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国资》记者 孙一元
要相信,这是一场变革——访上汽集团信息战略和架构首席架构师张新权
文‖《上海国资》记者 孙一元
互联网汽车让世界变得在线,真正开启万物互联时代
2014年,上汽集团宣布与阿里合作打造“互联网汽车”,2016年7月,这款被称为全球首款的互联网汽车量产。两年时间里,上汽不但在汽车上搭载了阿里YunOS for Car操作系统,更与阿里一起,重新定义了“互联网汽车”。
借助互联网汽车,上汽的信息化,不再仅限于系统架构的搭建,而是更进一步拥抱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
《上海国资》:上汽为什么选择造互联网汽车?
张新权:3年前,我接到一个任务,进行上汽集团在车联网方向上的战略调研。那时,以董事长陈虹为首的上汽集团管理层的共识是: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进入汽车是大势所趋,但究竟应该是什么样不得而知。
2013年,我花了10个月的时间调研,几乎跑遍了国内与车联网相关的所有企业,也与很多互联网公司多有接触。那时,大家都只有狭义车联网的概念。当年底,基于调研结果,我做了一个主题报告,认为国内当时没有车联网的理想形态。管理层听完报告,建议我再去美国看看,了解一下那里的互联网巨头与创业公司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
2014年2月,我和时任上汽集团电子电器部总监郝飞和上汽信息公司IT总监闫枫等人一起赴美考察。三个星期左右,我们走访了Google、苹果、NVIDIA、uber等十几家公司。
当时,Google已经宣布与奥迪、通用、本田、现代及NVIDIA共同组建“开放汽车联盟”(Open Automotive Alliance,OAA),计划推出搭载Android系统的车。虽然当时我们还没有想清楚互联网怎么连接到车,但已经明白,车要跑在互联网上,操作系统很关键。
在去美国之前,我们见过阿里负责YunOS操作系统开发的王坚博士一次,美国之行让我们下决心跟阿里合作。选择阿里,也是看中阿里的操作系统YunOS。当时YunOS已经做了3年,天语、弘基等手机上都有搭载。而阿里还有完整的线上商业生态。跟上汽集团管理层汇报后,管理层很快做出决策。2014年7月23日,上汽集团与阿里正式签定战略合作协议。
回过头来看,互联网汽车项目能够成功,同两家公司高层始终全力支持,有直接关系。
《上海国资》:如何定义互联网汽车?
张新权:我们对于互联网汽车的理解,是个渐进的过程,定义也是不断完善的。两年前和现在比,已有很大的差别。两年前,只是车联网的概念。现在看来,车联网并不确切,如果还要用车联网的概念,只能说当时是狭义的车联网。
上汽和阿里合作后,重新定义了互联网汽车。我们认为,互联网汽车有3个特点:
第一,互联网世界里从此多了一个成员——汽车。我们认为,汽车作为硬件,对互联网发展的作用,在历史上会和PC、手机一样。互联网刚兴起时,只有PC一个成员,后来增加了手机。如今,随着上汽与阿里合作的互联网汽车的推出,汽车也成为互联网的一个成员。
真正的车联网,车是要联网、要上internet的。要实现这一点,首先车要有身份,有ID。这样互联网才能认识车,车才能跟互联网对话。车本身有身份,如果再加上支付宝ID绑定,就形成了一个强账户体系,一个真正的互联网成员。所以,互联网汽车要有自己真正的ID,有一个超级账号。
第二,汽车从此多了一个引擎。一个数字引擎,让汽车属性产生了变化。
互联网汽车的操作系统,不是传统意义的操作系统。传统意义的操作系统,是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即CAN总线,一个闭合的通信协议,也是汽车内通信核心)传送关键运行数据,比如车况、用户驾驶行为等,最多是个资源调度。
而互联网汽车操作系统是面向数据服务的。通过4G网络将围绕CAN总线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汽车电子所产生的数据,还有YunOS for Car操作系统中产生的驾驶行为、喜好与其他相关的数据,上传到云端。通过本地与云端数据的共享整合,互联网汽车成为全新的数据引擎。
第三,汽车从此成了平台,实现了万物互联。
在汽车拥有ID的强账户体系下,互联网汽车成为平台和载体。通过汽车,用户、硬件、出行和服务等都串联在一起。汽车成为了一个家庭,一个航空母舰,带着手表、手机、相机、无人机等,打通了各种服务,跑在互联网上。互联网汽车让世界变得在线,真正开启万物互联时代。
《上海国资》:互联网汽车与之前狭义的车联网相比,有何区别?
张新权:车联网要解决车与车(V2V)、车与路(V2R)、车与任何东西(V2X)的互联互通,这是对的。但狭义车联网下的汽车,实际从来没有联过网,更相当于是一个大手机,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汽车操作系统,采用的只是手机系统连接映射车机的解决方案,只是简单地将手机功能和体验搬到了车里。
这不是真正的车联网。所以这两年,狭义的车联网在没落。曾经有一个调查,问车上装了“大手机”系统的车主,问相关工程师等,发现大部分人并没有使用车上的系统,还是在用自己的手机导航。
狭义的车联网,由于只是车上的手机联网,还是要下载各种app。实际上,用户不是要app。而是要服务。上汽与阿里合作开发的互联网汽车,有自己在互联网上的身份,还是数据引擎和平台。真正实现了车与人、与出行与服务的互连。
7月6日互联网汽车发布的时候,我们做了两个场景。其中一个是买咖啡。比如即将经过以前购买的咖啡店时,汽车会根据开车人以前的行为习惯,主动提醒是否需要咖啡。如果回答是,汽车会自动下单,并导航开往这家咖啡店。根据汽车的身份,咖啡店主知道你是谁,会根据订单,以及导航提供的预计到达时间,准时准备好需要的那款咖啡。等车开过去,你拿好咖啡走就行了,系统会自动从支付宝付钱。在以前,你可能要通过手机,上大众点评或者上这家咖啡店的网站,选择,下单,支付,然后选择导航到这家店,需要做一系列的事情。但在开车过程中做这些事情几乎不可能。现在却都变得简单,只回答一声就完成了。因为互联网汽车把许多地方都已经打通。后续我们还会继续打通更多服务,类似场景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简单。
千万不能用狭义的车联网来诠释互联网汽车。狭义的车联网从来没有产生过粘性。
而互联网汽车增加了用户粘性。当天发布会,我们从4S店里选了40个人,经过培训后试驾。一个礼拜下来,有20多个人表示已经习惯了这款车,有些离不开了。的确,互联网汽车会改变很多习惯。
《上海国资》:上汽打造互联网汽车最大的意义何在?
张新权:互联网汽车的出现,跟思维的变化有关系。你一定要相信,互联网是一个时代的变化,不是工具,也不是技术。刚开始时,互联网未必是基础设施,可今天互联网就是一个基础设施,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基础设施。在互联网上,在线是人类生存的另外一个空间。人类生活的时空从此是不受限制的。
你要相信这场变革,相信人类生存的不受限制的时空已经发生了。然后再去想象、规划未来要创新的东西,这样做互联网+,你的思维才是不一样的,你才会从原来狭义的车联网概念跑到互联网汽车概念上来。
汽车是跑在路上的,但从使用属性上说,汽车是跑在互联网上的。把汽车放在互联网时代,把互联网看成基础设施,从这个概念上去诠释互联网汽车,从根本上说是思维方式的变化。
通过打造互联网汽车,上汽人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认为互联网就是一个时代的变革。当汽车产业链发生变化时,上汽人认为互联网也是一个基础设施,并从这个概念上重新定义了汽车。汽车被重新定义,这是非常现实的、丰满的东西,不是空洞的话。汽车已经成为数据的高速公路,成为基础设施。
上汽相信互联网是一个变革,相信互联网已经变成一个基础设施。20年前互联网不是基础设施,10年前也许也不是。因为成为基础设施要有规模,要使用成本可以忽略不计,要使用者认为它本就应有,已经离不开。互联网发展到现在,这些特征都出来了,它就是个基础设施,而且是一个没有时空限制的基础设施,具有永远在线的概念。
这样的概念下,企业将变得没有边界。这样的概念下,传统的IT会消亡。认为信息化是把企业业务流程固化的说法是不对的。未来信息化将是动态的。传统企业搞信息化,思维一定要发生变化。
对思维逻辑的改变,这是互联网汽车真正有借鉴意义的地方,也是上汽互联网汽车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