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建构:有效支持的儿童学习与发展

2016-04-12 00:17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李思娴文广州越秀区东方红幼儿园林举卿
师道(教研) 2016年6期
关键词:归属感归因动机

文/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李思娴文/广州越秀区东方红幼儿园  林举卿

自我建构:有效支持的儿童学习与发展

文/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李思娴
文/广州越秀区东方红幼儿园林举卿

儿童学习与发展是儿童自己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且每个儿童建构的路径与结果不同。良好的师幼互动和同伴互动可以起到支架的作用辅助儿童,但是没有办法代替儿童自我建构的过程。幼儿园教师能否在一日生活中支持与促进儿童的主动学习与自我建构,是评价幼儿园课程的重要标准。

一、如何促进儿童的主动学习与自我建构

1.提供能够引发认知冲突的问题或者环境

通常能够引起儿童好奇、兴趣和需要的是对儿童产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或环境。引发认知冲突的问题,就是对小朋友的已有经验提出挑战的问题。例如,儿童知道了轻的东西可以浮在水面上,重的东西沉在水低。这个时候,老师引发讨论,那为什么轮船可以浮在水面上呢?这个问题,就对小朋友的已经经验提出了挑战,于是就激发了儿童的好奇与兴趣,和解决该问题的需要。这个过程就是动机的激发过程。

2.强化儿童主动自我建构的行为

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认为,个体行为发生之后,他遇到的是满意的结果还是糟糕的后果,会增加或者削弱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如果儿童在自我建构中,提升了能力,丰富了知识,与小伙伴或者老师形成了更加亲密的关系,这些满意的体验越多,就强化了他的自我建构,他将越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思考。反之,他就会消极对待学习,失去主动性。当儿童不具有学习的内部动机时,可以给予一定的强化,激发行为的产生。然后在通过外部强化塑造行为的过程中,通过激发儿童的兴趣和提高自我效能感,逐步减少外部强化物,把外部动机逐步转化为内在动机。

强化大体上可以分为物质类强化和精神类强化。经常使用物质强化不利于塑造儿童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人格。而且,当儿童具有内在动机的时候,不要经常采用外部强化的手段,尤其是钱、物品或者代物奖励。可以给儿童鼓励、微笑、拥抱等这些精神类强化,以免把儿童的内在动机转变为外部动机。

3.给予有效评价,建构自我形象

根据麦克莱伦提出的成就动机理论,给予有效评价有助于激发儿童的主动学习动机。有效评价体现在:首先,给予儿童具有敏锐且迅速的反馈。其次,给予儿童细致且具有针对性的评价。第三,给予儿童积极自我形象建构的评价。例如,儿童帮忙把小椅子摆整齐之后,老师立刻 (敏锐且迅速)走过来对他说,“谢谢你帮小朋友们把小椅子摆整齐 (细致且针对性),你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小朋友 (积极自我形象建构)。”

二、如何让儿童在自我建构中获得积极情感

1.给予儿童努力的机会,获得能力感和成就感

归因是指人们对事件成功或者失败原因的判断过程。归因理论认为,对行为结果的原因判断,将会影响后续行为与情感体验。

例如,当儿童玩儿攀爬时,尝试了很多次都没成功。有些儿童归因为自己运动能力差,这样就会引起儿童沮丧等消极情绪,后继行为就是放弃。有些儿童归因为自己没有努力,这样的归因会引起儿童内疚的情绪,后续行为是努力尝试。所以,当儿童失败的时候,帮助儿童建立 “通过努力获取能力”的归因模式就显得很重要。

2.陪伴和接纳,获得安全感

陪伴儿童一起经历困难,对他们的需要迅速地做出反应,接纳他们的失败、甚至犯错,有助于儿童获得安全感。儿童所遇到的困难是他们发展的契机,解决困难的过程是他们发展的过程。根据依恋理论,形成安全感的儿童,更加容易出现探究行为和亲社会行为。也就是说,陪伴和接纳中介于安全感,支持和促进了儿童的发展。

3.给予期待,获得爱

根据罗森塔尔效应,感受到他人对自己期待,有力于儿童体验关爱感和建立归属感。在师幼互动中,期待的表达主要表现在“等待”、“发现”和 “共悦”。儿童的成长是缓慢的、漫长的过程。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期待他慢慢地长大,这样儿童就不会产生焦虑、烦躁等消极情感。能够发现与觉察儿童的变化,甚至是细小的变化,会让儿童感受到喜悦与认同感。与儿童一起享受成长的喜悦,会让儿童产生幸福感和归属感。儿童在体验能力感、成就感、安全感和爱等积极情绪情感中,形成了归属感,最终形成了良好的自尊,获得积极的人格品质。

责任编辑黄日暖

猜你喜欢
归属感归因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