本水平与构成情况,成本核算报告要按照编制的时间分成年报、季报和月报,并按形式分成图表报告和书面报告,其中的内容要反映出医院的成本核算明细表、病种成本报表以及项目单位成本报表等,在编制的过程中绝对不允许其他任何单位与个人对数据和信息进行随意篡改,一定要保障报表的真实性、合理性,这样才能为医院成本核算工作提供坚实的依据。
3.注重医院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市场的竞争已经逐渐转变为优秀人才的竞争,注重提升医院财务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医院成本核算的需要,更是医院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没有一只专业化、先进化、现代化的财会工作队伍,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大潮中,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是无法满足医院的发展需要的。所以医院财务会计人员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和与时俱进是衡量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科学完善与否的重要保障。首先,医院领导者要不断地审时度势,结合医院的发展规划以及成本核算工作的实际需要,为财会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接受再教育的机会,推荐优秀财务人员外出深造,邀请外界财会专家来院指导,让医院财会人员的整体水平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其次,要重视对财会人员进行计算机通信技术方面的培训,这是时代的必然要求,除了要求他们掌握成本核算的相关理论知识之外,还要让他们通晓基础性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可以开阔视野,可以与院外的同仁进行更多的交流与沟通,为他们工作效率的提高提供强而有力支持。再次,要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工作考核,考核的内容要包括成本核算工作质量、职业道德水平以及是否为本院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内容,并将考核结果进行汇总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最后,还要让医院财务人员懂得,创造效益是医院发展的需要,仁爱精神是医院在运营中奉行的宗旨,只有基于人道主义精神的成本核算才是科学完善的。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