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天一 滕亿 钟刘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及对策研究
于天一滕亿钟刘
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水平转型和垂直升级两种途径进行比较,进一步提出众多中小企业转型过程中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即缺少资金,技术,人才和有效的管理等。最后文章得出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中小企业应主要以垂直升级为主,提升企业管理效率,稳步增强企业竞争力。
中小企业;垂直升级;水平转型
10.13999/j.cnki.scyj.2016.04.025
今年是我国的“十三五”时期的开局之年,十三五时期的主线是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市场倒逼和政府将推动大批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大量企业合并重组或分拆重组。将进入企业不创新、不升级就无法生存的企业发展演变的标志性阶段。
企业转型升级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价值链的低端走向价值链的高端的垂直升级;另一种则是由一个行业横跨至另一个行业的水平转型。当下,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最为稳健的转型方式是垂直升级。企业通过“干中学”积累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而开发出自有品牌,逐步走向价值链高端。
(一)缺乏长远战略规划
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是很多中小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所忽略或者说是不够重视的问题。企业的领导者在做是否开展水平转型决策的时候往往很盲目和激进。他们对于进入新产业以后整个发展道路该怎么继续往前走,如何提高自己在这个新行业内的竞争力其实并没有太多具体可行的想法。同时,它们并没有对企业能力做好充分调查和研究,很多是在企业转型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盲目进入存有远大前景的新行业。
(二)缺乏技术创新支持
当企业实施转型时,不管是管理模式转型,产品和市场转型等内部转型,还是如产业转型这样的外部转型,都需要技术创新来支撑。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规模较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绝大多数来自于企业自主创新,但是这些创新的水平并不高,很多企业得到的专利权仅是外观设计专利权。
(三)缺乏人才支持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的发展和转型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中小企业要开展转型升级,就需要同时在人才构架上实现多层次分布。然而,大多数具备高技能、高学历的劳动者,由于考虑到薪资,福利,培训,职业前景等问题,都会选择就职于外资企业或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在人才需求和人才供给方面存在巨大缺口。
(四)缺少高效管理方式
中小企业很多都是家族式企业,或者最初是由家族式企业发展而来。家族式企业在某些特定外部环境条件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和优势。然而,现在的经济环境变化迅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倘若不变革原有的家族式企业组织方式来适应经济环境和趋势,企业将很难立足。
(五)缺少后续资金支持
资金流是企业正常运行的“血液”,如果一家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那么就很容易面临倒闭歇业的危险,资金链紧张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虽然2009年中国开启了创业板市场,这给中小企业增添了新的融资渠道。但是,目前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的资金来源仍旧依赖于商业银行贷款。由于存在政府金融信贷政策导向,以及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比例较低。
(一)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政府应该帮助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有市场潜力和技术创新潜力的中小企业的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同时,为了减少或免除银行对企业的信用担忧,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对于中小企业存在的账务不明,做假账行为进行监督和严厉打击。
(二)建立基础技术服务平台,增强企业间基础技术的沟通交流
单个的中小企业技术经验有限,要想独立开展技术研究存在难度。在共同的产业中,企业之间可以加强沟通与合作,不断推进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另外,在中小企业选择水平升级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涉足于进入门槛低,缺乏核心技术和竞争力的行业和领域。
(三)探索人才管理机制,增强人才引进培养力度
政府应该引导教育机构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加大技术工人的培养力度,完善人才培养措施。中小企业自身也要加强内部人才培训,不断优化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和供给的匹配机制。
(四)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企业要多关注内部组织效率,注重培养企业文化。充分意识到家族式企业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发展约束,通过引进多层次专业管理人才不断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使企业的管理模式逐渐从以往的家族式企业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化。
(作者单位:沈阳理工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